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腦洞趣味歷史

    田氏代齊的故事,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了,在田氏“苦心經營”下,終於達到了可以竊取齊國國君位置的程度。

    公元前386年,齊相田和被周天子允許位列諸侯,正式成為齊候,齊國由姜氏步入了田氏領導的階段。

    公元前379年: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故齊康公卒,絕無後,奉邑皆入田氏。

    那麼,田氏又是如何一步步竊取齊國王位的呢?

    齊景公時,朝政腐敗,民眾對於公族的統治極為不滿。這個時候,田乞就看到了機會,他用大斗給民眾借出糧食、小鬥回收,這樣一來,百姓在田氏處獲得了利益。遺落在外的齊國民眾回國的如流水那般,田氏利用大小斗的技巧,增加了領地居民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到田常那一代,田氏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他在多次要求簡公擴大他的封地無果後。為了篡奪齊國的權力,就設計把鮑氏、晏氏、監止他們所屬的力量派去進攻魯國。

    孔子的弟子冉有在正面戰場擊潰了齊國的軍隊,而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貢還設計讓吳齊兩國進行了一番大戰,最終齊國大敗。

    田常見自己的敵人力量衰弱,就起兵殺死了自己的政敵監止和齊簡公,然後挑選了簡公的弟弟齊平公作為新的傀儡。這個時候的田氏在齊國如日中天,它的領土比國君領土還大,在私生活上他挑選了上百名美麗的女子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他的政敵也被他一一豎清,王族的力量在豎清行動中,被大大削弱,這個時候的齊國實際上的掌權者已經成了田氏。

    到了齊康公時期,他沉迷酒色、荒廢朝政,田和便趁機把他驅趕到沿海的一座城市,自己通過魏文王向周天子申請成為了新的齊王。

    歷時八代,田氏終於應了晏子的預測,取代了自己的恩人,開啟了齊國新的紀元。

  • 2 # 陳大舍

    開明宗義的說,民間關於末代齊侯齊康公最終在七十六歲的高齡被餓死的傳說是不可靠的。事實上按照歷史的記載這位“亡國之君”晚年生活的是那種既心酸有寬慰的日子。證據就是這位曾經的國君在死後還有自己的諡號,能有一個官方提供的諡號,說明至少齊康公還有著“花瓶”的作用。根據諡法,“康”字的:

    “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安樂撫民曰康;合民安樂曰康;豐年好樂曰康;安樂治民曰康;好樂怠政曰康;能安兆民曰康;俊民用章曰康;久膺多福曰康;壽考且寧曰康;保民迪吉曰康;務德不爭曰康;寬裕和平曰康;敬而有禮曰康;保衛社稷曰康;造道自行曰康;動而無妄曰康;溫柔好善曰康;思善無逸曰康;溫良好學曰康;視履安和曰康。”

    毫無疑問,這個“康”是指的這位齊侯“好樂怠政”。

    齊國故城遺址。

    齊康公,姜姓,呂氏,名貸,為齊國開祖姜太公二十世孫。在位時被稱為齊侯貸。

    周威烈王二十一年,也就是齊宣公五十一年,剛繼位的齊康公就碰上了一場大亂——“三晉伐齊”。當時齊國的實際統治者田氏發生內亂,田氏長者田會據廩丘割據叛亂,並請來了名分未正的三大新興“諸侯”韓、趙、魏三家前來武力干涉。《呂氏春秋·不廣》言及此役:

    “齊攻廩丘,趙使孔青將死士救之,與齊人戰,大敗之。齊將死。得車二千,得屍三萬,以為二京。”

    這一仗打得齊國落花流水,而此時韓趙魏三國提出的一項重要退兵條件就是希望齊康公走動走動,在天子那裡做個保人,讓天子承認我們三家為諸侯國。《淮南子·人間訓》中是這樣記載:

