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行天下自媒體
-
2 # 歷史畫中人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經是風雨飄搖,宮牆內外都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公元1620年,及萬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這種搖搖欲墜的感覺更加明顯。其中著名的“紅丸案”就發生在此時。
紅丸案紅丸案,為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泰昌元年(1620年),泰昌帝病重,李可灼進獻紅丸,自稱仙丹。 泰昌帝服後死去,而在當天,首輔方從哲擬遺旨賞了進獻紅丸的李可灼。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下毒,旋即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舉動。其間,黨爭與私仇夾雜其中,連坐罪死者眾矣。
“紅丸”到底是什麼?有人認為是紅鉛丸,這種藥丸曾被當做春藥使用;也有人認為是道家所煉就的丹藥,李可灼說的“仙丹”也不過分;還有人認為是硃砂丸,就是要置朱常洛於死地。但無論是哪一種猜測,至少有一種是確定的:如果丸藥的紅色是金屬所帶來的,那麼這就必然將已經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帶到地府。
紅丸案的經過紅丸案是明朝的一件懸案,古時候的封建王朝因為科學知識的認知不足,所以非常迷信鬼神之說。從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開始,到晚清最後一任皇帝退位結束,這個封建矇昧的思想一直持續了五千多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歷代皇帝們盲目追求長生不老了。明朝時期就有著名地的“紅丸案”,這個案件直接導致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常洛去世,使他成為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甚至當年的年號都來不及更改,那麼這個紅丸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萬曆四十八年,明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駕崩了,隨後皇長子朱常洛以太子的身份即位,定年號位“泰昌”。據正史記載,朱常洛在登基的時候沒有一點病症,無論是神態和身體都是正常人一樣,即位之後的十多天還改革了萬曆時期的很多弊政,甚至還下詔撥款一百萬輛犒勞邊疆的將士。經歷了萬曆幾十年昏暗統治的大明,就在百廢待興的時候,忽然朱常洛就病倒了。
泰昌皇帝病情加重之後十分不信任太醫,本來內閣首輔方從哲打算髮布誥書尋找名醫為皇帝治病,但是這個時候鴻臚寺的一個官員名叫李可灼,他在得知皇帝病重之後連忙煉製了幾枚仙丹,這就是傳說中的“紅丸。”紅丸是用清晨的第一滴露水,加上重金屬鉛,辰砂等有毒物質煉製而成的,這種東西不但不是靈丹妙藥,還是富有劇毒的毒藥。
當李可灼將者紅丸獻給泰昌的時候,泰昌皇帝迫不及待地就服用了一顆,沒多久居然就恢復了精神,他覺得這是紅丸起了效果,於是就命李可灼在進幾顆。可是泰昌卻不知道,他能恢復精神其實是迴光返照。當天下午,泰昌皇帝又服用了一顆紅丸,但是這一次卻沒有那麼好運了,一天之後,在位僅僅二十九天的泰昌皇帝就駕崩了。
皇帝駕崩之後朝廷裡就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很多大臣認為是崔文升和李可灼兩人亂用藥導致泰昌駕崩,但是李可灼卻上了一道奏摺為自己辯解,當時也沒有確鑿的證據,所以崔文升和李可灼這兩個人都被罷官,甚至還牽連到內閣首輔方從哲,他也被迫辭官,甚至主動到邊疆去參軍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總結:紅丸到底是什麼,這也是一個引起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李可灼進的“紅色丸藥”就是紅鉛丸,是普普通通的春藥。春藥屬於熱藥,皇帝陰寒大洩,以火制水,是對症下藥。李可灼把春藥當補藥進上,只是想步陶仲文後塵而已,只不過他時運不佳……有人認為,那紅色丸藥是道家所鍊金丹。用救命金丹來對付垂危病人,治活了則名利雙收,死了算是病重難救,李可灼很可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三百餘年來,史學家設想了種種答案,但沒有一種令人信服,因此紅丸一案成了千古之謎。
-
3 # 夢話春秋
在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就是泰昌皇帝朱常洛,即位僅僅一個月就離奇駕崩,甚至連年號都沒有。這在明朝的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關於他的死因引發人們的種種猜測。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就是泰昌皇帝服用了一種叫“紅丸”的仙丹,這才導致他的死亡。
鄭貴妃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擁有萬曆皇帝生前無限的寵愛。萬曆皇帝差一把太子之位給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萬曆皇帝怠政已經惹群臣不滿,而且還要“廢長立愛”,這一下觸動宗法制度的根本,群臣開始與萬曆皇帝不懈鬥爭,不停地上疏,推動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冊立皇長子太子,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福王。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駕鶴西去,太子朱常洛登基成為光宗皇帝。
看到朱常洛身體出毛病了,鄭貴妃派宮中內侍崔文升替光宗診治,崔文升掌管御藥房,他向皇上進奉通利藥,朱常洛服崔文升送來藥後,一晝夜連瀉三四十次,頓時趨於衰竭狀態,一連幾夜都無法入睡,一天吃不下一小碗粥,頭眩目暈,不能行動。皇帝病情加重訊息很外傳出,外面輿論洶湧,紛紛指責鄭貴妃指使崔文升,有加害皇帝的異謀。鄭貴妃悄悄告別了紫禁城的名利場,退隱了。
因為朱常洛有兒子,從朱常洛立為太子那一刻,她的兒子朱常洵徹底告別明朝的政治舞臺。朱常洛的兒子朱由校,就是後來的木工皇帝。當時朱常洛駕崩時,朱由校已經16歲了。要是,朱常洛沒有兒子,鄭貴妃害死朱常洛還有一搏的可能。她害死朱常洛是非常愚蠢的選擇。
鄭貴妃給朱常洛送禮,只為了皇后的名份。因為萬曆皇帝留下遺詔,可是朱常洛沒執行,所以也她選擇行賄的方式來討要名份。這是唯一的辦法,假如她害死朱常洛,皇后的名份這個願望肯定落空。
朱常洛的死亡真實原因是什麼。一,身體原因。
史書記載,萬曆帝曾經因為“元子贏弱”為由,推遲冊封太子的工作。就是說朱常洛的身體應該並不好。剛當上皇帝,日理萬機,一夜八名美女相伴。身體虧空的厲害,造成不能早朝。
那麼朱常洛身體由於虧空,需要靜養調理,慢慢才能恢復機能。可是,內侍崔文升開的瀉藥,以瀉朱常洛的內火,藥力過猛,使朱常洛大瀉,元氣大傷。最後,李可灼的“紅丸”虎狼之藥大補,幾乎把朱常洛的身體從高空拋下,豈能不亡。
-
4 # 樂天派hy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自幼不得其父喜愛,13歲才出閣讀書,又長期輟讀,經歷坎坷。即位前的幾十年中,他孤僻、壓抑,遂沉湎酒色,恣情縱欲,這無疑影響到他的身體健康狀況。 朱常洛即位後,頗具心計的鄭貴妃為保全自己,取悅新帝,從侍女中挑選了8名能彈會唱的美姬進獻給泰昌帝。鄭貴妃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二人謀合,欲以美人計為己請封皇太后和皇后之號。貪婪酒色的泰昌帝納8姬後,本已虛弱的身體,不幾日更是“聖容頓減”,“病體由是大劇”。此時,司禮監秉筆、掌管御藥房的原鄭貴妃宮中的內醫崔文升入診帝疾,他本應用培元固本之藥,卻反用去熱通利之藥,使泰昌帝腹瀉不止,委頓不堪。崔文升的進藥引起朝臣的驚詫。輿論認為崔文升進藥是受鄭貴妃指使,欲置皇上於死地。此後鴻臚寺丞李可灼又自稱有仙丹妙藥可治帝疾,對其藥大臣們多不主張皇帝服用。泰昌帝懼怕死亡,決計服用。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進飲食,再進一丸,於次日凌晨即亡。此藥為紅色,稱“紅丸”,以鉛為主,以蔘茸為副,兩丸服下,本已元氣大傷的皇上元氣提出,成為脫症。大臣們聯想到梃擊案以來的風波,不禁疑竇叢生,所謂“張差之棍不靈,則投以麗色之釗;崔文升之洩不逮,則促以李可灼之丸”,這一系列事件豈非正是有目的地陷害皇帝嗎!繼泰昌帝而後新登極的天啟皇帝朱由校迫於輿論壓力,罷免未力阻李可灼進藥的內閣首輔方從哲,將崔文升發配南京,李可灼充軍,此案草草收場。但泰昌帝之死究系何因,始終未解,“紅丸案”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七月,明神宗朱翊鈞卒,葬於十三陵之定陵。八月,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是為明光宗。但光宗僅僅執政一個月,就因病服用鴻腫寺丞李可灼所進紅丸而亡,史稱“紅丸案”。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八月,光宗病重,太監崔文升進呈瀉藥,光宗服後病情更為加重,一晝夜大便三四十次,廷臣紛紛指責崔文升不知醫,妄進藥,亦有人懷疑是神宗的鄭貴妃所指使。八月二十九,光宗病情更為加劇,鴻腫寺丞李可灼又進“紅丸”,光宗服後於九月初一死去,朝廷內外開始議論紛紛。御史王安舜首先上疏,請求重罰李可灼。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還上疏請究治崔、李奸黨。結果,朝廷將崔文升發遣南京,李可灼發配遠方充軍。後來,魏忠賢執政翻“紅丸案”,李可灼免戍,崔文升被任命為總督漕運。直到魏忠賢失勢時,崔文升才被捕下獄。
