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頭青天
-
2 # 泰山9981258
其實這個問題在古代就不是一個問題,過去人們的生活垃圾很少,廚餘垃圾直接就倒入糞坑中了,建築垃圾可以就地處理,況且古代也沒有象現在這樣的到處大興土木。所以垃圾是很少的,無論那一個朝代除了皇宮,其它地方的垃圾都是個人處理的。
我是個共和國的同齡人,在我們小的時候垃圾問題都不是一個問題。環境衛生局只管大街的清掃,每天的垃圾只有很少一點,而且農村生產隊馬上就拉走做肥料了。
我們小時候,城裡街道垃圾與糞便都是由附近的農村生產隊承包的,不僅不收費,還得經過環保隊的認可,那時沒有化肥,種田全憑有機.肥料,街上還有拾糞的,撿動物和小孩子的糞便。我們那時候參加學農的活動,也要積肥,想找一些垃圾都是一件難事。
其實從科學的意義上來講,自然界是沒有垃圾的,一切物質都有它的用途,我們現在的這麼多垃圾有些是人為造成的,比如塑料袋就是人們貪圖方便造成的公害。
其實垃圾只要利用好都是有用的東西,隨著社會的進步,道德行為的規範,以及法律法規的深入人心,垃圾的處理就可以成為變廢為寶的事情。
-
3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古人是如何處理垃圾的,我們還是來講幾個故事吧。
其實商朝就開始關注環境衛生了。孔子的學生子貢問老師,
殷法,棄灰於道者斷手足,不亦重乎?此問題一提出,讓我們看到商朝多麼注重環境衛生,你扔了垃圾,那好,斷手斷腳。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孔子也是這麼想的。
“此治之道也:夫棄灰於道必掩人…雖刑之可也。夫重罰者人之所惡也,不棄灰於道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無離所惡,此治之道也”重罰你,都不願意,那麼,你不扔不就行了嗎,這不是隨手就能做到的呀。
周代有了管理衛生的官員。既然對衛生的明文規定,就要有法必依,就要有衛生督查的人。那這個官叫條郎氏。
《周禮 秋官》記載,“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掌執鞭以趨闢,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男、子則二人。"可以看出,條狼士,就是管理環境,維持秩序的。而清代的顧炎武考證說,
" 古之王者,於國中之道路則有條狼氏,滌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潔清。"這讓我們看到了法家的影子。這在秦代得到了貫徹。
在唐代,出現了個人收垃圾的。《朝野僉載》:" 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為業。"《太平廣記》:" 河東人裴明禮,善於理業,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以此家產鉅萬。"垃圾
-
4 # 強歌1122
古今都是一個理兒不收拾也會垃圾成山。
古時很少有汙染,大不了有個鐵匠爐打打兵器日用農具等,燒的都是木頭,人少汙染也少,洗衣服沒有化學品,燒柴的灰直接回歸大地是農作物必須的鉀肥,種地耕耘也是以農家肥為主。
現代就不一樣了,人口密度大,大量的工業汙染,塑料製品成災化肥廠化工廠遍地,工業垃圾民用垃圾哪天不收拾也不行。一個城市一天就有上千噸垃圾,不處理也是成災。
古人處理垃圾除了焚燒,沒有抓鉤機也不可能人工挖坑掩埋。古人環保意識還是很強的!
-
5 # 農夫看天下
堆積如山的垃圾不但會產生具有危害性的氨氣體、硫化物汙染空氣,而且經過雨水衝浸發酵後排出的酸、鹼有機質重度汙染水體,並向地表、地下源源不斷地滲透。
長期成堆堆集的垃圾也是哺育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的基地。更有甚者,由於體積巨大的垃圾長期堆積,發生厭氧環境效應,其中產生大量的甲烷遇上高溫就會發生爆炸,危險極大。
1、以七十年代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就可以管窺蠡測前人農村的垃圾處理模式。大凡出生於農村的六零後都會清楚當時的農村垃圾是怎樣處理的。那時候人們還沒有使用塑料袋來包裝物品;家用電器農村幾乎沒有;玻璃瓶雖然有但是都有回收。那麼那時候所製造的垃圾還有什麼呢?
