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浪兄筆記
-
2 # 江南俗士1972
分封制原本就是加強皇權的手段。
夏商周三代。夏是咋回事?是朝代還是部落國家,是否確實存在,至今還無定論。商代是公認的王朝,實行的是內外服制度。
內服與外服制度,內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商王通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務。由此,商王控制著聯盟的實際權力,與各附屬國形成了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但在實際操作中,外服制度基本沒什麼大用處。附屬國臣服商王,不過是迫於武力威脅,一旦商國實力下降,附屬國就造反。從甲骨文記載的資訊來看,商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不少附屬國與商王是敵對關係,根本不是後世的君臣關係。就算臣服的附屬國,商王也沒有實際的統治權,附屬國保持自己的社會結構,具體事務自行決定,只不過名義上聽從商王而已。
周國取代商國成為部落國家聯盟的盟主後,採取了新的制度——分封制。首先,各諸侯國由周天子冊封,地盤由周天子劃定,不能自己亂來。其次,商代的附屬國幾乎都是部落國家,就像一個個世襲的超級大家族,而周代諸侯國既有周王室成員,也有歷史名人之後,比如商後裔封也宋國;更多是有功之臣,比如姜子牙的封國齊。第三,君臣關係制度化道德化。商代各附屬國反叛商王,沒有道德包袱,純粹就是比誰拳頭大,而周代,諸侯再牛逼,也得聽周天子的,否則小夥伴們會群起而攻之,即便到了禮樂崩壞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至少還保留著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身份。
周武王、姜子牙、周公旦建立的分封制是中國歷史的一次飛躍,東亞大陸上第一次出現了相對統一的國家。八百年後,秦國取代周王室、滅六國,廢封建、設郡縣,才有了真正的大一統國家。
-
3 # 行盡深山又是山
分封真的很蠢麼?
這並不見得。商末周初時期,農業發展水平很低,青銅器時代開墾耕地很難,因為沒有鐵器,所以耕牛也無法運用,所以耕種需要的成本十分高昂,加上當時的主要農作物產量低,這樣一來整個社會的經濟水平是很低的。
經濟水平決定上層建築。我們試想一下這樣的狀況:
開墾耕種一畝地,需要十多個人一同勞作,而且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些人除了種地就沒有其他時間從事其他事情,如果他們不幹活,那麼等待他們的可能就是餓死。但光種地是不行的,因為他們還有敵人,敵人會來搶奪他們的糧食,所以為了防備敵人,就需要其中一小部分人脫產進行軍事訓練。
這一小部分專門進行軍事訓練的人,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整個群體的安全保衛工作,由此延伸,他們也起著部落壯大發展的責任,由此,在知識累積上,他們已經超越了大部分從事耕作的群體,從而這些人逐漸成為了所謂的“貴族”。他們的“貴”在於掌握了部族發展壯大的知識,以及軍事特權。
部落和部落之間聯合起來,逐漸形成了最初的行政構架,即雙方之間由強大的部落作為領導者,而其他部落負責軍事配合,征服更多的部落,獲取更多利益。分封制就是在這種基礎上誕生的。這是一種充滿了自然選擇的結果。
分封制的特點是金字塔形的結構,實際上是一種簡單卻極其節省管理成本的社會組織結構,造成這種結構的原因在於生產力跟不上。如果一開始就施行中央集權的官僚行政體系,那麼龐大的官員群體,以商周時期的勞動力產出,是無法養活這些人的。
分封制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分封的核心並不僅僅在於地,還在於人口,如果一個分封制下最低階的脫產者“士”手下有十個農民耕地,那麼如此一層一層上去,都能保證整個體系的穩定。
之所以穩定,是因為這十個農民是集中耕地的,如果分散耕地,等待他們的只可能是餓死,由此便使得分封制十分合理。
