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現在想找一個二十年前那樣口感的番茄,真的是比登天還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不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人們自己的選擇,他們居然搞出了“石頭番茄”這麼一個品種,而且大行其道廣為種植!光看這番茄的名字,你就知道,這種番茄的味道會好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現在的番茄已經完全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這是很多消費者的普遍感覺!其實不止是番茄,其它很多蔬菜水果都已經不是以前的味道。這一方面是由於種植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生物基因技術的突破等因素影響。
以前的番茄確實很好吃,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那個時候的番茄並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得到的,每年能在市場上見到它也就是那麼短短兩個月時間而已。不止是番茄,那個時候的很多蔬菜水果都有非常強的時令性,即不到它們成熟的季節,你是吃不到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種植技術的現代化和各種生物技術的應用,大量的反季節蔬菜隨之出現,水果的儲存期大幅增加,導致市面上常年可以買到那些本來只有在特定季節才能買到的蔬菜水果。
但是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這些蔬菜水果的種類多了,但是口感卻明顯下降了許多。就拿番茄來說,現在的口感比起以前差得太遠了。為什麼現在的番茄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原來那些好吃的番茄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這樣?下面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番茄又稱西紅柿、洋辣子、毛辣角等。從它的這些名字看來,此物斷然不是中國的原生物種,肯定是外來物。實際上也是如此。
番茄是茄科番茄屬的一種,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西部沿岸的高地,包括如今的秘魯、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家。公元前500年它就已經被人類馴化,阿茲特克人被認為是最早種植番茄的部落。
16世紀40年代的時候,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引入了歐洲,但是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將它作為食用作物,而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大約在16世紀末期番茄從歐洲傳入中國。
雖然阿茲特克人種植番茄是用來吃的,西班牙人引入番茄時也知道它可以食用,但是在歐洲其他國家,番茄最早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觀賞植物。
在十八世紀以前,生物學家們將番茄稱為狼桃,並將其歸入茄科茄屬,將其視作毒物。而被分進茄科家族中的植物諸如龍葵、曼陀羅、顛茄等等,確實都含有毒性,甚至就算是現在大家每天都在食用的馬鈴薯,儲存不當也會導致中毒。
實際上,最早的番茄也確實是有毒的。只不過和顛茄有點不同,番茄的毒性來自葉子和未成熟果實中所含的番茄鹼,這種物質人吃多了會中毒,但是果實趨於成熟後毒性會慢慢消失。番茄鹼的存在,實際上是植物的一種防禦措施,有了毒素之後,它們未成熟的果實和葉子就和不會被食草動物吃掉。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番茄是有毒的。
但是,面對美洲人種番茄就是用來食用的實際情況,再加上番茄那鮮豔顏色,水靈靈的果實,實在是讓人難以抵制住它的誘惑。總是有人敢於第一個嘗試吃螃蟹的。大約在19世紀20年代,一個名為羅伯特的美華人從南美洲引進了番茄種子,並將其栽培在自己家的花園中。不久,番茄果實就成熟了,他當眾在州政府前的臺階上吃下一整個番茄來以身試毒。但羅伯特吃完番茄後,卻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同時法國一位畫家禁不住誘惑,也吃下了番茄。他吃下番茄後,躺在床上等待著死亡,但一天過去了,他的身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反而感到食慾增長,身心愉悅。