我記得那時候去供銷社供應店買糖,都是用廢報紙來包裝成每斤一包的樣子,然後外面用棕櫚葉子製作的草繩捆紮。人們上街購物都是帶上自家的挎包之類提攜而回。
每家每戶產生的生活垃圾都是自行處理,煮飯產生的泔水類用於養豬、養雞、狗、鴨之類。人類的排洩物是非常寶貴的,每家每戶都有建在離房子不遠的茅廁,所有茅廁都是貯存式糞池,排洩物經過發酵之後用於肥田和種菜。
至於一些不能利用的廢紙、纖維、布料等都是採取焚燒的辦法,焚燒時加上一些乾的雜草和肥土,燒出來的是上等的火燒土雜肥,用於種菜和稻田育苗肥效顯著。
農村廣闊的天地並沒有什麼汙染,到處都可以看到清澈見底的潺潺流水。可以說古代的農村應該也是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差不多的垃圾處理模式。
任何不屑一顧的廢物,他們都不忍遺棄,一小塊皮革、各種骨頭、羽毛、畜毛,他們都著意收藏。畜糞也要收集起來,然後巧妙加工,製成有用物品。
古人處理垃圾也很科學,大抵上採用深埋、焚燒、回收等模式,而且還有人因為收集人類排洩物賺了上百萬呢。
唐朝時期就有一個叫做裴明禮的,他就專門從事人類排洩物的收集貯存轉賣工作。由於勤奮再加上聰明,在排洩物轉賣給農民的事情上竟然賺了上百萬之多。
……河東人裴明禮,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以此家鉅萬。
宋朝時期也有類似的職業,在《夢樑錄》之中記載著這樣的一段文字:
人家甘泔漿,自有日掠者來討去。杭城戶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每日自有出糞人瀽去,謂之傾腳頭。
原來宋朝的杭州每家每戶連衛生間都沒有設立,每天用馬桶裝了傾腳頭收去了。
3、那麼古代垃圾是從什麼時候立法管理的呢?中國的垃圾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韓非子》中就記載著:
殷之法,刑棄灰於街者。
這個“刑”就是法律處置的意思,這裡的“灰”就是指垃圾。又有唐朝的《唐律疏議》之中記載:
“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
實際上中國從周代開始就有專門關於垃圾治理的有著法律條文。古代都市對於下水道的設定已經非常科學,相當接近現代的下水道水平。比如早在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河南睢陽就出土了用陶瓷製成的下水道管道,而且至今還有排水的功能。
總之中國古代的垃圾處理非常科學,我們的古人既乾淨又聰明。
-
6 # 小熙為人人
現代社會處理垃圾無非就是填埋、焚燒、回收、堆肥等方式,由於人口劇增,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產生的垃圾也就越來越多。
看著每座城市的郊區臭氣熏天的垃圾場,面對垃圾圍城的尷尬局面,人們不禁想知道,曾經在這個地球上生活過的古人們,他們是怎麼處理垃圾的?他們製造的垃圾,都去了哪裡?咱們先看看明清吧,畢竟他們製造出的垃圾,相比之下,年代還不算太久遠。೭౨
儘管明清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但子民們還是偷偷地將垃圾直接傾倒在大街上。
那時的街道遠不如現在寬闊,日積月累,街面便會越來越高。據有關部門統計,街道比兩旁的房屋能高出三米多。人們回家時,就像往深谷中走。你說這萬一下了暴雨,房子還不得變成龍宮啊!
