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龔柳輝
-
2 # 麻花的故事
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生產和生活習慣,在兵器方面自然也促進了熱武器的普及,但並不是工業革命改變了華人以冷兵器為主導的戰爭思想。
當年朱元璋滅元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成規模的火器部隊,也就是說早在這之前華人就已經意識到了火器在戰場上的威力了。
明神機營
既然已經有了意識,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研發新的適合火器的戰術,來使火器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尤其是到了明末,步兵、騎兵協同火槍兵、炮兵作戰的戰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戚家軍更是其中的翹楚。
戚家軍為什麼經常打出個位數比百位數,甚至零比百位數的戰損比,就是因為戚家軍已經是一支以火器為主導的軍隊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面對舉著武士刀,嗷嗷叫著衝過來的倭寇時,戚家軍才能打出如此的戰損比,畢竟倭寇還沒衝過來人就沒了。
所以中國早在明朝中後期冷兵器就已經不能主導戰爭了,要不是明朝窮,皇太極根本就沒辦法突破由火炮鑄成的關寧防線。
但不可否認的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變革使得火器生產不再像原本那麼困難,得到了普及。
只是這其實和中國關係並不大。
戚家軍鴛鴦陣
明清的交接班
為什麼說西方的工業革命在火器運用上對中國的影響不大,因為清朝根本就不重視火器的發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錯覺,不管是萬曆三大徵還是明末和起義軍、清軍的作戰,明軍都大量使用了火器,可清朝入關以後整個畫風就變了,感覺中國又回到了大刀長槍的時代。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火器這種東西的威力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不是不知道,反而就是因為他們太知道了,所以火器才被打壓。
上一秒還炮火橫飛
試想一下,當時入關的滿人只有不到五十萬,其中還有不少是漢八旗。而當時整個中國有一個億的人口,其中又以漢人為主。
想要以不到五十萬的人口統治一個億的人口,不用點手段怎麼可能。
而火器這種大殺器自然是要進行管控的,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火器在民間流通以及不讓火器發展。
所以工業革命的爆發也無法改變當時中國的國情,清朝的想法就是“你強任你強,清風拂山崗”,大不了我就閉關鎖國!
下一秒有舉著刀嗷嗷叫了
閉關鎖國
對的,清政府的高層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是知道的,也就是說西方正在工業革命,火器威力越來越大這些事情,清政府的高層們是知道的。
對此他們也著急,但思來想去又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最後乾脆把門關上,想著只要自己不去招惹人家,人家也就不會上門來欺負自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看到這可能有朋友會說,明朝也實行海禁啊,怎麼不說明朝。
明朝的海禁
其實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有本質上的區別,清朝的海禁是真的閉關鎖國,而明朝的海禁本質上只是為了防範倭寇以及把百姓鎖在土地上耕種,畢竟明朝是一個以農為本的農業大國,要是百姓都出海去了,誰來種地。
而清朝的海禁就是真正的閉關鎖國了,隔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絡。只留了一個廣州港來貿易,這主要還是為了滿足達官貴人們的物質需求,不然估計連廣州港都不會開放。
明朝的海禁主要針對的是普通百姓,官員出海是不受限的,而且就算是倭寇最猖獗的時候,明朝也沒有斷絕和世界的聯絡,朝貢貿易依舊如常。
這也是為什麼明朝時期火器發展水平一直能和世界同步的原因。
清朝海禁
