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成熟春風6V
-
2 # 使用者545716215610
公元1678年8月,衡陽的酷暑讓人倍感煎熬,吳三桂也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他先是突然中風,不能飲食,吃什麼吐什麼,後來又開始拉肚。
這樣的病症別說是放在一個年近70的小老頭身上,就是放在身強體壯的大小夥子身上,也是絕對夠喝一壺的了。
吳三桂沒能挺過去,他付出聲名狼藉的代價換來的富貴權勢在他死後也僅僅撐了三年,就如泡沫一樣湮滅了。
吳三桂啊,大漢奸,貳臣賊子,所有不美好的形容詞似乎都能與他沾邊,原因只有一個,他背叛了中原百姓,而他所有的幸與不幸都源自於他投降滿清的決定。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軍能夠走向勝利,達到“王天下”的終極目標的,其實也就那麼小貓兩三隻,一個是布衣天子劉邦,一個是放牛娃朱重八,其他的什麼黃巢啊、李自成啊、張獻忠啊,都成了這條通天大道上的可憐炮灰。
想要守江山,就得先打江山,那麼為什麼有人成功了,光宗耀祖,有人卻失敗了,身死魂滅呢?
因為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水平參差不齊,目光長短不一。
李自成這個驛站的雜役,書讀的不夠多,政治目光也不夠遠,甚至手下也沒有幾個像樣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甚至都無法有效的約束自己的下屬。
李自成手下有一個叫作劉宗敏的,估計是當了幾年的土匪將軍,搶東西搶慣了,所以打一進北京城,眼裡心裡就全是銀子和女人。他可勁的折磨吳三桂的親爹逼其交銀二十萬兩,這還不夠,他還睡了吳三桂耗費巨資買回來的愛妾陳圓圓。
本來在滿清和李自成中間搖擺不定,但更加傾向於投降李自成的吳三桂聞聽此信,立時火冒三丈,怒髮衝冠,引清軍入關,一路打回京師去,搶回了自己的女人,報了綠帽之仇。
剛過而立之年的吳三桂可能還很年輕氣盛,但不管他是不是因為女人和父親才放棄大義,拱手放清軍入關,他都是造成中原整整淪陷二百多年的直接罪人。
知道為什麼想要入夥當土匪,一定要交投名狀嗎?因為只有你殺了第一個人,你才會殺第二個、第三個以及第N個,人得底線就在這一次次的突破中越來越低。
對於吳三桂來說,名聲已經沒有了,不管怎麼樣他都逃不掉一個賣國賊的罵名,那就抓點實在的東西放在手中吧!
軍隊、地盤、權利成了吳三桂餘生為之努力和費都的東西。
覆滅南明,追殺永曆帝,他做的夠絕,但當山林裡最後一隻兔子也被殺掉之後,他這隻走狗也就沒什麼大用了,甚至他的大胃口還會引起主人的厭惡與防備。
只要有點腦子的帝王,沒有誰願意容忍不聽指揮,尾大不掉,甚至心懷不軌的藩王來威脅自己江山,更何況即使過於年輕,但能力也很能拿得出手的康熙。他不是拿自己親叔叔開刀的朱允炆,也不是手中兵權不太充足的漢景帝。
是順從還是反抗,吳三桂又一次面臨生死兩難的選擇。他還是選擇造反,卻沒想到康熙小兒真的敢殺吳應熊和吳世霖。
一個快七十的老人,一面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一面要領兵與清軍對質,後來就連他的正室夫人張皇后也死掉了,接二連三的打擊和空前絕活的壓力成了滅掉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為一個將軍,他沒有死在保家衛國,衝鋒陷陣的沙場上,也沒有死在卸甲歸田、兒孫繞膝的田園間,而是死在了又一次背叛之後的病床上。
他始終在選擇,似乎每一次選擇都是被逼無奈,可是不管做出這些選擇時,內裡有多少糾結的愛恨情仇,有多少惱人的迫不得已,人們始終也不能原諒他。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更何況吳三桂對自己的選擇從未後悔過,就算後來在朱由榔墓前伏地痛哭,說什麼“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其實也不過是為了煽動人心罷了。
說到底,他不過就是一個反覆自私的小人而已!