並且隨處傾倒在路面上的各種垃圾,造成了路面的凸凹不平,那個年代又沒有交警,交通事故率和混亂程度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明清政府是真不講究啊!都慶幸一下吧,生活在現代真好!奉勸大家,一定可千萬別穿越到明清!咱們去宋代瞧瞧吧。
據說垃圾這個詞彙,是從宋代開始出現的。和現在相仿,政府是城市管理的主體。街面的垃圾,由官府僱人清理。不同的是,現代用車運,宋代用船。將垃圾搬出城市,運到農村無人居住的空地。其實現在也是這樣。
據記載:杭州的河道上會經常出現成群的搬運垃圾的船。
就穿越到這裡吧。
總結一下:古代處理垃圾,和現代相似,從城市搬到農村。據說,中國很多大城市周邊,密佈著眾多大大小小的垃圾場,對環境是一種汙染。盼望著科學先進的垃圾處理方式出現,並呼籲社會,為了子孫後代,做好垃圾分類,少用不可降解的垃圾袋。在這裡,我謝謝您了!
-
7 # 胖小喵日記
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居住環境的重要性,主張要保持良好的居住環境。《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鹹盥漱,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布席,各從其事”的記載——每天早上聽到雞鳴就起床洗漱,穿衣服,收拾被褥,打掃房間和庭院,然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打掃出來的垃圾是不能隨意丟棄的,《韓非子》中記載:“殷之法,刑棄灰於街者”“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商代對於在路邊隨意丟棄垃圾者,竟然要採取砍斷手的嚴厲處罰。到了商鞅變法時,依然保留有“刑棄灰於道”(《鹽鐵論》)的規定,只是處罰變成了黥面(古代刑罰,在面部刻字)。雖然這樣做的實際目的是為了避免由於亂扔垃圾產生糾紛,但也足見古人對於環境的重視。
據《周禮》記載,周代還設有專門的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鄭玄的註釋認為“條”通“滌”,是“清掃”的意思,“狼”則是道路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職責就是專門負責清掃道路上的垃圾。《周禮》中還記載,“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井匽”一說是路廁,一說為排除汙水穢物的設施,說明那時不僅有公共環境管理人員,還有公共衛生設施。
先秦時期已經有了簡易的廁所,至少貴族士大夫是要到廁所裡面去方便的。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的晉景公由於身體不適,“如廁,陷而卒。”竟不幸失足摔到廁所裡淹死了。《戰國策》也記載著名的刺客豫讓曾躲在廁所裡,想要趁趙襄子如廁的時候刺殺他。至於積在廁所中的糞便,當時的古人已經認識到其有肥沃土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作用。農書《氾勝之書》中記載:“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良田也。”以糞便漚田的方法雖然不一定是伊尹發明的,但也說明人們很早就掌握了這項技術。
從考古發掘的實際情況來看,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睢陽平糧臺龍山文化時代城址中,就發現了埋於地下的陶質排水管道。此後,中國古代城市建設一直重視排水排汙系統的設定。先秦時期的考古遺址中,還多有專門堆積垃圾廢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稱之為垃圾坑。這些垃圾坑有的利用天然的坑穴,有的則系人工挖掘而成,裡面堆積著大量的廢棄物或焚燒後的灰燼。這說明古人多以填埋、焚燒或集中堆積的方式處理垃圾,使其儘量遠離人們的居住環境,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變廢為寶的“生態廁所”