周朝的分封制就是在這種基礎上建立的,因為當時的土地不存在私有,也就是不存在地主,農民們也不是自耕農。土地是國有的,大家種地的收入,除了留下口糧外繳納給貴族和周天子,而貴族們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產出,只有將農民們集合起來,讓他們成為農奴。這種管理方式,成本最低。
而分封制的瓦解,實際上是農業經濟的發展,戰國以來隨著鐵器、耕牛、壟作的出現,農業生產大幅度提高,幾個人一頭牛就能完成新的土地開墾以及耕種,由此使得耕地變多,生產效率提高在,自然人口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這個時候分封制自然就不合時宜了,因為分封制是將從事農業生產的人集合起來,限定在規定的土地上勞作,相當於就是限制了農民的人身自由,由此,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人力的浪費,與國家政府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明明可以發動更多的人去開墾更多的土地,而國家可以直接收取稅收,卻只能間接接受貴族的朝貢,這顯然是一種國家財富的極大流失。所以分封制下的經濟瓦解,地主經濟出現,分封制也隨之瓦解了。
弄清楚了歷史發展的脈絡,再回頭來看題主的問題,就能明白,並不是武王,周公旦他們預料不到,而是當時的社會經濟情況下,分封制就是最優解,周政府其實也只是一個諸國聯盟而已。
-
4 # 五酒煮史
套用這個有些枯燥的邏輯關係,就可以解釋,西周之初為什麼要採用分封制,諸侯又為什麼會反噬宗主,以及分封制為什麼在東周時期逐漸瓦解。
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概念,那就是生產力。
生產力相對落後,決定西周只能採用適應時代的分封制商周交替之際,正是中國青銅器時代的發展時期,銅的冶煉和使用,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也因此日漸成熟。
但這一時期的生產力仍舊無法擺脫工具相對落後的制約,導致商、周王朝對土地和人口的控制能力十分有限,為了開發和統治黃河流域廣袤的土地,分封制應運而生。
尤其西周以後,隨著宗法制的完善,王權前所未有的被加強,分封制的穩定執行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周武王、周公旦等西周的締造者依照分封制來分封土地,統治成本相對較低。
況且,商朝滅亡以後,殷商遺民仍舊保有相當的實力,周朝的實力不足以消滅全部的反對者,為了儘快穩定局面,只得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朝歌,繼續管理殷商遺民。在商丘設宋國,封紂王的長兄微子為宋公。為了監視武庚,周王朝又在朝歌附近同時封了邶、鄘、衛三個諸侯國。
可見,依照分封制分封土地,在當時應該是最佳的選擇。至於後世可能出現的問題,也不是他們迫切需要考慮的。出於歷史的侷限,就算周武王再英明,也很難預料,穩固的分封制會葬送在後世子孫手裡。
不過,西周時期的分封制本質上還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部落殖民制度,它的出現是為了彌補生產力落後導致的統治能力不足。
這也間接促使廣袤肥沃的黃河流域得到了更好的開發,將周王朝推向青銅器時代鼎盛與繁榮的巔峰,為新時代的到來夯實基礎。
生產力提高,經濟發展,分封制受到衝擊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生產關係漸漸不能與之匹配,作為上層建築的分封制必然會受到衝擊。
諸侯國的政治經濟因為生產力的提高而發展,統治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時,也必然會與周天子的王權產生衝突。
恰恰在這一時期,周王朝又出現了一系列暴虐昏庸的天子,如周厲王、周幽王。尤其幽王時期,王都鎬京被申侯聯合犬戎攻陷,其本人也在戰亂中被殺死。
戰亂過後,關中凋敝,又受到犬戎的威脅,周平王不得已遷都東方的洛邑。東遷之前,他在岐山西面封了一個諸侯。
