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者一凡一

    不能。裂變彈要達到"臨界質量"或"臨界體積",不夠不炸。聚變彈要在裂變彈"啟爆"(反應)條件下才"聚變"(爆炸)。個子更大了。

  • 2 # 紅日肖叔

    可以把核武器造成子彈殼那樣小嗎??

    可以;還可以用香菸紙盒或擦腚紙染黑摺疊成超遠端戰略核轟炸機。子彈染黑後就是核武器。

  • 3 # 一號風手

    不能,核武器無法造成只有子彈殼那樣大小。

    核武器要有殺傷力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核武器是依靠連續核反應釋放出能量,然後在封閉的空間內高度壓縮,從而發生爆炸。

    從上面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核武器要發生爆炸需要兩個條件:第一個是需要有連續的核反應不斷地釋放能量。第二個是需要一個封閉的空間來壓縮能量。

    然而核原料要發生連續性的核反應就需要核原料達到臨界質量,如果達不到臨界質量那麼就無法把核反應持續地維持下去。

    經過過科學家研究,鈾要達到臨界質量需要15公斤的原料,鈽要達到臨界質量需要5公斤的原料。

    一個子彈殼只有拇指大小,無法裝下5公斤的核原料,因此第一個條件就已經無法滿足。

    至於第二個條件,子彈殼當然能成為一個密閉的空間,用來壓縮釋放能量。

    核爆炸能成為武器,就必須做到其爆炸可控性。

    核武器是要在特定時間以及環境下使用,因此人類把它製造出來並不是讓它馬上爆炸的,平時還得讓它維持在安全狀態,以方便儲存和運輸。

    為了讓核武器的爆炸獲得有效的控制方便人類使用,所以在製造核武器的時候往往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結構來保證它的安全性。

    通常核武器裡面的核原料是分成三塊的,每塊核原料中間被特殊的炸藥隔開,從而讓它不處於臨界質量狀態。

    當人類要引爆核武器的時候,往往是先引爆裡面的特殊炸藥,讓炸藥的爆炸產生的壓力把三塊核原料擠成一團,從而讓它發生持續核裂變釋放出能量,能量在密閉空間內壓縮在極限從而發生爆炸。

    因此裡面安裝的特殊炸藥是核武器平時處於安全狀態的保證。

    如果把核武器製造成的大小,那麼裡面用來隔開核武器的特殊炸藥放置量就會非常少,如此一來就難以保證核衰變釋放出來的中子不會穿過特殊炸藥與另外的核原料發生反應,從而難以保證其安全性。

    因此核武器無法造太小,否則不安全。

    (完)

  • 4 # 天有青色

    這個提問者估計都不知道啥是核武器。最起碼裂變材料的臨界質量要達到啊。核彈研製水平高低主要是裂變材料的利用效率。

  • 5 # 老老白兔

    即使當量不算大,小的核武器得有半噸重。大的子彈殼其直徑不到20毫米。當前地球人的技術還不能把核武器造成子彈大。

  • 6 # 軍武資料庫

    理論上是可以的,而且也有人有過這種設想。不過這種武器已經不是普通的原子彈或者氫彈了。

    這種武器叫做反物質彈,是利用反物質和我們世界上的物質相互湮滅釋放能量的武器。它也算是一種核武器。

    由於物質和反物質相互湮滅會完全將質量轉化成能量,按照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的計算

    只需要0.5克的反物質和現實中的0.5克物質進行湮滅,就可以產生大約2.15萬噸TNT當量的能量。這個能量的大小已經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爆炸了。

    通常的情況下反物質是需要利用電磁場進行約束的,如果我們可以解決約束裝置的體積問題就可以生產出子彈殼大小的反物質彈。在大劉的小說《三體》裡面,托馬斯維德所領導的反抗軍敢死隊的武器就是做成子彈大小的反物質彈。

    當然了,現在我們如果要製造反物質彈除了體積之外還有很多的門檻要邁。

    首先是產量問題,地球上最大的迴旋離子加速器LHC,開足馬力後平均每個小時可以產生大約幾千萬個反物質粒子。看似這個數量很大,但是這屬於基本粒子。要湊足1克反物質大約需要LHC不停的工作41.2億年。所以透過計算科學家也算出過利用LHC生產反物質的成本——0.1毫克要價60億美元。

    當然了現在還有其他反物質快速生產的方式,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使用短而超強的鐳射脈衝照射毫米厚的金靶,產生超過 1000 億個正電子。

    效率是LHC的近萬倍。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才可以取得一克的反物質。

    同時根據能量守恆的計算規律,在能量-物質轉化過程中能量一丁點都不損失地轉化為反物質,那麼一個2000兆瓦的發電廠所發出的電量可以在25小時之內生產一克的反物質。這是一個絕對100%的轉化過程,那麼每克反物質成本下限可以做到250萬美元左右。

    相比而言,一個2萬噸級別的原子彈價格便宜得多。

    其次,反物質是可以和現在我們周圍的人和物質湮滅的。你用什麼作為反物質武器的容器?