至少在漢代,糞便這種特殊的垃圾又有了新的應用方式——養豬,一種既能解決人們的方便問題,又能養豬的特殊廁所也被髮明出來,稱為“圂”(hùn)。《說文解字》中稱“圂,廁也,從囗,象豕在囗中也。”這個圂上面是廁所,下面是一個豬圈,人們在上面方便後,排洩物落到下面的豬圈中供豬食用。《漢書》中有“廁中群豕出,壞大宮灶”的記載,顏師古的註釋說:“廁,養豕圂也。”那時的廁所中已經養著大群的豬了,做到了垃圾的迴圈再利用。
現代考古發現,漢代的長安城在宮殿、官署等重要的建築物附近,都建有複雜的排水管道或排水溝,可將雨水或生活汙水排走。但是對於固態的垃圾,大約還是以堆積或掩埋的處理方法為主。到了隋代,漢長安城已經“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隋書》)所以隋文帝楊堅放棄了漢長安城舊址,改在其東南方向另建大興城。
到了唐代,大興城改名長安城,人口規模達到百萬,成為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每日產生的垃圾數量想來也必極為可觀。為了保護城市的環境,避免垃圾圍城的情況出現,唐代對於傾倒垃圾的管理非常嚴格,《唐律疏議》記載:“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疏議曰:其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汙之物於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無罪。主司不禁,與同罪。”對於把垃圾扔到街上的,要打六十板子。有關管理人員不禁止的也要同樣受罰。
除了官府的政令,經濟槓桿也發揮了作用,唐代出現了專門以回收垃圾、拾糞為生的人。如《太平廣記》記載河東人裴明禮,“善於理生,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以此家產鉅萬。”同書還提到“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自業,裡中謂之雞肆,言若歸之積糞而有所得也,會世副其業,家財鉅萬。”這些人竟然靠收廢舊物品和拾糞而積累了萬貫家財,成為了富翁。
在宋代,已經出現“垃圾”一詞。據《夢粱錄》記載,杭州街邊的店鋪“有每日掃街盤垃圾者,每支錢犒之。”店家要自己僱傭保潔人員,而街道上面的垃圾,則由官府出面定期僱人清理。“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顧淘渠人沿門通渠;道路汙泥,差顧船隻,搬載鄉落空閒處。人家甘泔漿,自有日掠者來討去。”杭州的河道上還有“載垃圾糞土之船,成群搬運而去。”可見當時垃圾清運的量非常大。
《夢粱錄》還記載:“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每日自有出糞人去,謂之‘傾腳頭’,各有主顧,不敢侵奪,或有侵奪,糞主必與之爭,甚者經府大訟,勝而後已。”專門挨家挨戶收馬桶的人叫“傾腳頭”,這些人為了爭奪寶貴的肥料資源,竟然要鬧到官府去訴訟。
中中國人自古就有珍惜物力,勤儉節約的傳統,對於廢舊物品,也儘量想方設法再次回收利用,發揮出新的價值。明清時期,廢舊物品回收在中國已經形成了產業。清代康熙時期曾作為沙俄使節來華的尼·斯·米列斯庫在他的《中國漫記》一書中這樣描述他所見到的中中國人:“任何不屑一顧的廢物,他們都不忍遺棄,一小塊皮革、各種骨頭、羽毛、畜毛,他們都著意收藏,畜糞也要收集起來,然後巧妙加工,製成有用物品。”
對於城市環境的保持,明代南方地區的城市要好於北方地區,《萬曆野獲編》記載:“街道惟金陵最寬潔,其最穢者無如汴梁。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面不識。若京師雖大不如南京,比之開封似稍勝之。”除了氣候原因,這可能與明清時期南方農家更積極地收糞積肥有關。明代的袁黃在《全農書》中提到:“南方農家凡養牛、羊、豖屬,每日出灰於欄中,使之踐踏,有爛草、腐柴,皆拾而投之足下……北方豬、羊皆散放,棄糞不收,殊為可惜。”北方“惟不收糞,故街道不淨,地氣多穢,井水多鹽。”糞便這種垃圾回收的不好,自然會大大地影響到居住環境。
