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捷夫之謎名詞解釋:
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的兩種商品和兩種要素的國際貿易模型曾顯示,一國將出口在其生產中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豐裕的要素的產品。
然而,列昂捷夫卻令人震驚地發現,1947年美國出口品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低於進口替代品生產中的資本密集度,這顯然與通常關於美國的資本相對於勞動更豐裕的觀點尖銳對立。故而它被稱列昂捷夫之“謎”。
列昂捷夫的發現引起對於貿易理論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以期來解釋這種現象。已形成的理論解釋主要有:(1)美國工人的高度生產力;(2)資本偏態性消費;(3)要素密集度倒置;(4)關稅;(5)自然資源的豐裕性;(6)人力資本的豐裕性;(7)技術差異。遺憾的是,這些解釋無一去考察列昂捷夫由美國貿易的要素內容直接引出美國資本相對於勞動更稀缺這一推論的邏輯基礎。實際上,瓦內克(Vanek)於1968年提出過一個關於貿易的要素內容的模型,兩年後威廉姆斯(Williams)曾用這一模型批評過列昂捷夫的推理。而萊莫爾(Leamer)則清楚地說明了列昂捷夫計算的理論基礎,指出它恰恰揭示了美國資本的相對豐裕性。
具體來說,以赫克歇爾-俄林-瓦內克的等式作為研究國際貿易所顯示的要素相對豐裕度的基礎。
這些等式源於一個簡單的恆等式,即一種要素f的服務的淨出口等於國內供給與國內需求之差額:
Tf=Xf-Mf=Sf-Df
Tf為淨出口中所包含的f量,Xf為生產出口品所需f量,Mf為生產進口品所需f量,Sf和Df分別為國內供求。若施加同一的相似可轉換偏好的假定,則意味著國內對要素f的需求將是整個世界對f的供給Wf的一個百分比S(S又稱一國在世界總消費中所佔份額),即Df=SWf。這樣,淨出口等式便可以寫成
Tf/Sf=1-S(Wf/Sf)
即淨出口佔國內供給中的份額與用佔世界總供給中的份額(Sf/Wf)來定義的要素豐裕度是正相關的。因此,根據淨出口比率(Tf/Sf)便可以顯示各種要素的相對稀缺性。
萊莫爾表明,雖然1947年美國資本與勞動兩種要素各自的Tf均為正,但是資本要素的Tf/Sf值卻大於勞動的Tf/Sf,故美國的資本更豐裕。而列昂捷夫關於出口比進口的資本密集度低的發現並不能明確得出哪一種要素更豐裕的結論。
隱含在列昂之謎中的錯誤在於它使用一種似是而非的定理,即出口與進口中人均資本量的比較便決定了資本與勞動的相對豐裕性。這對於簡單的兩商品模型固然正確,然而對於多商品的情況將不再有效。
雖然列昂捷夫計算所採取的形式是不適當的,然而對於貿易中包含的要素服務流量進行計算仍然具有意義,因為這些流量能夠被用來形成一種對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的正式檢驗,同時也因為貿易對生產要素需求的淨效應能夠成為旨在影響收入分配的貿易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
列昂捷夫之謎名詞解釋:
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的兩種商品和兩種要素的國際貿易模型曾顯示,一國將出口在其生產中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豐裕的要素的產品。
然而,列昂捷夫卻令人震驚地發現,1947年美國出口品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低於進口替代品生產中的資本密集度,這顯然與通常關於美國的資本相對於勞動更豐裕的觀點尖銳對立。故而它被稱列昂捷夫之“謎”。
列昂捷夫的發現引起對於貿易理論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以期來解釋這種現象。已形成的理論解釋主要有:(1)美國工人的高度生產力;(2)資本偏態性消費;(3)要素密集度倒置;(4)關稅;(5)自然資源的豐裕性;(6)人力資本的豐裕性;(7)技術差異。遺憾的是,這些解釋無一去考察列昂捷夫由美國貿易的要素內容直接引出美國資本相對於勞動更稀缺這一推論的邏輯基礎。實際上,瓦內克(Vanek)於1968年提出過一個關於貿易的要素內容的模型,兩年後威廉姆斯(Williams)曾用這一模型批評過列昂捷夫的推理。而萊莫爾(Leamer)則清楚地說明了列昂捷夫計算的理論基礎,指出它恰恰揭示了美國資本的相對豐裕性。
具體來說,以赫克歇爾-俄林-瓦內克的等式作為研究國際貿易所顯示的要素相對豐裕度的基礎。
這些等式源於一個簡單的恆等式,即一種要素f的服務的淨出口等於國內供給與國內需求之差額:
Tf=Xf-Mf=Sf-Df
Tf為淨出口中所包含的f量,Xf為生產出口品所需f量,Mf為生產進口品所需f量,Sf和Df分別為國內供求。若施加同一的相似可轉換偏好的假定,則意味著國內對要素f的需求將是整個世界對f的供給Wf的一個百分比S(S又稱一國在世界總消費中所佔份額),即Df=SWf。這樣,淨出口等式便可以寫成
Tf/Sf=1-S(Wf/Sf)
即淨出口佔國內供給中的份額與用佔世界總供給中的份額(Sf/Wf)來定義的要素豐裕度是正相關的。因此,根據淨出口比率(Tf/Sf)便可以顯示各種要素的相對稀缺性。
萊莫爾表明,雖然1947年美國資本與勞動兩種要素各自的Tf均為正,但是資本要素的Tf/Sf值卻大於勞動的Tf/Sf,故美國的資本更豐裕。而列昂捷夫關於出口比進口的資本密集度低的發現並不能明確得出哪一種要素更豐裕的結論。
隱含在列昂之謎中的錯誤在於它使用一種似是而非的定理,即出口與進口中人均資本量的比較便決定了資本與勞動的相對豐裕性。這對於簡單的兩商品模型固然正確,然而對於多商品的情況將不再有效。
雖然列昂捷夫計算所採取的形式是不適當的,然而對於貿易中包含的要素服務流量進行計算仍然具有意義,因為這些流量能夠被用來形成一種對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的正式檢驗,同時也因為貿易對生產要素需求的淨效應能夠成為旨在影響收入分配的貿易政策的一個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