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23老石油
-
2 # 中國雄起1949
軍改後一個集團軍正常估計的話應該在6萬人以上。一個旅大約為5千人以上到6.5千人左右,一個集團軍有12個旅吧!
-
3 # 冷泉26
集團軍,是由師、旅編成的軍一級的戰鬥組織,屬於戰區和方面軍直接指揮。集團軍編制有步兵、裝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訊兵、防化兵、電子對抗陸軍航空兵等諸兵種組成的 戰鬥部隊。
19世紀初,在當時的軍界就出現了由陸軍各兵種組合在一起的大部隊,這就是集團軍的雛形。到了二戰,集團軍作戰體系更加趨於成熟和完善。
集團軍分為合成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和防空集團軍,是陸地殲敵的主要力量。
中國的集團軍主要是以陸軍為主,結合多兵種的合成集團軍。分為甲類集團軍和乙類集團軍,依據作戰需求部署在不同的作戰區域。每個集團軍都有自己的假想敵和作戰任務。
比如我軍著名的38集團軍,他的主要任務是保衛我們的首都北京,因此部署在北京軍區。由於作戰區域為平原地帶,比較適合重灌部隊和大型機械化兵團作戰,因此也是全軍的重點集團軍。我軍的新裝備,總是首先考慮裝備38軍,總兵力接近10萬,屬於重灌甲類集團軍。
再比如,部署在南方,以越南為假想敵,人數大約3、4萬的42集團軍,主要作戰地形是山地和叢林,不適合重灌,也不適合大兵團作戰,所以42集團軍是簡編輕裝集團軍。而我軍的第13、第38、第39、第54都是我軍的精銳集團軍。
美國現有6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負責陸軍後勤部隊訓練;中央陸軍司令部兼第三集團軍;北方司令部兼第五集團軍;南方陸軍司令部兼第六集團軍,歐洲陸軍司令部兼第七集團軍;駐韓部隊屬於第八集團軍。
美國的集團軍最大特點是編制靈活,指揮層次少,適應性強, 偵查、機動、火力和立體作戰的能力都很強,這些都對我軍的集團軍建設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
4 # 臨時職業司機
一個集團軍有12個合成旅,加上約16個後勤保障單位。
一個合成旅有9個合成營,外加約6個直屬單位。
一個合成營有6個合成連(1~2個裝甲連+1~3個機步連+1火力支援連+1勤務保障連),外加3個排和營部。整個合成營約650~800餘人左右。
每一個合成連的人數不一樣:裝甲連約52人,機步連約130餘人,火力支援連約120餘人,勤務保障連約200餘人。
一個合成旅有9個合成營:0~4個重型裝甲營+0~4箇中型裝甲營+0~4個輕型裝甲營+1個防空營+1個火力支援營+1個勤務保障營。另外有6個直屬單位加旅部,各個合成旅約3000~5500餘人左右。
一個集團軍有12個合成旅:2個重型裝甲旅+2箇中型裝甲旅+2個輕型裝甲旅+1個空中突擊旅+1個特戰旅+1個導彈旅+1個防空旅+1個火力支援旅+1個勤務保障旅,另外有約16個直屬單位加軍部。整個集團軍約6.5萬餘人左右。
-
5 # 江立清
看到這個問題很開心!我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在某集團軍炮團開了六年汽車。我們的集團軍號稱東野勇士部隊,那時候的建制是陸海空協同作戰保衛國防,至於人數屬於最高軍事機密。只看看“集團”兩個字兒,就知道應該怎樣去打仗了!總之就是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保衛祖國參軍光榮。
-
6 # 博學的漂流瓶RC
從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來看看:中國陸軍合成營作為最小的戰術單位、最少1200人:合成旅作為最小的戰役單位、最少9000人:集團軍12萬人左右。
