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麒麟閣論史

    引言

    岳飛是被“莫須有”罪名殺死,戚繼光是解職孤獨終老,林則徐被調任雲貴總督的途中暴病而亡,三位命運的悲慘是由於他們所遭逢的時代和他們不善謀身的原因造成的。

    時代鑄就了岳飛、戚繼光、林則徐三人的悲劇

    岳飛和戚繼光生活在一個重文輕武的時代。

    從宋代開始,中國的國民氣質發生了重要轉折,從漢唐的豪邁、投筆從戎、重武輕文到宋朝的重文輕武,明朝就繼承宋朝的氣質,實行重文輕武。因此在滿朝都是讀書人的情況下,岳飛和戚繼光就顯得比較另類。

    想當年,戚繼光坐鎮薊州總兵,擔任總兵官,手下有十萬訓練有素的士兵,而薊州又是京師的門戶,這就令許多朝中大臣睡不安穩,後被調離薊州,擔任不重要的廣東總兵,此後未被起用,孤獨終老。

    在專制時代,岳飛的“岳家軍”、戚繼光的“戚家軍”是封建社會僅有的兩支以主帥命名的軍隊,這樣的軍隊在統治者眼中就是謀反的前兆,主帥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林則徐生活的清朝是滿人為尊的朝代,漢人很少能夠受到滿清貴族統治者的青睞,林則徐南下廣東辦差的時候,是兩廣總督,欽差大臣,周圍大臣都認為這是近世以來漢臣能夠享受到的特殊禮遇,世所罕有,這就必然引起滿清貴族的不滿,當林則徐在廣州進行禁菸的引起中英衝突的時候,立刻就有人進讒言,罷黜了林則徐。

    西方國家侵略中國,就如同遊戲中外掛一樣,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根本不可能抵擋,林則徐就註定成為君主意志的犧牲品。

    岳飛、戚繼光、林則徐三人善於謀事,不善於謀身

    戚繼光的名言:“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林則徐的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些人考慮的是如何建立大功業,做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因此當國家利益與自身利益衝突,他們往往選擇前者,就註定了自己命運。

    當南宋軍隊在金兵面前一觸而潰的時候,岳飛沒有考慮到自己建立軍隊,對自己政治前途的影響;當宋高宗因為受驚無法生育導致國本動搖的時候,岳飛沒有考慮得失,向皇帝進言,早立太子,引起宋高宗的殺心。

    當戚繼光看到當朝首輔張居正欣賞他的才華,能實現他的抱負,戚繼光投向張居正,而沒有搞好與小皇帝萬曆的關係,結果張居正在世時,戚繼光盡情施展才華,實現了“海波平”的意願,但是張居正死後,戚繼光作為張居正門下受到了打擊,潦倒終老。

  • 2 # 九天鵬鶚

    英雄有兩種,一種是悲劇英雄,結果就是為國捐軀;一種是大眾英雄,所做的事轟轟烈烈,最終善終。岳飛被殺害,林則徐被革職流放,戚繼光稍微好點,去北方防守蒙古入侵了,雖然最後仍然碩果累累,然而也是平平庸庸度過了後半生。這三個人,可以說,都是悲劇英雄。因為,英雄都沒有好的結局。這一方面是他們的所做所為要麼與統治者的戰略不一致,如岳飛主張抗金,南宋統治者歷求求和;要麼朝廷昏庸無能,被迫查辦英雄,如林則徐是由於清政府迫於英國強大的實力,而做出的決定,禁菸是必然的,可是現實是打臉的,沒有實力,只能屈膝下跪;有的是功勞太大,惹人嫉妒的,如戚繼光滅倭寇做出的巨大貢獻,於是一紙聖旨下達,他不得不奉旨前往北方邊疆。其實歸根到底,他們的個人悲劇,都是政府腐敗昏庸短視造成的。英雄都是一身正氣,堂堂正正,寧死不屈,他們做對國家對民族有利的事,雖九死其猶未悔。時代需要英雄,人民需要崇拜英雄,這樣的民族向心力強,就有力量打敗一切來犯之敵。每個人都要有成為英雄的心,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提現。

