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
張耒是“蘇門四學士”裡性格最接近蘇軾的,情感和生活的經歷也與蘇軾非常近似。
他少年得志,十五歲時開始遊歷華州,意氣飛揚地騎在惡馬上“腰穩如植身如飛”,十七歲時作《函關賦》就讓人口耳相傳了。意氣風發的歲月和盡情的遊歷生活使他可以接觸到各式人物,經歷各種場面,促成了張耒灑脫性格的形成,激發了他遠大的理想抱負。但張耒的生活也不總是順心如意的。
他十九歲喪父,科舉中第後不久牽扯進北宋黨爭當中,此後一直經歷一罷再罷的貶謫生涯,直到61歲抑鬱而終。
長期的貶謫生活,使張耒逐漸學會了以豁達的胸懷來對待人生的坎坷和痛苦。在張耒之前,他的老師蘇軾就己經為他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蘇軾也多次被貶,但仕途的挫折並沒有摧垮他,他以隨緣自適的態度度過了種種的磨難。蘇軾認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謫居的苦悶昇華到審美的境界,在困厄中尋出樂趣,在逆境中尋求解脫,用一種灑脫的心境看待一切。
受蘇軾的影響,張耒也以曠達的心胸隨緣自適,以淡然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貶謫之苦。
在經歷了功業不就的巨大內心痛苦之後,他終於做到了顧義自守,淡泊自如。越到晚年,張耒的心境越平淡,體現在詩歌創作上就是詩歌風格更為淡然,有模仿白居易詩歌的特點。
張耒詩歌創作的“平易自然”,源於其取景與用語的明白如話、接近生活。這些平常的景緻和尋常的語言,在注入詩人豐富的自我情感和人格內容之後,就變成涵義雋永的佳作:
歸牛川上渡,去冀望中迷。野水侵官道,春蕪沒斷堤。川平雙槳上,天闊一帆西。無酒消羈恨,詩成獨自題。
黃昏時分,從江面的渡船上望出去,歸來的耕牛漫步淌過小河,翱翔的飛鳥穿過渺渺青天,漸漸在視野中消失,江水悄悄浸上官道,春草慢慢爬滿斷堤。
詩中選擇的景物都是常見之景,然而將這幾個斷續的場景組合成一幅圖畫時,平易的文字便飽含了思想感情,效果也就截然不同。詩來於實景,情發於真心。這首詩在後世得到很高的評價,賀鑄稱讚這首詩“雖自然,無不工處”,而紀曉嵐對這首詩的評價與賀鑄相似:“初看如不連貫,細玩乃甚精密。蓋貪自然者,多涉率易粗理,自然而工,乃真自然也。”
然乃文字美名,實文字老境。功候未深,必不能到。初學宜用艱苦工夫,以洗練為主,久而精力充滿,出之裕如,漸近自然,方臻妙境。若入手即求自然,必有粗率病,且有油滑病。人皆知粗率油滑之為病,不知病根即在妄求自然。
張耒就是這樣的詩人。他講求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詩中體現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在張耒的詩中,無處不見陶詩的痕跡。不僅如此,張耒可以說是中國宋代的一本行走的物候志,在他一生所寫的詩當中,有逾四分之一都是自然之作,從春寫到冬,從秋寫到夏,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在他的詩中處處可尋。
蘇門四學子之一的晁補之曾經這樣評價他的詩,說“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花自開”。張耒的詩就像“春風一到花自開”一樣自然,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一切都出自天理之自然。
莊子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
自然是文學藝術的生命,而真誠是自然的最重要表現形式。從張耒的詩中,我們不僅讀到的是自然真誠、平淡從容的中國傳統美學之道,更是一種平淡自然的心態。在商品經濟的發展趨勢下,現代的人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精神,急功近利、刻意偽飾已是社會本象,那麼,不如在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拿一本張耒詩集,讓自己也像大自然一樣地平和、冷靜,保持著永久的生命力吧。