當時誰也想不到,就是這個封在窮鄉僻壤又被戎狄環伺的弱小諸侯,居然在數百年後毀掉了周天子的宗廟,奪了周天子的天下,在戰爭的廢墟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經此一役,拱衛周王都的六師精銳盡數喪失,周天子的威信也遭到了空前的打擊。諸侯國的勢力與之彼消此漲,很快就出現了屢屢挑戰天子的情況。
鐵器時代的到來徹底摧毀了分封制東周以後,鐵器開始大量使用,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落後的生產關係徹底不能與之匹配,一場大變革就此出現。各諸侯國紛紛變法以圖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新興地主階級取代了奴隸主貴族……
最終,先進的生產關係徹底取代了落後的生產關係。
而不管外界如何風雲變幻,周天子依舊困守於古老破敗的王都中,做著春秋大夢。曾經保障周王朝穩定強大的分封制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再不做出改變,就連周天子也要被掃進垃圾堆裡。
可笑的是,周王室依然堅持著分封制,在巴掌大的王畿竟又分封了諸侯,便是西周公。還有更加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情,這個新近分封的西周國在幾十年後,竟又發生叛亂,獨立出一個東周國。
從此以後,王畿出現三週並立的尷尬局面,淪為列國笑柄。
順應時代,以時因勢而變才是王道分封制發端於夏,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完善於周,周武王奪取天下以後採取分封制就是順應時代。處於那個時代,沒有比這更好的制度,擔心幾百年以後的事情,與杞人憂天又有什麼區別呢?
歷史車輪滾滾,任何人和制度都不能阻擋它的前進,周武王、周公旦不能,分封制同樣不能。古老的周王朝抱著祖宗制度不肯順應時代,被碾成齏粉也就成了必然。
-
5 # 漩渦鳴人yy
其實說一句實話,要想理解這種思想,我們是不可能了,為什麼?我們是幾千年之後的人了,對於當時的人究竟在想些什麼,我們一點兒都不清楚,我們只能同一個同時代的人,身上去尋找這種思想的答案,誰?孔子。
孔子一生最崇拜的人是誰?周公!孔子這一生最提倡的一件事情就是恢復周禮,周禮是誰創造的?就是周公!所以在某些思想上面,疾病,孔子被稱為聖人,但是他仍然還會受那個時代的思想的侷限性,會出現一些我們一看就知道是錯誤的思想,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下來是善良的嗎?肯定不是,你一個小孩子抓著一隻螞蚱,本來把他當做朋友,把他當做夥伴,結果這個孩子把那螞蚱串在牙籤兒上面串起來,這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輔以這種明顯錯誤的思想,孔子只要稍微和其他的事人打打交道,就明白這件事情,孔子也有機會,孔子曾經當過魯國的大幅專門執掌祭祀,做到了魯國這個國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樣子,孔子也是懂得人性的,但是他為什麼會說出這句話呢?毫無疑問,肯定是那個時代的思想,造成了孔子有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又是誰造成了孔子有這種錯誤的思想?周禮。
現在有一句話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叫做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整個周王朝,800載江山,前100年王國鑫盛,後面700年基本上就是自己人挖自己人的牆角,一開始是鄭莊公跳出來,明裡暗裡的反對周天子,然後死坑自己家裡面親戚,到最後最後一個周王的時候沒地兒住了,他所有的土地全部分給了自己手裡面的親戚,最後他自己只能居住在西周公的土地上。