  • 3 # 永世的靈魂

    朝中有人好做官,這是他們能夠成為重臣的決定性的原因,同時也為他們悲催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戚繼光和岳飛、林則徐稍有不同,戚繼光朝中的支持者主要是張居正,其他的兩位支持者更多的是皇帝,不過同為皇帝支援的岳飛和林則徐也因立場不同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不同。

    戚繼光是世襲軍功開始做官的,後來正好遇到銳意改革的張居正,雖然戚繼光和張居正之間的貓膩很多,但總體來說,他兩結合還是因為理念相同,所以,張居正對戚繼光不是一般的好,好到誰反對戚繼光就意味著免官罷職的份,等到張居正下臺,清算張居正的時候,戚繼光的悲劇就在所難免。

    岳飛和林則徐嚴格來講更多是時代的悲劇,靖康之變後的南宋偏安一隅是熱愛藝術勝過家國的宋徽宗主旨思想,迎回“二聖”那是絕對的雷區,這基本就是時代的背景,但岳飛的家國情懷嚴重踐踏了宋徽宗的主旨和雷區,宋徽宗開始支援岳飛抗金是金朝的進攻讓南宋偏安一隅的想法難以實現,時刻都處於危機之中,故此,岳飛在戰場上的勝利給了南宋政治上談判的資本,等到談好了之後,岳飛就失去了價值,但岳飛卻不合時宜的重提迎回“二聖”,直接踩到了雷區,這直接關係到宋徽宗的皇帝寶座能不能坐穩,所以,秦檜就抓住了皇帝的心思藉機除掉了和他利益相沖的岳飛;林則徐的處境時代背景比岳飛更強烈,那時的世界是封建王朝沒落,資本主義上升的時期,更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衝突的年代,道光雖然勵精圖治,但奈何屬於他代表的封建力量已經處於下風,整個王朝的內部利益團體之堅固已然無法在資源上重新分配,各種能提供新生的力量但凡有點資源馬上就會被奪取,在只講利益的團體影響下的清朝軍隊無法抗拒外敵入侵,國家戰敗之後利益團體看重的只不過是林則徐為代表的中興資源,這樣的情形下,道光內心即便再支援林則徐能做到也只能是為他儲存東山再起的機會。

  • 4 # 文化歷史田園

    一、岳飛是北宋末年有名的抗金將領,他率領的岳家軍,讓金兵聞風喪膽,是捍衛宋王朝的政權的支柱。

    岳飛帶領軍隊達到了朱仙鎮,離收復失地不遠了,宋高宗因擔心岳飛勝利後,將徽欽二帝接回來,從而他的帝位不保,於是在秦檜等奸臣的慫恿下,一天之內發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

    大理寺給岳飛定了三大罪,其實就是莫須有,栽贓陷害岳飛。岳飛的死是昏庸統治者和惡毒的奸臣共同作用的結果。

    二、戚繼光領導的戚家軍多次重創倭寇,保障了大明東南沿海的安全。首輔大臣張居正對戚家軍十分支援,但是張居正死後,情況大變。戚家軍被邊緣化。

    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打完北韓戰爭回到軍營,由於朝廷答應的軍餉沒發下來,憤怒的軍兵去找說法,薊鎮的總兵將戚家軍騙到演武場,對他們展開了殺戮,三千多人被殺,餘下的被軍法從事,或打回原籍。

    戚虎門家軍又是被統治階級內部勢力消滅的。

    三、林則徐虎門銷煙後,惹毛了大英帝國,英中國人派軍艦入侵,企圖報復。為了討好大英帝國,昏庸的道光皇帝將林則徐罷免欽差大臣和兩廣總督職務,一個月後又下令發配林則徐去新疆伊犁充軍。1841年冬,道光皇帝又重新啟用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但是去廣西的路上,林則徐意外死亡。

    四、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的死都是統治者刻薄寡恩,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將他們的大功拋到了腦後。因為他們的死,統治者失去了中堅力量保護,加速了滅亡。