-
5 # 焚劍煮酒
“紅丸”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偉哥”。明泰昌元年(1620),登基不過一年的明光宗朱常洛病重。於是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仙藥“紅丸”,朱常洛服用兩粒紅丸後暴斃身亡。
紅丸案始末?在搞清楚“紅丸案”之前,我們先搞清楚“紅丸”是什麼。
野史上記載的紅鉛之法:“醫家有取紅鉛之法。擇十三四歲童女美麗端莊者…俟其天癸將至,以羅帛盛之,或以金用烏梅水及井水河水攪澄七度,晒乾,合乳粉、辰砂、乳香、秋石等藥為末,或用雞子抱,或用火煉,名‘紅鉛丸’。專治五勞七傷,虛憊羸弱諸症
在野史上有記載過紅丸製作的辦法,選用十三四歲童女的經水(即大姨媽),然後與乳粉、辰砂、乳香、秋石等藥用火煉成紅丸,又名紅鉛丸。
明朝皇帝多用服用丹藥的例子,從嘉靖皇帝開始,就信奉道家和煉製長生不老的仙丹。泰昌帝對此也深信不疑,且當時他重病纏身,眼看命不久矣,所以才會毫無顧忌的服下紅丸,不過朱常洛重病在身,一下子服此猛藥才會虛不受補,突然暴斃。
起先朱常洛病重,鴻臚寺承李可灼趁機獻上仙丹“紅丸”,而引薦李可灼獻藥的正是內閣首輔方從哲。朱常洛暴斃後,首輔方從哲因為引薦李可灼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是朱常洛主動讓方從哲命李可灼獻上紅丸的)。
明朝大行皇帝駕崩前若是沒有留下遺詔,一般由內閣首輔和幾位主要大臣代擬,方從哲為了保全自己,特地在遺詔中用大行皇帝的口吻對李可灼進行賞賜,以表明皇帝的死與服用紅丸是無關的。
但是朝廷大臣是不好糊弄的,東林黨也是不好糊弄的,方從哲這番做法弄巧成拙,反而將自己徹底牽扯入了這場風波。
十月中旬,東林黨人孫慎行、鄒元標率先發難,孫慎行指出:“從哲縱無弒君之心,卻有弒君之罪。欲辭弒之名,難免弒之實。”這段話的意思是方從哲就算沒有弒君之心,也有弒君的事實(因為是方從哲帶李可灼獻藥的)。這封奏摺基本上將紅丸案的罪魁禍首定為了方從哲。於是方從哲只能向新皇帝朱由校辭職。
到了天啟年間,東林黨得到新皇帝的重用,權傾朝野。當時得到皇帝寵信的還有宦官魏忠賢,於是在黨爭中落敗的齊、楚、浙三黨紛紛投靠魏忠賢,組成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魏忠賢為了控制朝政,特地將“紅丸案”拿出來舊事重提,魏忠賢通過翻案的手段將當時抨擊首輔方從哲的東林黨人通通下獄,由此掌握了朝政。
結語:
“紅丸案”的本質就是朝廷官員藉助皇帝暴斃的原因借題發揮,以達到自己獲得權力的目標。
最早是浙黨魁首方從哲遭到東林黨攻擊,東林黨藉助此案成功逼迫方從哲辭官下野,東林黨擊敗浙黨掌控政權。然後是天啟年間,魏忠賢通過對“紅丸案”進行翻案,將東林黨擊敗成功掌控大權。
所以“紅丸案”的本質只是黨爭而已。而泰昌皇帝的死倒成了無關緊要的。
-
6 # 璟潤法律線上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非常短命,也可以說非常倒黴,剛剛登基,坐上皇帝寶座,屁股還沒熱,還沒過癮,便一命嗚呼,死去了,這位倒黴的皇帝,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朱常洛,廟號明光宗,他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子。
明神宗就是萬曆皇帝,朱常洛在萬曆十年出生,她的母親是一名宮女,出身低賤,一次,明神宗偶然臨幸了這名宮女,沒想到珠胎暗結,這名宮女就懷上了,就是朱常洛。
因為明神宗對這名沒有地位的宮女沒有什麼感情,也不怎麼待見,因此,這麼宮女生下朱常洛之後,也沒有母以子貴,依然不受待見,朱常洛從小不得父愛,所以,心中也非常苦。
朱常洛的經歷,非常曲折,身份差點不被承認。當時,明神宗的皇后王氏、昭妃劉氏自萬曆六年(1578年)被冊封后,都沒有生下一男半女。萬曆九年(1581年),明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寧宮中臨幸了一名宮女王氏,即朱常洛的母親,後來王氏有了身孕,明神宗非常忌諱這件事情,開始不敢承認,但內起居注記載了這件事,明神宗賴不掉了,再加上當時神宗沒有子嗣,其母李太后盼孫心切,神宗最後被迫承認了,非常不情願。萬曆十年(1582年),明神宗被迫冊封這名宮女王氏為恭妃。
朱常洛出生之後,受到了神宗寵妃鄭貴妃的嫉恨,鄭貴妃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一直想除掉朱常洛。
皇帝也很無奈,對鄭貴妃說,這件事最好你自己向太子爭取諒解。於是,鄭貴妃跪拜太子請罪,太子慌忙回拜。最後,神宗與太子不再深究,將張差斬殺於市,明神宗又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這一事件,史稱“梃擊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死後後,朱常洛即位,年號泰昌。朱常洛在位期間,一方面,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重振朝廷綱紀。但另一方面,他又 沉湎酒色,肆無忌憚,最終導致身體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朱常洛因服食紅丸死去,史稱“紅丸案”,時年三十八歲,廟號光宗。
就這樣,朱常洛登上皇帝寶座不到一個月(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還沒過癮,就一命嗚呼了,在位實在太短了,成為明朝最倒黴的皇帝。
-
7 # 古今通史
我覺得,“紅丸案”就是“大餅案”,方從哲定性,孫慎行一眾翻案,魏忠賢再翻案,崇禎再再翻。
稱之為“明末三大案”之“紅丸案”比較合適,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中可排第一,由此泰昌帝才撒手人寰的嘛(原因之一),其他兩案無非政治角逐,也可以稱之為“奪權路上二三事”,事雖不小,影響面也足夠大,但和皇帝歸天相比,還差了些分量。
嘉靖帝底子還算紮實,扛得住幾十年,雍正帝身子骨就差了些,過度操勞不說,還喜歡吃“仙丹”,對身體的損害是巨大的,不過即便這樣,他也能撐個幾年,乾隆:“當年朕見先皇吃那藥丸子,初時少量而養身,後來便越發依靠,每日不吃便無力上朝。”
按理說畢竟是春藥,又不是毒藥,何以兩顆就丟了性命呢?瞭解本末,我們還要從頭講起:
萬曆皇帝死後,戰戰兢兢一輩子的朱常洛(可以這麼說,畢竟登基一個月就歸天了嘛)終於達到了那個他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人生巔峰,繼承皇位。
而朱常洛僅用短短兩三天時間,就讓那些在萬曆帝手中飽受“摧殘”的朝臣們得到了極大的安慰和滿足,比如發銀100萬兩,犒勞邊防將士,罷免礦稅、榷稅,撤回礦稅使,增補閣臣,運轉中樞,“朝野上下無不感動”。
沒法不感動,皇帝做的,就是他們心坎坎裡想的,很顯然,朱常洛為了討好眾臣,那是做足了功課的。尤其是權力中樞的人員問題,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近乎癱瘓。
而泰昌帝的舉措,一旦付諸行動,立刻可將權力中樞轉動了起來,大家有事做,你好我也好,關鍵是人多好辦事,還能分擔點工作量不是,如果還能安插幾個親戚補上這大把大把的空缺,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就在朱常洛通過短短几天功夫,口碑就如驕陽般如日中天的時候,就在朝臣們還在慶幸國本之爭的努力沒有白費的時候,朱常洛身體卻垮了,登基那幾天還好好的,身體怎麼就垮了呢?(“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
一直在刷存在感的“老朋友”閃亮登場,鄭貴妃“進侍姬八人,上疾始憊。”這是病發之始“精損過重”。朝堂上的明君,可不見得私生活也知檢點。
牽出神祕小藥丸,就由他倆的對話開始(大意):
泰昌帝:身體有恙,政事勞煩先生。
方從哲:敢不效力。
泰昌帝:政務先生代朕,太子先生輔佐,後宮先生冊封。
方從哲:您想多了。
泰昌帝:壽宮(墓祠)齊備?