    “括子(齊大夫)以報於牛子(齊大夫)曰:‘三國之地,不接於我,逾鄰國而圍平陰,利不足貪也。然則求名於我也,請以齊侯往。’”

    這一記載可以說是整個三晉伐齊事件的中樞。括子對三晉伐齊的目的看得極為清楚,“利不足貪”,而是要“求名”,魏、趙、韓三國是要通過“伐齊” 而使齊屈服,進而通過齊向周天子“求名”,所以“求名”成為整個三晉伐齊事件最為核心的內容。無可奈何的齊康公內有田氏的逼迫,外有受魏、趙、韓三家的壓力,不得不去朝見天子周威烈王,向天子表明三家平息“田氏內亂”有功,請天子將大夫高升為諸侯。於是便有了《資治通鑑》開始的第一句: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對於齊康公是不祥之兆,甚至可以說是自掘墳墓。因為既然你能理解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既成事實,那是不是也就該理解一下“田氏代齊”的未來規劃?

    此後的齊康公不願意坐以待斃,鑑於之前晉幽公因為恐懼韓趙魏三家權貴的權力,企圖以低調做人來保全自己,謙卑的去朝見趙,韓,魏之君——但晉國公室最終還是被滅亡。齊康公開始大規模的彰顯自己或者說齊國公室的存在。據《墨子•非樂》中有這樣的記載:

    “昔者齊康公興萬樂,萬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飲不美,面目顏色不足視也;衣服不美,身體從容醜羸,不足觀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繡,此掌不從事乎衣食之財,而掌食乎人者也”。

    “萬”是一種祭祀宗廟山川的團體舞,也就是不斷的用這種大規模的集體主義活動來彰顯公室的威嚴。

    團體操,有助於彰顯一個國家的威嚴。

    但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最終齊康公在做了十八年齊侯之後仍舊被田氏奪取了江山。新的國君當然是田氏子孫,他奪位後自稱陳侯,將故主齊康公遷於海濱的小城。七年後,齊康公薨,因為沒有嫡子,這座小城也被收回,呂氏之祀遂絕。而據《呂氏世系譜序》中記載,雖然康公的正妻沒有生養,但是卻有“二庶子曰綏、曰纓”而這兩支後代,又在經過了不知多少次的遷徙、移居,枝蔓全國,大系、支系彌補,繁衍至今。

    齊康公墓有兩處,一處為福山縣東北三十里之罘山巔。一處在淄博市臨淄區境內齊陵聶仙村西北。

  • 3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想當年周朝初建,姜子牙姜太公以國師之尊被分封到東海之濱,誰曾想當初那麼風光無限的姜太公,他的後代卻在春秋之末戰國之初被人滅國取代,更為諷刺的是如此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為不僅沒有迎來周朝國君的斥責反而田氏的篡權得到了周朝的承認。公元前386年,周王認命田和為齊侯,至此姜太公所建的齊國成為歷史。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將象徵性的一座城也收了回來,至此姜太公絕祀。

    田氏代齊的成功和三家分晉的實現意義相同,預示著還有點禮義廉恥的春秋時代不再,以武力代表一切的戰國時代的到來。

  • 4 # 董江波

    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的後半程,田氏代齊,姜氏從此淪為庶人,這種更替是漸進式的。最終的結果是,姜子牙的直系後代,也就是繼承齊國王位的直系子孫,全部被殺,絕後了。而旁系的,得以保留,這也是為何,如今還有大量姜姓人存在的原因,但這些姜姓人,不是嫡系罷了。

    首位入齊的田氏,其實是戰國陳國公子,為避禍,入齊後改姓田,後人逐漸發展為齊國第一大族,適逢齊國幾代君主,都比較昏庸,並掌握了齊國軍政商農大事。

    公元前386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流放齊康公姜貸,自立為國君,同年周天子冊命他為齊侯,正式完成“田氏代齊”。後姜貸餓死,姜子牙的嫡世後人,絕後。

