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活著為了身邊的人

    很多茶友都知道用蓋碗或是紫砂壺泡普洱茶,而且不同的茶具泡不同的茶,也要講求不同的方法。但很多茶友應該不知道,現在我們採用的泡茶方式只是其中一種泡茶方法而已,還有其他幾種失傳已久的泡茶方法你肯定不知道。

    今天就帶你穿越到過去,一起感受下歷代茶人的泡茶方式,飲茶始於西漢,西漢以來,茶的烹飲方法不斷髮展變化。大體說來,從西漢至今,有煮茶、煎茶、點茶、撮泡法四種烹飲方法。

    1、煮茶法

    唐代以前無製茶法,往往是直接採生葉煮飲,唐以後則以幹茶煮飲,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數民族流行。

    漢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採茶樹生葉烹煮成羹湯而飲,飲茶類似喝蔬茶湯,此羹湯吳人又稱之為“茗粥”。

    唐代飲茶以陸羽式煎茶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陸羽《茶經·五之煮》就記載:“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

    晚唐樊綽《蠻書》記:茶出銀生成界諸山,散收,無採早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唐代煮茶,往往加鹽蔥、姜、桂等佐料。

    2、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團餅茶經過灸、碾、羅等工序,成細微粒的茶末,再根據水的煮沸程度(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鍋邊緣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在二沸時投茶煮,然後分飲。

    具體過程就是:當鍋內的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沸水聲時,是第“一沸”,這時要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嚐嚐水的味道。

    當水煮到鍋的邊緣出現連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時候,是“二沸”,這時需舀出一瓢開水,用竹夾在水中攪動使之形成水渦,再用量茶小勺取適量的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待水面波浪翻滾時,是“三沸”,這時將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鍋內,使開水停止沸騰。此時,鍋內茶湯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餑,但需及時將茶沫上形成的一層黑水膜去掉,因為它會影響茶湯的味道。然後再將茶湯均勻地舀入三個或者是五個茶盞中,而每盞的茶沫要均勻,陸羽認為茶湯的精華就是這茶湯上面的沫餑。

    煎茶法的主要程式: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投茶、攪拌)、酌茶。與煮茶法不同之處:煮茶法中茶投冷、熱水皆可,需經較長時間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時投入“茶末”煮。

    3、點茶法

    宋代點茶比唐代煎茶法更為講究,包括將團餅炙、碾、羅,以及侯湯、點茶等一整套規範的程式。區別與煎茶之處在於,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時投茶煮,而是將茶末適量入盞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湯提點”(煮水瓶)注入盞中,先是調成膏狀,再接著注水,用茶筅快速擊打,使茶與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為止。茶的優劣,以餑沫出現是否快,水紋露出現是否慢來評定。沫餑潔白,水腳晚露而不散者為上。因茶乳融合,水質濃稠,飲下去盞中膠著不幹,自然稱為“咬盞”。

    宋代點茶時強調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式,才能衝點出茶的色、香、味。宋代點茶,煮水改用肚圓頸細高的湯瓶,因為很難用眼辨認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聲音來判斷煮水。

    從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等書看來,點茶法的主要程式有備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擇水、取火、候湯、茶盞、點茶(調膏、擊拂)。

    4、撮泡法

    明代開始,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的飲茶法,逐漸代替了唐代餅茶煎飲法和宋代末茶點飲法,即撮泡法。置茶於茶壺或蓋甌中中,以沸水沖泡,再分釃到茶盞(甌、杯)中飲用。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點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時期才流行。

    朱元璋罷貢團餅茶,遂使散茶(葉茶、草茶)獨盛,茶風也為之一變。散茶代替龍團鳳餅,炒茶工藝逐漸流行,六類茶類開始逐步確立。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續。

  • 2 # 曦蒙樂安(ღ˘⌣˘ღ)

    將採摘來的茶葉清理一遍,把躲藏在裡面的小蟲子、碎屑清理乾淨,採摘茶葉時最好選擇“一芯一葉”。

    味道更好,更清香,把鍋燒熱後,即可把茶葉倒進去,控制好火候,用小火不停地用手翻炒。

    動作要稍微快些,不然茶葉會燒焦,用手炒更靈活,在炒茶之前把手洗乾淨,控制火候,不停翻炒。

    十多分鐘後可以一邊翻炒,一邊用手揉搓,可使葉子更好的捲縮,一小時左右要加快翻炒的速度,四十分鐘即可出鍋。

  • 3 # 願時光依然有你

    家庭手工炒茶的做法步驟

    步驟 1

    山清水秀的地方茶自然就好,採摘一芽一葉的嫩芽頭


    步驟 2

    正確的手法:不要用指甲掐芽尖,而是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捏住芽頭,提起


    步驟 3

    採摘的鮮葉儘可能的大小均勻


    步驟 4

    攤青:在陰涼通風處攤開輕微萎凋約4~6個小時,一般上午採,下午攤青,中途均勻翻動3到4次,使茶葉變軟,香氣慢慢的散發出來


    步驟 5

    準備無油無水無異味的鐵鍋,千萬不要用吃進油的炒菜的鍋,退而求其次洗潔精洗乾淨去油的不粘鍋也可以,一定保證無油!無油!無油!


    步驟 6

    千萬不要用化纖手套


    步驟 7

    殺青:火開到最大,鍋加熱大約200度,投入茶葉,能聽到刺啦刺啦的聲音,快速翻炒讓茶葉都均勻高溫煸燙一下,注意燙手啊,新手戴棉紗手套!戴棉紗手套!戴棉紗手套!


    步驟 8

    只需一兩分鐘,出鍋,茶葉變軟,茶青氣四溢,一定多抖多撒少燜,防止高溫葉底泛紅


    步驟 9

    揉捻:趁著熱把茶葉進行揉捻,將茶葉細胞中的茶汁擠壓出來,能感覺到掌心的粘稠,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於茶湯之中,使茶湯滋味豐富。龍井手法為按壓式,葉片扁平。


    步驟 10

    看看專業製茶人幾十年的手上功夫


    步驟 11

    炒青:小火,鍋溫8.90℃左右,手法:抓,抖,撒,迴圈重複,直到茶葉慢慢收幹,色澤深翠。大約30--40分鐘左右。中途可以出鍋再次揉捻,攤涼,下鍋炒。炒累了可以用家用烤箱低溫90度烘乾。


    步驟 12

    成品茶比例與鮮葉比例通常為1:4~1:5


    步驟 13

    迫不及待試新茶


    步驟 14

    退退火再喝更好喝。 滿手滿室清香,非常愉悅的體驗過程!


    步驟 15

    喝到自己親手採的茶~

  • 4 # 使用者8452355958631

    1、清除茶葉雜質:將碎屑等雜物,清洗乾淨,晾乾水分。

    2、炒茶:洗乾淨鍋,將瀝乾水分的茶葉倒進鍋中,最好用大鍋炒茶,受熱面積大,茶葉受熱更為均衡,火候要控制好,炒茶時要不停的用手翻炒。

    3、揉搓茶葉:在炒茶的過程中要邊炒,邊進行揉搓。炒茶的時間很長,一般要1至2個小時,將茶葉炒成深褐色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金錢會影響戀人之間的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