方從哲:齊備,您爹的事您放心。(裝傻)
泰昌帝:我是問我的的壽宮可齊備......
方從哲:您又想多了。
泰昌帝:不信太醫。
方從哲:天下名醫儘可召。
泰昌帝:李可灼的仙方,緣何未見?
方從哲:不可輕信。
泰昌帝:太醫我不信,仙方你不信,讓我等死?!
方從哲:皇帝三思。
泰昌帝:我偏要。
三日後,方從哲扛不住皇帝的聖命,李可灼進獻金丹。
紅丸遂現神效,後三日,又服,是夜猝死。
朝堂人氣“爆棚”,於是又牽出了:
害得皇帝一夜上三四十次廁所的崔文升-鄭貴妃屬下,轉薦皇帝。
最終,方從哲致仕,天啟帝開啟木匠時代。而案情則懸而未決,都有懲戒,但真相難求,如有真相,純屬猜測,畢竟天啟為這事也煩了一年上下。更可況現如今我們所掌握的史料了。
-
8 # 白小滿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交代下事情背景。
1)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老皇帝萬曆病逝。
2)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新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登基。
3)朱常洛雖然是太子,卻不得萬曆寵愛,青少年時期長期心情抑鬱,身體不怎麼好。
5)在連續吃了崔文升和李可灼的藥之後,朱常洛在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魂歸西天極樂。
朱常洛死後,東林黨人覺得他的死很有蹊蹺。他們認為李可灼本身並不是醫官,是由首輔方從哲帶入宮中的。而這個方從哲當年在梃擊案中就態度曖昧,頗有迴護鄭貴妃的嫌疑。崔文升則本來就是鄭貴妃的人,另外,光宗的身體之所以垮得這麼快也和鄭貴妃送過去的美女有關係。
而東林黨人卻可以藉此機會把方從哲一系擠出朝廷,另外也是在暗示鄭貴妃果然想對朱常洛不利,那麼東林黨人在當初國本之爭力擁太子就是大功一件。
事後,方從哲果然避嫌引咎辭職,而鄭貴妃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
9 # 全陳832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萬曆皇帝朱翊鈞搶救無效死亡。太子朱常洛繼位,八月初一舉行登基大典,改年號泰昌。
登基大典上的朱常洛“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也就是說一切正常,沒病也沒災。
一般新皇帝登基都要做些諸如大赦天下,減免賦稅之類的好事來與民同歡,朱常洛也不例外:給邊防撥款百萬;大赦天下;減免災區賦稅;改組黨政、軍政領導班子。這些事都是在短短10天內完成的,據此可見朱常洛辦事效率還是挺高的。
八月初十,登基第十天,皇帝一病不起。八月十四,病情加重,御醫崔文升以為皇上腎虛,就給開了補藥,成份跟六味地黃丸一樣,不過絕不會是仲景牌的。皇帝吃了之後就開始拉肚子。
拉呀拉,一直拉了半個月,到八月二十九日,皇帝召群臣晉見。問大臣:“釣魚臺(國賓館,明朝時叫鴻臚寺,專管朝會、賓客、禮儀等事)臺長來了沒有?聽說他那裡有好藥啊?”。大臣們勸道:“陛下,李可灼只是管禮儀的,他不是醫生,他的藥您還是不要吃的好”。皇帝不聽。於是李可灼進獻紅色藥丸一顆。朱常洛就著湯把藥吃了,喝湯的時候還氣喘呢,喝完湯氣就順暢了,所謂的“暖潤舒暢,思進飲膳”。(《明史·韓爌傳》)下午,又吃了一顆紅丸,第二天,明光宗朱常洛一命嗚呼,在位僅一個月。史稱“紅丸案”。
後世史學家認為光宗朱常洛死因有四個:1、鄭貴妃陰謀。萬曆末年,朱常洛太子地位已定,為了討好朱常洛,曾經牽連進“梃擊案”的鄭貴妃送給太子八個美女,朱常洛本來身體就不好,這下就更虛了。2、被大臣們黨派之爭給煩的。尤其是東林黨,可謂是“成也東林,敗也東林”,關於東林黨的細節,看別的回答。3、操勞國事。(這條有點牽強) 4、用藥不當以及誤診。
-
10 # 美麗青春您真痘
萬曆皇帝當時最寵愛鄭貴妃,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的慫恿下廢朱常洛立朱常洵,為此君臣之間爆發了明朝歷史上的國本之爭。自此萬曆消極怠工,30年不上朝,也不補缺官員,還到處派出礦使稅監,大肆斂財。
萬曆和大臣們爭了十五年,最終萬曆皇帝妥協了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朱常洛整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某天被廢,因此他自己十幾歲才去讀書,他的兒子如同野生,整天與木匠為伍。
公元1620年,當了48年皇帝的萬曆帝病死,當年八月初一,新君繼位,即位大典上非常正常,一點病態也沒有。
自己坐上龍椅當皇帝時,朱常洛要把他曾經失去的東西惡補一遍。鄭貴妃乘機給他獻了十位美女。朱常洛夜夜御女四五名,加上本來身體就羸弱,幾天下來,朱常洛就雙腿發軟,難以站立,八月初十病倒。
八月二十九日,皇帝聽說鴻臚寺丞李可灼自稱有仙丹妙藥(紅丸)進獻:
紅丸乃是少女的初夜及流出的血液。由此做成紅鉛金丹,又稱三元丹,具體工藝是取處女初潮之經血,道家稱之為先天紅鉛,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烏梅等藥物,煮過七次,變成藥漿,再加上紅鉛、秋石、人乳、辰/硃砂、松脂等藥物炮製而成。皇帝保命心切,急忙讓李可灼進宮獻藥,朝中大臣都認為不可草率,但朱常洛不聽,當天中午就吃了一粒紅丸。
他的感覺很好。
1620年8月,年僅14歲的皇長子朱由校登基,由於朱由校匆忙即位,並未接受過正統的太子教育,缺少監國輔政的經驗,封乳母客氏為奉聖夫人,東林黨人擔心客氏干政,建議按例趕客氏出宮。客氏與魏忠賢狼狽為奸,反擊東林黨人,一時之間,擅權弄政,廠衛橫行。自此明朝走上了不歸路。
-
11 # 若愚史話
1581年,18歲的萬曆皇帝,偷偷臨幸了一個小宮女。眼看宮女的肚子越來越大,萬曆卻死活不肯認賬,李太后勃然大怒,只得親自出馬,請出人證、物證。
看著太監在《內起居注》上白紙黑字的記錄,萬曆無從抵賴,只得預設當日的風流事。
作為補償,萬曆極不情願地將宮女王氏晉封為“恭妃”。
1582年8月,王恭妃在眾望所歸中,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這便是萬曆的皇長子——朱常洛。
大明王朝終於後繼有人了!
然而,就在舉國都在歡慶皇長子的誕生時,作為父親的萬曆,卻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中:
此時,他正與一個叫鄭夢境的女人處在熱戀中,他既不喜歡出身宮女的王恭妃,更不喜歡這個意外出生的兒子!
朱常洛的命運就此註定。
在他短短的39年生命中,他從小被迫母子分離、既沒有受到母親的呵護,也很不受父親的待見,至於父親的那位寵妃,更是成了他一生的夢魘。
朱常洛處處小心、步步謹慎,可頂著“皇長子”的身份,他還是不可避免地捲入了朝廷紛爭,成了他人弄權的工具。
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朱常洛都是當仁不讓的男主角。
真可謂是“明末三大案,案案有爺名”,怎一個慘字了得啊!
