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不知道風
-
2 # 凡凡說歷史
《大宅門》該劇是導演郭寶昌先生根據自身的經歷、以同仁堂樂家的歷史為素材改編而成,其中詹王爺確實是一位大清的王爺,但是是什麼級別的在電視劇中無法判定,不管詹王爺是正王爺還是郡王,他都是大清的王爺。
提到詹王爺,劇中的大格格身上其實可以看出一點,因為大格格經常在在老家蒙古看病,錯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導致遲遲沒有婚配,芳齡二十九還沒有出閣,一直待在府中。大格格在內蒙古養病,可以從中看出詹王爺算是蒙古的外藩王爺。
在清朝末年,宗親系統裡面外藩爵位雖然是授予外姓,非愛新覺羅姓,但待遇和權力大體上和宗室爵位沒有其他的區別,分為: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札薩克臺吉等,這些爵位大部分都是世襲罔替的。
蒙古五大部落之一的科爾沁那塊可是滿清的老家,軍事上還是很強大的,出了很多位太后、皇后、著名的孝莊皇太后大玉兒。詹王府很大可能不是於五大部落及其後代,因為五部落並不可能退出大本營跑到北京去,他們有部落領地。
詹王府的祖先可能是曾經是追隨多爾袞入關的蒙古老部落成員在京城落戶後定居的大臣後代,因為戰功受封王爺,不會是愛新覺羅家的,後來詹王府家經常吃老本,在老佛爺面前總是提起自己祖先是大清立清的重要功臣,,才會出現同治年他詹王府如此破落。
-
3 # 當兵吃糧
就是郭寶昌虛構出來提升逼格的,劇情需要一開始白家家道中落,如果被其他商人打敗,那有點丟人,一般的京官又沒那個權利,所以乾脆弄出個王府,聽著就比較高大上了。
其實要是現實中,就算王府失寵,嬪主子被害死,他一個白家也無論如何不敢和手握兵權的王爺作對,你想啊,慈禧都只能用暗殺的手段弄死嬪主子,且還不敢株連王府,甚至八國聯軍時期,還要啟用,可見詹王爺再不得煙抽,那也是瘦死的駱駝。
反觀白家,就一個太醫院行走,白老大還不是什麼一等一的宮廷御醫,白家本質上還是行商賣藥的,自古民不與官鬥,更何況商人這種以利益為重的人怎麼可能招惹王爺?
-
4 # 世界人文通史
電視劇《大宅門》裡的詹王府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因此有很多人一直在糾結詹王府的地位究竟如何。雖然電視劇裡沒有明講,但我們可以來推斷一下詹王府的級別。
不過詹王府可能只是蒙古郡王的級別,而不是蒙古親王。因為即便只是位蒙古王爺,但如果能夠封得上親王,那也是行醫的白家萬萬不敢招惹的勢力。像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這樣要兵權有兵權,要人脈有人脈的蒙古親王,就是十個白家也不敢惹。
-
5 # 南瓜報告
詹王府的級別,《大宅門》裡並沒有具體描述。不過說實話,《大宅門》裡的詹王府在權勢方面真的很一般,連給宮裡提供藥材,同時也有太醫背景的白家都能與之“掰手腕”,看來詹王爺在皇上那並不得寵。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詹王爺並不是愛新覺羅氏的王爺,他來自蒙古,平時為皇上帶兵打仗平叛亂,是典型的“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蒙古王爺。
說白了,皇上用得著詹王爺的時候,自然是關係緊密。但世道和平,再加上詹王爺的女兒在皇上那並不得寵,他的權勢自然要弱一些。
在劇中,白家敢跟詹王爺“鬥氣”,底氣除了來自白老爺子比較剛的性格外,主要是白老爺子覺得詹王爺已經是失勢的王爺了,換作對手是恭親王一樣級別的王爺,白家斷然不敢翻臉。
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不濟詹家也是王爺級別。所以,白家還是因為與詹王府交惡,導致了白老大遠走他鄉,一輩子都不能回家。
-
6 # 不書
說實話,大宅門裡面的詹王我在當初看的時候還不明所以,後來就越來越看不懂,現在覺得這個角色就是個笑話。
滿清大體來說是分為三類王爺,一、宗親王爺,二、蒙古封爵王爺,三、戰功王爺。首先是宗親王。
其次是蒙古封爵王爺。
最後是戰功王爺。
而且,他這個詹王府充其量就是多羅郡王級別,不可能是和碩親王,因為這親王還是擁有一定勢力的,再怎麼差捏死他白家問題還是不大的。
但是不論怎麼說,一個王爺也不至於那麼窩囊,瘦死駱駝比馬大,經商的永遠幹不過從政的,要是現實時候的滿清絕不可能發生這類事,所以我說最大可能性就是虛構供大家娛樂的人物世家而已。
-
7 # 曲水流觴178092235
首先不可能是蒙古王爺 蒙古爵位最高也是親王級別 外蒙還有比親王高的五個大汗!而且蒙古王爺在北京沒府邸 唯一一個有可能在北京的就是僧格林沁 但是他的地位和戰功估計10個白家都不夠他弄的!在看名字詹王府 應該是編劇胡寫的 而且假設的也應該是宗室親王或郡王 如果真是宗室親王 哪個衙門敢接這個官司?哪個衙門敢審敢判!宗室犯錯有宗人府 這只是電視裡的劇情而已!
