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57405358755
-
2 # kwgx雨中的林
在春秋戰國時期,遊說之風盛行,出現了一批知識分子,他們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後世把這個現象,稱之為“百家爭鳴”。
那麼,分封制和百家爭鳴現象的出現,有什麼關係?
可以這麼說,分封制間接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會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
自從周平王東遷後,有著弒父奪位嫌疑的天子,在各個諸侯之間的權威,就急劇下滑,最終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割據局面。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後,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們,都想要爭強圖霸,紛紛尋求讓國家變得富強的方法。另一方面,各個諸侯國的國君,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都願意祿養人才。
這個時期,比較有名的是,秦國推行的商鞅變法。秦國由此以後,國力遠勝其餘六國。
由於各個諸侯國積極推行的人才引進政策,讓原本活躍於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施展自己的學識才能。他們著書立說,遊說各個諸侯國的國君,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
希望各個諸侯國的國君,能夠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從而幫助自己實現政治抱負,拜相封侯,跨越社會階層。
在社會因素和個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就出現了知識圈層的“百家爭鳴”現象。這些知識分子,所討論的問題,大多數為怎樣治理國家,怎樣讓國家變得富強。還有的人,則聚焦於自然,聚焦於戰爭。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學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等等。
2.分封制對於知識傳播的貢獻,促使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現象
周朝取代商朝之後,就在全國推行分封制。周天子將自己的兄弟、子侄、功臣、姻戚等人,分封到周朝的各個地方建立封國。
分封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擴大了周朝的勢力範圍;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個地區的居民同化,促進民族融合。
那麼,周朝推行的分封制,跟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百家爭鳴”現象,有什麼關係呢?
這還得從夏、商時期說起,在那個時期,受教育和傳播知識的權力,是被統治階級所壟斷的。被統治的平民階級,是沒有權力接受教育的。
被統治的平民和奴隸,每天都有繁重的勞動任務,也沒有那個時間,去學習知識。而且,統治者階級為了在思想上奴役他們,更是禁止他們接觸到知識。
這種情況,一直到周朝的時候,才有一點變化。造成這種改變的原因,就是分封制的推行。分封制的推行,讓那些沒有繼承王權的王室子嗣,被分配到周朝的各個地方為諸侯。那些沒有繼承諸侯資格的子嗣,又再次分配到更小的地方。
以此類推,就會有人被分配為平民。這樣一來,原本被統治階級壟斷的知識和受教育權力,就這樣流落民間。時間一久,就會形成一批新的知識分子。
分封制間接促進了,知識在民間的傳播。而知識在民間的傳播,又使得在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出現知識分子成為可能。
總之,周朝推行的分封制,間接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現象的出現。
-
3 # 使用者5572282443715
以前固化的周朝禮儀禮崩樂壞,自然會引起討論和對未來的暢想規劃。
回覆列表
第一,百家爭鳴是思想文化領域中的一個歷史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首先是社會政治發展的需求。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瓦解,周王的地位下降,各諸侯國為在爭霸戰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大肆的招攬有才學的人,這樣,促使了很多有意於仕途的人紛紛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方法,以此來引起諸侯王的重視,因而出現了百家爭鳴現象。
第二,百家爭鳴的出現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使用並推廣,生產力迅速,井田制瓦解,新的經濟因素出現。所以,代表原有的社會的思想極力主張維護原有的社會秩序,代表新經濟因素的思想也應運而生,這樣就會出現新舊思想同時並存的局面,從而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第三,百家爭鳴的出現,是因為這一時期缺少一個統一的中央權威。周朝一直推行的分封制,逐漸產生了強大的離心力,諸侯國的權力越來越大,周政權缺乏權威,所以沒有一種統一的權威思想來控制,思想相對來說會比較自由。
第四,百家爭鳴的出現,還因為此時民間的私學逐漸出現。私學的出現,使教育逐漸下移,也就意味著教育由貴族集團壟斷開始走向平民化大眾化。這種平民化大眾化的教育,催生出更多的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來,這樣就會使思想的自由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