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cgdragon
-
2 # 閒雲野鶴一隻
1、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不拒不迎,無慾無求。
2、有福同享有難互刪。
3、都說春風似剪刀,這尼瑪天天風雨簡直就是青龍偃月刀……
4、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5、疫情微笑正能量的句子:只要不倒下,我會變更強。
6、總是希望可以重來 總是看著你的照片傻笑
7、我要是有尾巴就好了。無論在你面前裝得多麼淡定尾巴搖一下你就知道我有多開心了。
8、春過夏來送走萬千思念秋走冬至競留一縷牽掛別別別
9、如果你給我的,跟別人能給我的一樣,那麼我寧願不要
-
3 # 使用者5120174898847
人生態度 淡然處世 花開花落,聚散離合,這本就是自然和人生的常事。
來的時候就接應 ,走的時候不挽留。這個就告誡對於失去的緣分不要耿耿於懷,失去時就跟擁有時一樣自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月有陰晴加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看淡了,心就開了。
人的生死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命運活動,就像日夜永恆的交替一樣,都是自然的規律。
(二)人們獲得生命,這是適時而得;失去生命,這是順應變化。人們能夠安心於適時順應,哀樂的情緒就不會侵入胸中,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解開倒懸之苦。那些不能自我解脫的人,因為被外物所束縛。人力不能勝過自然力是由來已久了。
(三)突如其來的快意來不及顯露笑容,由衷的快樂來不及事先安排,只有聽任自然的安排而順應變化。
(四)與萬物混同於一體就沒有偏愛了,與萬物一起變化就沒有偏執了。(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五)聖人治理天下,不是用法度來約束人們的外表,是先端正自己,而後才會感化他人,任隨人們能夠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順著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摻雜私意,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聖明之王治理天下,功績佈滿天下卻好像與自己無關;化育萬物而百姓卻不覺得有所依賴,有功德卻無法去稱謂,而讓萬物欣然自得。
(六)至人用心猶如明鏡,物來不迎,物去不送,物來應照,物去不留,順任自然,不存私心,所以能夠超脫物外而不為外物所傷害。
(七)多餘地提倡仁義,拔高品德,蔽塞真性,以此來沽名釣譽,豈不是讓天下人喧嚷著去奉守不可做到的禮法嗎?過分辯解的,堆砌語詞,穿鑿文句,馳騁心思,致力於堅白同異(只強調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論題的爭論上,豈不是疲憊地誇耀自己的無用之言嗎?這些並非最純正的道德。
天下最純正的道德,就是出自於他們真實的自然本性。野鴨的腿雖然短小,但給它接上一段就會帶來痛苦;野鶴的腿雖然修長,但給它截去一節就會帶來悲哀。所以本性是長的,就不該去截短它;本性是短的,就不該去接長它,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
(八)人若過於歡樂,就會傷害陽氣;人若過於憤怒,就會傷害陰氣。陰陽二氣都受到了傷害,四時的節氣不按時而至,寒暑的交替失去調和,這不反過來要傷害到人體嗎!使人喜怒無常,居無定所,思慮不安,中和之道遭到破壞。於是出現了自大、責備、高傲、兇猛等等不和諧的現象,而後也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善惡行為。
如果能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那明目、耳聰、仁義、禮節、技藝、智慧等等於人還能有好處。但若人不安於自己的自然本性,這些就會使人拘束不伸、喧鬧張揚而擾亂生活。
(九)人心如果受到人的排擠,情緒就會低落,如果受到人的推崇,精神就會振奮;人的心志在忽上忽下的無常變化中,就像被繩索囚縛,被刀劍傷害一樣;當被囚縛時,柔弱的心志可以化為剛強;當被傷害時,就像用刀劍切割雕刻一般。他們的內心焦躁如烈火,而憂恐戰慄又如臥於寒冰之上,他們的心境迅速變化著,俯仰之間便能往來於四海之外。當人心未動之時,像深淵一樣安靜,一旦心志活動起來,飛揚漂浮,猶如懸繫於天際。驕矜逞強而不可禁止的,就是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