-
8 # 單行道2988
電視劇裡常公公對貴武說的一番話頗有內涵:想拿詹王爺壓我?這會兒不是同治爺的天下了,嬪主子也死了,恐怕詹王爺不大風光的起來了啵!
-
9 # 四川達州人
清代,蒙古貴族也可以封王。住在北京的蒙古王爺一般是郡王,極少數是親王。
滿蒙聯姻多年,真正的草原蒙古貴族都是清政府重點拉攏的物件,而詹王XX這樣的貴族實際屬於第二等。
當然,貴族也要分三六九等,居住北京城的黃帶子紅帶子很多窮得扛活度日,一個脫離部落的蒙古王爺也精貴不到哪去,而真正的蒙古大部落首領不會長期居住北京。
至於詹王二女兒是同治妃子,要知道同治掌權不過短暫幾年,死後皇后都被慈禧逼死,妃嬪被慈禧冷看,也不會是什麼有勢力的。所以詹王在朝中話語權不似曾格林沁那樣牛。這才是白老爺子敢於和對方硬槓的原因。否則換個宗室郡王試試?
-
10 # 號角催人紅旗飄
蒙古王爺有很多是清代公主的額附(駙馬),住在北京,而蒙古王公怕天花水豆都不願往北京。所以北京僅有不多的幾座蒙古王府: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的王府,阿拉善親王府(也叫羅王府,塔王府,達王府),還有喀爾喀親王的那王府,第一代喀爾喀超勇親王策凌很有名。所以不外乎這幾座王府的王爺為背景,(大宅門)的詹王應該是親王級別。圖為末代科爾沁親王:阿穆爾靈圭一家。(僧格林沁曾孫,後立者為玄孫和希格)
-
11 # 千佛山車神
詹王府的原型可能是北京的“那王府”,親王級別
“那王府”又稱呼“超勇親王府”,是北京最大的一座蒙古王爺府邸。
第一代超勇親王是蒙古喀爾喀臺吉——策稜。
(那王府)
策稜,成吉思汗直系後裔。康熙三十一年其祖父丹律攜他投歸清朝,康熙帝授予策稜三等阿達哈哈番的職位,在京師為其賜予住宅,並下令將他帶入內廷教養。
滿蒙聯盟是清帝國統治的基礎,為此蒙古貴族在爵位上是與滿洲貴族無異的,同樣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等封爵。
策稜在歸附清朝後屢立戰功,爵位從貝子到多羅郡王,再到和碩親王,最後受封超勇親王!
親王是清代爵位的最高級別,超品。這個爵位除了皇族宗室外只授予蒙古貴族,連滿洲貴族都沒有封親王的資格。
在清朝徹底征服全國後,漢人通常最高只能封侯爵,哪怕是曾國藩這樣為帝國力挽狂瀾之人,也就是封了個一等毅勇侯。
滿人作為自己人,最高可以封公爵。
王爵,包括親王和郡王,只有皇族宗室和蒙古貴族可以獲得。
乾隆的內侄福康安曾經被封為嘉勇郡王,即便死後追封的,但也已經是清代異姓臣子獲得的最高爵位了。
而且坊間還盛傳:福康安做所以能獲得郡王爵位,完全是因為他是乾隆的私生子。
(策稜畫像)
不過按理說蒙古親王的政治地位和待遇是比不過皇族宗室親王的,但策稜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曾被朝廷授予黃帶子,地位等同於清朝宗室!