明光宗朱常洛的“悲慘”人生
朱常洛自打在娘肚子裡,就是朝廷內外的關注焦點。
因為他,勵精圖治的萬曆,差點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渣男”;
因為他,情根深種的萬曆,無法兌現對愛妃的承諾;
因為他,一言九鼎的萬曆,被百官輪番攻訐,只得以怠政28年相抗爭;
……
萬曆不曾善待過朱常洛,可朱常洛又何嘗讓萬曆舒坦過?
這對父子,簡直就是前世的冤家!
1、國本之爭
1586年,皇長子朱常洛4歲。
時任內閣首輔的申時行向萬曆上奏:“希望皇上為國家大計考慮,早立太子。”
當時,皇后無嫡子,已升任貴妃的鄭夢境剛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在以申時行為首的大臣們看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原則,皇長子朱常洛應是當之無愧的太子人選。
很顯然,這不是萬曆和鄭貴妃想要的結果。
於是,萬曆以“皇長子年幼”為由,搪塞了過去。
本以為這個無懈可擊的藉口,可以讓自己消停幾年,可萬曆太小瞧大明文官們的戰鬥力了。
這之後的15年時間裡,無數大臣前仆後繼,甘願冒著被罷官、被流放、被痛斥、被梃杖的風險,一封接一封地給皇帝上疏,不是請求皇長子出閣讀書,就是請求冊立皇長子為太子。
萬曆不勝其煩,卻也無可奈何,總不能把所有的官員都罷職、趕回家吧?
這期間,萬曆也試圖做出妥協:他提出先將皇長子、皇三子、皇五子全部封王,將來有嫡子,就立嫡子,沒有嫡子的話,再立長子。
1601年10月,無路可退的萬曆,終於昭告天下,將皇長子朱常洛立為太子。
這場持續了整整15年的“國本之爭”,正式落下了帷幕。
這一年,朱常洛19歲。
在這場以朱常洛為中心的君臣較量中,4位內閣首輔被逼離職,300多位朝廷官員遭到處罰,萬曆皇帝抗爭失敗、威嚴掃地,最大的受益者,好像就是皇長子朱常洛。
然而,朱常洛除了多了一個太子的身份,其他的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他依舊得不到父親的垂愛;他的母親恭妃也依舊過著窘迫的日子,一年到頭,連親生兒子也見不了幾面;寵冠六宮的鄭貴妃,依舊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為了兒子朱常洵和自己的前途,鄭貴妃磨刀霍霍,她比任何人都想拔掉朱常洛這根刺。
2、妖書案
1603年11月,一篇名為《續憂危竑議》的文章,在短短十幾天時間內,成了朝廷內外、街頭巷尾關注的熱點。
它的流行,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容。
文章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字,但它的威力,足以掀起一場猛烈的政治風波。
文章假借“鄭福成”(鄭貴妃之子福王當成的意思)之名,先說皇上立朱常洛為太子是逼不得已的,他日必定會改立福王朱常洵;然後又拉上了內閣大學士朱賡、內閣首輔沈一貫等人,出來作證。
此文一出,整個朝野震盪不安!
擅議國事、誹謗朝廷,這可是滅族的大罪啊!
官員們人人自危,太子、福王、鄭貴妃身涉其中,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萬曆更是氣急敗壞:為了太子人選,朕和大臣們爭了十幾年,這才消停沒幾天,誰這麼大膽,唯恐天下不亂?!
為了儘快破案,東廠、錦衣衛、三法司一起出動,可令人奇怪的是,文章的作者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10天過去了,既找不到原作者是誰,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
鑑於此,當時人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妖書。
可案子總要了結、皇帝交代的任務也要完成。
為了交差,1604年4月,順天府的一個生員皦生光,因得罪過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被拉出來頂罪、最後凌遲處死。
一場風波平息了,可誰都知道,皦生光不過是個替死鬼。
妖書案的真相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
“三十一年,獲妖書,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鄭貴妃。神宗怒。捕逮株連者甚眾,最後得皦生光者,磔之。獄乃解。”——《明史》
可以肯定的是,妖書案的背後,有一股敢和皇帝叫板的力量。
這就意味著,由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引發的宮廷鬥爭,還遠沒有結束。
3、梃擊案
1615年5月的一天,太子朱常洛正在慈慶宮休息。突然,一個名叫張差的中年男人,拿著一根棗木棍闖了進來。
他一連闖了兩道宮門、見人就打,眼看就要逼近朱常洛的寢宮,侍衛們這才反應過來,將張差拿下。
經過多輪審訊,張差供出了一個驚天陰謀!
一個月前,窮困交加的張差,遇到了兩個太監,一個叫龐保,一個叫劉成。
他們將張差帶到了慈慶宮門口,並給了他一根棍子,要求道:“你只管往裡闖,見一個殺一個,直到殺死一個穿黃袍的小爺,事成後給你30畝地!”
天真的張差答應了。
結果可想而知,朱常洛沒被殺死,張差這30畝地也沒要成。
就這謀殺手段,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來的殺人勇氣。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龐保、劉成竟都是鄭貴妃的貼身太監!
一時間,鄭貴妃成了眾矢之的,被千夫所指、被萬民痛罵。
鄭貴妃究竟有沒有參與這起“梃擊案”,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鄭貴妃憑著“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本事,再次獲得了萬曆的信任、全身而退。
萬曆給她指了一條明路:“這件事只有太子能幫你,你去求他吧!”
不久,鄭貴妃哭得梨花帶雨,跪倒在太子朱常洛的面前,朱常洛一下心軟了,他當即表示同意鄭貴妃的看法:梃擊案,從始至終全是張差一人乾的!
24天后,張差被凌遲處死,龐保和劉成也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刑部大牢裡。
轟動天下的襲擊太子案就此結束。
“四十三年夏五月己酉,薊州男子張差持梃入慈慶宮,事復連貴妃內璫。太子請以屬吏。獄具,戮差於市,斃內璫二人于禁中。自是遂有“梃擊”之案。”——《明史》
在妖書案之後,這起梃擊案又是疑點重重:
鄭貴妃真是幕後主謀嗎?如果是,她的手段和智商也太讓人捉急了;
萬曆怎麼會,數十年如一日地寵愛一個蠢女人呢?
再比如,主謀者真的是想殺掉太子嗎?為什麼放著鋒利的匕首不用,非要用一根木棍做武器呢?
主謀者要麼太笨,要麼在佈一個很大的局。
4、紅丸案
1620年8月1日,朱常洛苦等38年,終於熬死了老父親萬曆,正式登基。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常洛一掃萬曆朝的萎靡不振,一開局就讓滿朝文武興奮不已。
朱常洛的“三把火”是這樣的:
(1)廢礦稅:罷免萬曆朝任用的所有礦監 、稅使,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2)發軍餉:自掏腰包,補發萬曆拖欠的遼東前線和邊防將士的軍餉;
(3)補官缺:提拔任用官員,將其安排到萬曆朝空缺的崗位上。
《 明史 》因此評價他:“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特別是對一個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來說。
朱常洛是一個“長命”的太子,卻是一個“短命”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悲情,也充滿了疑點,就連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據史書記載,朱常洛登基後,宿敵鄭貴妃萬分忐忑,就想送點禮物,討好新帝,她思來想去,決定給朱常洛敬獻八個美女。
朱常洛欣然笑納,從此夜夜笙歌,10天后,人就瘦了一圈,不久,就病倒了。
這時,秉筆太監兼御藥房掌事崔文生,給皇帝診脈後,胸有成竹地配了一副藥。
結果,朱常洛吃過藥後,一晚上拉了三四十次,本就虛弱的他,這下更是連床也下不來了。
朱常洛這才猛然想起:崔文生,原來是鄭貴妃非常信任的貼身太監!
然而,此時後悔也晚了,美人笑納了,藥也已經喝下肚了,朱常洛一怒之下,趕走了崔文生。
在之後的近20天時間裡,病勢日益沉重的朱常洛開始頻頻召來大臣,商議身後事。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鴻臚寺丞李可灼找到了皇帝的貼身太監,他聲稱自己有金丹,可以讓皇帝藥到病除、延年益壽。
朱常洛非常高興,急忙召見李可灼,並服用了他獻上的“三無產品”——一粒無產地、無生產日期、無說明書的紅丸,李可灼將之稱為“金丹”。
出人意料的是,以身試藥的朱常洛感覺很好,食慾也增加了不少。
可這次,奇蹟沒有發生,意外發生了。
1620年9月1日,登基剛滿一個月的泰昌帝朱常洛,駕崩了。
這就是“明末三大案”的最後一案——紅丸案。
朱常洛雖然帶著滿身的疑點死了,但關於他的爭議,還在繼續著。
紅丸案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朱常洛登基時,史書記載他當時的狀態是“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也就是說,一個月前的朱常洛還是身康體健,一點沒有生病的樣子。
可為什麼僅僅過了一個月,正值壯年、身體無恙的皇帝就死了呢?
