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文史不假

    張獻忠有太多的奇聞異事和民間故事流傳後世,除了屠戮蜀地和隱姓埋名以外,恐怕就要數“江中沉寶”這個故事最具知名度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簡單瞭解關於張獻忠沉寶的這段故事。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首民謠在蜀中流傳了三百多年,相傳,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戰敗身亡前將搜刮的所有寶藏都祕密沉江,而尋找寶藏的鑰匙就暗含在這首民謠中。

    據說,隨著軍事上的節節敗退,張獻忠將鉅額寶藏集中起來沉入了江底,寄希望於來日還能夠東山再起。可惜,清軍明顯強於明軍,張獻忠不久就被清軍所剿殺。據《明史》記載:

    張獻忠用法移錦江,涸其流,穿數仞,實以精金及其他珍寶累萬萬,下土石築之,然後決堤放水。

    四川官員上奏,百姓在岷江河中撿拾到大量黑色銀錠,有案可核。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四川當地的政府在修建水渠時,竟意外發掘出了隱沒於密林深山中的石龍,它就正對著岷江河的方向。看來,那首民謠還真不是空穴來風的訛傳。

    不過,在那段特殊歷史時期,剛被髮掘出的石龍不僅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反而很快被人為的搗毀了。關於民謠背後的張獻忠寶藏,再也沒有人敢提起,生怕被當成了封建四舊予以批鬥。

    隨著警方的重拳出擊,先後追回了被撿拾和盜賣的大批文物,其中多以金銀為主。僅國家一級文物就有數十件,其餘的金錠、銀錠、珠寶等更是數量驚人,直接價值就在三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最珍貴的一件要數刻有“虎鈕永昌大元帥”的金印,此金印的主人就是張獻忠。

    最終,在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等權威專家們的共同鑑定下,以考古工作組的名義出具了考古意見書,確認這些文物都是張獻忠當年沉江的巨量寶藏。

  • 2 # 天天開心歷史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一個成熟的信用制度,人們習慣於用窖藏的方式貯存財富。

    為了窖藏的安全,窖藏者都力求不使人知,連親人也不知道。假如意外事故來臨,人們沒有機會來挖掘這些財富,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把窖藏的地點告訴別人就突然暴斃,這個寶藏的祕密就會封存起來,直到後人偶然發現這個祕密。因此,千百年來,經常發生發現窖藏的故事。

    垂涎這筆鉅額財富的自然大有人在,連清朝政府也動過一番腦筋。

    據《清文宗實錄》卷八十九中記載: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曾派某道員到錦江實地勘察,因找不到窖藏的確切地點而中止。咸豐三年(1853年),翰林院編修陳泰初又舊事重提,由吏部尚書等代奏,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他說親眼看到彭山、眉山居民撈到張獻忠遺棄的銀子,“其色黑暗”,聽說“曾經查出歸官,尚存藩庫,有案可核”,這個用來證明此事不是虛構,張獻忠窖藏有歷史根據。那時清政府財政緊縮,正值太平天國起義高潮,動了心的咸豐皇帝命令成都將軍格瑞“按照所呈備情形,悉心訪查,是否能知其處,設法撈掘,博採輿論,酌量籌辦”,不過,心機費盡,依然無果。

  • 3 # 文藏

    古今中外,提到寶藏,大約沒有人會太淡定;然而遍翻史籍,千百年來,有確切記載或傳說鑿鑿的寶藏,最終重見天日,大白天下者,似乎又頗為寥寥。張獻忠以一己之力,縱橫南北,橫掃權貴,奪取的財富不可勝數;然一夜之間,這些堆積如山的寶物卻又幾乎煙消雲散,渺然難尋;而後【入川屠蜀】、【江口沉銀】等野史蜂起,傳說雲集。

    明代榮王金封冊

    江水一直在流,時間一直在走,直到370多年後的今天,當年的人早已腐滅不存,但當年的江口沉銀卻如幽靈般一點點閃現,並終於重見天日。這批沉銀和它們曾經的主人張獻忠再一次攪動了世人的關注,張獻忠的金封冊,經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彷彿在無聲地宣告——大西王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

    與天較勁的渾人

    “天有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這是大順二年張獻忠命人在四川廣漢所立之碑的碑文。綜觀張獻忠的一生,他對這個“天”恐怕還真是存有複雜的情感。

    西王張獻忠

    弘治十四年 金封冊 金冊上的內容與封王有關

    與天鬥,這個勁隨著他不斷地戰、不斷地敗、又不斷地戰而愈較愈厲,特別是稱王之後。1643年,攻陷武昌稱王后,張獻忠又拿下了嶽州,但當他想渡過洞庭湖時,按例先卜問了神靈。結果不吉,他便將占卜之物丟到地上,破口大罵。據說,將渡時,狂風大作,張獻忠大怒,將千艘巨船連起來,載上婦女,點火焚燒,將水面照得如同白晝,跟天較勁。

    崇禎十一年 金封冊

    1644年,張獻忠攻破重慶,殺瑞王朱常浩。這一日,晴空無雲卻有雷聲,張獻忠的隊伍裡很多人都受到了震驚。張獻忠由此大怒,遂引發大炮與天較量。真乃一渾人!

