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87750827547
-
2 # 使用者9893437033199
《孫子兵法》的核心在於挑戰規則,出奇制勝,規則就是沒有規則,講究謀略。《孫子兵法》表明從宏觀上我們需要在出兵前對敵我雙方決定勝負的政治、軍事、兵力等條件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估算出戰事的發展程序以及勝負的可能性,再製訂作戰計劃,這是戰前用兵的要領。
而孫子兵法的倫理思想具有明顯的齊文化倫理思想的特點,即講“仁”,但是“仁”主要用於對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同時還要符合戰勝敵人、維護國家利益的要求,才能再“仁”。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孫武輾轉到吳國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公子光即位後,伍子胥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帶著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后又著問答多篇。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
還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子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是由孫武草創,後經其弟子整理成書。
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有
1、《孫子兵法》在戰略上強調以謀略去戰勝敵人,“上兵伐謀”(《謀攻篇》),第一流的統帥總是要用計謀去佔勝對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單憑武力那是不解決根本問題的。
孫子在《孫子兵法計篇》中明確提出,計謀的內容主要是“五事”:道、天、地、將、法;“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2、強調要能因地制宜地進行部署,安排戰鬥。因為外界的一切因素都處在變化之中,所以決不能生搬硬套,推行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孫子兵法虛實篇》中說:“水因地而制流,故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者,謂之神。”
3、強調對內外部資訊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知天知地,勝乃無窮”。(《孫子兵法地形篇》)
4、在具體的戰術技巧上,主張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避實就虛。《孫子兵法兵勢篇》中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戰爭中要巧妙地把握奇和正、虛和實,巧妙地運用謀略,迷惑敵人、調動敵人、戰勝敵人。
5、打擊敵人時要在整體的戰略戰術上搶佔先機,掌握主動權,“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兵法虛實篇》,要使敵人陷於被動。掌握主動的途徑主要有:
以逸待勞:《孫子兵法虛實篇》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有備無患:《孫子兵法九變篇》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兵貴神速:《孫子兵法九地篇》說:“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推崇指導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是採取流血和暴力的手段,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篇》),能夠利用各種政治外交的手段、利用謀略和智慧,以最小代價獲取戰爭勝利才是成功。
7、要綜合分析戰爭的形勢。《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出,影響戰爭勝利的因素有五個:“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