這些人都是死在自己人的手裡面的,那為什麼一開始的時候,周王朝建立的時候,沒有人預料到這一點呢?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人一生下來都是善良的,他為什麼會去坑自己人呢?這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
從骨子裡面,周王朝的奠基者就一直相信自己的親戚不會坑自己,能坑自己的,全都是外人。
那是所有的人往上數個幾百年,哪一個不是有共同的祖宗的,到最後大家分成不同的姓氏,各自為戰,又是為什麼?時間長了,血脈淡了,大家都不把你當成自家人了,都有自己的家族需要維護利益的時候,誰願意替你去做賬,誰會把你當成自己人了。
所以周王朝為什麼會丟失天下,或者說它的天下丟的為什麼會這麼窩囊?就是因為他忽略了人的本性,沒有從人的實際角度出發,最後導致他自己一點一點的被自己人給活活坑死。
西周公最後出賣周王朝的最後一點血脈,這本身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6 # 房房小建
每一個時代,都有合適自己的制度。這是根據自己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改變而改變的。說到底,當時的中國仍舊處於奴隸制社會的高峰階段。而奴隸社會對於生產力推動在當時的環境下來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而奴隸制度下的社會制度,還沒有形成那種可以管理大一統局面的能力,因此根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協調的理論,大大小小的封國,更有利於當時的社會發展。這就相當於,一個瘦子,面對幾百斤實物,沒有辦法一口吞下,只能通過這些食物讓一些能夠對自己起到幫助作用的人,把實物分給他們,讓他們為自己效力。
因此,分封制才能夠綿延一千多年。
等到了戰國中期,由於社會科技的進步,生產工具的不斷髮展,使得生產力大為提升,讓更多的國家有了富餘的財力物力去開疆拓土。同時也能夠對於國內起到了很高的管制作用,因此不斷的形成了郡縣制的雛形。
以上只不過是小編根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方面來論證。但是在中國,還有一個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傳統
自三皇五帝起,中國進入奴隸社會,一開始便是大大小小氏族組成,而後發展成為國家,一般叫這樣的國家為城邦。
從大禹製作九鼎中我們可以看出,那是的中中國人,就算是小國家遍地,但是對於大一統是非常認可的。而大禹也為了自己的國家穩定,開創了分封制的先河。甚至一度成為了當時中國的普遍認知。這個普遍認知,後來就叫傳統。
-
7 # 仚乃山上人
我補充一下熱評們的內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地盤。如果不分封,所有人聚集在一起,矛盾會越來越多,而且這群人的地盤永遠在這一片,今年是一萬人住500平方公里,50年後50萬人還在這500平方公里附近打轉,半徑5公里以外就是荒野,那麼中國永遠都不會有今天的版圖。可是經過分封后,諸侯們帶著三五百人去到那些沒人的地方,開墾荒地定居,這樣,在這500平方公里以外的遙遠的地方,也有了零零星星的村落和政權。雖然任意兩個政權之間很遠,每個政權的地盤可能只有一個村子大小,可是50年後,每個政權都會繁衍出大量人口,地盤擴充到好幾個鎮子。這些政權首先就把中國的大致版圖定下來了,把這些地盤都佔了,而且彼此距離很遠不會有糾紛和矛盾。幾百年後,每個政權都擴張得極大,所有地盤連成一片,中國才算真正成型,接下來只需要一統這些政權,就能得到一個廣大的中國。周王室如果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分封制必須實施,而且一定要分得特別開特別遠。至於這些政權坐大,按理說每個政權都沒有周王室大,所以周王室肯定比他們擴張得快得多,就像先跑了49米似的,可以永遠壓這些諸侯一頭。誰能想到,周王室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活生生被這些諸侯國趕超?你能想象到五十年後中國的乒乓球被全世界二百多個國家和地球壓一頭嗎?你做夢都覺得不可能吧?誰知道這會成為現實?