-
3 # 陳彥忠0329
,於是造反,自稱周王。然而在其稱帝的同年就病死在了他的衡州皇宮。吳三桂在明清時都是手握兵權的重臣。明天啟末年為了救被四萬滿洲軍隊圍困的父親,帶著二十餘名家丁闖陣,最終帶著父親衝出重圍,從此聞名天下。
吳三桂因為大敗李自成並且引清軍入關而獲封平西王,然而在康熙削藩令頒佈之後,吳三桂立馬聯合別的異姓王反清。吳三桂與清兵以長河為界展開對峙。然而三年後吳三桂內部兵力財政出現問題,各部又離心,這種情況下吳軍被清軍打的節節敗退,吳三桂大為焦急,肝火過盛,得了“中風噎嗝”和“下痢”的症狀,但是無法醫治,兩年後病逝。
-
4 # 幸福遠航88187114425
吳三桂勢窮病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熱,吳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慮過重,肝火過盛,便突然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隨後又添了“下痢”病症,太醫百般調治,終不見效。吳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孫吳世璠來衡州繼位,託付後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吳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陽)皇宮駕崩,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
5 # 離2801
公元1678年8月,衡陽的酷暑讓人倍感煎熬,吳三桂也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他先是突然中風,不能飲食,吃什麼吐什麼,後來又開始拉肚。
這樣的病症別說是放在一個年近70的小老頭身上,就是放在身強體壯的大小夥子身上,也是絕對夠喝一壺的了。
吳三桂沒能挺過去,他付出聲名狼藉的代價換來的富貴權勢在他死後也僅僅撐了三年,就如泡沫一樣湮滅了。
-
6 # 月牙兒xj
歷史上的吳三桂是病死的,當時的三藩之亂已經註定了他的結局至以失敗告終的,之後吳三桂登基為皇帝,但是同年就在首都衡陽病逝了,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吳三桂是明朝遼東人,父親是錦州總兵吳襄,但是吳三桂的生母不詳,在歷史上沒有任何的記載,吳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得到父親的廕庇,才能在奪得武科舉人之後,在高位上任職。
少年時的吳三桂,身姿挺拔,善於騎射,以仁孝聞名於鄉里,曾經父親出城巡邏的時候,被皇太極的數萬大軍包圍,當時沒有人願意出兵相救,於是為了父親的安穩,吳三桂一人帶著20多位家丁,將父親吳襄從敵軍的重重包圍中救出。
在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時期裡,吳三桂算得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原本面臨覆亡命運的明朝,把賭注押在了關外擁有重兵的吳三桂身上,可是吳三桂卻投降多爾袞,引清兵入關,親手絞殺南明永曆帝。
之後吳三桂有配合著清兵追殺李自成農民軍,轉戰大半個中國,直至李自成敗死,因為卓越的成就,吳三桂被封藩雲貴,可是這個時候的吳三桂已經不滿足自己已經得到的地位了,他開始恃寵驕橫,貪婪的私慾迅速膨脹。
吳三桂在自己的封地裡擴編軍隊,蒐括土地,獨攬事權,結黨營私,他的野心也漸漸的變得大了起來,他想讓自己成為一國之主,最終吳三桂和清朝反目成仇,開始起兵造反。
雖然最後自己也成為了皇帝,但是短短的五個月之後就去世了,之後吳三桂的家族也被全部誅滅。
-
7 # 使用者5027760624564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在雲南,用弓弦絞殺了南明永曆帝,隨後,吳三桂被授平西大將軍,冊封為親王,吳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因為三藩勢力很強,成為當地的土皇帝,被清廷忌憚,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吳三桂感覺到了巨大壓力,非常恐慌,面對朝廷撤藩,乾脆造反了,隨即,吳三桂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由此,也引發了開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乾脆稱帝,國號“大周”,年號昭武。
隨著局勢的嚴峻,面對清軍的圍剿,吳三桂心情焦慮過重,肝火也過盛,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隨後又添了“下痢”病症,怎麼也治不好。
不久,吳三桂病死,活了六十七歲,從頭至尾,吳三桂只做了五個多月的所謂的皇帝。
-
8 # sunshine45134526
一生功名隨流水——鉅奸吳三桂的死亡
一生功名隨流水——鉅奸吳三桂的死亡
吳三桂佔領湖南後,一直以長沙、嶽州為戰略重點,各派7萬重兵精銳駐守。其中,他還特派侄兒吳應期守嶽州,抗拒江北荊州清軍;大將馬寶等人守長沙、萍鄉、醴陵等地,以拒江西清軍。後來,由於稱帝后以衡州為都城,就以其心腹大將、女婿胡國柱、夏國相及吳國貴等人皆搬兵回來,聚守衡州。而吳三桂本人,時常“御駕親征”,前往長沙坐鎮,以堅將士守禦之志。
在發動對嶽州的進攻之前,清軍首先進攻長沙。康熙十五年三月一日,清朝的安親王嶽樂統率大軍自江西進逼長沙。此時,吳三桂從松滋率領精兵強將至長沙增援,他的意圖是先敗嶽樂軍,然後赴援吉安。
當時,他有一個自江西吉安來長沙搬請援兵的文人,名字叫梁質人。吳三桂和這個文人很談得來,就把他留下來,對他說:“你做壁上觀,看我從容破敵。然後你回去,替我鼓勵東方諸豪傑!”