目前,關於朱常洛的死因,主要有這四種說法:
1、“勞累致死”說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朱常洛在即位後,一連辦了幾件大事,整天日理萬機,以致積勞成疾,給自己累死了。
可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太靠譜。
登基後的朱常洛,雖說忙於政務,卻還沒到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地步,否則史書中,就不會出現他沉迷於女色、為鄭貴妃、李選侍張羅封皇后的記載了。
況且,積勞成疾也得有個前提,那就是長期的時間積累,可朱常洛從登基到去世,只有短短的30天,這離“積勞成疾”的標準還遠著呢!
2、“縱慾過度”說
這種說法認為:朱常洛在當太子期間,整日提心吊膽,不敢放縱自己的慾望,萬曆駕崩後,朱常洛終於原形畢露,能放飛自我了。
再加上,鄭貴妃又適時進獻了八個美女,於是,朱常洛夜夜召妃嬪侍寢,而且一次還召幸數人。
白天打理朝政,晚上沉湎於女色,這樣的勞動強度,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住啊!
明顯力不從心的朱常洛,在太監的蠱惑下,吃了點藥,很快又恢復了鬥志。
就這樣幾個來回,朱常洛的身體很快被掏空了。
“上體素弱,鄭貴妃復飾美女以進。一日退朝,升座內宴,以女樂承應。是夜,連幸數人,聖容頓減。”——《泰昌朝記事》
我認為,朱常洛或許是因為縱慾得病,卻不是因縱慾而死。
原因很簡單,朱常洛自得病後,就被崔文生一副藥,整得下不來床,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怎麼召幸后妃呢?畢竟比起女色,性命更重要啊!
3、“被人毒死”說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在紅丸案中,有兩個人最為可疑:一個是鄭貴妃,一個是李可灼,他們是殺害朱常洛的元兇。
如果兇手是鄭貴妃,我們還可以理解為:
鄭貴妃是因妒生恨,她自己的兒子當不了皇帝,於是,她就把所有的責任,都賴在了朱常洛的頭上,之後,又假借崔文生之手,給朱常洛下了藥。
可李可灼的殺人動機是什麼呢?
我們無從猜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歷朝歷代謀殺皇帝,都是滅九族的死罪!
可事後,崔文生被髮配南京、李可灼被流放、鄭貴妃得以平安終老。
沒有一個人被株連,也沒有一個人被處死。
這也就意味著,即位的皇帝朱由校和掌權的官員們,並不認為朱常洛是被人害死的。
4、“醫療事故”說
這種說法認為,朱常洛先吃了崔文生開的瀉藥大黃,之後,又服了李可灼獻的補藥紅丸,在大瀉大補中,朱常洛的身體嚴重虧損,於是,被折騰死了。
“崔文升下通利藥,上一晝夜三四十起,支離床褥間。”——《明史紀事本末》
主觀上,崔文生和李可灼都沒有殺皇帝的意願,所以,皇帝的死只能算是個“醫療事故”。
事實果真如此嗎?
從上述三人的判決來看,這種說法似乎很能站得住腳。
可我認為,朱常洛的死,並不尋常。
首先,朱常洛的病,從始至終都沒被確診過;
其次,朱常洛看病為什麼不找太醫,偏要找太監?
第三,首輔方從哲曾力勸朱常洛,不要吃紅丸,可為什麼這個有功之人,在皇帝駕崩後,卻被逼離職?
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認為,紅丸案和妖書案、梃擊案一樣,不過是一場政治角逐的副產品罷了。
角逐的雙方,就是讓大明走向不歸路的——黨爭。
總結:
在以後的20多年時間裡,紅丸案被屢屢翻案,魏忠賢當政時,下錯藥的崔文生,還被從南京召回,擔任漕運總督。
與利益相比,有時候,真相一點也不重要。
夾雜在各種權力之間的朱常洛,只是一枚可憐的棋子。
從始至終,沒人關心過朱常洛真正想要什麼,也沒人真正想要弄清楚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的真相,他們只要保住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就行了。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想,朱常洛更願意做一個普通的皇子,陪在母親身邊,細數流年吧!
-
12 # 橙皮卷
19歲的萬曆皇帝看到16歲的美貌小宮女王氏,一時興起,臨幸了她,沒想到王氏懷了孕。“不是我乾的!”萬曆皇帝抵死不認。李太后怒道:“拿《起居注》來!”
《起居注》是一本記錄皇帝言行的冊子,其中特別詳細地記錄了皇帝何時何地臨幸了哪位女子。
王氏又拿出萬曆帝臨幸後贈給她的飾物。萬曆帝雖然嫌棄王氏身份卑賤,百般不情願,卻也不得不認下了王氏腹中的孩子。
可是,經此一事,萬曆帝對王氏更為嫌惡,一眼也不想看到她。雖然提升了她的位份,卻將她打發得遠遠的。
1582年,王氏熬過了懷孕的艱難日子,生下兒子朱常洛。
這是萬曆帝的長子,李太后的大孫子,她歡喜不已,將剛出生的朱常洛抱走撫養。
從此,這個沒有父母疼愛的孩子開始了命運多舛的一生。
朱常洛做了19年太子,卻只當了29天皇帝。身不由己被捲入明末三大疑案中,38歲的人生籠罩著神秘的傳奇色彩。
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按照明朝建國時制定的一系列漢家禮儀制度,皇帝傳位必須選擇嫡長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萬曆帝的皇后沒有子嗣,朱常洛是長子,順理成章應該成為太子。
可是,萬曆帝厭屋及烏,他討厭王氏,也不喜歡朱常洛,因此遲遲不立太子。
1586年,萬曆帝最寵愛的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之前她曾經生下皇二子朱常漵,可惜夭折了。
鄭貴妃仗著萬曆帝的寵愛,央求他立朱常洵為太子。
朱常洵與皇位之間,只隔著一個朱常洛,萬曆帝和鄭貴妃對王氏和朱常洛更為怨懟。
萬曆帝打心眼裡希望太子是朱常洵,可是礙於祖宗制定的宗法和制度,他又害怕政治動盪,只好採用“拖字訣”。
太后和大臣們擔心萬曆帝廢長立幼,認為立長子為國本,宗法不可違。紛紛上書請求儘快冊立太子,奏章像雪片一樣飛來。
這一番有關國本的立儲爭執,攪和得朝廷內外一團混亂。
這次事件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300多位,100多人被罷官、流放、充軍,可是呼籲立長子朱常洛為儲君的聲音依舊此起彼伏。
立儲之爭僵持了15年,最終太后大發雷霆。萬曆帝無奈,終於在朱常洛19歲時,將他立為太子。
此後,在萬曆帝成長的十多年時間裡,萬曆帝和鄭貴妃也沒有停下更換太子的念想。
無奈反對的聲音太激烈,即使萬曆帝貴為天子,也不敢獨斷專行。
萬曆帝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竟然20多年不上朝。
備受父皇冷眼和怨恨的朱常洛整日提心吊膽地活著,性格懦弱,逆來順受。
久居深宮的王氏日日為兒子擔心,惶恐不已,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
1611年,王氏離開了這個讓她痛苦萬分的世界,臨死前滿心惦記著這個偶然來到人世間的兒子。