當時明朝不僅有自研的諸如三眼銃、四眼銃、十眼銃、連子銃、虎蹲炮、紅夷炮等火器,也有仿製西洋的火器,如佛朗機炮等,所以當時的明朝並沒有故步自封,自以為是,對於外來的,好的火器依舊會選擇仿製。
這使得明朝中後期火器在戰爭中的比重非常大,相應的戰術更是得到了不斷的開發,甚至各種創新火器層出不窮的出現。
到了明末,火器早已取代冷兵器,成為能主導一場戰爭勝負的利器了。
明朝的部分火器
工業革命
說實話,明末小說都在幫助明朝進行工業革命,實際上這條路大機率是走不通的。
別看明朝中後期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但那僅僅是江浙一帶的小作坊經濟。
這種經濟對農業的依託程度很大,所以封建大地主們才不會反對。
而封建王朝最大的地主是誰?那必須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不是白說的。
封建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們
再接下來就是那些士大夫,所以就算是皇帝不反對工業革命,這些士大夫也不會贊同。
而工業革命之所以在西方率先完成,主要就是因為歐洲那個地方一盤散沙,被說中央集權了,一個有幾座莊園的封建地主都敢把自己的領地叫公國。
所以一旦一群有錢的資本家集中力量要搞什麼事情,根本就沒有一個像樣的國家力量能阻止,這要是在明朝,分分鐘被按熄火,泡都不帶冒的那種。
但就算明朝無法完成工業革命,也不妨礙明朝火器跟上世界的步伐,因為上面說過,明朝對於火器這種利器從來都是不吝嗇的。
資本主義萌芽
結語
當然,不管怎麼說落後的封建制度怎麼都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就算明朝再怎麼鼓勵火器發展,最後也會被社會制度所拖累。甚至不止是火器,種種工業製成品的生產效率都會被拖累。
而壟斷這些的肯定不會是大明的百姓或普通商人,一定還是那些士大夫,到時候就算是皇室再不樂意,士大夫也會逼著社會開始改革,進而明朝要麼還是滅亡,要麼就是被動走上君主立憲的路,工業革命該進行還是進行。如果沒有李自成,或許這才是明朝後面的路。
回覆列表
如果說冷兵器時代是刀劍主導戰爭勝負的時代,那麼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大炮已經可以主導戰爭勝負了。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純粹的冷兵器了。
咱們可以舉一個戰爭例子,努爾哈赤進攻明軍的寧遠城的時候,就是被明軍大炮打敗的,他自己也被明軍的火炮擊中,不久就死了。
可見,中國很早就進入熱兵器時代了,而且熱兵器非常發達,可惜後來,八旗軍統一天下後,更加重視刀劍的作用,大力發展武術和騎馬射箭。
這樣子,之前已經被運用於戰爭的各種熱兵器被清軍冷落了,事實上清朝是中國熱兵器時代的一個低谷,被後人誤以為是冷兵器時代。
事實上,看過太平天國電視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戰場上有各種大炮和各種火器,太平軍的武器都已經槍炮化了,已經是熱兵器主導戰爭的勝負,可見,沒有工業革命,中國也不是冷兵器時代了。
再說了,工業革命僅僅是生產工具的革命,主要解決了織布機和各種運輸動力問題。
嚴格地說,西方的大炮和火器的技術革命是工業革命之後才發生的事,滯後了幾十年,工業革命從1760就已經鋪開了。
但是,比較先進的大炮和快速射擊的火槍到了拿破崙時代才出現,拿破崙就是炮兵專業畢業的學生,拿破崙就非常善於運用大炮的威力,在與敵人交戰的過程中,大炮起來決定作用。
可以說到了1804年左右,西方才有了相對比較先進的大炮。
在此之前,西方的大炮不比清朝好多少,乾隆皇帝的時候,西方的熱兵器和東方的熱兵器也是一個級別的,清軍僅僅是熱兵器的配備在士兵中的比例很低,燧發槍比較多,射擊速度很慢而已。
可見,中國古代不是純粹的冷兵器時代,沒有工業革命,中國也不會永遠處於冷兵器時代,槍炮其實跟弓箭一樣,只要有銀子就可以購買,就像古代遊牧民族不能壟斷弓箭這些武器,近代社會,西方也不可能壟斷槍炮這些武器。
沒有工業革命,買槍炮,也可以組建一支新軍。
咱們不要把槍炮想得那麼複雜,據說貴州一些非常落後的小山村,憑藉手工作坊都可以造手槍,後來的“土八路”在農村都可以建立各種軍工廠。
可見,槍炮其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中國古代就已經發明瞭槍炮,僅僅是射程和發射速度不如後來的洋槍洋炮,但是隻要是槍炮,都是有殺傷力的,它們都不屬於冷兵器,而是熱兵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