明清時期,為了保持北京城的環境整潔,一直有禁止亂丟垃圾的法令。《大明律》規定:“其穿牆而出穢汙之物於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論。”《大清會典》中也有類似的規定:“如有穿牆出穢物於道旁及堆積作踐者,立即懲治。”但是實際上,人們還是習慣於將垃圾廢物等直接傾倒於街面上。這些垃圾日積月累,甚至會導致街面整體上升。《燕京雜記》記載,“人家掃除之物,悉傾於門外,灶燼爐灰,瓷碎瓦屑,堆積如山,街道高於屋者至有丈餘,人們則循級而下,如落坑谷。”這種情況造成路面高低不平,無論坐車還是騎馬都很不安全,以至於清初的嚴我斯在《墜馬行》詩中用“長安之險,險於蜀道難”來形容京師的道路。這種狀況的產生,證明如果垃圾處理問題解決不好,城市環境就難以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
8 # 奔跑的蝸牛灬
中國從古代開始就十分重視垃圾的處理。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排水管道。
對於生活垃圾的處理,一般就是垃圾填埋,填垃圾的坑有自然坑和人工挖掘的坑,科考人員在科考時發現過一些實物垃圾和垃圾坑的灰燼,說明古人不僅進行自然填埋,還會將垃圾燃燒後填埋。另一種就是糞便歸田,一些農書中也有記載,在3000年前的商朝,就有將糞便倒入田中利用糞便施肥。
唐朝的時候還有專門以回收垃圾為業的商人,宋朝還有因爭奪垃圾資源上了衙門打官司,到了明清時期,回收垃圾形成了產業化,將垃圾分類出來各取所需,用來製作其他東西,將垃圾變廢為寶。
不過到了清末,垃圾處理變的隨意,垃圾甚至掃到街頭,堆積如山。
-
9 # 漂浮在陽光之上的砂粒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日常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垃圾,成了當前極為重要的問題,既需要人們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分類習慣,又需要依靠先進的處理技術使之“變廢為寶”。那麼,古人又是怎樣處理生活中的垃圾呢?
先看看中國古代人的處理垃圾的方式吧。
1、 四千年前就有了排水管道
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認識到居住環境的重要性,主張要保持良好的居住環境。《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鹹盥漱,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布席,各從其事”的記載——每天早上聽到雞鳴就起床洗漱,穿衣服,收拾被褥,打掃房間和庭院,然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打掃出來的垃圾是不能隨意丟棄的,《韓非子》中記載:“殷之法,刑棄灰於街者”“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商代對於在路邊隨意丟棄垃圾者,竟然要採取砍斷手的嚴厲處罰。到了秦代商鞅變法時,依然保留有“刑棄灰於道”(《鹽鐵論》)的規定,只是處罰變成了黥面(古代刑罰,在面部刻字)。雖然這樣做的實際目的是為了避免由於亂扔垃圾產生糾紛,但也足見古人對於環境的重視。
據《周禮》記載,周代還設有專門的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包括“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鄭玄的註釋認為“條”通“滌”,是“清掃”的意思,“狼”則是道路狼藉。因此,條狼氏的職責就是專門負責清掃道路上的垃圾。《周禮》中還記載,“宮人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井匽”一說是路廁,一說為排除汙水穢物的設施,說明那時不僅有公共環境管理人員,還有公共衛生設施。