終於在番茄進入歐洲兩百多年之時,《大英百科全書》中承認了番茄的可食用性。人們開始將番茄用於各式各樣的烹飪料理之中,將其製成各種美食。在義大利料理中,番茄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番茄和肉醬的調味在義大利麵和烤麵包中不可或缺。番茄從此在華人的食譜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番茄雞蛋湯、番茄炒雞蛋幾乎是每個家庭都必吃的菜餚,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做一份番茄炒雞蛋幾乎是每個中國家庭的共識。
那個時候的番茄,確實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它既可以當作水果,也可以當作蔬菜。生吃熟吃皆可,深受廣大民眾喜歡。
反季節種植。番茄自然生長和成熟的季節應該是在夏秋之交。但是現在一年四季一天都能買到,這自然得歸功於番茄的反季節種植技術。
對於反季節蔬菜來說由於冬日生長在溫室大棚中,季節性之間的差異這也造成了種植同樣的作物之間能夠接受到的光照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光照強度偏弱也就造成了植物光合效率偏低,能夠合成的有機物量較少,直接性的後果就是果實營養元素較少,比如說含糖量偏少,吃起來沒有那麼的香甜,造成口感方面的差異。
此外,番茄的特殊香味一般需要在20攝氏度左右才能夠更多的合成並積累,然而蔬菜大棚中的溫度比較難達到,最為不利的是,在氣溫偏低的時候香味又分解掉了,大棚夜間溫度偏低,這也是大棚番茄吃起來味道遠不如以前的時令番茄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番茄品種與以前不一樣。上面說了,現在的番茄在全國各地一年四季都能買得到,以前那些好吃的番茄可不是這樣的。這就是大量的商業化的需求,導致對番茄進行了選擇性育種。
大家知道,以前好吃的番茄是軟果型的,但是這種番茄卻存在兩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不適宜長距離運輸和長時間儲存,因為它很容易在運輸過程中損壞,時間稍長就容易腐爛。所以,為了解決番茄能經得起長距離運輸和長時間儲存的問題,人們對其種子進行了選擇性育種。
經過科學家們的選擇性育種後,現在出現在全國各地市場上的番茄被稱為“石頭番茄”,它和二三十年前種植的番茄是不一樣的品種,它是科學家們新培育出的一種皮更厚,肉質更硬,同時汁水更少的“商業化品種”。與之前的番茄相比,它更能經得起長途運輸的折騰,也能儲存較長的時間。
雖然之前的那種番茄相對而言更好吃,但很明顯它無法實現長距離運輸,所以它現在基本被淘汰了。
番茄基因發生了變化。 為什麼大家感覺到現在的番茄會變得更難吃,除了上面講的因為是採用反季節種植,而且是選擇性育種後形成的新品種以外,還有基因方面的原因。現在的石頭番茄之所以難吃,這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一些變化。
對此,中國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中國的某個科研團隊,歷經數年時間,對石頭番茄與原來的軟果番茄各方面進行了對比研究。他們對全世界100種各種各樣的番茄種類進行了嚴格的品嚐以及實驗,最終找出了影響番茄風味的33種物質。隨後,該研究團隊公開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經過他們的潛心研究,明確指出目前農戶主要種植的“石頭番茄”之所以變得很難吃,是因為這些番茄缺失了部分控制番茄風味的基因,最終導致它變得越來越難吃。
新品種番茄的含糖量不高。為了最大化提高番茄的種植效率,也為了能使自己的番茄能賣個好價錢,大多數農戶都是在番茄尚未完全成熟,只是接近成熟時但其表皮仍是青的時候採摘下來出售。雖然這樣的番茄在放置一段時間後自然就會變成成熟且可食用的番茄。但實際上,儘管番茄的催化作用能夠讓其在缺乏養分的情況下自動變成熟,但和那些成熟了才摘下來的番茄相比,含糖量明顯降低不少,這樣對番茄的口感會有影響,尤其其酸甜程度與那些自然成熟後的番茄肯定無法相比。
綜述:從目前情況來看,要想在市場上購買到原來那種“沙瓤”番茄的可能性確實已經不太大,除非是在每年夏秋之交,番茄自然成熟的季節,可能會買到少數農戶自種自食的老品種,否則的話,就只有自己種來食用了。
其實現在的番茄之所以變得如此難吃,主要還是由於品種已經完全改變的原因,而導致品種完全改變的原因,則是巨大的商業需要。但是目前看不到這種需要有緩解的跡象。因此,恐怕長時間以內仍然是這些石頭番茄佔據主流。
當然,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對石頭番茄不感興趣,導致它們的銷量越來越低的話,則會倒逼科學家與菜農們重新進行番茄種的選擇。相信總有一天會解決好番茄的運輸儲存也口感味道之間的矛盾,讓那些好吃的番茄重新走進人們的餐桌。