懦弱的朱常洛偏偏握著未來號令天下的機會,就像懵懂無知的孩童卻懷揣著金銀寶貝,時時面臨著生死危機。
大大小小的災禍幾乎從未斷絕,最大的一次危機是發生在1615年的梃擊之案。
一日,男子張差手持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慶宮,見人就打。
擊傷守門太監後,張差直往宮內闖,被聞訊而來的侍衛抓獲。
經審訊,張差本是獵戶,被兩位太監帶入宮中,他們交給張差一個木棒,又讓他喝了很多酒,將他帶到慈慶宮,告訴他見人就打,特別是見到穿黃袍的,要往死裡打。
兩位太監還保證,如果打死穿黃袍的(即太子)就有重賞,如果被抓住,也會救他脫險。
供言中所說的兩個太監正是鄭貴妃手下的龐保、劉成。
龐保、劉成只是兩名地位低下的太監,單憑這兩人,不可能有動機和膽量做出此事。
因為他們是鄭貴妃的內侍,很多人懷疑鄭貴妃背後指使,想要謀殺太子。
鄭貴妃向萬曆帝哭訴,萬曆帝不願深究,太子也不敢深究。終以張差瘋癲為名,將他處以殺頭之刑。
萬曆帝又密令處死太監龐保、劉成,失去了人證,背後的指使之人到底是誰再也無從查起。
也有人懷疑此事是太子自導自演的苦肉計,想借機陷害鄭貴妃。
真相如何,已經埋入歷史的塵煙中,不得而知了。
梃擊之案成為發生在朱常洛身上的一大謎案。
隨後發生的事情更為匪夷所思。
二、短命的朱常洛
1620年,萬曆帝駕崩。
從萬曆帝重病到去世的半個月時間裡,朱常洛作為皇太子都沒能見到父親一面。
“壬辰(七時至九時),九卿臺省入思善門,候問。甲午(十一時至十三時)召見閣部大臣,尋即出,皇太子尚踟躕宮門外。(楊)漣、(左)光鬥語東宮伴讀王安曰:“上病亟,不召太子非上意!今日已暮,明晨當力請入侍,嘗要視膳,而夜毋輕出。”丙申(十五時至十七時),神皇崩。”----《三朝野記》
這對冤家一樣的父子總算停止了互相折磨,塵歸塵,土歸土。
即使萬曆帝再不願意,他也不得不將皇位傳給朱常洛,即泰昌帝。
遺詔上寫:皇太子聰明仁孝,睿德夙成,宜嗣皇帝位。
此時,朱常洛已經39歲,做了19年太子。
朱常洛被壓制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
他上位後,發銀200萬兩犒勞遼東等處邊防將士,罷免了很多稅種,增補了內閣大臣。
萬曆帝曾經因為立儲之爭與朝臣們僵持對立,導致28年不上朝,百官們都已經習以為常。
朱常洛恢復了每日朝會制度,官員們最初不知所措,亂成一團,繼而大受感動。
眼見新皇帝“玉履安和”,“衝粹無病容”,身體非常健康。百官紛紛跪地,大呼萬歲。
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僅僅十天後,朱常洛就一病不起。
朝中大臣紛紛猜測,朱常洛生病與鄭貴妃不無關係。
萬曆帝臨死前雖然不見朱常洛,卻給他留下了遺言:爾母皇貴妃鄭氏,待朕有年,勤勞茂著,進封皇后。
對於一直生活在萬曆帝和鄭貴妃陰影下的朱常洛來說,如果對待鄭貴妃是個天大的難題。
如果違背父親遺言,對待鄭貴妃過於刻薄,可能會讓人說他“不孝”,朱常洛沒有這個膽量。
如果按照父親遺言,將鄭貴妃晉封為皇太后,顯然非朱常洛所願,也不妥當。
於是,朱常洛耍了個小聰明,將父親的遺言發給禮部,要求他們按照先例來處理此事。
禮部右侍郎孫如游上奏章說,歷史上並無此類先例,
奏章上說:“其以配而後者乃嫡體之尊,其以妃而後者則從子之義,先帝念皇貴妃不在無名之位號,殿下體先帝之心亦不在非據之尊崇”。
意思是,生下朱常洛的王氏都沒有晉封為皇太后,將鄭貴妃晉封為皇太后並不合適。
朱常洛順理成章地將先帝的遺言拖延下來,遲遲不立鄭貴妃為太后。
此時的鄭貴妃惶惶不安,現在掌握生殺大權的是她以前千方百計想要除去的朱常洛,她不得不兵行險著,以免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於是,鄭貴妃採用了美人計。
在朱常洛登基之日就獻上八位美女,這些美女並不是僅僅擁有過人的美貌,而是受過訓練,懂得如何服侍男人。
朱常洛不懂得節制,常常上演車輪大戰,瘋狂縱慾。
他本就因為多年的抑鬱導致身體孱弱,又忙於處理先帝的喪事和登基典禮,操勞過度。
這一番縱慾讓朱常洛的身體無法支撐,登基僅僅十日就纏綿病榻。
御醫崔文昇為朱常洛開了一劑瀉藥,一晝夜連洩三十多次。
崔文昇何許人也?朱常洛登基後,將他晉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掌御藥房太監,而在此之前,他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
“都人喧言:鄭貴妃進美姬八人,又使中官崔文昇投以利劑,帝一晝夜三四十起。”----《明史》
經過這樣的折騰,朱常浩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心灰意冷。
正在等待死亡時,鴻臚寺官員李可灼突然求見,聲稱有仙丹進獻,可以包治百病。
朱常洛像是抓到了最後一根稻草,立即命李可灼獻上紅色的仙丹,迫不及待地服下。
仙丹吃下後,朱常洛感覺通體舒暢,似有好轉之象。於是幾個時辰後,他又服了第二丸仙丹。
當晚朱常洛感覺不錯,沒想到的是,第二日身體迅速衰竭,很快就一命嗚呼。
朱常洛繼位29天后就突然死去,他的死因又一次成為朝廷黨爭的起因。
激烈的交鋒進行了兩年,崔文升被遣送至南京,李可灼流放邊疆。
這樣的處罰顯然並不嚴重,原因就在於朝臣們對於朱常洛的死因一直無法確定。
朱常洛到底是不是因為服用紅丸而死,眾說紛紜。有人說他的死是勞累所致,有人說他的死是因為沉迷女色過度,有人說他的死是庸醫誤診,還有人說他的死是鄭貴妃的陰謀造成的......
“紅丸案”的餘波盪漾了八年,多次成為大明王朝黨爭的導火索,影響深遠。
可是其中的內情,卻沒有人能夠知曉。“紅丸案”成為發生在朱常洛身上的第二大謎案。
三、死後仍然不得安寧
朱常洛死後,他的寵妃李選侍仍舊住在皇帝、皇后專用的寢宮乾清宮,無論朝臣怎麼請求,她都不肯搬出宮。
在朱常洛生前,他將太子朱由校放在李選侍身邊撫養。
李選侍多次要求朱常洛將她冊立為皇后,可是朱常洛擔心她一旦被冊封為皇后,將會透過朱由校控制朝政,因此無論如何也不同意。
朱常洛死後,李選侍賴在乾清宮不想搬走,她想借15歲的朱由校實現統馭後宮,控制朝政的目的。
群臣慫恿朱由校強行趕走李選侍,而支援李選侍的太監又勸朱由校好好對待曾經撫育過自己的李選侍。
朱由校一方面對李選侍心懷恐懼,不敢下令,另一方面又礙於撫養情分,不忍下令。
最終,朱由校被群臣說服,在登基前下了旨意,命令李選侍移出乾清宮,移住仁壽殿。
李選侍無奈,只好同意移宮,這時候群臣們反而倒過來勸皇帝,請他不要對先帝遺孀太過刻薄,要善待李選侍母女。
以李選侍的身份,做出這樣的事有些匪夷所思。是否背後有幕後主使?
有人說她的背後是鄭貴妃,她與鄭貴妃一直交往甚密,互相扶持,都期望能夠掌握更大的權力。
也有人說,李選侍背後是太監魏忠賢。
到底此事內情如何?也不得而知了,雖然此時朱常洛已經去世,可是“移宮案”卻與他不無關係。
四、結束語
朱常洛的一生,身不由己,可以用“憋屈”二字來形容。
雖然身份上貴為帝王,實際上卻只是各方博弈的一枚棋子。
可悲可嘆!
-
13 # 睿哲讀書
1620年,泰昌帝朱常洛服下了寺丞李可灼進獻的“仙藥”後,前一刻還生命垂危的泰昌帝竟然一下變得神采奕奕,直嘆道:“仙藥,果然是仙藥!”一旁的御醫見狀心裡卻咯噔一下:壞了,這是迴光返照的跡象啊!