先秦時期已經有了簡易的廁所,至少貴族士大夫是要到廁所裡面去方便的。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的晉景公由於身體不適,“如廁,陷而卒。”竟不幸失足摔到廁所裡淹死了。《戰國策》也記載著名的刺客豫讓曾躲在廁所裡,想要趁趙襄子如廁的時候刺殺他。至於積在廁所中的糞便,當時的古人已經認識到其有肥沃土地、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作用。農書《氾勝之書》中記載:“湯有旱災,伊尹作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區田以糞氣為美,非必良田也。”以糞便漚田的方法雖然不一定是伊尹發明的,但也說明人們很早就掌握了這項技術。
從考古發掘的實際情況來看,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河南睢陽平糧臺龍山文化時代城址中,就發現了埋於地下的陶質排水管道。此後,中國古代城市建設一直重視排水排汙系統的設定。先秦時期的考古遺址中,還多有專門堆積垃圾廢物的“灰坑”,或可直接稱之為垃圾坑。這些垃圾坑有的利用天然的坑穴,有的則系人工挖掘而成,裡面堆積著大量的廢棄物或焚燒後的灰燼。這說明古人多以填埋、焚燒或集中堆積的方式處理垃圾,使其儘量遠離人們的居住環境,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2、 變廢為寶的“生態廁所”
至少在漢代,糞便這種特殊的垃圾又有了新的應用方式——養豬,一種既能解決人們的方便問題,又能養豬的特殊廁所也被髮明出來,稱為“圂”(hùn)。《說文解字》中稱“圂,廁也,從囗,象豕在囗中也。”這個圂上面是廁所,下面是一個豬圈,人們在上面方便後,排洩物落到下面的豬圈中供豬食用。《漢書》中有“廁中群豕出,壞大宮灶”的記載,顏師古的註釋說:“廁,養豕圂也。”那時的廁所中已經養著大群的豬了,做到了垃圾的迴圈再利用。
現代考古發現,漢代的長安城在宮殿、官署等重要的建築物附近,都建有複雜的排水管道或排水溝,可將雨水或生活汙水排走。但是對於固態的垃圾,大約還是以堆積或掩埋的處理方法為主。到了隋代,漢長安城已經“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隋書》)所以隋文帝楊堅放棄了漢長安城舊址,改在其東南方向另建大興城。
到了唐代,大興城改名長安城,人口規模達到百萬,成為當時的國際性大都市,每日產生的垃圾數量想來也必極為可觀。為了保護城市的環境,避免垃圾圍城的情況出現,唐代對於傾倒垃圾的管理非常嚴格,《唐律疏議》記載:“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疏議曰:其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汙之物於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無罪。主司不禁,與同罪。”對於把垃圾扔到街上的,要打六十板子。有關管理人員不禁止的也要同樣受罰。
除了官府的政令,經濟槓桿也發揮了作用,唐代出現了專門以回收垃圾、拾糞為生的人。如《太平廣記》記載河東人裴明禮,“善於理生,收人間所棄物,積而鬻之,以此家產鉅萬。”同書還提到“長安富民羅會,以剔糞自業,裡中謂之雞肆,言若歸之積糞而有所得也,會世副其業,家財鉅萬。”這些人竟然靠收廢舊物品和拾糞而積累了萬貫家財,成為了富翁。
在宋代,已經出現“垃圾”一詞。據《夢粱錄》記載,杭州街邊的店鋪“有每日掃街盤垃圾者,每支錢犒之。”店家要自己僱傭保潔人員,而街道上面的垃圾,則由官府出面定期僱人清理。“遇新春,街道巷陌,官府差顧淘渠人沿門通渠;道路汙泥,差顧船隻,搬載鄉落空閒處。人家甘泔漿,自有日掠者來討去。”杭州的河道上還有“載垃圾糞土之船,成群搬運而去。”可見當時垃圾清運的量非常大。