-
7 # 八大江
其實不應該稱呼集團軍,還是應該稱兵團,這樣由大到小依次稱呼為方面軍、兵團、軍、師、旅、團……,包括外軍的稱呼,翻譯過來也要對照如此,有利於統一口徑,減少工作當中出現的資訊不對等不對稱的麻煩,就像軍銜與國際銜接的就比較標準。我們是個大國,既要有自己的特點,更要符合大的規則。
也許未來的戰爭不會有人海戰術,方面軍甚至兵團都不用編制了,軍、師級的作戰協調就已經可以應付,畢竟科技和武器的主導地位越來越高,對於稱呼的糾結更像是對歷史的留戀
-
8 # 勤勞的軍建
題主所問一個集團軍有多少人?從前我軍沒有成立集團軍時,一個普通軍的建制約有40000多人,那個時代普通的一個軍沒有航空旅和傘降旅,當時一個軍下轄三個師,每個師擁有6000多人,軍直有個坦克團、通訊營、炮師、防化營、工兵團、高炮團等,所以一個普通軍的人數沒有現在一個集團軍兵種全,也沒有現在的集團軍人數多。
那麼現在一個集團軍有多少人呢?現在一個集團軍下轄六個旅。即航空旅、舟橋旅、作戰合成旅、特戰旅、坦克裝甲旅、戰略支援旅,軍直還有通訊團、防化團、工兵團、防空團、警衛營等,以及還有軍直的聯勤文職人員等等,約有50000多人。
每個團下轄三個營,每個營下轄三個連,三三制的編制,每個團約有1300來兵力。每個營約有380人,每個連的兵力約有120人,每個排約有36個人,每個班約有12人左右。
綜合上述現在的一個集團軍,每個軍大約擁有50000多人,軍長、政委、副軍長、副政委、軍參謀長、政治部主任享受少將軍銜待遇,與省軍區司令員、政委一個級別。都屬於我軍的高階幹部。
-
9 # 度度狼gg
這區別可大了去了,如果不分時期就妄下結論,是極不專業極不負責的行為。比如1928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打擊張大帥時,老蔣的第一集團軍下轄18個軍29萬人、老馮的第二集團軍下轄25個軍31萬人、老閻的第三集團軍下轄11個軍15萬人、李白的第四集團軍下轄16個軍24萬人,四個集團軍攏共擁兵100萬人!
這是有其歷史特殊性的,一方面,此時的“集團軍”建制並不規範,各集團軍之下還編有軍團(老蔣部隊)、方面軍(老馮部隊)等軍以上建制,屬於超大型戰役兵團;另一方面,當時的“軍”級番號也大多名不符實,一萬來人的降軍,也可以給個軍級番號,比如周鳳岐的第26軍。
集團軍的番號第二次正式出現,是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算戰時編制,理論上每個集團軍應轄兩到三個軍(第18集團軍屬於特例)。但是各集團軍之間,又有轄甲種軍(三師制)和乙種軍(二師制)的區別,加之嫡系和雜牌軍的滿程式設計度不同,那麼當然各集團軍的實際兵員數量也不相同。
比如宋哲元的原第29軍,由於之前在平津地區自己膨脹的厲害,1937年9月在津浦路中段升格改編為第1集團軍時,下轄第59軍、第68軍、第77軍近10萬人槍;淞滬會戰期間,陳誠新組的第15集團軍下轄第18軍、第74軍、第39軍,總兵力接近8萬人;而同一時期“馬家軍”的第17集團軍,僅有三個師2萬來人。
因此,討論一個集團軍究竟有多少人,其實是很寬泛的話題,是不能給出準確答案的。應該綜合該集團軍到底轄幾個軍、每個軍到底轄幾個師、各個師到底是嫡系還是雜牌等多方面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抗戰失去中央軍標準編制的集團軍,在滿編狀態下約有8到10萬人。
我們以1944年在滇西緬北實施反攻的中國遠征軍為例,這一時期投入作戰的總兵力是307281人,以及軍馬15037匹。其中“駐印軍”(也就是X部隊)有7萬餘人,雖然步兵部隊只有個新一軍4萬餘人,但是駐印軍總部的直屬部隊較為龐大,因此總人數上去了。