確實如此,現在想找一個二十年前那樣口感的番茄,真的是比登天還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不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人們自己的選擇,他們居然搞出了“石頭番茄”這麼一個品種,而且大行其道廣為種植!光看這番茄的名字,你就知道,這種番茄的味道會好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現在的番茄已經完全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這是很多消費者的普遍感覺!其實不止是番茄,其它很多蔬菜水果都已經不是以前的味道。這一方面是由於種植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生物基因技術的突破等因素影響。
以前的番茄確實很好吃,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那個時候的番茄並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得到的,每年能在市場上見到它也就是那麼短短兩個月時間而已。不止是番茄,那個時候的很多蔬菜水果都有非常強的時令性,即不到它們成熟的季節,你是吃不到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種植技術的現代化和各種生物技術的應用,大量的反季節蔬菜隨之出現,水果的儲存期大幅增加,導致市面上常年可以買到那些本來只有在特定季節才能買到的蔬菜水果。
但是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這些蔬菜水果的種類多了,但是口感卻明顯下降了許多。就拿番茄來說,現在的口感比起以前差得太遠了。為什麼現在的番茄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原來那些好吃的番茄經歷了什麼才會變成這樣?下面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番茄的來歷
番茄又稱西紅柿、洋辣子、毛辣角等。從它的這些名字看來,此物斷然不是中國的原生物種,肯定是外來物。實際上也是如此。
番茄是茄科番茄屬的一種,是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西部沿岸的高地,包括如今的秘魯、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家。公元前500年它就已經被人類馴化,阿茲特克人被認為是最早種植番茄的部落。
16世紀40年代的時候,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引入了歐洲,但是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將它作為食用作物,而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大約在16世紀末期番茄從歐洲傳入中國。
番茄長期被認為有毒不能食用
雖然阿茲特克人種植番茄是用來吃的,西班牙人引入番茄時也知道它可以食用,但是在歐洲其他國家,番茄最早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作為觀賞植物。
在十八世紀以前,生物學家們將番茄稱為狼桃,並將其歸入茄科茄屬,將其視作毒物。而被分進茄科家族中的植物諸如龍葵、曼陀羅、顛茄等等,確實都含有毒性,甚至就算是現在大家每天都在食用的馬鈴薯,儲存不當也會導致中毒。
實際上,最早的番茄也確實是有毒的。只不過和顛茄有點不同,番茄的毒性來自葉子和未成熟果實中所含的番茄鹼,這種物質人吃多了會中毒,但是果實趨於成熟後毒性會慢慢消失。番茄鹼的存在,實際上是植物的一種防禦措施,有了毒素之後,它們未成熟的果實和葉子就和不會被食草動物吃掉。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番茄是有毒的。
但是,面對美洲人種番茄就是用來食用的實際情況,再加上番茄那鮮豔顏色,水靈靈的果實,實在是讓人難以抵制住它的誘惑。總是有人敢於第一個嘗試吃螃蟹的。大約在19世紀20年代,一個名為羅伯特的美華人從南美洲引進了番茄種子,並將其栽培在自己家的花園中。不久,番茄果實就成熟了,他當眾在州政府前的臺階上吃下一整個番茄來以身試毒。但羅伯特吃完番茄後,卻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同時法國一位畫家禁不住誘惑,也吃下了番茄。他吃下番茄後,躺在床上等待著死亡,但一天過去了,他的身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反而感到食慾增長,身心愉悅。