策稜死後,其親王爵位由後人世襲,不降爵。其最後一任“超勇親王”叫那彥圖,此人比較廢柴,應該就是《大宅門》裡面的詹王爺原型了。
-
12 # 農民工說古道今
電視劇《大宅門》的劇本是該劇導演郭寶昌先生根據自身的經歷、以同仁堂樂家的歷史為素材改編而成。雖然很多故事、人物原型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已經經過了藝術加工,並不能和真實歷史劃等號。下面的內容只就電視劇本身而言,不涉及歷史原型。
詹王府,既然被稱為王府,那麼詹王爺自然就是王了。從劇中人物的服裝來看,也是默認了其王爺身份的,至於是親王還是郡王,劇情中沒有交代。因為電視劇《大宅門》對於官服的使用沒有嚴格按照歷史標準。因此,我們也無法從正龍、行龍補子來確認詹王爺到底是親王還是郡王。不過,無論怎麼說,詹王爺是王沒有疑問。
同時,劇中又提到,詹王爺的女兒是同治帝的嬪妃。為了避免人倫尷尬,清朝的宗室、覺羅之女是不參加選秀的。換句話說,詹王爺肯定不是宗室王爺,也就是不姓愛新覺羅。在清朝,不姓愛新覺羅卻可以封王的,就只能是外藩封爵系統中的王爵了。再結合從劇情中提到詹王府大格格從小在蒙古長大,基本可以確定,詹王爺屬於外藩蒙古的親王或者郡王,大致相當於晚清名將僧格林沁的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之類。
清朝的封爵系統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包括愛新覺羅家族遠支——覺羅)爵位、外藩爵位。宗室爵位只授予宗室黃帶子,也就是清顯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孫、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兄弟舒爾哈齊、穆爾哈齊、巴雅喇的後裔(雅爾哈齊絕嗣)。異姓功臣爵位授予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和不在旗的漢人功臣。當然,這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其中還包括了愛新覺羅家族的遠支——覺羅紅帶子,也就是清景祖覺昌安兄弟六人除宗室黃帶子以外的後裔。外藩爵位授予外藩蒙古(不在蒙古八旗的蒙古人)、回部等少數民族地區的首領。
外藩爵位系統雖然是授予外姓的,但大體上和宗室爵位差不多,只是適當加入了諸如汗、塔布囊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爵位。大致分為: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札薩克臺吉、一至四等塔布囊等(內外札薩克略有不同,這裡就不鋪開說了)。而且,這些爵位大部分都是世襲罔替的。但是,他們並不能被稱作“鐵帽子”(清朝的所謂“鐵帽子”,特指十二家世襲罔替的宗室親王、郡王)。
詹王爺大致就是外藩封爵系統中的札薩克親王或者札薩克郡王。雖然都是親王、郡王,由於與皇帝不存在血緣關係(或者僅僅是公主的後裔),這些王爺們的王爵的含金量實際上要低於宗室親王、郡王。之所以給他們封王,完全是統戰的需要。當然,具體也要看皇帝的信任,如札薩克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因為在祺祥政變中堅決站在了慈安、慈禧一邊。因此,祺祥政變之後大受重用,其實際地位要遠高於一些虛位無權的宗室親王、郡王。
再說白一點,外藩爵位系統的親王、郡王,如果在朝中沒有具體差使,實際上就是一個地頭蛇,在高層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電視劇《大宅門》中的詹王爺因為女兒成為了同治帝的嬪妃,因此受到了姑爺的重用,可能在朝中也擔任了一些職務,因此具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後來因為慈禧不喜歡詹王爺的女兒,這位“嬪主子”莫名其妙就一命嗚呼了,為此還連累了白家大爺白潁園。在女兒去世、同治帝駕崩之後,詹王府徹底失勢,用常公公的話說就是:“現在不是同治爺的天下了,詹王爺不大威風得起來了啵。”很寫實!雖然還是王爺,在朝中沒有了地位,外藩蒙古的札薩克親王、郡王充其量就是一個地頭蛇,不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裡,連個老太監都敢不把他放在眼裡。
大致就是這麼一個情況,畢竟是藝術作品中的人物,不好和真實歷史人物掛鉤。能力有限,只能說出這麼多了。文中如有謬誤、不足,敬請海涵、指正,拜謝!