而負責滇西反攻的Y部隊,作戰主體即為宋希濂的第11集團軍和霍揆彰的第20集團軍。在Y部隊的23萬人當中,隸屬於遠征軍司令長官部直轄的第200師,以及炮兵、工兵、輜重、憲兵等特種兵科部隊,大約有3萬人。
簡單計算就可以得出結論,第11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實有兵力即在20萬人左右,平均每個集團軍10萬人左右。當然,遠征軍美援武器裝備比例較大,特種兵科員額較多,也是事實。
(第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
1944年以王耀武兼軍長的第74軍為基幹,組建了第24集團軍,隔壁老王正式晉升集團軍總司令。該集團軍下轄第73軍、第74軍和第100軍,由於第74軍兵力規模較大(約45000人),所以該集團軍的總兵力也在10萬人左右,與宋希濂、霍揆彰的部隊性質一樣,這都是中央軍嫡系部隊。
雜牌那就不好說了,比如川軍楊森的第27集團軍,長衡會戰失利撤到貴州境內時,集團軍作戰序列內也是三個軍,然而各軍的實際兵力分別是:第20軍4567人、第26軍4522人、第37軍僅有2056人,整個集團軍總兵力只有1萬來人。原因嘛,一方面是雜牌,另一方面是戰損補充不及時。
(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
第18集團軍(八路軍)未設軍級建制,是集團軍總司令部直轄三個師,剛剛完成改編時約46000餘人。在八年全面抗戰中,第18集團軍發展較快,且自建了不少旅、團、縱隊、支隊等新編制,到日本宣佈投降時,集團軍總兵力接近了90萬人。
原因在於,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第18集團軍並沒有新建師以上的作戰單位,且集團軍的番號與建制只是對重慶方面才公開使用,儘量維護合作抗日的局面而已。在內部則是以各大軍區、二級軍區、作戰旅、團的體制存在,完全不需要重慶當局給什麼番號,所以不要把第18集團軍單獨拿出來說事,毫無意義。
(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
抗戰時期出現的“集團軍”番號前前後後有40個,但是這一編制抗戰結束後就取消了,大多改製為整編軍或者綏靖區,到解放戰爭進入到深水區後,為遂行大兵團會戰,開始出現跟集團軍編制規模相同的“兵團”。兵團的情況也差不許多,嫡系和雜牌的區別、轄兩個或三個甚至四個軍的區別,所以兵團的額定兵員數,也是亂七八糟。
人民軍隊在解放戰爭時期,沒有再設定集團軍的建制,也是以下轄三個左右的軍(前稱縱隊)的“兵團”番號出現,其實等於集團軍的規模。由於四大野戰軍發展情況不同,各兵團的兵力也不盡相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的“兵團”普遍超過了10萬人,第二野戰軍接近10萬人,第一野戰軍則少於10萬人。
現如今我軍的“集團軍”編制,跟戰爭時代有本質上的區別,它是以原來野戰部隊的“軍”升格而來的,而非早期的兵團級建制。這個“集團”兩個字,主要體現的是現代化軍隊的多兵種合成性,換句話說,隨著軍事科技的進步,一支部隊的戰鬥力不再完全依靠“人海戰術”,而著重要加強裝備和技術的配置。
在軍改之前,我軍一個集團軍的標準配置是下轄三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或旅)、一個防空團和一個地炮旅(不完全相同),以及通訊、陸航、防化、特戰大隊、電子大隊等集團軍直屬部隊部隊。按標準步兵師12000到13000人計算,當時一個集團軍的總兵力當在7萬到8萬人之間。
軍改之後尤其是“師改旅”完成後,野戰部隊集團軍的基本編制,就不再是下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師的模式了,而是下轄若干合成旅以及集團軍直屬特種兵科部隊。根據駐防地區和作戰任務的不同,各集團軍轄有的合成旅數量、各旅裝備特點、集團軍直屬部隊類別也不相同。