  • 5 # 平沙趣說歷史

    田氏原本並不是齊國的本土居民,而是境外移民。第一代移民是陳完,他是帝舜的後代、陳國公子,因為陳國內亂,擔心殃及己身,就逃到了齊國。

    陳完到齊國之時,正在齊桓公十四年,齊國正處於稱霸的上升期,正是用人之際,齊桓公見陳完一表人才,就想讓他為卿。

    陳完很知趣,推辭了,還說了“能混口飯吃我就滿足了”,齊桓公便讓他擔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一職,陳完就這麼在齊國待了下來。

    此後,陳完的家族在齊國開始開枝散葉,田氏逐漸融入齊國,成為齊國的卿大夫家族。到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田無宇)時,田氏已經在齊國生活了約122年,並且踏出了崛起的第一步。

    齊後莊公四年(前550年),大夫田桓子力排眾議,斷然出兵討伐衛、晉,並取得大勝,田氏因此有寵與齊後莊公,田桓子還成了齊後莊公的女婿,田氏正式成為齊國政治舞臺上一個重要角色。

    齊頃公死後,齊國公室的權力日漸削弱,權臣接二連三,齊後莊公自己就被權臣崔杼弒殺,隨後慶氏攻滅崔氏,成為新的權臣。

    可慶氏不善於理政,家族領導人慶封整天吃喝玩樂,被田桓子聯合鮑、高、欒三族消滅,齊國進入欒、高氏共掌國政時期,但田氏作為一股新興政治力量,也已登上齊國曆史舞臺的中央。

    田桓子後來又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之後晏嬰執政,田氏施惠於民,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晏嬰警告齊景公,齊景公卻聽之任之。

    齊景公去世後其子太子荼繼位,是為齊晏孺子。田僖子(田桓子之子)不滿,聯合鮑氏攻殺國氏、高氏,迎立公子陽生為君,是為齊悼公。

    齊悼公繼位後,田僖子擔任國相,專擅齊國朝政。

    田僖子去世後,其子田成子襲位,不久,齊國國君也換了人,齊悼公被鮑氏所殺,太子壬繼位,是為齊簡公。

    為了更進一步,田成子一不做二不休,把鮑氏、晏氏、監止等公族中有勢力的全部滅掉。田成子時期,田常的的封地已經比齊平公的直屬領地還要大,齊國已經在他手裡了。

    田成子為了保險,還“生出”七十多個兒子,在田成子去世後,這些兒子被封到齊國各處城邑,整個齊國都是田氏的了,再加上晉國發生韓、趙、魏“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幾乎水到渠成。

    田氏代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這之間的齊國國君,除了齊康公,都是死在姜齊被徹底取代前頭的,只有齊康公,死在前379年。

    齊康公失位後的日子很不好過,因為沒幾年,他的一城封邑也被剝奪,他只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體驗生活。齊康公也沒留下後人,他一死,姜齊主脈就斷了。

  • 6 # 集賢院居士

    六百年姜齊最後的國君-齊康公

    接著上回,接著為您說。

    名字預示命運

    齊康公是齊宣公的兒子,名字叫做呂貸。貸是形聲字。從貝,代聲。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本義:施予;給予。齊康公的這個名字果然神奇,它已經清清楚楚的預示了,在他在位期間會把六百多年的姜氏齊國,拱手送給田氏。而他自己也成為了姜齊的最後一位國君。

    典型亡國之君

    齊康公史書中的記載,符合歷代亡國之君的典型特徵:沉溺於酒色,不理政事。關鍵是朝政都在田和手中把持,齊康公想理政事也理不著啊。

    周威烈王廿三年(前404年),這位齊康公五十一歲的時候老年即位,剛剛即位當年就被聯合伐齊的趙魏韓三國俘虜,三晉押著齊康公去朝見周天子,作為要挾請求冊封為諸侯。

    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倒黴的齊康公被田氏以“沉溺酒色不理政事”的藉口,放逐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僅僅只有一個城的食邑,後來這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吃飯都成問題的齊康公只好在坡上挖洞為灶。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齊太公。

