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洞位於韶山沖最西邊,距離毛澤東故居 5公里,距離毛澤東銅像廣場約4公里,是1966年毛主席最後一次回韶山秘密住了11天的地方,滴水洞一度顯得十分神秘。
其實滴水洞並不是一處滴著水的洞穴,而是一條青山環繞的帶狀山谷。原來山谷中有一個天然石洞,四季泉水不斷,滴落時叮咚作響,人們叫它“滴水洞”。1957年,這裡修築了韶山水庫,石洞沒入水中,這樣滴水洞就有名而無實了。1992年,為了滿足人們探尋洞口的慾望,有關方面在溪水的上游人造了一個“滴水清音”景點,因此,不少人以為這就是滴水洞了。滴水洞門上有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滴水洞”,是從毛主席詩詞手跡中集字而成。這兒的環境的確不錯,兩山夾一谷,山清水秀,冬暖夏涼,是避暑勝地,更是毛澤東的祖居地。左山上有一“虎仙亭”,登亭遠眺,韶山風光盡收眼底,毛澤東的祖父就安葬在這山側的大石谷旁。右邊為龍頭山,他曾祖母的墓,就在山腰處。
滴水洞景區中心是滴水洞別墅,它的修建帶有傳奇色彩。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曾回過韶山。有詩為證——《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國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那次回故鄉,毛澤東在一號水庫中暢遊後,一邊欣賞著毛家祖居地的山水美景,一邊對陪同他來的當時的湖南省委周書記說:“你以後在這兒給我蓋上幾間小屋,等我退休了好回來住。”1960年5月中旬,毛澤東又一次與新任省委書記張平化說起韶山有個滴水洞,在那裡修房子很好。1960年下半年,代號為“203”的工程啟動,1962年竣工。參照中南海毛澤東住房式樣,仿俄式建築保暖防寒特點,建築了一、二、三號主體工程,修通了故居至滴水洞的公路。一號樓為青磚青瓦的T字形平房,其兩面有封閉的迴廊,中西合璧,亦土亦洋,冬暖夏涼,又易保密,供毛澤東學習、工作和生活之用。二號樓共有24間,為陪同的中央負責人休息處,與一號樓緊連。三號樓距一、二號樓有百餘米,為衛士及其他人員居所。1970年又在一號樓處增設了防空洞和防震室,由歐陽海英雄連隊修建。
1966年7月8日,毛澤東在武漢致江青的信中說:“自從六月十五日離開武林以後,在西方的一個山洞裡住了十幾天,訊息不大靈通。二十八日來到白雲黃鶴的地方,已有十天了……”1972年5月3日,這封信在黨內公佈後,人們才知道毛澤東所指的這個山洞即滴水洞。住在一號樓的毛澤東深居簡出,聚精會神地讀書、批閱檔案和思考問題。建國後毛澤東兩次回家鄉,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在政治上面臨重大決策調整的關鍵時刻。1959年回韶山,是為廬山會議進一步糾“左”進行調查。這一次回韶山,則與思考如何進行“文化大革命”密切相關。家鄉的山水,似乎有助於他梳理紛亂的思緒,增強應付重大局面的信心和力量。
1976年9月8日,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給滴水洞工作人員打來電話:“我將於9月9日來滴水洞檢查接待工作,因為中央已安排毛主席9月15日回滴水洞頤養天年。”滴水洞的工作人員興奮不已,他們當即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可當晚11時,緊急專線又通知:張平化書記明天不來了。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與世長辭。
所謂“滴水洞別墅”也是後人取的名字,1986年秋,經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才開始對外開放。一號樓現已闢為展室,內中有毛澤東主席當年住在這裡使用過的會議室、臥室、辦公室、會客廳等。第一間是會議廳,毛澤東主席曾在此開會,會議室與餐廳相連。室內擺了不少套有白椅套的沙發椅,據說,椅子一撤便是舞廳,設計者連主席的業餘愛好都考慮到了!第二間是主席的臥室。臥室素雅而潔靜,特別顯眼的是中間放了一張特製的大床:長2·9米,寬1·9米。原來,這又是設計者的細心,考慮到主席有個喜歡躺在床上看書的習慣,床之所以那麼長,是為了好在床頭放書!木板床上堆放著毛澤東從北京帶來的書籍和檔案,床上的竹蓆、枕頭等東西也是自帶的。臥室內側靠牆處,有一張一頭有靠背的小沙發床,那是主席貼身女護士的床。第三間是毛澤東的辦公室。辦公室內有一張大辦公桌,桌上擺放著毛筆架、菊花石硯臺,瓷制筆筒內插了幾支特製的毛筆和鉛筆,還有專用的豎式公函紙和保密信封。此外,還有防空洞,伸延進虎歇坪山岩中,長100米左右,具有防震、防毒、防核爆等功能。
隨著滴水洞的對外開放,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這裡已成為韶山最能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