-
13 # 炒米視角
我是炒米,我來回答。
《大宅門》裡的詹王府應該是脫離草原環境,久居京城的蒙古外蕃扎薩克親王或者郡王。炒米之所以認為他是蒙古王爺,最主要的就是因為他是王爺並且他的女兒嫁給了同治皇帝。
雖然蒙古貴族到了晚清已經非常式微了,僅剩曾經站隊成功的僧格林沁等為數不多的博爾濟吉特氏等家族的最後榮光。
但是滿蒙聯姻一直到同治及以前都是主流。而且同治皇帝的確有一個上三旗蒙古正藍旗的嬪妃阿魯特氏,是賽尚阿侍妾生的庶女,死後被溥儀追封為同治的皇貴妃。賽尚阿雖然做到了首席軍機大臣,但說白了還是個包衣奴才,並非王爺。
清朝的皇帝的後宮通常都是內務府上三旗的包衣出身,而且越往後清朝的皇帝被內務府“綁架”得越厲害。
而無論詹王爺是親王還是郡王,女兒能嫁給清朝皇帝,他必然不屬於愛新覺羅。而清朝的王爵還是比較值錢的,不屬於愛新覺羅,又是世襲罔替下來的,只能是外蕃蒙古王爺。
不過很顯然這個詹王爺應該是世襲罔替了多少代下來的王爺,“廢材”一個。或許祖上因戰功或者因為重要的站隊正確,是非常厲害的角色,但到了詹王爺這一代。他則完全和後來沒落的“鐵桿莊稼”們無二了。
而詹王爺盛氣凌人一時,就是因為仗著女兒進來宮,之所以是他女兒進來宮,而非其他人的女兒,極有可能是因為在“辛酉事變”裡,他和僧格林沁一樣,站隊成功,站在了慈安這一邊。但是畢竟撞來的運氣消耗得快,同治一死,慈安很快就失勢了。而詹王爺顯然和慈禧關係無法再進一步。
所以很多人猜測“詹王府”的原型可能是“那王府”,的確有很多可以附會的地方。
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喀爾喀臺吉策稜在歸附清朝後,由於屢立戰功,爵位從貝子到多羅郡王,再到和碩親王,最後受封超勇親王,也算是一代傳奇,但是到了那彥圖,就徹底淪落了。
借用劇中常公公的話:“現在不是同治爺的天下了,詹王爺不大威風得起來了啵。”
是啊,人走茶涼,詹王爺也絕非僧格林沁那樣的一代武將,不然至少還可以繼續被重視幾年。自身沒實力,攀上高枝,也會掉下來。
-
14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詹王爺,是《大宅門》當中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但從連續劇中給予的諸多資訊,也不難繪製出詹王爺的輪廓,他倒像一個復活版的鐵帽子王僧格林沁!
1880年,故事開始,此時詹王爺居住在京城,北京城也有著龐大的王府和家眷,而在二爺看病的過程中,其與旁人的聊天又流露出了這樣一個資訊:詹王爺早年居住在蒙古,多年前由於二女兒的進宮,其舉家搬遷到內地並留下大女兒在蒙古打理老家的家業。從這個資訊就可以看出,詹王爺並不是滿洲王爺,而是蒙古族血統的蒙古王爺。
殺馬砸車事件發生後,第二天白萌堂來到詹王府檢視大格格的病情,與王爺聊天時又提到了王爺一直忙於內地的戰事,之前長期率軍在內地作戰,由於四處征戰北京只是他臨時的住所,因此他也無暇顧及留在蒙古的大女兒,造成女兒成了老姑娘。結合清朝歷史的背景,以及連續劇所給予的情節,我們也不難繪製出有關詹王爺的人生履歷。
1、身為蒙古王爺,早年一直駐紮於內蒙古。
2、隨著19世紀50到80年代,內地長達幾十年的農民起義戰爭,太平天國、小刀會、捻軍、甘陝回亂.....幾十年的時間裡,內地爆發的大小農民起義不下數百起。由於此時的綠營武裝和八旗軍隊已經崩潰,清政府不得不起用漢族地主武裝和少量殘存的、具備戰鬥力的蒙古軍隊。長期駐紮在內蒙古,生活在艱苦地區還保留著軍人素養的詹王爺和他手下的蒙古馬隊,終於得到了啟用的機會。
3、也許是軍事和政治拉攏方面的需要,同治皇帝時期,詹王爺在重用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強了與滿族皇族的聯絡,自己的二女兒成為了同治皇帝的妃子。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上,詹王爺的地位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可以說,此時的詹王爺,其權勢甚至強於同時代的曾國藩左宗棠等人,畢竟後者只是掌握實權,但詹王爺不僅掌握著實權,還有著與滿洲皇族的姻親關係,以及他王爺的貴族身份!儘管從爵位的地位上比較,跟滿洲王爺相比,蒙古王爺只能算是二等王爺,但比拼權力和實際關係,詹王爺可以算得上是權傾朝野!