    張獻忠主要行軍線路圖

    長期以來,“張獻忠屠四川”的種種記載和傳說在各地流傳。在不少史籍中,張獻忠被描繪成一個有聲有色的殺人魔王,是一個不分男女老幼、士農工商,甚至自己的兵將妻妾,都是要屠戮殆盡的。種種汙衊、醜化之辭,真是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張獻忠大順元年“都綱之印”印文(見羅振玉著《隋唐以來官印集存》)

    四川平定後,滿清統治者為了把殺盡四川人的責任推給張獻忠,說張獻忠不僅殺人如麻,還在他殺人的地方立了個碑,這就是有名的七殺碑,碑上寫有:“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但是,這句很類似張獻忠聖諭碑。而國內現存兩塊張獻忠“聖諭碑”, 少城公園陳列的碑上,沒有一個“殺”字,當時的照片仍在。另一塊“聖諭碑”,是1934年由一位英國傳教士在四川廣漢發現的,後來這塊碑被運到廣漢公園中展示。而它的碑文正是史料中記載的張獻忠“六言聖諭”:“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說的是慈悲的上天賜萬物於人類,而人卻沒有一物可用來報答上天,所以人需要反省。而滿清的御用文人,把前兩句留下,後面加上七個“殺”字,來凸顯張獻忠的殘暴和滿清的“正義”,其汙衊之意,不言自明。

    龍首金鐲 從鐲子的形制和圖案看,當出自王府。

    大西軍在明末這樣的殘酷、激烈、你死我活的鬥爭環境中必然要使用暴力。但是,張獻忠作為大西軍的統帥,是絕不會、事實上也絕不是胡亂殺人的。張獻忠所率領的農民軍,從鳳陽分兵時的幾萬人到入川建國時已發展到大約60萬人之眾,就是入川之後“應募入伍者,尚不下數萬”。大西軍經常受到人民的支援和歡迎,甚至明朝的統治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人民群眾是“喜於從賊”的。這些事實,表明大西軍是有著良好軍紀的。

    掐絲金耳飾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減少,是多方原因造成的,絕不應當由張獻忠來負主要責任。關於這一點,就連清代的統治者也是承認的。清雍正帝曾在一次詔諭中這樣說:“且明之天下,喪於流賊之手。是時邊患四起,倭寇騷動,流賊之有名目者不可勝數。而各村邑無賴之徒乘機劫殺,其不法之將棄兵丁等又借征剿之名肆行擾害,殺戮良民請功,以充獲賊之數。中國民人,死亡過半。即如四川之人,竟致靡有孑遺之談。”雖然雍正帝對清軍的罪行是避口不談的,但他確實看到了真正“乘機劫殺”、“殺戮良民”者,不是農民起義軍,而是“將介兵丁”和“無賴之徒”。所謂“各村邑無賴之徒”,主要就是各地結寨建堡的地主武裝。

    綜上所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減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明清兩代的軍隊、官吏和地主對四川百姓的迫害和屠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田園荒蕪、經濟殘破、大飢大疫,應該是其主要原因。

    四川十四年四月司銀 伍十兩 撫臣廖大亨 司臣侯安國 按臣陳良謨 解銀唐星 銀匠郭一元

    岷江江口沉銀遺址發掘現場航拍圖

    按史書所記,“參將楊展”與張獻忠在江口確有一次激戰。但張獻忠似乎遺留了兩批財寶,一批是因戰敗船隻被毀而沉於水的;另一批是張獻忠主動“移錦江”而埋藏的,即所謂“錮金”或“水藏”。不過雖然“錦江埋寶”與“江口沉銀”兩事的時間先後有差異,但其發生在順治三年當無異議。該年大西政權受到南明和清軍的夾擊,政權危機,選擇在此時“埋寶”和轉移寶藏合情合理。

    考古領隊劉志巖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

    300多年來,張獻忠在彭山縣江口鎮沉銀之說一直是世人難解的一道謎團。此次挖掘出水的銀錠,從銀錠形制和貯藏都與史料記載相吻合,充分證實了張獻忠江口鎮沉銀之說,併為之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同時為研究明代的政治、經濟提供了重要依據。

    電白縣 解 餉銀 伍十兩 匠陳□

    明末以來的三百年間,關於大西王張獻忠的寶藏傳說不絕於耳,歷史上 有記載的幾次寶藏出水也都是隻言片語,人們難以一窺其神祕面容。今天有賴於考古成果,讓我們近距離來品味這些珍寶的璀璨光芒!

  • 4 # 老豬的碎碎念

    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特展《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又徐徐拉開帷幕了,這個展出土的文物就是當年張獻忠在江口戰場上沉入江低的各類金印財寶,筆者親自其探訪觀展了一番,著實被“嚇”到了,原來老百姓口中的歌謠“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是千真萬確的事!

    無風不起浪,自清代以來,一直在彭山江口流傳著這個傳說被一一證實,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經過了考古工作者們辛苦努力,竟然在水底出土了超過一萬件的文物,經過盤點,西王賞功金幣,大明藩王的金冊,銀冊,金戒指,金耳環,各種金飾品,以及大量的金元寶,銀元寶(銀錠)還有當年士兵用的兵器也都悉數出土。

    光說不發照片都是耍流氓,先來一個張獻忠最珍愛的寶貝,也是這次考古中最有分量的張獻忠文物,“永昌大元帥”虎鈕金印(遺憾的這個文物不是由考古人員發現的。是四川眉山警方破獲的一起江口沉銀遺址盜挖倒賣文物大案中繳獲而來的,據事後犯罪分子的指認,這個文物就是在這裡偷盜的)

    純金打造的金印大家瞭解一下,下圖是各種金元寶,五十兩一個的大銀錠組成的銀山瞭解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人均消費水平差距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