萬曆四十八年,在位48年3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駕崩,39歲的朱常洛艱難熬過20年朝不保夕的太子生涯,終於熬出了頭。
此時的朱常洛精神煥發,立志要做一個大明中興之主,他重新開啟了封閉了三十年的太和殿,宣佈即日起恢復早朝,大臣們都欣喜萬分,以為總算是遇到一個靠譜的皇帝了。
然而,才不過十幾天時間,朱常洛卻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變得萎靡不振,連上朝議政的精氣神都提不起來,不得不中途退朝。
就在朱常洛要從龍椅上站起來時,他發現自己竟然連站都站不起來,一下跌坐在龍椅上。
內侍太監王安趕緊扶住朱常洛,關心道:“皇上今晚可不要再召嬪妃侍寢了。”
大臣們才知道原來皇帝竟然是因為夜夜笙歌,才導致身體虛弱,首輔大臣方從哲忙上前勸道:“皇上當以國事為重,保住龍體啊!”
朱常洛臉上掛不住,揮手甩掉了王安的手,怒道:“朕每天國事繁重,哪有機會接近女人啊!”
朱常洛回到慈慶宮後,休息了大半天才緩過勁來,然後他召來了魏忠賢:“你進獻給朕的奇書,朕都是照著上面執行的,為何會覺得力不從心呢?是不是朕還不得要領呢?”
朱常洛想到自己,雖然擁有後宮佳麗三千,最近又得到鄭貴妃送的八個絕色美人,奈何卻力不從心,無法做到雨露均霑,一臉愁容。
魏忠賢道:“稟皇上,這本秘籍還需要外力輔助才能達到效果。”說完就從懷裡拿出一包藥粉給朱常洛,並交待他一次服用一點即可。
作為閱女無數的朱常洛不會不知道這是什麼藥,也知道這種藥吃了對身體沒有好處,但他還是沒能抵禦住誘惑,往茶杯裡倒了大半包。
很快,朱常洛就覺渾身燥熱,急不可耐地宣內侍太監要傳妃嬪侍寢。
第二天,朱常洛竟然起不來床,太醫調了幾天都不見起色。
這時鄭貴妃推薦了御藥房管事崔文升,說他用藥有奇方。病急亂投的朱常洛,竟然真的答應讓一個太監給自己看病開方。
朱常洛在喝下崔文生開的藥後,一個晚上腹瀉了三四十次,好漢都頂不住三泡稀,更何況是朱常洛這樣的身體。
那麼,崔文生究竟給朱常洛吃的是什麼藥呢?御醫在殘餘的藥渣裡發現了大量的大黃殘渣,也就是瀉藥。
太醫痛心疾首,朱常洛的病原本就是縱慾過度造成的,需要慢慢調理補腎固精。崔文生這一劑藥不僅讓太醫此前的努力功虧一簣,還直接將朱常洛推到了鬼門關,太醫們也束手無策。
朱常洛也知道自己命懸一線,便招來內閣大臣開始安排後事。
這時太子朱由校的養母李選侍聽說鴻臚寺的寺丞李可灼有仙藥,據說是他三十年前在武當山採藥,偶然結識了一位仙人,送給了他兩枚紅色的丹藥,並告訴他,這藥能包治百病,只有人上之人才能服用。
內閣大臣們根本不相信世上有什麼包治百病的仙丹,但朱常洛卻還是決定要試上一試,死馬當活馬醫。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服下了李可灼進獻的來歷不明的仙丹,前一秒還生命垂危的朱常洛突然一下子又活了過來,在場的大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幾十年的世界觀在這一刻全部崩塌,直呼“神藥”!
可宮裡的老太醫心裡卻咯噔一下,暗叫道:壞了!這是迴光返照的跡象啊。
根據老太醫的觀察,朱常洛的反應和人體攝入鉛汞的症狀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這根本就不是什麼仙藥,而是江湖術士常常用來騙人的汞丸。
果然,第二天,朱常洛再次倒下,他命李可灼再讓他進一粒紅丸,李可灼說:仙人交待,第二粒藥丸要等兩日後才可服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大臣和御醫們極力勸阻,但朱常洛已經等不及了,他覺得自己隨時可能殞命,沒辦法等到兩日後,直接服下了第二顆藥丸。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五更,朱常洛暴斃,從八月初一登基到九月初一駕崩,朱常洛創下了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短的記錄。
這就是紅丸案的始末,也成為明末的三大疑案之一,除了紅丸案外,還有梃擊案和移宮案,而這件件的主角都是這位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朱常洛。
而之所以稱為疑案,是因為朱常洛死後,朝廷開始了一系列的追查行動,追查過程中有很多人因“紅丸案”被處置。
但查到最後,也沒有弄清楚“紅丸案”的真相,甚至連朱常洛真正的死因都是一個謎。有說是因為操勞國事過度死的,有說是縱慾過度死的,有說是被人毒死的,還有說是誤診。
這就是“紅丸案”的整個過程。
整個案件看上去似乎也不復雜,只要仵作出場,驗一下朱常洛的致死原因,就能知道他究竟是不是被毒死的。
可我們別忘了,在古代百姓對於“開棺驗屍”的接受程度並不是很高,古人認為驗屍是對死人的不尊重,普通人都不會輕易開棺驗屍,更何況是九五之尊的皇上了。
不能“開棺驗屍”,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朱常洛發病開始到死亡的半個多月時間裡,對相關的涉案人員和疑點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每一步背後都隱藏著令人毛骨悚然的陰謀。
1、病情起因:八位絕色美人惹的禍——鄭貴妃為何要送美人給朱常洛?
鄭貴妃是萬曆皇帝生前最寵愛的妃子,獨寵了38年。作為朱常洛的小媽,她為什麼要一口氣送給朱常洛8個絕色美女呢?
這就要從鄭貴妃與朱常洛的恩怨說起,朱常洛一生的不幸都和這個女人脫不開關係。
一出生就不受待見的皇長子萬曆九年(1581年),18歲的萬曆皇帝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寧宮裡,臨幸了一位姓王的宮女。誰知才一次,王宮女就懷孕了,不久之後便生下了萬曆的第一個兒子,朱常洛。
可對萬曆來講,朱常洛就是他人生的一大汙點,因為這個王宮女不僅身份低下,長相也一般,萬曆皇帝原本想要翻臉不認人,奈何李太后盼孫心切,直接將人證和物證擺在萬曆面前,讓萬曆不得不承認。
所以,朱常洛從出生起,就註定是個不受人待見的孩子。
萬曆對朱常洛不僅沒有絲毫疼愛,作為皇子,竟然連書都不讓讀,分明就是要把他按野孩子去培養。
不久之後,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也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後來的福王朱常洵。
由於王皇后不受寵也無子,按照漢人的“嫡長子繼承製”,皇后既然無子,自然就應該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萬曆皇帝卻遲遲不立朱常洛為太子。
是萬曆不急著立太子嗎?當然不是,他就是看不上這個兒子,再加上鄭貴妃天天對著他吹耳邊風,他就一心想著要立朱常洵為太子,這顯然違背了祖制和封建禮制,遭到了東林黨(以江南士大夫為首的官員)的強烈反對。
就這樣,一場長達十幾年的“國本之爭“拉開了帷幕。
每天活在驚恐中的皇太子萬曆皇帝因太子之事天天跟內閣鬥智鬥勇,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
內閣也以逼退四位首輔,罷免部級官員十餘人、中央及地方官員三百多人的代價,最終讓萬曆皇帝在萬曆二十九年時立朱常洛為皇太子,此時的朱常洛已經20歲了。
然而當上太子的朱常洛,日子卻並不好過,萬曆皇帝仍然不待見他,還讓他成了鄭貴妃的靶子。
既然無法用正規的途徑讓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如果朱常洛死了,那朱常洵就是皇長子,也就能明正言順地當上太子了。
於是明末著名的三大謎案之一“梃擊案”發生了。一天晚上,一個大漢手持一根木棍,一路暢行無阻地衝向太子的住所,雖然最後被內侍抓住了,還是把朱常洛嚇得好幾天不敢出門,每在都活在死亡的恐懼中。
苦熬20年登上皇位卻控制不住原始慾望萬曆四十八年,在位48年的萬曆皇帝駕崩,當了19年太子的朱常洛終於熬出了頭。
他天真地以為當了皇上,再也不用提心有人要害自己了。
但他忘記了,雖然一直壓著他的老爹萬曆死了,可是他一生的宿敵鄭貴妃還活著,只要她活著一天,她就沒有放棄過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自己當上皇太后的夢想。
和朱常洛鬥了幾十年,她太清楚朱常洛的弱點了,那就是好女人。
於是,她藉著體諒新皇登基政事煩悶,給他送來8名絕色美女,讓他在處理國事之餘可以放鬆放鬆。
眼前的美人,就像一個餓了幾十年肚子的人,面前擺著的美食一樣,朱常洛恨不得一口氣全塞進肚子裡,釋放自己壓抑幾十年的天性了。
本來朱常洛要處理他爹幾十年怠政留下的爛攤子已經力不從心了,卻又耐不住美女的誘惑,再忙都要放縱自己,為了增強體驗,不惜藉助藥物一夜連幸數人,因此很快就病倒了:
及登極,貴妃進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罪惟錄》
2、病情加重:崔文升瀉藥——一個太監怎麼敢給皇帝吃瀉藥?
