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明淏
-
2 # 風雷益.
建元六年(前135年)匈奴軍臣單于遣使求和親。大行王恢深惡匈奴反覆無常,既然和親但又不斷騷擾邊境,便主張用兵。大司農韓安國反對,故仍允和親。雁門郡馬邑縣(今山西朔縣)是漢與匈奴的互市中心,當地豪姓聶壹自願誘殺匈奴。武帝召群臣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後,武帝終於採納建議,決定誘伐匈奴。元光二年(前133年),聶壹暗中與單于聯絡,假作出賣馬邑,誘使單于出兵;而武帝則遣韓安國、王恢、李廣等,將車騎、材官三十餘萬匿馬邑旁山谷中。單于率十萬騎入塞,未至馬邑百餘里,發覺這一陰謀,遂引兵北還。史稱「馬邑之謀」,從此匈奴與漢邦交破裂,兵端乃啟。
三國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張文遠的祖先就是著名的“馬邑之謀”的發動者。
他的名字叫——聶壹。
根據《史記‧韓長孺列傳》、《史記‧匈奴列傳》及《漢書‧竇田灌韓列傳》等記載:
漢武帝時匈奴請求與漢朝和親結盟,當時漢廷大臣為此爭持不下,韓安國等人支援和親,王恢卻認為應該絕其所求,以兵擊之。結果韓安國一方得到較多朝臣支援,於是武帝決定與匈奴和親。
但是!西漢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聶壹出於對匈奴的熟悉和對西漢王朝邊患不息的焦慮,透過王恢向武帝建議,和親之後漢朝已經取信於匈奴,只要誘之以利,必定能將之擊潰。
於是聶壹奉命以自身作餌,親到匈奴陣營,向當時的軍臣單于詐降,更稱自己能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舉城投降,然後可盡得該城財物。單于相信其言,又貪其利,便立刻策劃起兵。
聶壹回漢後,用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漢武帝派出五位大將軍連同車騎步共三十萬在馬邑設伏。這五位將軍是衛尉李廣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護軍將軍。
各位領軍都隸屬韓安國,約定在單于進入馬邑時縱兵出擊……
然而,軍臣單于也不白給!
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單于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
王恢判斷形勢後,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
“馬邑之謀”弄得武帝高高興興出兵卻灰頭土臉回來?一股氣都撒在了王恢身上!逼著王恢自殺了。以下是題外話:
按約定計劃,王恢、李息、李廣三部從代郡出兵,主要攻擊匈奴後勤部隊。所以,王恢如果敢擊匈奴後勤部隊,還是可以有所斬獲,以慰將士之心。
但當王恢聽說單于跑了,想想自己帶兵不過三萬人,萬一匈奴合兵一處,肯定抵擋不了,就沒去打匈奴的輜重部隊。這場大規模的伏擊戰就這樣窩窩囊囊地夭折,雙方都白跑一趟。
王恢的理由是自己是想儲存漢朝三萬精兵。對於這場未經大規模交戰的較量,王恢固然有畏戰之心,卻也不是完全沒有理由。
從後來漢朝與匈奴多次作戰的戰爭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王恢發動了進攻,無異於白白的送人頭。漢朝計程車兵未經過長期的軍事訓練,根本就打不過勇猛剽悍的匈奴人!!!
李廣當時也在軍中,率領的部隊不會不王恢少。李廣號稱飛將軍,結果不是也沒敢攻擊匈奴的輜重嗎?
再說,軍臣單于極善於用兵。撤軍的時候,單于必然親自殿後,漢朝的追兵雖多,但勇猛頑強方面比不過匈奴人,匈奴計程車兵還很有士氣。所以,如果追擊匈奴人,漢軍必敗無疑!!!
史書上並沒有明文記載聶壹的下場如何。據稱三國時代曹魏將領張遼本來姓聶,正是聶壹的後人。
《三國志》中提到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改姓”,由此推測,本來是“雁門馬邑豪”的聶氏家族,到了漢末已經不再是土豪望族了。
而《張遼傳》中提到的“避怨”,也有可能是聶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漢室又失去功勞因為沒有成功實現合圍,這個聶氏家族就難以在馬邑一帶長住久安。這個家族的後人,可能不知在哪一代,甚至可能是聶壹本人就已經開始改姓為“張”了?
後三國時期,誕生了聶壹的後人:曹魏一代有勇有謀的大將——張遼張文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