  • 5 # 萊恩校尉

    弱者會捱打,強者也一樣會捱打,弱者捱打是因為他好欺負,強者會捱打是因為他太優秀,別人嫉恨他,也討厭他、害怕他。

    弱者捱打不做解釋,只說說降岳飛、戚繼光、林則徐這樣的英雄人物為什麼會捱打,如果生不逢時,一般下場還不會太好。

    岳飛組建了岳家軍、戚繼光組建了戚家軍,這兩人有相似之處,就是組建的軍隊都是私家軍,不能打算個地方保安隊的話估計還能混個安逸,能打這個就有意思了。

    1.能打首先證明了一件事情,這支私家軍很危險,記住首先很危險不是很有用,因為他們是私家軍,朝廷並沒有給他們糧餉,他們既然很能打那就意味著這支私家軍其實已經有了很強大的後勤補給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成了某一方面社會利益團體的代表,這些團體既有實力又有精兵強將,他們的真實意圖是什麼,這個必須搞清楚,不然不能確定這支部隊的政治立場,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可靠。

    2.常人辦不到的事情他們竟然能辦到,證明他們做了常人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得罪了常人所不願意去得罪的人,否則跟他們一樣懂得練兵打戰的將軍們早就出名了,軍隊能打一訓練;二裝備;三、紀律;四、指揮;五、軍心;六、士氣;七、糧餉;八、兵員。這八項要求裡面籌集糧餉是最重要的,籌不到糧餉其他的都是扯淡。別人籌集不到他們卻能籌集到,說明什麼呢?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他們得罪的人和勢力不在少數,收拾了別人不願意去收拾的人;二、他們很可能有自己的祕密財源,這個要麼通過利益交換得到要麼靠不光彩手段得到。總之沒有一個辦法是可以不得罪人的,也沒有一個辦法是可以完全光明正大的。得罪的人不少,乾的不光彩的事情也不少。敵人自然有的是整死他們的機會。

    3.他們創下了諾大的名頭,拉出來了諾大的隊伍,隊伍卻不能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滿朝文武嘴上不敢說,心中卻惦記,朝廷還沒有好辦法能很好的控制這支隊伍,因為他們的隊伍跟朝廷起他隊伍不同,他們能自己籌集到糧餉,現在又壯大起來了,萬一失控了怎麼辦?什麼辦法最簡單呢?把那個有本事籌集糧食的領頭羊除掉,其他人也就只能乖乖接受朝廷編制了,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他們是籌集不到糧餉的,沒了糧餉隊伍自然就垮了。

    4.林則徐,林則徐廣州禁菸的確是轟轟烈烈,可一樣是他能幹成別人卻沒有幹成為什麼?一樣是因為太難,不是廣東省沒有官員,也不是廣東省沒有兵馬,而且主政的人都不願意去幹,去得罪那些不好惹的人,關鍵是他依然蹲在那個地方,失去了財源的各方勢力是不能不把他給除掉的。

    5.他們都是生不逢時,他們要是生在成吉思汗時代跟著成吉思汗這麼賣命的幹全是開國功勳。所以他們沒有好下場的原因雖多,但根本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沒有跟對人。

  • 6 # 渡過35

    做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那麼他的責任就有多大。岳飛,戚繼光等,他們不僅個人能力很強,而且民族責任感非常強,為了這份責任,他們往往一往無前,不達目的不罷休。

    當岳飛連敗金軍,準備直搗黃龍時,趙構的退兵旨意也來了,可是他沒有聽從,誓要解救被金軍奴役的百姓,於是趙構給他下了12道金牌,無奈的岳飛只好退兵。可是一心想北伐中原的岳飛怎麼可能就此退縮呢,他不顧忤逆聖意,多次逼著趙構要求北伐,終於,不光是金人要他死,大宋內部包括趙構在內的主和派也希望他死。很自然的,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在風波亭。

    當倭寇在明朝沿海氾濫時,我們的英雄戚繼光上場了,而他率領的戚家軍打得倭寇那是哭爹喊娘,很快倭寇在中國沿海銷聲匿跡,沿海的倭寇打完了,北方的韃靼人也開始頻繁南下襲擾,於是戚繼光又被調到北方,他的戚家軍一戰打的韃靼人10年不敢進犯大明,而在北方他是見識到了北方軍隊的水平。為此,他憂心忡忡,為了百姓安寧,邊疆太平,他像朝廷建議,由他來輪訓整個大明朝的軍隊。戚繼光一心為國著想,可是他卻不知道犯了大忌,於是很快的被命令辭職回家,因此,一代名將鬱鬱而終,死的時候還哭喊著他的國家。