終於在番茄進入歐洲兩百多年之時,《大英百科全書》中承認了番茄的可食用性。人們開始將番茄用於各式各樣的烹飪料理之中,將其製成各種美食。在義大利料理中,番茄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番茄和肉醬的調味在義大利麵和烤麵包中不可或缺。番茄從此在華人的食譜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番茄雞蛋湯、番茄炒雞蛋幾乎是每個家庭都必吃的菜餚,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做一份番茄炒雞蛋幾乎是每個中國家庭的共識。
那個時候的番茄,確實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它既可以當作水果,也可以當作蔬菜。生吃熟吃皆可,深受廣大民眾喜歡。
為什麼現在的番茄變得很難吃
反季節種植。番茄自然生長和成熟的季節應該是在夏秋之交。但是現在一年四季一天都能買到,這自然得歸功於番茄的反季節種植技術。
對於反季節蔬菜來說由於冬日生長在溫室大棚中,季節性之間的差異這也造成了種植同樣的作物之間能夠接受到的光照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光照強度偏弱也就造成了植物光合效率偏低,能夠合成的有機物量較少,直接性的後果就是果實營養元素較少,比如說含糖量偏少,吃起來沒有那麼的香甜,造成口感方面的差異。
此外,番茄的特殊香味一般需要在20攝氏度左右才能夠更多的合成並積累,然而蔬菜大棚中的溫度比較難達到,最為不利的是,在氣溫偏低的時候香味又分解掉了,大棚夜間溫度偏低,這也是大棚番茄吃起來味道遠不如以前的時令番茄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番茄品種與以前不一樣。上面說了,現在的番茄在全國各地一年四季都能買得到,以前那些好吃的番茄可不是這樣的。這就是大量的商業化的需求,導致對番茄進行了選擇性育種。
大家知道,以前好吃的番茄是軟果型的,但是這種番茄卻存在兩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不適宜長距離運輸和長時間儲存,因為它很容易在運輸過程中損壞,時間稍長就容易腐爛。所以,為了解決番茄能經得起長距離運輸和長時間儲存的問題,人們對其種子進行了選擇性育種。
經過科學家們的選擇性育種後,現在出現在全國各地市場上的番茄被稱為“石頭番茄”,它和二三十年前種植的番茄是不一樣的品種,它是科學家們新培育出的一種皮更厚,肉質更硬,同時汁水更少的“商業化品種”。與之前的番茄相比,它更能經得起長途運輸的折騰,也能儲存較長的時間。
雖然之前的那種番茄相對而言更好吃,但很明顯它無法實現長距離運輸,所以它現在基本被淘汰了。
番茄基因發生了變化。 為什麼大家感覺到現在的番茄會變得更難吃,除了上面講的因為是採用反季節種植,而且是選擇性育種後形成的新品種以外,還有基因方面的原因。現在的石頭番茄之所以難吃,這是因為它們的基因發生了一些變化。
對此,中國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中國的某個科研團隊,歷經數年時間,對石頭番茄與原來的軟果番茄各方面進行了對比研究。他們對全世界100種各種各樣的番茄種類進行了嚴格的品嚐以及實驗,最終找出了影響番茄風味的33種物質。隨後,該研究團隊公開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經過他們的潛心研究,明確指出目前農戶主要種植的“石頭番茄”之所以變得很難吃,是因為這些番茄缺失了部分控制番茄風味的基因,最終導致它變得越來越難吃。
新品種番茄的含糖量不高。為了最大化提高番茄的種植效率,也為了能使自己的番茄能賣個好價錢,大多數農戶都是在番茄尚未完全成熟,只是接近成熟時但其表皮仍是青的時候採摘下來出售。雖然這樣的番茄在放置一段時間後自然就會變成成熟且可食用的番茄。但實際上,儘管番茄的催化作用能夠讓其在缺乏養分的情況下自動變成熟,但和那些成熟了才摘下來的番茄相比,含糖量明顯降低不少,這樣對番茄的口感會有影響,尤其其酸甜程度與那些自然成熟後的番茄肯定無法相比。
綜述:從目前情況來看,要想在市場上購買到原來那種“沙瓤”番茄的可能性確實已經不太大,除非是在每年夏秋之交,番茄自然成熟的季節,可能會買到少數農戶自種自食的老品種,否則的話,就只有自己種來食用了。
其實現在的番茄之所以變得如此難吃,主要還是由於品種已經完全改變的原因,而導致品種完全改變的原因,則是巨大的商業需要。但是目前看不到這種需要有緩解的跡象。因此,恐怕長時間以內仍然是這些石頭番茄佔據主流。
當然,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對石頭番茄不感興趣,導致它們的銷量越來越低的話,則會倒逼科學家與菜農們重新進行番茄種的選擇。相信總有一天會解決好番茄的運輸儲存也口感味道之間的矛盾,讓那些好吃的番茄重新走進人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