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豹媽
-
2 # 緣來是你cao
目的:為了進一步挖掘展示絲路沿線國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旅遊資源,積極搭建商旅文化專案洽商平臺,推動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經貿往來與旅遊合作,提升陝西和西安的對外文化旅遊與商貿服務水平,助推陝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由中國國際商會主辦,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中華文化促進會作為指導單位,大唐西市集團承辦的“絲綢之路商旅文化博覽會”
以文化的方式聯通世界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目標及其實現路徑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目前“一帶一路”建設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平臺和國際化盛會,也是繼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之後國家在甘肅佈局的又一個文化建設重大專案。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宗旨,文博會必將對絲綢之路的再度復興,對亞歐大陸的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乃至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文博會是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明對話的重要戰略平臺。“一帶一路”戰略立足於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的需要,旨在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開放性、包容性、國際化、多元化、立體式的文化交流合作平臺,集中展示各國豐富多彩的文明與文化,推進國際文化交流互鑑與合作共贏。文博會的持續舉辦,在未來幾年內,將迅速成為內容體系完備、運轉機制流暢、影響力知名度較高的國際性博覽會,成為沿線地區和國家普遍認可且廣泛參與、對“一帶一路”戰略支撐效果明顯、對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帶動作用較強、具有國際水準的複合性國際合作平臺。
文博會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平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的基點。文化的對話、交流與合作不僅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傳統的國家增進人民友誼、促進經濟合作的基礎,也將為推動各國協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不僅是弘揚絲綢之路精神、增進文化交流的現實選擇,而且也是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的客觀需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文化先行,必將為世界各國的深度合作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文博會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前沿平臺。絲綢之路文化中既有中華民族文化的血脈,也有沿線諸多國家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融合發展底色。以絲綢之路文化為天然紐帶,各國都能找到相互之間的文化記憶,甚至相近的文化符號,以文化認同為基礎增強政治互信和經貿互通。當今,文化消費已經形成全球化的趨勢,這就要求突破區域限制,以更廣闊的視野,在更大的國際平臺上謀劃文化產業發展,積極發揮市場主體性作用,調動各類文化企業的積極性,透過舉辦國際性文化產業交流交易活動、開展文化產業專案國際合作、目前,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已經成功舉辦,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要把這一關乎國家方略的國際性盛會不斷辦好,切實達到上述幾個目標,還應當充分關注其實現的幾條路徑。
一是文化線路的視野。文化線路是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分類,“其形態特徵的定型和形成基於它自身具體的和歷史的動態發展和功能演變,代表人們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一定時間內國家、地區內部或國家、地區之間人們的交往,代表多維度的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不斷的交流”。絲綢之路是貫通亞歐腹地的一條國際文化線路,既是經濟貿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透過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創造更加豐富、更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加強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並以此為載體,將各國優秀文化及和諧發展、和平共處的理念傳播出去,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增進交流理解、溝通、尊重,增強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條文化線路的世界認同。
二是戰略平臺的意識。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和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的構想,並不僅是“西部大開發”的簡單升級,而是中國未來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文化產業帶建設的重要舉措,透過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將加快中國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發展,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區域經濟支柱性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拉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文化交流的使命。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中國與歐亞非各國之間商業貿易的通道,更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樑。歷史上絲綢之路有諸多民族頻繁往來、相互交流,文化特徵表現出鮮明的開放、多元、互補、交融的風格,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生動縮影和典型例證。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精神的影響力超越了時空,在促進了東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的交融的同時,也成為後世可以永續利用的歷史遺產。因此,要倡導文明寬容,尊重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選擇,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求同存異、相容幷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要積極發揮文化的橋樑作用和引領作用,加強各國、各領域、各階層、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以此來推動和促進實現沿線各國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帶動這條溝通亞歐大陸的貿易之路和文化線路的再度復興。
四是合作共贏的思維。絲綢之路是一條互尊互信之路,一條文明互鑑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進入21世紀,在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新時代,面對復甦乏力的全球經濟形勢,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面,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這一重要平臺,有助於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不同文明的共同發展。多姿多彩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民族文化促進了人類不同文化的交相輝映、交流互鑑,今天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將有助於壯大沿線國家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的力量,同時也有助於增強這一區域在國際事務中的聲音和話語權。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既是絲路文化的敦煌展示,也是中國文化的世界表達。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實施,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化使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為未來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可以期待的多級經濟繁榮發展、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