    而且即便是真空環境,還是有量子漲落的,你辛苦製作的反物質會很快轉化成能量釋放出來。

    所以說儲存也是一個問題。可能你還沒有發射到敵人身邊,反物質就一點點地消失掉了。

    從另外一個方面說,如果有足夠量反物質做啥原子彈啊,這玩意裝到火箭發動機裡面,只需要幾毫克就可以驅動一艘太空船飛出太陽系。

    能讓你在銀河系中橫著走,造核武器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 7 # 兵器知識譜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知識點——核反應的最小質量,即臨界質量。

    核武器的核裝藥中,鈾235的臨界質量為>10kg;鈽239的臨界質量為>8kg。當核裝藥質量低於這個數值時,不可控核裂變將不會發生,也就是說核爆將不會發生。

    我們再來看看子彈殼的大小,以14.5mm高射機槍配備的14.5×114mm機槍彈為例(曳光穿甲彈),全彈總質量約為318g。

    如果我們將鈾235或者鈽239裝入這個14.5×114mm的彈殼裡,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

    丰度為99.2%的武器級濃縮鈾235密度為19.1g/cm3,需要約523.6cm3的容積才能滿足最低裂變質量的物理條件。

    丰度為99.27%的武器級濃縮鈽239密度為19.83g/cm3,需要約403.4cm3的容積才能滿足最低裂變質量的物理條件。

    下圖為3種不同口徑的子彈,從左到右分別為9mm手槍彈(帕彈)、12.7×99mm重機槍彈(北約標準彈)、12.7×108mm重機槍彈(蘇制標準彈),最後一發為蘇制14.5×114mm高射機槍彈,它是子彈中尺寸最大的一種。

    而14.5×114mm子彈的體積僅為45.5cm3,滿打滿算也只能裝870g鈾235和902g鈽239,可見核武器是不能造得像子彈殼那種大小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子彈殼大小的核裝藥質量無法發生核裂變爆炸,那臨界質量更低的核聚變裝藥可不可以造成子彈殼大小呢?

    很顯然,≥10克的氘化鋰就能引發不可控核聚變爆炸,別說造成14.5mm這樣的重機槍子彈,哪怕是造成7.62mm步槍彈也沒有問題。

    但是問題在於核聚變反應需要2000萬℃以上的高溫才能觸發,低一點都是不行的,這是核聚變反應的物理條件所決定的,並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

    這也是氫彈裡面總是要安裝一顆原子彈來引爆的原因,同時也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很難被人類掌握的原因。

    因此人類不可以把核武器造成子彈殼那樣小,不論是核裂變裝藥還是核聚變裝藥都不可以。

    下圖為中國可控核聚變研究中使用的“神光二號”鐳射點火裝置,目前觸發核聚變反應所需的高溫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高能鐳射照射,另一種就是最簡單粗暴的原子彈引爆,很明顯子彈裡塞不下鐳射點火裝置或者一顆原子彈。

  • 8 # 諸葛村的里正

    俺做夢的時候,經常左手拿著U235原子核,右手拿著一箇中子,互相一碰,就發生了一次核裂變,產生個把光子外加兩個新的中子出來,還弄得手上有點髒。

    如果有1mol中子在手,慢慢扔,可能會造出迷你原子彈,就當放煙火吧。

    要做成步槍子彈大小的核彈,要有一個向心匯聚的中子源,瞬間對著這塊U235釋放足夠多的慢中子,保證鈾塊裡面的所有原子核都能分到一個,外面還要有一個慢中子反射層。

    不過這樣的結構,人類還不能搞定它,因此就無法做到持續核裂變,最多變成髒彈。

    核武器裝藥的利用率是很低的,基本上只有百分之幾的核物質發生反應,釋放大量的能量出來,其餘的大部分都成為放射性塵埃,因此,就運算元彈頭這樣大的核物質被激發,所帶來的爆炸威力,恐怕還不如一枚155mm的高爆炸彈呢。

    何必費這個勁呢?搞那麼複雜的裝置出來,起碼要幾億美金吧,一枚155mm的炮彈,才萬把塊而已。

  • 9 # 瞎談扯蛋

    技術面:

    目前技術肯定不行。不管核裂變還是核聚變,物理條件裂變需要足夠的質量,聚變需要足夠溫度。子彈體積小,這兩個肯定都不滿足。

    那技術進步後可能嗎?

    答案是未知,因為技術的革命性進步誰都沒辦法在未突破前去評估所帶來的變革。就像三體裡的二相膜,從物理定義上是不可能發生緯度壓縮,但科幻小說裡能寫,實際有沒有可能?這都要等技術突破才能知道。

    實用性;

    子彈的用途是單殺傷,他的目的是讓最小作戰單位可以有進攻反擊的能力。把原子彈做成子彈大小,顯然不符合這一個需求,也沒必要。如果真能把原子彈做的這麼小,那爆炸威力是要多大合適?對一線作戰單位有什麼有利條件?會不會誤傷發射者?其實都是實用性考量的範圍。同時安全性和防輻射會是同等重要課題。

  • 10 # 直率芒果20

    你的想法很離奇!別說現在還沒這種技術,就算今後有此技術也不會製造出昂貴的子彈。能用八元錢生產出來的子彈殺死人,何必付出大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盈瑩後排進攻為何屢次踩線?是傳球原因還是身體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