但到了大宅門故事發生的1880,一切都開始變得尷尬起來!
首先,自己的女婿同治皇帝多年前已經病逝,留在宮中的女兒與慈禧太后關係並不融洽,詹王爺在後宮的力量已經消失。
結合1880年的時代背景,此時太平天國和捻軍等農民起義的殘餘力量早已被消滅殆盡,隨著洋務運動的大範圍推起,漢族政治力量開始在清朝政治體系佔據了核心比重。既失去了戰場上的利用價值,又插手不了自己從來沒參與的洋務運動,詹王爺在清朝政治場上的地位已經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更別說清朝時期,滿蒙兩族的奇特關係,也讓詹王爺逐漸與清廷高層之間拉開了距離,畢竟這兩個民族當年都是靠造反起家,清朝幾百年的歷史,對蒙古這個民族雖然利用,但也同樣防備!
也正因為如此,長期出入皇宮已經保持與皇宮密切聯絡的白家大宅門,更清楚這樣的利益關係!
所以殺馬砸車事件發生後,白家老三豪氣地喊出了這樣一句話:走!我們也把他們王府給砸了!當然,這是一句氣話,此時的詹王爺雖然已經呈現出了政治領域上的下滑,但畢竟還保留看著官場權勢上的餘威,白家也不敢貿然的與其硬碰硬,否則白萌堂何苦忍受長達幾個月的屈辱,直接砸了對方的王府不就得了!
-
15 # 六七三十八
祖上靠戰功封王,世代襲爵的蒙古王爺,與清廷的關係比較微妙,若即若離,互相防備,聯姻關係其實很脆弱。雖然稱王,畢竟不是皇家血脈,永遠算不得天潢貴胄。
回覆列表
不考慮歷史原型背景,只按照電視劇情裡的描述分析。弄清楚該府主人是何等身份,自然就懂了詹王府是什麼級別。
詹王爺是個有戰功的蒙古王爺。按大清爵位等級,其屬外藩蒙古世爵,當屬親王一級。惟其如此,他的二女兒才能嫁給當朝的同治皇帝做嬪妃。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特別是皇帝娶外藩女子尤為重視。
清代,蒙古貴族也可以封王。住在北京的蒙古王爺一般是郡王,極少數是親王。滿蒙聯姻多年,真正的草原蒙古貴族都是清政府重點拉攏的物件,而詹王這樣的貴族實際屬於第二等。當然,貴族也要分三六九等,居住北京城的黃帶子紅帶子很多窮得扛活度日,一個脫離部落的蒙古王爺也精貴不到哪去,而真正的蒙古大部落首領不會長期居住北京。
詹王爺乃一介武夫,生性魯莽,做事迷糊。按理說,他是皇親國戚,皇上的老丈人,應當有權有勢。可白家敢肆無忌憚與之對抗,這也簡接表明他的王爺爵位與宗室爵位中的皇帝自家兄弟稱呼“親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至於詹王二女兒是同治妃子,要知道同治掌權不過短暫幾年,死後皇后都被慈禧逼死,妃嬪被慈禧冷看,也不會是什麼有勢力的。所以詹王在朝中話語權不似曾格林沁那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