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雙減”政策實行之後,學生減輕了學習負擔,不再進行課外補習的他們又站在了統一的起跑線上,那麼學生的成績發生什麼了怎樣的變化呢?
一個資深的班主任的回答是這樣的:變化從優生和差生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之前是學霸,雙減之後仍是學霸;而差生在雙減之後卻變得更差了。原因很好解釋:“雙減”後對於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小了,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本就沒有什麼自律性,一放縱成績自然而然就差了。但是學霸往往有較好的自律性,再加上本身就有較好的學習習慣,“雙減”影響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對於“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不能補課,沒有作業,那寒假孩子是不是就可以放飛自我?家長也可以放任不管?
當然不是!我們要知道:假期不是用來放縱的,是超越別人的最佳彎道。
寒假不僅是“休息區”,還是“加油站”
首先,我們從時間軸上來規劃時間,劃分為三段:複習、過年、預習。寒假時間基本也是一分為三,各為10天左右。
複習階段(現在至1月27日前):完成期末考的“覆盤”,清楚存在的知識盲點。
過年階段(1月28日至2月6日):開心過年外,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閱讀,養成閱讀好習慣。
預習階段(2月7日至開學):年味也逐漸淡了,是時候該提前為新學期做準備了。對於語數外三科進行預習,最好能預習2—3章節的內容。
對於沒有整理錯題本習慣的學生,可以自己去嘗試如何養成並最佳化自己的學習習慣,這一點,絕對值得去嘗試,因為學霸都在做。
自律者出眾,放縱者出局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隻老鼠跳進一個裝滿大米的米缸中,本為了冬天過冬儲備糧食,但是一粒粒飽滿的大米,頓時走不動道了。心想“這裡這麼多大米,夠吃一個冬天了,何必再去其他的地方辛辛苦苦尋找食物”,於是老鼠就舒服的主在了米缸。
好景不長,一天天過去了,缸裡的米也越來越少了。等到它清醒的那一天,發現自己已經出不去了,最後活生生餓死在米缸中。
所以,要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不自律的人,只能獲得短暫的快樂和滿足,卻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是“沒有”寒暑假的。雙雙考上清華的雙胞胎學霸焦宇晨、焦宇曉,哪怕放寒暑假,也在看書做題;華為“天才少年”左鵬飛,每天在實驗室待足10個小時,整整5年從不間斷。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學習中也是如此:哪有什麼天才,只是別人背地裡的努力你沒看到罷了。
陪伴,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優勢”
教育專家孫雲曉曾說:“童年的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頭,任何物質都撼動不了陪伴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孩子習慣的養成,甚至性格的健全,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這裡說的“陪伴”,並不是指每時每刻都盯在孩子面前,看著他閱讀,完成作業,更多的是一種引導。和孩子在家的時候,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在家裡多做一些家務,多讀讀報紙雜誌,這樣孩子也會自覺地發下遙控器、關掉ipad去閱讀,這就是最好的陪伴。
試問,孩子整天在家看到刷抖音的媽媽和打遊戲的爸爸,又哪有心情去閱讀學習呢?作為父母,自己不做好榜樣,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又怎能去要求孩子做得更好呢?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現在,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期末考試也正式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工作遠不止於此。孩子考的比較理想,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期待再接再厲;靠的不理想,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緣由。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論考得怎麼樣,爸媽會一直陪伴你,相信你,鼓勵你!
前段時間,“雙減”政策實行之後,學生減輕了學習負擔,不再進行課外補習的他們又站在了統一的起跑線上,那麼學生的成績發生什麼了怎樣的變化呢?
一個資深的班主任的回答是這樣的:變化從優生和差生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之前是學霸,雙減之後仍是學霸;而差生在雙減之後卻變得更差了。原因很好解釋:“雙減”後對於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小了,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本就沒有什麼自律性,一放縱成績自然而然就差了。但是學霸往往有較好的自律性,再加上本身就有較好的學習習慣,“雙減”影響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對於“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不能補課,沒有作業,那寒假孩子是不是就可以放飛自我?家長也可以放任不管?
當然不是!我們要知道:假期不是用來放縱的,是超越別人的最佳彎道。
寒假不僅是“休息區”,還是“加油站”
首先,我們從時間軸上來規劃時間,劃分為三段:複習、過年、預習。寒假時間基本也是一分為三,各為10天左右。
複習階段(現在至1月27日前):完成期末考的“覆盤”,清楚存在的知識盲點。
過年階段(1月28日至2月6日):開心過年外,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閱讀,養成閱讀好習慣。
預習階段(2月7日至開學):年味也逐漸淡了,是時候該提前為新學期做準備了。對於語數外三科進行預習,最好能預習2—3章節的內容。
對於沒有整理錯題本習慣的學生,可以自己去嘗試如何養成並最佳化自己的學習習慣,這一點,絕對值得去嘗試,因為學霸都在做。
自律者出眾,放縱者出局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隻老鼠跳進一個裝滿大米的米缸中,本為了冬天過冬儲備糧食,但是一粒粒飽滿的大米,頓時走不動道了。心想“這裡這麼多大米,夠吃一個冬天了,何必再去其他的地方辛辛苦苦尋找食物”,於是老鼠就舒服的主在了米缸。
好景不長,一天天過去了,缸裡的米也越來越少了。等到它清醒的那一天,發現自己已經出不去了,最後活生生餓死在米缸中。
所以,要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不自律的人,只能獲得短暫的快樂和滿足,卻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是“沒有”寒暑假的。雙雙考上清華的雙胞胎學霸焦宇晨、焦宇曉,哪怕放寒暑假,也在看書做題;華為“天才少年”左鵬飛,每天在實驗室待足10個小時,整整5年從不間斷。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學習中也是如此:哪有什麼天才,只是別人背地裡的努力你沒看到罷了。
陪伴,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優勢”
教育專家孫雲曉曾說:“童年的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頭,任何物質都撼動不了陪伴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孩子習慣的養成,甚至性格的健全,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這裡說的“陪伴”,並不是指每時每刻都盯在孩子面前,看著他閱讀,完成作業,更多的是一種引導。和孩子在家的時候,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在家裡多做一些家務,多讀讀報紙雜誌,這樣孩子也會自覺地發下遙控器、關掉ipad去閱讀,這就是最好的陪伴。
試問,孩子整天在家看到刷抖音的媽媽和打遊戲的爸爸,又哪有心情去閱讀學習呢?作為父母,自己不做好榜樣,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又怎能去要求孩子做得更好呢?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現在,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期末考試也正式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工作遠不止於此。孩子考的比較理想,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期待再接再厲;靠的不理想,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緣由。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論考得怎麼樣,爸媽會一直陪伴你,相信你,鼓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