    前379年,齊康公死,姜齊祭祀徹底斷絕,姜齊宣告滅亡。 諡號 “康”本來還是個美諡,可是當看到“好樂怠政曰康”的時候,不禁感嘆于田氏的不厚道,奪了別人的國家後連個好諡號都不捨得給。

  • 7 # 林屋公子

    田氏代齊其實是個長期的過程,比較重要的時間有以下幾件:

    1、公元前481年田常弒簡公。齊簡公當時有闞止、田常二相,闞止出身低微,卻被簡公偏愛;田常是田氏宗主。田常和闞止爭權奪利,最終導致雙方火拼,闞止和簡公都被殺死,立平公。從此田氏一家獨大,控制了齊國政權。

    2、公元前386年的冊封諸侯。田氏宗族田和於前389年與魏國、楚國、衛國在濁澤會盟,並請求魏武侯出面請求天子冊封自己為諸侯。果然在三年以後,周安王正式冊封田和為諸侯,史稱田齊太公。而原來的齊康公被遷到海上,只居一城守祭祀。

    3、公元前379年的姜齊絕祀。本年齊康公去世,沒有繼承人,姜齊正式滅亡,剩下一個城也被田齊吞併。田氏代齊最終完成。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還是田常,他為了壯大田氏宗族勢力,讓賓客隨便進出自己後宮播種!

    整個田氏代齊,經歷近百年。姜齊宗族自然也在內鬥中不斷消耗,有的被殺,有的被放逐,有的淪為平民。今天姜姓、齊姓的部分人,可能就是姜齊的後人。但是齊康公本人應該是沒後代了,姜子牙之道絕也。

  • 8 # 克羅米smile

    齊康公,生於公元前455年,姜姓,呂氏,名貸,華夏族,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在位26年。前391年“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後來,一城也被收回了,齊康公只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最後於公元前379年死亡,享年76歲。

  • 9 # 國家人文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這段歷史的總髮展趨勢是從統一走向分裂,由兼併再度統一。這一時期內統一王權日益衰微,諸侯分裂爭霸,戰爭強國又不斷兼併,走向統一。政權不斷下移,“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再到“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執國命”。田氏代齊正是在政權不斷下移的過程中出現的事件,是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典型事件。這標誌著奴隸制社會的內在紐帶宗法制的破壞。

    齊國的疆域主要在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地理條件優越,物產豐富。周初分封給了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都臨淄。齊國在春秋時期經過管仲改革,成為了第一個霸主,威風一時。但到春秋後期,卿大夫勢大,互相兼併。更是一度發生崔杼弒君、上大夫晏嬰主持國政的情況,可見齊國君主的勢弱。公元前489年,齊景公病重命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然而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公元前481年,田恆殺齊簡公和其他公族,另立齊平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周王正式冊命為齊侯。田氏保留“齊”的國號,史稱“田齊”。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姜姓齊國絕祀。

    齊國姜姓國君的結局可以說是十分悲催了。老祖宗留下的產業被一個外姓人奪走,而且還被逼的本家沒有活下來的人。田氏從田乞時就開始謀劃奪權,在此過程中,國姓姜氏宗族是最大的障礙。為此,田氏殺死了孺子荼、齊簡公,把齊平公、齊宣公當做傀儡,逼齊康公遷海濱。把持國君的更替,更藉機殺死大量姜姓公族和其他不服田氏的公族。至齊康公是,他已經是個“孤家寡人”了。所以,康公死後,雖有姜姓子弟流於民間,但也都是族中旁支子弟,宗中主要家族都被屠殺殆盡。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雲:“齊康公卒,絕無後,奉邑皆入田氏”。