-
8 # 醉美木瀆
這個問題有點倒果為因了,一個人在做決定時只能基於他所處的時代,他所處的位置,以及現實環境。運氣好的話可能預見幾十年之內的事情,既不存在包打天下的謀士,也不存在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軍師。
西周分封的安排基於當時天下形式,可以說是處心積慮,至於後來周曆王失國,周平王東遷洛陽,在初期分封時是任何人都沒法預見的。
西周分封時,自己坐鎮人口稠密,農業經濟發達,易守難攻的關中平原,封周武王的兩個叔叔為公爵,建國為東虢國、西虢國,兩國緊依天子的首都,皆屬軍事戰略要塞,拱衛當時周的都城豐鎬。
又封魯,燕,晉等姬姓國,這些姬姓國或是處在豐鎬的戰略要點上,拱衛京師,或是佔據某一板塊的膏腴之地,擴大姬姓財源,武王和他的姬姓家族可以說把能佔的便宜全都佔了。
異姓諸侯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例如宋,雖然也是公爵,但因為以原商人為主體,出身極為不好,因此封國處於姬姓諸侯國的包圍監視之下,封地之內無名山大川,大江大河為依賴,連說話都不敢大聲。為西周立下不世之功的姜子牙的姜氏齊國,雖與魯國臨近但是情形完全不同,齊地並未完全臣服,夷人眾多,一群野人建立的小國等著跟姜子牙掰腕子,搶位子,據記載分封之後姜子牙日夜兼程趕往封地,去晚了國都就沒了,他和他的後人東征西討要等到兩百年後才基本佔領齊地。後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秦人,還只是周王的馬伕,位列諸侯要等到二百多年後。
天下無敵之後,姬姓諸侯開始窩裡鬥,西周初期就有三監之亂,分封監視宋國的三個姬姓諸侯國邶、鄘、衛反水了和宋國一起來打老大豐鎬,被平定。整個西周因為老大腿粗,嗓門大,拳頭硬各個諸侯還都算老實,在打打鬧鬧中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到了東周老大落難了,大家都放開了,包括姬姓諸侯之間,早就不顧親情和節操了,晉國為了擴張,直接對姬姓小國下手,包括根正苗紅的姬姓公國虢國,成語假途滅虢就由此而來。
第一個打周天子嘴巴子的也是姬姓自家人鄭國,把周王打的大敗,受了箭傷,還不起借的軍費躲在高臺不敢下來,債臺高築就來自於此。
周天子雖然徹底尿了,但是姬姓諸侯還是堅挺到了戰國末期。晉國是春秋的百年霸主,戰國首霸魏國也是姬姓旁支,南韓以及燕國也是姬姓雖然說一直陪跑,畢竟走到了最後。
到了最後姓姬的還有三個(魏,韓,燕)
-
9 # 煩躁的番茄
我們和古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如果用我們現代人的思維或是上帝視角去看待古代的所發生的某一個事件,就會出現判斷失誤。
我們知道,武王伐紂滅了殷商之後才建立了周朝,而周武王死後,周公旦輔助周成王時卻在思考一個問題。
商朝如此大,但如此強的商朝卻被如此輕易的推翻,而現在周朝建立,商朝的結局會不會就是未來周朝的結局?
所以,周公旦在思索對策,而他所採取的措施就是宗法制和禮樂制。
在周朝以前是沒有天子之說的,這個稱呼從周朝開始,一直持續了整個封建社會。
所謂天子,就是天的嫡長子,而天的嫡長子要管理的地方就叫做天下。
而天下很大,天子一人管不來,所以就將天下化成了很多份,然後分下去,而被分到土地的人就叫做諸侯。
而諸侯也有兒子,他的嫡長子會繼承諸侯的位置,而他另外的嫡子則繼續往下分成為了大夫。
就這樣,周朝就如同一個大公司一般,周天子是總經理,他的下面有若干子公司,而子公司則還有分公司。
而這一切都靠什麼維護?就是宗法制和禮樂制。
要知道,算上春秋戰國,周朝將近存在了八百年,而後面的那個朝代它的存在時間是超過了周朝的?