《夢粱錄》還記載:“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每日自有出糞人去,謂之‘傾腳頭’,各有主顧,不敢侵奪,或有侵奪,糞主必與之爭,甚者經府大訟,勝而後已。”專門挨家挨戶收馬桶的人叫“傾腳頭”,這些人為了爭奪寶貴的肥料資源,竟然要鬧到官府去訴訟。
中中國人自古就有珍惜物力,勤儉節約的傳統,對於廢舊物品,也儘量想方設法再次回收利用,發揮出新的價值。明清時期,廢舊物品回收在中國已經形成了產業。清代康熙時期曾作為沙俄使節來華的尼·斯·米列斯庫在他的《中國漫記》一書中這樣描述他所見到的中中國人:“任何不屑一顧的廢物,他們都不忍遺棄,一小塊皮革、各種骨頭、羽毛、畜毛,他們都著意收藏,畜糞也要收集起來,然後巧妙加工,製成有用物品。”
對於城市環境的保持,明代南方地區的城市要好於北方地區,《萬曆野獲編》記載:“街道惟金陵最寬潔,其最穢者無如汴梁。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面不識。若京師雖大不如南京,比之開封似稍勝之。”除了氣候原因,這可能與明清時期南方農家更積極地收糞積肥有關。明代的袁黃在《全農書》中提到:“南方農家凡養牛、羊、豖屬,每日出灰於欄中,使之踐踏,有爛草、腐柴,皆拾而投之足下……北方豬、羊皆散放,棄糞不收,殊為可惜。”北方“惟不收糞,故街道不淨,地氣多穢,井水多鹽。”糞便這種垃圾回收的不好,自然會大大的影響到居住環境
明清時期,為了保持北京城的環境整潔,一直有禁止亂丟垃圾的法令。《大明律》規定:“其穿牆而出穢汙之物於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論。”《大清會典》中也有類似的規定:“如有穿牆出穢物於道旁及堆積作踐者,立即懲治。”但是實際上,人們還是習慣於將垃圾廢物等直接傾倒於街面上。這些垃圾日積月累,甚至會導致街面整體上升。《燕京雜記》記載,“人家掃除之物,悉傾於門外,灶燼爐灰,瓷碎瓦屑,堆積如山,街道高於屋者至有丈餘,人們則循級而下,如落坑谷。”這種情況造成路面高地不平,無論坐車還是騎馬都很不安全,以至於清初的嚴我斯在《墜馬行》詩中用“長安之險,險於蜀道難”來形容京師的道路。這種狀況的產生,證明如果垃圾處理問題解決不好,城市環境就難以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地方處理垃圾的方式吧。
1、掩埋
當人類還處於遊牧時期,就已經一邊追逐獵物,一邊順手丟垃圾了。但隨著人類的發展,人們開始在宜居的地區定居下來。那時處理垃圾的方法就是把垃圾往路邊一扔了事。
於是,路邊上臭氣熏天。人們實在忍受不了了,所以古希臘人出臺了最早的垃圾處理法案,要求清潔工必須將垃圾扔到離城邦至少一英里(1.6千米)外的地方,並禁止人們向街道上丟棄垃圾。
那時的古希臘人也有了將垃圾埋掉的處理方法。而在不遠的古特洛伊城,因為垃圾掩埋,街道平均每100年會上升1.5米,這相當於每100年堆積在街道上的垃圾有140萬噸之多。而在中東某些地區,這一數字更是高達每百年四米。這就是人類處理垃圾的第一招——丟了,然後埋起來,簡稱:埋!
2、焚燒
《聖經》裡有古代以色列人焚燒處理垃圾的記載。約在公元前1000年,耶路撒冷的垃圾被運送到基德隆河焚燒,燒完的灰燼撒在附近的墓地或伯利恆地區。
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法中國人巴德斯用大量的實驗有力支援了疾病細菌學說,人們逐漸明白,原來許多傳染病是由於細菌引起的,而垃圾中最容易滋生細菌,這個發現導致了垃圾焚燒法的出臺。
1896年和1898年,德國漢堡和法國巴黎先後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德國威斯巴登市於1902年建造起了第一座立式焚燒爐,此後在歐洲各國又出現了各種改進型的立式焚燒爐。但由於技術原始和垃圾中可燃物的比例低,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和臭味對環境的二次汙染非常嚴重,所以一直過了50多年,垃圾焚燒也沒有成為主要的垃圾處理方法。
3、回收
是不是很驚奇,原來古人就懂得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啊!