  • 10 # 歷史紫陌閣

    齊桓公在公元前672年好心收留了一位逃亡公子,但沒想到這位公子卻是一個“竊國大盜”,他的後代不僅竊取了姜姓齊國,變為田氏齊國,還把姜姓齊國的最後一位國君齊康公活活餓死在孤島之上,致使姜姓齊國絕祀。姜姓齊國被田氏取代後,姜姓呂氏的嫡系後代自然是要被田氏斬草除根,而姜姓齊國的主要公室也在田氏代齊過程被田氏消滅和驅逐。

    齊桓公收留田氏先祖陳完

    在公元前672年,一代霸主齊桓公好心收留了一位正在逃亡的諸侯公子,還想任命他為齊國的卿大夫。卻不曾想到這位逃亡的公子是一個“諸侯大盜”,他入齊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避禍,而是想要竊取整個姜姓齊國,取而代之。

    這位被齊桓公收留的公子本是陳厲公(陳國君主)之子陳完。陳完雖是陳國君主的兒子,但他並沒有繼承了父親的國君之位,在陳國只是擔任大夫一職,後因擔心被叔叔陳宣公(陳國君主,陳厲公四弟)殺害,便舉家投奔去了齊國避禍。

    事情起因是陳廢公弒兄篡位,陳國君主傳到陳桓公(陳完祖父)時,陳桓公的異母弟陳佗趁兄長病重時發動了政變,聯合蔡華人殺掉陳桓公的兒子太子免,之後自立為陳國君主,即陳廢公。

    陳廢公雖然登上了國君之位,但此舉也遭到了陳桓公其他三個兒子的怨恨,於是陳完的父親媯躍決定為父親陳桓公與長兄太子免復仇,於是聯合兩個弟弟殺死了陳廢公,之後媯躍自立為君,即陳厲公,所以陳完不能繼位陳國國君,只是陳國大夫。

    陳厲公去世後,陳國的國君之位由陳厲公的兩個弟弟先後繼位,即陳莊公和陳宣公。陳宣公繼位後,雖然立兒子禦寇為陳國太子,但後來陳宣公極為寵愛的一名姬妾生下一子,取名媯款(陳穆公),陳宣公便想改立太子。

    此時太子禦寇和陳完是好朋友,於是陳宣公以兩人“密謀不軌”為由殺死了太子禦寇,陳完害怕會禍連自己,唯恐步了太子禦寇的後塵,便逃出了陳國,之後投奔了齊國,被齊桓公收留,史稱“完公奔齊”。

    《史記》記載:完生,周太史過陳,陳厲公使卜完,卦得觀:“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而在異國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姓,四嶽之後。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

    陳完避禍入齊是因為一則卦象,在陳完出生時,周太史(掌天時、星曆職)正好路過陳國,於是陳厲公就請太史為兒子陳完算了一卦,卦象大意是說“陳完適合做君王,如果不是本國,就必定是姜姓國,也可能會應驗到他的子孫身上”。

    陳完避禍逃出陳國後,最後還真的投奔到姜姓齊國,並且後續發展還真是按照這則卦象進行。陳完入齊後,他的後代逐漸控制了齊國國政,最終取代而之,姜姓齊國變成了田氏齊國,陳完的後代從田和開始正式成為諸侯,世稱“田齊”。

    田氏竊取姜姓齊國,最後一位姜姓齊國君主被放逐孤島活活餓死

    陳完逃到齊國後,被齊桓公收留,並且齊桓公還想拜陳完為卿,但被陳完推辭。雖然陳完拒絕了齊桓公的好意,但這正是陳完的高明之處,陳完作為外來之人,如果一開始就擔任高職,勢必會遭到齊國本土貴族的排擠和針對,最終被迫離開齊國,這就違背了陳完的本意。

    陳完拒絕卿一職後,齊桓公封陳完為工正一職(掌工匠營造),並賜予他很多田地。之後齊國的大夫齊懿仲還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陳完,為此又算了一卦。