所以說,在當時的情況看來,選擇分封制是一種正確的做法,若是採用其它制度,周朝根本維繫不了這麼久。
-
10 # 迷惑你的生活
我不復制黏貼,只談個人見解。
分封制,其實舉個例子,就好像一個老爹,有4個兒子,當生意越做越大時,肯定第一考慮是讓自己得兒子去掌管每個公司,因為這是最靠譜,最直接的方案。舉例到國家也就演變成了分封制了。
之所以在周時有分封制,那時,歷史還不夠悠久,沒有太多的歷史參考,他不知道這樣的弊端在哪裡,第一選擇就是相信自己得兒子,孫子,認為無論何事,第一時間就是自己家人,親戚會死心塌地幫助自己。但他沒有考慮,繁衍多了,代代多了之後,人也就不那麼親了,慢慢的開始有了自己的這一支。
你像我是福建人,我們有5代同堂,但是論親的,也就是爺爺這一支,跟自己叔叔親,堂叔這類的相對遠了,再往下我們的孩子那就更遠了,,上升到國家,慢慢大家就會想,憑什麼君王一直是那一支?我也是某某後代,我也要當國王(參考八王之亂)
但分封的好處在於剛開始,確實好處很多,不論什麼事情,子孫肯定是第一個響應的!
-
11 # 一老沈一
題目所問的這個問題,如果放到三千年前“周滅商”的歷史大背景下,答案便不難得出了。
西周的“制度”,包括“分封”在內,是武王和周公等,充分吸取了殷商由強轉衰的歷史教訓而做的“重大變革”。
殷商是什麼“制度”,概括地說,是靠武力征服的“萬邦來朝”的“鬆散聯邦制”。從甲骨卜辭中可知,當時的“方國”,大約有數百個,相互之間沒有血緣聯絡也沒有隸屬關係——打仗打服了就歸順、就進貢、就聽從調遣指揮;然而,這些方國,很可能“一言不合就退群”,比如“土方”,與殷商時好時壞,算下來至少打了好幾十年仗。
如此,殷商的“疆域”始終是個“未定之數”,忽大忽小,這要看周邊的方國與之關係如何。
殷商之前的夏代,大致也應該是這樣。
西周,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幾乎囊括了原來夏商的全部“疆域”。
武王和周公,確切說主要是周公,採用了完全與殷商不同的治理“制度”,概括說,其主要就是以“溫暖的血緣關係”代替了夏商“冷冰冰的征服關係”,這就是“分封制”。
西周,首先實行了“分封親戚”的辦法。
一是將姬姓兄弟和子孫分封到各地,一共是五十五個諸侯國;二是將與周族姬姓通婚的有功異姓貴族分封了十六個諸侯國,姜太公是其中一個,分封到了齊國。
從最初設計來說,“分封”不是瓜分周朝的疆域,而是“分封親戚,以屏宗周”,這七十一家諸侯,都是周天子的代理人,是全部歸屬天子一人所有的土地的實際“管理人”和“使用者”。
這就是《詩經》所說的“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武王和周公認為,靠這種“溫暖的血緣關係”,是保證周族“家天下”的最好辦法。
西周,其次實行了“興滅繼絶”的辦法。
所謂“興滅繼絶”,就是“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據《禮記》《呂氏春秋》和《史記》載,西周初年,封神農之後於“焦”;封黃帝之後於“薊(或祝)”;封唐堯之後於“黎”;封虞舜之後於“陳”;封夏禹之後於“杞”;封成湯之後於“宋”。還封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式商容之閭,委任前朝遺老遺少當官,等等。
這是為了證明周族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寬宥厚道”。這一招,亦被後來的若干王朝繼承使用過。
西周,再次實行了“柔遠能邇”的辦法。
“柔遠”,是“懷柔遠人”,就是對遠方的“蠻夷戎狄”“通婚”和“會盟”。直到唐代魏徵奉敕所撰的《九成宮醴泉銘》,仍然吹噓太宗李世民“始以武功一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可見此舉影響深遠。
“能邇”,是親善近鄰,使之不對周朝形成威脅。
從上面三大辦法來說,武王和周公,不能不說很動了腦筋,也確實下了功夫。
具體到“分封”,如何保證諸侯們能夠乖乖聽命於周天子,武王和周公也是相當“深謀遠慮”策劃了一番,這就是與“分封”配套的“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
“宗法制度”,確定的是天子之位和諸侯之位以致士卿大夫之位如何傳承——即“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以及“大宗小宗”的制度。
“禮樂制度”,即是對“尊卑長幼”所立的嚴格等級規定,又是一種“洗腦”的極好教育方式。