當時,吳三桂軍出城西佈陣,分兵十九路,橫亙數十里,軍容之盛,近古未見!吳三桂安坐於譙樓之上,羽扇綸巾,親自觀戰,並讓梁質人也坐在自己身邊,和自己一起“欣賞”雙方在城下激戰。
有皇帝御駕親征,吳軍將領精神頓起。吳軍大將王緒率先率領手下數千人蕩陣,他吶喊拍馬,領頭衝入清兵陣中。
令旗一揮,清軍合圍,把王緒的數千人困圍數重。一時間,吳軍旗幟已淹沒不見,只聽見清軍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城上諸人大驚失色之際,忽然砰砰聲響,鼓聲驟急,火槍連發,先前被包圍的王緒軍隊,忽然從陣中殺出,白刃閃過,血霧瀰漫,清朝騎兵紛紛墜馬,吳軍將士銳不可當。這當口,吳三桂的侄兒吳應正、大將馬寶、夏國相等人,也一齊縱馬揮兵,從城下衝入清軍之中。
大戰期間,吳軍得勢。不巧的是,激戰中吳應正忽中流矢,被射個透心涼,翻落馬下;如此,清軍見吳軍大將落馬,也來了精神,反敗為勝,追殺退卻的吳軍。
清軍剛剛追至城下,忽然一陣鑼聲,城內衝出一隊巨象,一下子就把清軍沖垮。人害怕,馬也受驚,清朝騎兵頓時大敗。
雙方繼續血戰,互相殺傷,各自血戰不退。戰至中午,忽降大雨,雙方只得收軍……
此次交戰,吳三桂本以十九路對陣,餘軍駐於嶽麓山上,本來準備前赴後繼用軍取勝,抱定了必死必勝的決心。但福兮運兮,吳應正中箭,天落大雨,吳軍最終未得全勝。
長沙大戰,雙方投入兵力達十餘萬,殺傷相當。但從戰爭總體上講,清軍還是處於下風。懼於吳軍勇武,清軍只得在城下紮營掘壕,與吳軍相持。
從康熙十五年到十七年間,清軍和吳軍幾乎無日不戰,爭奪相殺尤為酷烈。吳三桂當時雖然年近七十,依舊往來馳騁,不避酷暑寒風,往來於各戰場之間,不時親臨戰場,指揮手下對清軍作戰,並且時取小勝。但吳軍的總體形勢,猶如江河日下。
康熙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在康熙嚴命下, “安遠靖寇大將軍”尚善、湖廣總督蔡毓榮、提督桑格等人,統帥清軍水師,浩浩蕩蕩駛入洞庭湖,發起對嶽州的總攻。
嶽州戰事正緊,吳三桂所在的衡州,卻出了大事!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吳三桂突然得病,據說是“中風噎嗝”(根據《東華錄》記載)。也就是說,老頭子忽然半身不遂加上吞嚥困難,實際上就一下子處於病危狀態了。
清朝前期,華人其實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吳三桂遼東人氏,久居雲貴,起事後又在湖南酷熱潮溼之地呆了幾年,費心勞神,能夠活到67,也不容易了。
緊急診治後,病情稍稍安穩數日。
吳三桂正廻光返照期間,忽然看到有條大狗竄升他病室的几案上端坐,安靜地看著自己。古人迷信,狗坐几案,乃大不祥之兆。本來就病重,心中又迷信,待吳三桂看到這條大狗之後,精神一下子就垮了下來。不久,他又添“下痢”症狀。上不能吃,下面狂拉,鐵打的漢子都不行,更別提吳三桂一位67歲老人了……
臨死前,吳三桂遺命孫子吳世璠(吳應熊庶子,當時在昆明)來衡州繼位。
康熙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吳三桂病逝,終年67歲。
有家有國皆是夢,為龍為虎亦成空!帶著巨大的遺恨,吳三桂撒手塵寰。
吳三桂死後,由於他手下一些重要將領仍在前方指揮作戰,為防止軍心渙散,在衡州的吳軍將領們就密不發喪,下令將衡州城門關閉,每天照舊派遣僕從給三桂進奉衣食,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當時,不僅衡州百姓不知道吳三桂死了,清軍也不知道。
四天後,正在外面打仗的胡國柱、馬寶、吳國貴等人接到密令,率部疾回衡州。這些大將會同吳三桂的侄、婿等心腹將領齊聚之後,公推吳國貴總理軍務。同時,還派胡國柱回雲南,迎取吳世璠前來衡州奔喪。
胡國柱返奔雲南,向留守的郭壯圖傳達眾將的意見,準備護送吳世璠去衡州。但郭壯圖馬上表示反對,他認為,雲南才是吳氏政權的老窩,乃根本重地,作為“皇太孫”,吳世璠絕對不能輕易離開。
為此,胡國柱痛哭流涕,跪地死勸,郭壯圖依舊絲毫不為所動——郭壯圖乃吳世璠老丈人,吳三桂一死,吳世璠必然即位稱帝。稱帝,就要立皇后。但當時吳世璠有兩個妻子,郭壯圖的女兒和衛樸的女兒,都位居後宮——如果郭壯圖能把吳世璠控制在昆明,自己肯定就會是國丈……