據史書記載,早在中國商代,思想家伊尹就已經“教民糞種,負水澆稼”,也就是教人們用糞便來堆肥澆田。之後,各個地區的人不約而同地將落葉、雜草、秸稈、海草和人畜糞尿等混合堆積在一起使其發酵,製取肥料。當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還不能算垃圾,但這卻已經是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雛形了。
九世紀的日本,人們在學會了製造紙張的同時,就開始對紙張進行回收再利用。當時的日本人認為,舊紙張甚至比新的還要珍貴。回收來的紙也常常被用於繪畫和寫詩。
轉眼到了二十一世紀,雖然我們在對付垃圾上依然是“傾倒掩埋、焚燒、回收再利用”這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每一項上,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回覆列表
清朝的環境汙染問題已經到了影響帝國齒輪正常運轉的地步。
《燕京雜記》載:“人家掃除之物,悉傾於門外,灶燼爐灰,瓷碎瓦屑,堆積如山,街道高於屋者至有丈餘,人們則循級而下,如落坑谷。”
先秦時期就已有了簡易廁所,但也僅僅限於“簡易”。《左傳》曾記載過倒黴蛋晉景公掉進廁所裡淹死了,是“陷而卒”,糞坑太深了,就沒爬上來。
王公之廁尚且簡陋如此,那些平頭百姓哪裡還有這種待遇呢?清朝的旱廁也沒好到哪去,結果就是小燕子說的那樣,大街隨意大便,各種屎味齊飛。
其實,不光清朝遭到了垃圾的侵害,環境問題早已古來有之,它像牛皮癬一般寄生了歷史的整個身體。
商周時期,生產力低下,地廣人稀,就以為沒有汙染問題了?錯,我們來看看當時的環境問責政策。
《韓非子》載:“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
《漢書》載:“商君執法,棄灰於道者,黥。”
灰,是先秦時期刀耕火種農業模式下的產物,多來自焚燒薪柴、莊稼與雜草,灰是重大汙染源,同時也是人們非常重要的一種肥料。這玩意兒扔在街上,一陣風吹來,那就是霧霾啊。
殷商簡單粗暴,你要棄灰,就給你過雙十一,讓你提前做個剁手黨。商鞅覺得勞動力不能隨意浪費,還是降低顏值吧,於是將懲罰改成了臉上刺字。
由於宋代才出現“垃圾”一詞,所以先秦的“灰”實際上代指的就是垃圾。鐵腕手段控汙的背後,其實是對垃圾問題束手無措的心酸。
到了漢代,垃圾與人類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髒唐臭漢”雖然說的是作風問題,但應用於環境問題仍然適用。兩漢的八百年,幾乎把原來的長安城毀掉了。
老楊家打下天下之後,打算繼續在長安建都發展,可經過一番考察卻發現,那地方已經不適宜人類居住了:地勢低窪,垃圾漫道,排水系統癱瘓,汙水全部流入地下,以至最基本的用水都帶著鹹臭味兒。
文武群臣一商量:搬吧!於是,隋朝遷都大興,也就是漢代長安城東南方向不遠處。但最起碼,大興城的水還能喝。
其實,老劉家也不是沒采取措施,考古發現漢代的排水系統已經比較完善,但對於固廢,還是以堆積或掩埋為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長此以往,自然時要出事的。
到了唐代,李唐繼承了大興的地界,又改名為長安。有感於漢長安的悲劇,唐廷制定了一系列的環境保護法令,如:“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
放在自己家可以,一旦你隔牆往外扔垃圾,就讓你屁股開花,至於水流出來,不追究。但是,掌管監察的官員如果不盡責,不好意思,那就同坐連罪吧。
《夢粱錄》載:“街巷小民之家,多無坑廁,只用馬桶。”所以,宋代還提供上門收馬桶服務,安排“傾腳頭”挨家挨戶地收糞,收來的東西被運送到田地做肥料。
到了明代,垃圾分類技術又倒退了,萬曆年間有人對開封城的景象描述是:“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面不識。”
你若安好,也不是晴天了,一陣風颳過,灰塵糊到臉上,髒得連親媽都不認識了。
垃圾處理問題一直是讓古人頭疼的存在,說起來簡直是一把辛酸一把淚。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做好垃圾分類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