可以說,看起來,西周的制度,似乎已經設計的“天衣無縫”。就此,可以去看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他認為,西周的制度,是天底下最完美的制度,勝過“共和”,所以他要“復辟帝制”。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武王周公沒有想到兩點——
第一,是“溫暖的血緣關係”並杜絕和限制不了王室內部的爭權奪利,“三監之亂”和後來的弒父殺兄爭奪天之之位都是他們始料未及的;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是不斷髮展的,所以,開闢新的土地以及由此而來的諸侯、卿大夫不甘心當“二地主”而要自己成為真正的“大東家”的慾望是不可遏制的。
同時,“柔遠”也抵不住天災,氣候變化必然是遊牧部落內侵。
裡外夾攻,這才使西周延續了二三百年之後,就已經衰微了。
-
12 # 幽默花貓bz
首先你得搞清楚一件事,周朝的分封目的是屏障周王室,也就是大家圍了一個圓保護周王。所以周王室越到後面越是弱是先天決定的,因為他沒有擴張的物件。再加上後來丟了陝西一帶的地盤,從此徹底侷限於王畿一城,戰國時期差點連自己都養不活了,債臺高築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其次,分封的物件主要是周王室的宗親和忠心耿耿的忠臣,估計設計的時候就沒想到周朝的國祚能有八百年,搞到後來大家都生分了,也不認宗周了。
還有些分封的雖然不是周王室的人,不過也被周王室的勢力密切監控著,基本上沒有威脅。
最後,你以為分封是從周王室割地給其他諸侯嗎?恰恰相反,分封基本上是口惠而實不至,姜太公分到齊,但是那旮瘩當時是東夷人佔據的,靠著姜氏一代代的開拓才形成了偌大的齊國。楚國不受重視,僅僅撈了一個子爵,被分到蠻荒之地,全靠楚人自己開疆闢地才強起來。秦國更慘,周王說陝西那邊被敵人佔領了,你搶回來吧,我分封給你了。於是一代代秦人死在跟西戎對戰的戰場上。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現在國家說我給你個名義,你如果佔領了哪個星球我就把哪個星球分給你,不過怎麼佔領得全靠你自己。
大慨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回覆列表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確實很有道理,我想這個問題他們也想過,但沒辦法,之後幾代人的事只能由他們自己掌握,他們也知道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策。問題需要一個一個解決,但當時最大的問題是政權的穩定,他們很好的解決了。
他們或許還知道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題主的問題有點由果推因的感覺。正像現代一樣的很多改革和做法,發改委弄的國企改革好不好,當然好了,但結果不能所有的事盡所有人的意。這種好心辦了壞事的情況太多了,關鍵還是在於執行層面。
我們來看看當時為何需要實行分封制:一、安撫殷民:封紂子武庚於殷,並在殷的周邊,設邶、墉、衛三國,封給霍叔、管叔、蔡叔,用來監視武庚,此舉明告天下,滅紂是弔民伐罪,無滅殷絕祀之意,以安撫東方的殷人。
二、興廢繼絕:把焦、祝、薊、陳、杞這些封國,封給有功德於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後裔,表示崇德報功之意,鼓舞民心。
三、移民實邊:齊、魯、燕三國,為周在東方新的領域,這些封國為移民實邊攻策,而寓有區域的開發,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時在政策的運用上,也可以說在殷民族的後方,建立了牽制的力量。
再來看看當時的時代背景:周王朝建立後,所面臨的政治形勢相當嚴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統治如此大的區域,擔心諸侯叛亂。為了項固政權,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武王決定按功行賞,調整統治集團的內部關係,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
先後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為了控制廣闊的新徵服區,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先後分封的有魯、齊、燕、衛、宋、晉、虢等71個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