    《史記》記載:齊懿仲欲妻陳敬仲,卜之,佔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陳完在齊國安定下來後,便改為田氏,這又是陳完的高明之處,明面上是為了避禍,但實際上是表忠心,一是感謝齊桓公的厚待,二是告訴世人:我已經是齊華人,不會再回陳國,要在齊國好好幹。

    從此之後,田氏家族便在齊國紮下根來,逐漸在齊國開枝散葉,積蓄力量。田完之後,影響田氏家族發展的重要人物是陳完的四世孫田無宇,從田完到三世孫田文子,田氏家族在齊國都是低調發展,直到田完四世孫田無宇時,田氏家族的勢力才大有增強。

    田無宇侍奉於齊莊公,很受齊莊公的寵愛,加上田無宇施惠於民,使民心向歸田氏,田氏因此逐漸壯大。之後田乞、田常兩代擔任齊國國相,田氏基本上已經控制了齊國政權,同時田乞和田常採取“用大斗將糧食借給百姓,然後再用小鬥收回”的辦法深的民心,田氏家族勢力進一步強大。

    在數十年間,齊國的民心開始背離國君呂氏,逐漸都歸往田氏門下,最終田常直接用武力殺死了齊簡公,擁立齊簡公的弟弟為國君,即齊平公。經過幾年經營後,田常獨攬齊國大權。

    之後田常又將鮑、晏等較強的齊國公族全部誅殺,孤立了呂氏公族,進一步鞏固了田氏在齊國的地位,齊國國君自此淪為田氏的傀儡。田氏也得到了更多的土地,田氏家族的封地也是在此時期超過了齊國國君直接掌管的土地。

    田常去世後,其子田盤繼承父位,繼續擔任齊國國相,此時田氏幾乎擁有了整個齊國,齊國的大小城邑的大夫都由田氏家族之人擔任,雖然田氏名義上還不是諸侯,但實際上,姜姓齊國已經完全由田氏說了算。

    《史記》記載:“齊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遷康公海濱。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田氏卒有齊國。”

    最後田盤的孫子田和(田完九世孫,齊國田氏第十位宗主)廢除了齊康公,將這位姜姓呂氏的最後一位齊國君主驅逐到海島之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齊君。

    在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正式成為齊侯,至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齊國田氏所取代。田和也收回了齊康公僅有的一城食邑,失去了經濟來源的齊康公,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只能在海島上苟且求生,最終在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活活被餓死在海島之上,姜太公至此絕祀。

    田氏取代了姜姓齊國後,很多田氏家族之人又改回了陳氏,那麼姜姓公室又該何去何從呢?

    田氏家族要想坐穩國君之位,就必須要防止姜姓公室藉機反撲,那麼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斬草除根。在田氏取代姜姓齊國的過程中,齊簡公就被田氏武力殺死,那麼姜姓齊國滅亡後,田氏理應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姜姓嫡系後代。

    至於從姜姓呂氏衍生出來的其他姜姓公族,其中較強的姜姓公室也在田氏代齊過程中被田氏消滅或驅逐,比如齊惠公的後代欒氏就是被田氏聯合鮑氏所滅;號稱“天子二守”的姜姓高氏和姜姓國氏也在田氏殺死齊簡公後被驅逐。

    只有那些不成氣候的旁枝別系,還有機會逃出齊國,像田氏先祖田完那樣投奔他國,改姓避禍。

    結語:

    一代霸主齊桓公最後是被活活餓死,而姜姓齊國的最後一位國君齊康公也同樣是被活活餓死,只不過前者是餓死在病榻之上,後者是餓死在孤島之上,但最終結局卻是如此地相似。

    齊桓公收留了田氏先祖,而田氏後代卻竊取了齊國,齊桓公的後代齊簡公被田氏用武力殺死,最後一位姜姓齊國君主齊康公也被田完的後代驅逐到孤島之上活活餓死,齊桓公收留逃亡的陳國公子究竟是對是錯呢?

    回味更多歷史,下期更精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倚天小說中,有誰能夠破空見神僧的金剛不壞神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