滴水洞位於韶山沖最西邊,距離毛澤東故居 5公里,距離毛澤東銅像廣場約4公里,是1966年毛主席最後一次回韶山秘密住了11天的地方,滴水洞一度顯得十分神秘。
其實滴水洞並不是一處滴著水的洞穴,而是一條青山環繞的帶狀山谷。原來山谷中有一個天然石洞,四季泉水不斷,滴落時叮咚作響,人們叫它“滴水洞”。1957年,這裡修築了韶山水庫,石洞沒入水中,這樣滴水洞就有名而無實了。1992年,為了滿足人們探尋洞口的慾望,有關方面在溪水的上游人造了一個“滴水清音”景點,因此,不少人以為這就是滴水洞了。滴水洞門上有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滴水洞”,是從毛主席詩詞手跡中集字而成。這兒的環境的確不錯,兩山夾一谷,山清水秀,冬暖夏涼,是避暑勝地,更是毛澤東的祖居地。左山上有一“虎仙亭”,登亭遠眺,韶山風光盡收眼底,毛澤東的祖父就安葬在這山側的大石谷旁。右邊為龍頭山,他曾祖母的墓,就在山腰處。
滴水洞景區中心是滴水洞別墅,它的修建帶有傳奇色彩。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曾回過韶山。有詩為證——《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國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那次回故鄉,毛澤東在一號水庫中暢遊後,一邊欣賞著毛家祖居地的山水美景,一邊對陪同他來的當時的湖南省委周書記說:“你以後在這兒給我蓋上幾間小屋,等我退休了好回來住。”1960年5月中旬,毛澤東又一次與新任省委書記張平化說起韶山有個滴水洞,在那裡修房子很好。1960年下半年,代號為“203”的工程啟動,1962年竣工。參照中南海毛澤東住房式樣,仿俄式建築保暖防寒特點,建築了一、二、三號主體工程,修通了故居至滴水洞的公路。一號樓為青磚青瓦的T字形平房,其兩面有封閉的迴廊,中西合璧,亦土亦洋,冬暖夏涼,又易保密,供毛澤東學習、工作和生活之用。二號樓共有24間,為陪同的中央負責人休息處,與一號樓緊連。三號樓距一、二號樓有百餘米,為衛士及其他人員居所。1970年又在一號樓處增設了防空洞和防震室,由歐陽海英雄連隊修建。
1966年7月8日,毛澤東在武漢致江青的信中說:“自從六月十五日離開武林以後,在西方的一個山洞裡住了十幾天,訊息不大靈通。二十八日來到白雲黃鶴的地方,已有十天了……”1972年5月3日,這封信在黨內公佈後,人們才知道毛澤東所指的這個山洞即滴水洞。住在一號樓的毛澤東深居簡出,聚精會神地讀書、批閱檔案和思考問題。建國後毛澤東兩次回家鄉,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在政治上面臨重大決策調整的關鍵時刻。1959年回韶山,是為廬山會議進一步糾“左”進行調查。這一次回韶山,則與思考如何進行“文化大革命”密切相關。家鄉的山水,似乎有助於他梳理紛亂的思緒,增強應付重大局面的信心和力量。
1976年9月8日,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給滴水洞工作人員打來電話:“我將於9月9日來滴水洞檢查接待工作,因為中央已安排毛主席9月15日回滴水洞頤養天年。”滴水洞的工作人員興奮不已,他們當即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可當晚11時,緊急專線又通知:張平化書記明天不來了。9月9日零時10分,毛澤東與世長辭。
所謂“滴水洞別墅”也是後人取的名字,1986年秋,經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才開始對外開放。一號樓現已闢為展室,內中有毛澤東主席當年住在這裡使用過的會議室、臥室、辦公室、會客廳等。第一間是會議廳,毛澤東主席曾在此開會,會議室與餐廳相連。室內擺了不少套有白椅套的沙發椅,據說,椅子一撤便是舞廳,設計者連主席的業餘愛好都考慮到了!第二間是主席的臥室。臥室素雅而潔靜,特別顯眼的是中間放了一張特製的大床:長2·9米,寬1·9米。原來,這又是設計者的細心,考慮到主席有個喜歡躺在床上看書的習慣,床之所以那麼長,是為了好在床頭放書!木板床上堆放著毛澤東從北京帶來的書籍和檔案,床上的竹蓆、枕頭等東西也是自帶的。臥室內側靠牆處,有一張一頭有靠背的小沙發床,那是主席貼身女護士的床。第三間是毛澤東的辦公室。辦公室內有一張大辦公桌,桌上擺放著毛筆架、菊花石硯臺,瓷制筆筒內插了幾支特製的毛筆和鉛筆,還有專用的豎式公函紙和保密信封。此外,還有防空洞,伸延進虎歇坪山岩中,長100米左右,具有防震、防毒、防核爆等功能。
隨著滴水洞的對外開放,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這裡已成為韶山最能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