    當鴉片在中國氾濫時,林則徐終於豎起了禁菸的大旗。當時的中國境內,官僚地主和外國殖民者勾結,依靠著鴉片掠奪中國的資產,壓榨人民的血汗,肥了他們自己的腰包。林則徐的義舉,可以說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於是很快我們看到了林則徐被革職查辦。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那是因為他們在為了大眾利益時絲毫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如果總是見風使舵,急流勇退,那這樣的人也不是我們傾佩的英雄。

    有人說,一個沒有英雄的國家是悲哀的,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那更是可悲的。中國從來不缺乏英雄,我們更要珍惜我們的英雄,萬不能讓我們的英雄流血還要流淚!

  • 7 # 一顆童l心

    這三個歷史人物都屬民族英雄,結局令人惋惜!,嘆息又崇敬!。開啟歷史的扉頁,少許瞭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每個人所處的朝代不同,所犧牲的歷史過程還是有區別的。岳飛當時屬北宋末年,為了抗金一唯忠君愛國,動搖了最高統治階級的權力,也就南宋的開國皇帝,後來在秦檜迎合帝皇心的安排下,已莫須有罪慘遭殺害。戚繼光明朝時期抗倭名將,功勞卓越卻不懂權力迂迴,最後被奸臣當道的上層建築所迫害,時也命也!。林則徐清朝末年時期著名的禁菸名將,當時雖得到朝庭及全中國人民的擁戴,無奈生不逢時國家處於外患內憂時期,轟轟烈烈的禁菸被外國勢力壓制而扼殺在希望的搖籃裡。最終由於政府的無能徐將軍當了替罪羊,這是時代的悲哀!。綜上所述他們有許多的共同點,都是滿腔熱血的愛國英雄,想人民之所想,國之棟樑,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加至個人的秉性及當時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結局即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事,雖然他們的壯舉很悲傷,但事蹟確永遠留給了後人許多的精神財富!,直至今日大家都不能忘記他們的愛國,愛民精神,將永遠銘記於心!。

  • 8 # 草原那裡花如海

    【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以我們今天的觀點看,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當然是民族英雄。他們捨生忘死捍衛的是民族的尊嚴。這個民族是中華民族。我們的眼光是超朝代的。也就是說,我們秉持的是整體的歷史觀,民族觀。可是,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形成以前,人們的看法是不同的。今天的人們認為有國才有家。可在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的時代,是家天下。國是家的。宋朝的天下是趙家的。大明是朱家的,清是滿清。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告訴我們,分析一個歷史人物,不能脫離他的時代。

    岳飛所處的歷史時期,其實處在一個矛盾的漩渦裡。南宋依然是趙家的。趙構說,國家是我的。這沒錯。人家是老闆,是東家。東家趙構並不真想迎回老董事長和前總經理。公司的業務也不想向北發展。他知道做不到。可岳飛這個副總經理卻操了不該操的心。要命的是,他還想帶著自己的人去拓展業務。遺憾的是,董事會並沒研究過這個問題。於是,岳飛被懷疑了。他想單幹?總部發了好幾個傳真,打了好幾個電話才把他叫回來開了個會。岳飛被“莫須有”。怨誰?他只是一個打工的。高階打工的而已。而已。南宋人民對於岳飛的雄心壯志也是不感冒的。北方在哪裡?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辯證地看:今天的我們依然認為岳飛是一位民族英雄,這是客觀地看待他的行為。可是。在岳飛的主觀世界裡,或許只是為了建功立業。岳飛心裡的國家,與我們今天的國家真的不是一個概念。要命的是,岳飛與老闆趙構的目標並不一致。所以,英雄只能對空長嘆,沒有立功的機會。非要強出頭,就被主子要了命。

    戚繼光的命運大抵如此。我們眼裡的一個抗倭英雄,在大明皇帝看來就是一個抓小偷的。倭寇不過搶劫財物,百姓的。大明皇帝最害怕的,是惦記他們朱家天下的家賊。 特別是手握雄兵的將軍。想想袁崇煥吧。

    林則徐的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後來,慈禧太后給出了答案:寧與外人,不與家奴。我們眼裡的民族英雄,在慈禧們眼裡,只不過是一個家奴。聽話就好。江山,是俺們祖宗留下來的。跟你,有關係嗎?