道理明擺著,高原山地和平原、平原和沿海地區,駐軍的兵種配置肯定要分別考慮,最新改制的集團軍一般轄有11個或12個旅(六個合成旅為主),其他包括陸航、地炮、高炮等旅級單位,大致兵力在4到5萬人左右。部隊的現代化程度提高了,兵員數一定會下降,這是軍事常識。
我軍目前在五大戰區內共編有13個野戰集團軍,眾所周知的原因,只能大致介紹一下。而研究和討論部隊編制問題,千萬不要走進“一成不變”和“前篇一律”的死衚衕,額定編制和兵員,只是理論上的,各國軍隊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和作戰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這也是軍事常識。
-
10 # 四川達州人
你要看什麼集團軍。
就國內來說,1929年搞編遣會議,國軍分4個集團軍,嫡系第一集團軍30萬,最多的馮玉祥集團軍有50萬。
抗戰時期,集團軍是臨時編制,大的集團軍如18集團軍正規軍60多萬,加地方部隊是90萬。而兵員最少的馬家軍17集團軍只2萬。一般集團軍滿編也就10萬。
90年代改制,中國一個集團軍7~8萬。
國外也不相同,二戰時期,蘇軍一個集團軍10萬之下。德軍集團軍12~25萬。USA的集團軍最強,25~33萬。二戰後甚至達到50萬之多。當然,巴頓後面被打發去寫軍史的15集團軍估計只萬把人。
-
11 # 曾經哥在路上
1、一個集團軍人數在10萬到40萬人之間。
2、集團軍是陸軍作戰單位之一,起規模各國有所不同,就二戰德國而言集團軍的規模是有若干軍團,所組成的陸軍最大編制,一般有30幾個師的編制,應該40幾萬人。
3、集團軍一般主體配製裝甲部隊,摩托化部隊,和步兵部隊,山地部隊,陸航空兵部隊,野戰後方部隊,通訊主體部隊。一般一個集團軍達到十萬人,一個集團軍群可達幾十萬甚至百萬。
4、外國的集團軍群就相當於中國的大軍區,以中國為例,中國下轄一個甲種集團軍、一至兩個乙種集團軍,以及二至五個省軍區。
5、其中甲種集團軍不超過6萬人,乙種集團軍不超過4萬人,省軍區一般下轄不超過2萬人的地方部隊和邊防部隊(與外國接壤的省軍區),這樣算起來,中國一個大軍區下轄部隊不超過20萬人。另外,軍區空軍隸屬於空軍司令部,不屬於大軍區管轄。
6、集團軍是由若干個集團軍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隸屬於統帥部或戰區。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為諸軍種、兵種合成的戰略戰役軍團。
7、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組建,其編成主要視作戰方向的戰略地位、戰場容量、敵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況及作戰企圖等因素而定。
8、一般能獨立地進行一個戰役方向的作戰,還可與其他方面軍共同進行數個戰役方向或一個戰略性戰役方向的作戰。有的國家的方面軍還可用於完成陸戰區一個戰略方向或數個戰略性戰役方向任務。
-
12 # 哈哈70336345
軍隊編制是根據戰爭需要和對方的情況來編成的,就連現在的13個集團軍人數也不一樣多啊!硬要說的話6—10萬人嘿嘿。
回覆列表
一個集團軍的常規標誌有三個機械化步兵師,一個裝甲師,一個炮兵師,一個航空旅,一般來說師級單位一萬人左右,旅級單位六千左右,這樣一個集團軍的常規兵力五萬六千人左右,若是戰時,還可能加配火箭炮團,中程導彈團。以及一些數學花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這樣的情況下總人數可能就得七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