吳三桂身死,嶽州防守的吳軍也就岌岌可危了。本來,城下已經有十多萬大軍圍城,如今糧草斷絕多時,城內軍士又不斷有人降清,吳應期不敢再死守下去了。
康熙十八年正月十八日下午,吳應期率部眾數萬人丟棄嶽州,出城縱馬,向東南方向潰逃。
過了一陣子清軍才明白過來,即刻合軍,追逐吳軍達二百餘里……
吳軍堅守嶽州堅城長達五年,清軍死傷無數。至此,清軍終於收復了這個戰略重鎮。
得知嶽州收復,康熙並不高興,反而氣惱在心——嶽州不是被攻下,而是敵將棄城而得!
但無論如何,清軍得到了嶽州,也確實意味著戰略大進攻時期的真正開始。吳氏政權的滅亡,從此就開始以天數來計算了。
-
9 # 藍天白雲46054
吳三桂稱帝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的背景下,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吳三桂在衡陽因病去世,也即其是病死的結局。在吳三桂病死之後,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對於吳三桂來說,如果沒有在公元1678年病死的話,那麼,其最終的結局,自然會被清朝朝廷處死,也即康熙皇帝無疑不會放過吳三桂的。
-
10 # 愛生活的星空4d
吳三桂是明清兩朝重臣,是明未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祟禎時為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清朝時開山海關,引清軍入關。因功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
吳三桂生於1612年,死於1678年,其人善於搞兩面性。曾於李自成交戰,後又因削藩與清軍反目為仇。康熙十七年,在清軍討伐下,因作戰屢次受挫,一敗再敗,肝火過盛
患病成疾,先後患中風、痢疾等症。醫治無效,於康熙十七年,在都城衡州皇宮駕崩,時年67歲。
-
11 # 王三坡
吳三桂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卻為大清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為愛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梟雄李自成命喪其手的人。
康熙元年封吳三桂為平西親王,鎮守一方。
清廷眼看其勢力太大,於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聞訊後叛清並聯合三藩首領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揮軍入桂、川、湘、閩諸省,戰亂波及贛、陝、甘等省,史稱三藩之亂。
清政府重兵鎮壓扭轉戰局。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大周,同年秋在長沙病死。其孫繼位,又被清政府圍攻,其孫自殺,餘眾出降。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
回覆列表
吳三桂這個人物我們都知道,按照某些人的說法,他其實就是一個大的漢奸。這個漢奸很大,她把一個國家都出賣給了外祖,也就是當時的滿清政府。在滿經政府統治期間,吳三桂做手雲南,可以說位極人臣。要風得風要得要雨得雨,然而自康熙勵精圖治以來,吳三桂看到了康熙是在被摔翻 這個形式此形式是無法改變的,最後吳三桂經過真縝密的經經營最後還是舉起了反擊,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康熙畢竟成長起來了,最後把吳三桂打落凡塵 吳三桂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戰敗而亡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