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眼908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下一番霸業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 2 # 直率風箏6u


    李白詩歌創作的內容、風格、表現手法、藝術成就等,在整個文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同樣,李白的一生的經歷、性格、思想、氣質等,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卓爾不群的。

    在風雲動盪的歷史轉折關頭,李白的這種獨特性表現得尤其顯著。安史之亂前,李白與當時的著名詩人,如杜甫、高適、王維等多有詩酒酬唱,交誼深厚。隨著漁陽鼙鼓動地來,這些文士的命運發生了急劇變化。王維滯留京城降敵,杜甫歷盡坎坷追隨肅宗,高適乘時立功、致位通顯,李白則投身野心勃勃的永王璘幕下身敗名裂。比較之下,幾個人的選擇,其實昭示著他們思想的分野:杜甫秉持的是效忠正統的儒家思想;高適具有政治家審時度勢的眼光和手段;李白則充滿縱橫家的氣質,一心“為君談笑淨胡沙”,卻不問時勢和君臣之誼。所以他的出處,最與眾不同,以致引起後人爭訟不息。

    從李白的特殊經歷,特別是西域背景和所受到的突厥文化的影響,塑造出李白不同於以傳統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卓特而又天真的思想性格。

  • 3 # 使用者8177837659473

    有一個人,他身長十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鬍須,手持62斤重的禪杖。為人性烈如火,好打抱不平。大家猜猜這是水滸中的哪個人物呢?對,他就是魯智深——我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一個正義的你。單憑你與金翠蓮父女的萍水相逢,就能讓你義無反顧地幫助他們。我相信,你一定知道,你救了他們你無利可圖;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救她會因此得罪鎮關西;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打抱不平反而會讓自己處於不利的環境中;但我更相信,你寧可放棄所有利益,執著地幫助這對孤苦無依的父女。

      當你三拳打死鎮關西后,就註定了你將失去豐衣足食的生活;就註定了你今後被迫逃逸與躲藏的生活,也就註定了你從此開始浪跡天涯,顛沛流離的生活。當我看見你“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時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這樣做,對你來說到底值嗎?

      “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這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你。你與林沖結拜為兄弟,當聽到林沖被害的訊息,你二話不說就去野豬林,還送他到滄州。如果不是你的英勇果敢,還會有今天的林教頭嗎?

      在我看來:江湖之上,也就只有你能稱的上一個“義”字吧!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是一個愛喝酒吃肉的你。有人說你“假僧真佛”,不錯,你是愛喝酒。但只要心中向佛,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儘管你因為三拳打死鎮關西而背上人命官司;儘管你因為大鬧五臺山而被趕出寺廟;儘管你大鬧桃花村只為了幫助一個被逼婚的女子;儘管你倒拔垂楊柳只為了耳根清淨。你才大心細,雄猛沉穩,率性而行,豪放不羈。

  • 4 # 使用者5614245403259

    程門立雪 (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

    宋代有個叫楊時的人,是理學家程頤的學生,他40多歲時到洛陽去拜見程頤,當他與另一位同學來到程頤家的時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就站在門外靜靜地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這時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這就是流傳至今的"程門立雪"的故事

    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閘閥的工作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