回覆列表
  • 1 # 風溼免疫科杜醫生

      在關節疾病類別中,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殘疾率居首位。30%-50%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在第一年會有關節損傷,40%的患者在五年內會因疾病的發展而逐漸失去勞動力。

      除了病情的嚴重性外,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80%的患者在30-50歲,這意味著大多數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是家庭的支柱。一旦殘疾,整個家庭就會崩潰。

      據瞭解,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免疫性疾病,通常歸因於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其特點是對稱多關節炎,最常見的是雙手、手腕、肘部、膝蓋、踝關節和足關節,以及全身其他關節。

      除了明顯的關節病變外,由於它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它還可以誘發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等併發症,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資料顯示,未經治療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5年致殘率高達75%。一般來說,6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規範用藥半年到一年後可以‘達標治療’(關節不再疼痛),但在‘達標治療’後仍需選擇1-2種藥物進行穩定治療。

      一、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聯合治療四架馬車。

      一旦被診斷為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將做好與疾病作鬥爭的準備。目前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關節功能鍛鍊。藥物治療主要有四種:非甾體抗炎藥、抗風溼藥、糖皮質激素和生物免疫製劑。

      非甾體抗炎藥患者最熟悉,主要是緩解關節疼痛和晨僵,但不能控制疾病的發展,抗風溼藥(甲氨蝶呤)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錨定藥物,一旦診斷,應儘快使用。

      然而,與非甾體抗炎藥或激素藥物相比,這些藥物的作用時間要慢得多。臨床症狀明顯改善需要1-6個月。許多患者不耐煩。服用幾天後,他們發現關節疼痛症狀沒有太大改善,所以他們認為藥物不起作用,盲目停藥。

      90%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服用甲氨蝶呤的前三個月有明顯的副作用。許多患者錯誤地認為他們不適合或害怕擔心,私下停藥。

      甲氨蝶呤的副作用在服用3個月後會慢慢減少。對於75歲以下的甲氨蝶呤,腎功能中血清肌酐正常,併發症指數小於4個。

      二、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該怎麼吃?

      對於下雨天關節隱隱作痛、僵硬變形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許多人喜歡透過飲食調節或避免某些食物引起的疾病發作。類風溼性關節炎實際上是一種免疫性疾病,而不是代謝性疾病,與飲食沒有直接關係。

      建議均衡飲食,肉類和蔬菜搭配,最好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特別是高鈣飲食,防止骨質疏鬆,高纖維素蔬菜和水果,避免酗酒,禁止吸菸,包括二手菸,少吃甜食,高脂肪和膽固醇食物。

      此外,還可補充維生素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增強免疫力,預防貧血。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我們經常提醒家人注意患者的心理。資料顯示,58%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在患病期間會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這不僅會影響生活,還會加重病情。患者首先要保持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心情愉快。有規律的睡眠有助於消除疲勞,提高抵抗力。不規律的睡眠容易導致骨質流失。此外,皮質醇水平在情緒低落時升高,這與骨質流失有關,這也是強調患者應增強鈣含量的原因。

      隨著現在醫療水平的提高,類風溼性關節炎也能做到很好的治療,患者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巴比倫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