  • 9 # 人間正道70

    岳飛、戚繼光、林則徐皆英雄,為人民所敬仰,亦為我所敬重!

    岳飛,當北宋辱滅,南宋萌生之際,以精忠報國為己任,一改宋軍恐懼金兵之頹勢,絞殺國內楊麼起義,外抵禦金兵之入侵,百戰百勝,甚為宋高宗賞識,以為直搗黃龍府,迎二世還朝可期,最終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須有之罪名被誅殺,悲慘豈止僅此,父子共死,翁婿同難。其敗一,功高,且威震金兵,信達百姓。其敗二,心潔,且不結朝臣孤獨鶴立。其敗三,執著,卻不識君意,失地可復,二帝豈可迎?莫須有,固其必死。其敗,再無“岳家軍”。

    戚繼光,當晚明倭寇猖獗起,慨然以掃除倭寇為己任,練兵演武,賞罰分明,未嘗一敗,終滌盡擾明數十年之患。主戰東南沿海,後調任北防後金,固防,後金亦不敢覬覦,為國鞠躬盡瘁,其屬善終。其善終一,善待上司,結納朝臣,援者眾幾無掣肘。善終二,清君之患,朝之患,國之患,民之患,君民共樂。善終三,忠誠服從,君心無忌,上下共敬。其死,“戚家軍”尚存,且依如其在,忠心為大明而亡。

    林則徐,則以清末英法鴉片肆意荼毒國民之際,禁菸堅決派,受道光帝之派,為兩江總督,施行虎門銷煙,修戰迎英法之侵略,然僅阻兩江之界,北部卻為英法巡海而略,林勝,清廷卻敗。被撤職發配新疆任職。其功大,過亦存。其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卻未為防戰端起,全國備戰而統籌考慮,其職也無力,但至少硝煙備戰豈只慮廣東福建之境?其結局亦正常,只是貶官而已。

  • 10 # 23826529481龍巖城市

    我們一直認為岳飛是歷史上最冤枉的,其實,真實的歷史也不是這麼回事,岳飛其實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執意北伐,其實,當年的情況是實力不濟,否則,北宋不會亡了,剩下南宋,真的不要神話,明哲保身自知之明,也是皇帝與朝廷的意志,即必須休戰與議和,南宋江山是否能夠保住,才是至關重要的,岳飛屬於軍閥不自量力,不要一些所謂不著實際的收復北宋,直搗黃龍,可能嗎?金人在吉林,那麼容易就收復北方嗎?滿朝文武官員不是吃醋,渾蛋,秦檜是宰相,的確不得已而為之簽署所謂的不平等條約,畢竟保住了南宋江山一百五十多年,秦檜真的賣國賊,豈不是直接讓南宋完蛋最好了,何必這麼麻煩,但是他不可能一手遮天,小心老命不要了,非常像滿清的李鴻章,的確都是因為簽署不平等條約如今來看,屬於雙贏,避免戰亂生靈塗炭,這個的的確確還是我從CCTV十套節目的歷史講座裡看來的,一位女士的發言。即向金國納供一年十萬兩白銀,一百萬件絲綢(後來增加25萬兩白銀,就打起來,成了歷史上的岳飛傳),其實,岳飛當時朝廷沒有異議,一致通過,何況岳飛是貴族,不是平民,非常慎重,需要法律程式,秦檜宰相最後審批,還是宋高宗皇帝首先是要處置岳飛,還有金人的談判的先決條件即所謂的戰犯,歷史其實是這麼一回事,歷史上的事情,許多都是被歪曲與改寫的可能,需要樹立一個英雄與典型,權利在最高統治者那裡,尤其是明朝更加需要抗金英雄,即後金,沒有結果,明朝亡了,滿朝做天下,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滿清文字獄,敢說實話,大棒伺候,這樣的歷史就不可能那麼客觀與公正,岳飛的事情比較清楚知道一些,另外兩個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學習不好的人會被人嘲諷?明明都是學生還要被劃分等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