張耒。
張耒是“蘇門四學士”裡性格最接近蘇軾的,情感和生活的經歷也與蘇軾非常近似。
他少年得志,十五歲時開始遊歷華州,意氣飛揚地騎在惡馬上“腰穩如植身如飛”,十七歲時作《函關賦》就讓人口耳相傳了。意氣風發的歲月和盡情的遊歷生活使他可以接觸到各式人物,經歷各種場面,促成了張耒灑脫性格的形成,激發了他遠大的理想抱負。但張耒的生活也不總是順心如意的。
他十九歲喪父,科舉中第後不久牽扯進北宋黨爭當中,此後一直經歷一罷再罷的貶謫生涯,直到61歲抑鬱而終。
長期的貶謫生活,使張耒逐漸學會了以豁達的胸懷來對待人生的坎坷和痛苦。在張耒之前,他的老師蘇軾就己經為他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蘇軾也多次被貶,但仕途的挫折並沒有摧垮他,他以隨緣自適的態度度過了種種的磨難。蘇軾認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謫居的苦悶昇華到審美的境界,在困厄中尋出樂趣,在逆境中尋求解脫,用一種灑脫的心境看待一切。
受蘇軾的影響,張耒也以曠達的心胸隨緣自適,以淡然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貶謫之苦。
在經歷了功業不就的巨大內心痛苦之後,他終於做到了顧義自守,淡泊自如。越到晚年,張耒的心境越平淡,體現在詩歌創作上就是詩歌風格更為淡然,有模仿白居易詩歌的特點。
張耒詩歌創作的“平易自然”,源於其取景與用語的明白如話、接近生活。這些平常的景緻和尋常的語言,在注入詩人豐富的自我情感和人格內容之後,就變成涵義雋永的佳作:
歸牛川上渡,去冀望中迷。野水侵官道,春蕪沒斷堤。川平雙槳上,天闊一帆西。無酒消羈恨,詩成獨自題。
黃昏時分,從江面的渡船上望出去,歸來的耕牛漫步淌過小河,翱翔的飛鳥穿過渺渺青天,漸漸在視野中消失,江水悄悄浸上官道,春草慢慢爬滿斷堤。
詩中選擇的景物都是常見之景,然而將這幾個斷續的場景組合成一幅圖畫時,平易的文字便飽含了思想感情,效果也就截然不同。詩來於實景,情發於真心。這首詩在後世得到很高的評價,賀鑄稱讚這首詩“雖自然,無不工處”,而紀曉嵐對這首詩的評價與賀鑄相似:“初看如不連貫,細玩乃甚精密。蓋貪自然者,多涉率易粗理,自然而工,乃真自然也。”
然乃文字美名,實文字老境。功候未深,必不能到。初學宜用艱苦工夫,以洗練為主,久而精力充滿,出之裕如,漸近自然,方臻妙境。若入手即求自然,必有粗率病,且有油滑病。人皆知粗率油滑之為病,不知病根即在妄求自然。
張耒就是這樣的詩人。他講求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詩中體現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在張耒的詩中,無處不見陶詩的痕跡。不僅如此,張耒可以說是中國宋代的一本行走的物候志,在他一生所寫的詩當中,有逾四分之一都是自然之作,從春寫到冬,從秋寫到夏,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在他的詩中處處可尋。
蘇門四學子之一的晁補之曾經這樣評價他的詩,說“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花自開”。張耒的詩就像“春風一到花自開”一樣自然,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一切都出自天理之自然。
莊子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
自然是文學藝術的生命,而真誠是自然的最重要表現形式。從張耒的詩中,我們不僅讀到的是自然真誠、平淡從容的中國傳統美學之道,更是一種平淡自然的心態。在商品經濟的發展趨勢下,現代的人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精神,急功近利、刻意偽飾已是社會本象,那麼,不如在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時候,拿一本張耒詩集,讓自己也像大自然一樣地平和、冷靜,保持著永久的生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