照理說,皇帝生病,自然有御醫醫治,朱常洛怎麼會讓一個太監來給自己看病呢?
因為宮中的御醫治病相對比較保守,都是以調理為主,一般都是治不死但也醫不好。
朱常洛因為被壓抑了幾十年,好不容易坐上皇位,急著要做出一番事業,如今這皇帝才幹了十來天就病倒了,因此心急如焚。
但再怎麼急也不會想到讓一個太監給自己用藥吧?這就要說下這個崔文升的來歷。
崔文升曾是鄭貴妃的內侍,鄭貴妃很多見不得人的事,都是崔文升辦的,包括髮生在朱常洛身上的“梃擊案”,跟這個崔文升也脫不開關係。
既然這樣,朱常洛不是應該更防著這種人呢?偏偏這個朱常洛不僅性格軟弱,耳根子也軟。
鄭貴妃過來照顧了他幾天,他就好了傷疤忘了疼,還覺得自己以前肯定是誤會了鄭貴妃,鄭貴妃就順勢舉薦了崔文升。
從沒聽說過瀉藥可以治病的,一個太監與皇帝無怨無仇,為何要給皇帝下藥呢?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背後的鄭貴妃,東林黨們也確實懷疑鄭貴妃,但並沒有實際的證據,就只是將崔文升貶至南京。
3、致死關鍵:李可灼獻藥——從未離開過皇宮的李選侍如何認識一個寺廟的寺丞?
李可灼只是一個寺廟的寺丞,這個官職非常的小,像李選侍這樣常年生活在皇宮裡的人,是不可能認識這種小人物的,所以一定是透過別人的嘴巴傳到李選侍的耳朵裡,向李選侍透露李可灼有仙人贈送仙丹的這個人,一定是別有用心。
只要是有一點常識的人,都會知道“仙丹”這種三無產品的危害,當年嘉靖皇帝就是吃仙丹吃死的,所以首輔內閣對於朱常洛要吃仙藥也是左右為難,御醫們也極力反對,但朱常洛卻堅持要服用,結果服用第二顆就死了。
那麼究竟是誰向李選侍舉薦了李可灼呢?最有可能就是了魏忠賢了,因為魏忠賢在入宮前,是一個好色好賭的混混,因為欠了一屁股D債,竟狠心自宮,這才進宮當了太監。只有魏忠賢才可能認識寺廟的寺丞。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真正想讓朱常洛死的有兩股力量,一個是以鄭貴妃為代表的鄭氏集團,一個是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
鄭氏集團殺害朱常洛的動機,當然是想要立福王朱常洵為帝;而魏忠賢想要殺害朱常洛,就是想要早點讓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後來的木匠皇帝明熹宗)登基,自己好掌握大權。
崔文升和李可灼本身並沒有殺害朱常洛的直接動機,他們不過都是被人用來借刀殺人的那把“刀”而已。
可最終這兩個派系,卻都被摘得乾乾淨淨,只有崔文升和李可灼當了替死鬼,而且還不用死,一個發遣南京,一個遣戍邊疆。
反倒是擁護正統的內閣和東林黨犧牲最大,內閣首輔大臣方從哲被迫辭官離京,聲討方從哲的禮部尚書孫慎行被開除官籍,流放邊戍,抨擊崔文升的東林黨人高攀龍投池而死......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明末宦官專權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內閣、東林黨的勢力已經遠遠處於劣勢。
由此可見,紅丸案的真相其實就是黨爭的結果,作為皇帝的朱常洛沒能像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那樣駕馭黨爭,最終才成為黨爭的犧牲品。
回覆列表
明朝宗申末年已經是風雨交加,宮內外都是風雨交加。公元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太倉元年,這種搖搖欲墜的感覺更加明顯。著名的“丸紅案”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紅丸案
紅色大理石案是明末三大案件之一。
太常元年(1620年),太常皇帝病重,李獻丹藥,自稱長生不老藥。太常帝服完之後就死了,同一天,方從哲的《史記》計劃獎勵李獻紅丸。有人懷疑是鄭貴妃唆使投毒,並立即展開一系列行動追查罪魁禍首。與此同時,黨派鬥爭和個人恩怨交織在一起,甚至死者也死了。
太常皇帝繼承皇位整整一個月。這起由“紅丸”引發的官司,在歷史上被稱為“紅丸案”。
“紅丸”到底是什麼?
有人認為是紅丹丸,是用來壯陽的;有人認為是道教精製的丹藥,李的“仙丹”並不過分;還有人認為那是硃砂丸,是為了殺死朱常洛。但不管是哪種猜測,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藥丸的紅色是由金屬帶來的,它將不可避免地把已經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帶到地獄。
而這個案子的結果是不可估量的:朱常洛在任期間的所作所為依然可以被視為無動於衷的君主,他的早逝直接把世界交給了他的文盲木匠兒子。而朱由校是明朝真正的亡國君主。在他去世前後,黨內鬥爭開始激烈。這不僅推翻了明朝政府,也在斧王登基後的南明朝廷中掀起了一股血潮。
紅丸案的經過
丸紅案是明朝的懸案。古代封建王朝對鬼神非常迷信,因為他們缺乏科學知識。從古代的三皇五帝到清末末代皇帝退位,這種封建愚昧思想延續了五千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歷代皇帝對長生不老的盲目追求。明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丸紅案”,直接導致了剛剛即位的朱常洛皇帝的死亡,使他成為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連年號都來不及改。那麼這個丸紅案到底怎麼了?
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把整個明朝帶到了永遠救贖的地步,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長子。雖然朱常洛是長子,但他的父親萬曆皇帝並不愛他,甚至討厭這個孩子。因為朱常洛是萬曆皇帝和一個宮女之間意外出生的孩子。當時,雖然明朝非常重視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秩序,但萬曆皇帝不止一次想廢除朱常洛王子的職位。幸運的是,一群老大臣不顧一切地互相保護,朱常洛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最終成為了皇帝。
萬曆四十八年,最具傳奇色彩的明朝皇帝駕崩,隨後明朝長子朱常洛即位為太子,取名“太常”。根據官方記錄,朱常洛登基時沒有任何症狀,在舉止和身體上都是正常人。他即位後,十幾天後還改革了萬曆時期的許多不良政策,甚至授詔百萬兵治邊。被萬曆統治了幾十年的大明,在萬物一片廢墟的時候突然病倒了。
公元1620年8月10日,朱常洛即位剛過十天,突然召崔文生入宮為皇帝治病。這個崔文生並不是什麼名醫,他只是一個身邊的太監貴妃,已經是李思的太監總管了。皇帝生病為什麼要找太監給皇帝治病?原來太常皇帝前一天運氣好,有八個丫鬟。事實上,這一次朱常洛的病情並不嚴重,很可能是過度勞累造成的。作為一個太監,崔文生根本不懂什麼醫術。他給太常皇帝開了一副瀉藥,導致本已虛弱的皇帝去t
太常帝病情加重後,對醫生不太信任。原來內閣首輔方從哲打算髮表一封詔書,找名醫給皇帝治病。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寺的一位名叫李的官員得知皇帝病重後,很快就煉製出了幾種仙藥。這就是傳說中的“紅藥丸”紅色藥丸是用清晨第一滴露水和重金屬鉛、硃砂等有毒物質製成的。這種東西不僅是萬靈藥,還是一種劇毒。
當李把他的紅藥丸獻給太常時,太常皇帝迫不及待地想吃一顆,很快他就恢復了精神。他認為是紅色藥丸有效果,所以他命令李多吃一些。然而,太長並不知道他能恢復精神只是暫時的。下午太常皇帝又吃了一顆紅丸,不過這次沒那麼幸運了。一天後,太常皇帝在位僅29天就去世了。
皇帝死後,宮廷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許多大臣認為崔文生和李濫用藥物,導致太常死亡。但是李為自己立了一個訴狀,當時沒有確鑿的證據。因此,崔文生和李雙雙被撤職,甚至牽連到方從哲這個內閣首輔。他被迫辭職,甚至主動參軍到邊疆證明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