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科普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2022年立秋很特殊,有啥預兆?看看老祖宗的農諺都說了啥?

    夏已盡,秋將至。一葉落,天下秋。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夏季已經過去了,迎來了秋天。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是一個氣候由炎熱轉涼的過渡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8月7日-9日之間。

    在古書《孝經緯》中有一段描述立秋的,是這樣說的:“大暑後十五日,鬥指坤,為立秋。秋者,揫也,物與此而揫斂也。”這裡面的“揫”是指聚集,所以,“揫斂”就是聚集收斂的意思。

    這句話的大意是,立秋後,天氣就發生變化了,開始進入聚集收斂的階段了。陰陽之氣開始發生轉變,陽氣開始漸退,陰氣開始漸長,萬物隨著陽氣的逐漸下沉而逐漸蕭落。

    民間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的說法,意思是說立秋一到,梧桐樹就開始落葉了。咱們現在來看梧桐只不過是樹木的一種,但是在古時候人們認為梧桐是有“靈性”的樹,它的葉片是對秋涼是最為敏感的。在《花鏡》上說:此木能知歲,它每枝上有十二片葉,象徵十二個月,如果閏月,就會多長出一片葉,十三片葉。

    從宋代開始在立秋這一天,皇宮裡的太史官,會早早地守在大殿外面的梧桐樹下,眼睛緊緊盯著梧桐樹枝上的葉子。當梧桐樹上有一片葉子開始落下的時候,這個太史官會立刻向著宮殿大喊“秋來了”!整個大殿都會喊“秋來了”。這時,護衛會護著皇上到郊外的狩獵場去舉行盛大的涉獵活動。

    古代在立秋這天舉行涉獵活動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表明,從這一天就要開始操練士兵了,另一方面透過涉獵活動為秋神準備祭品。

    從漢代開始,民間把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定為“秋社日”,傳說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時,作物已經收穫完了,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到了宋代時,秋社日這天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等一些習俗。

    我們現在要比過去先進多了,再也不用派專人去梧桐樹下緊盯葉片了。今年的立秋的交節時間是公曆8月7日,農曆七月初十,20點28分57秒,也就是明天晚上。當然,節氣的交節時間只是一瞬間,太陽黃經剛好到達135度時就是立秋了。

    2022年立秋很特殊,老人說是“閉眼秋,大包伏”,這是啥預兆?晴天下雨有什麼說法呢?

    古代是農耕社會,天氣對莊稼的生長影響較大,農民基本上都是靠老天賞飯吃,遇到不好的年景就要捱餓了。所以,古人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流傳了下來。

    雖然,這些農諺俗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並且,現在的氣候條件也和過去不同了,但也影響我們瞭解古人是怎麼判斷年景的。

    今年的立秋交節時間是農曆七月初十,陽曆8月7日,也就是明天。立秋以後白天的溫度和沒什麼變化還是很炎熱,但是到了晚上已經漸漸地有了涼風。

    今年的立秋很特別,不僅是“閉眼秋”還是“母秋”,還是“大包伏”,總之就是一個字“熱”!

    “閉眼秋”比較容易理解,古人把立秋交節時間在午前稱為“睜眼秋”,把立秋交節時間在午後稱為“閉眼秋”。有啥區別呢?這裡是一個比喻的說法, “老虎”眼睛掙得很大,說明天氣沒那麼熱,老虎眼睛眯成一條縫,說明天氣很熱。是形容“秋老虎”的炎熱程度。

    今年的立秋交節時間是在明天晚上8點後了,是“閉眼秋”按古人的經驗總結,立秋後還要熱上一段時間。

    立秋在古人看來也是分“公母”的,把立秋交節時間在單數的日期稱為“公秋”,在雙數的日期稱為“母秋”。今年立秋交節時間是農曆七月初十,很明顯是“母秋”。老話說“公秋爽,母秋兇”,看來秋後天氣還是很熱的。

    今年立秋還是“大包伏”,這裡的伏是指末伏。如果,立秋交節和末伏是在同一天就是“伏包秋”,如果是在立秋好幾天之後才進去末伏就是“秋包伏”。

    這個“包伏”也是分大小的,立秋交節時間離末伏頭一天近就是“小包伏”,離得遠就是“大包伏”。而今年立秋完了後8天才是末伏的頭一天,是“大包伏”。能夠熱多久不好說,但是最少還要熱上18天,因為,立秋後還有中伏8天和末伏10天,總共是18天。

    那麼立秋這天下雨和晴天有啥說法呢?農諺是咋說的?分享幾個給大家,看看老祖宗說的還有道理嗎?

    “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兩個正好相反,意思是說立秋這天打雷下雨對莊稼長勢和收成不利, 反而晴天有利於莊稼生長,農民不用擔心旱澇。立秋溫度高有利於籽粒飽滿,對產量的提升有幫助。如果,連續陰雨天氣,積溫達不到,即使能夠結果,也不會飽滿,對最終產量有影響。

    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這句農諺比較容易理解,大意是說,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緩解旱情;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要提前做好澆灌等防旱措施。

    當然,農諺是有地域性的,有的地區乾旱,有的地區經常下雨。所以,這個地區下雨不好,但是換了一個地區,下雨反而是有利的。例如,農諺還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的說法。

    關於立秋的農諺還有“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等等。

    您認為,老輩人留下來的農諺有道理嗎?拿到現在還準嗎?您還知道哪些關於立秋的農諺,期待您的分享!

  • 2 # 越努力越幸運0524

    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也就是農曆的7月初十,那麼,立秋下雨有什麼預兆嗎?

    眾所周知,立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話說“立秋下雨,百日無霜”。

    這句話也非常好理解,也就是說如果立秋這天下雨的話,那麼100天內不會下霜。當然這100天是泛指,100天的話大概就到11月的中旬。而11月中旬差不多是立冬的節氣到了。

    本該霜降的時候就下霜,到了立冬才下的話也可以看出來今年的天氣熱,冷得慢些。

    俗話又說“立秋有雨秋落落,立秋無雨秋乾熱”。這句話又該怎麼理解呢。

    如果立秋這天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雨水就會多,反之的話,後面會出現嚴重的秋老虎,也就是說天氣還會炎熱很長一段時間。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萬物生長靠太陽,除了太陽也就是水了。秋天是地瓜,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大力生長的時候,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障他的生長。

    立秋這天如果下雨的話那麼有利於農作物的豐收,如果沒有下雨的話今年的收成大減,令人堪憂。

    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些智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超多的便利。

    “立秋有雨是順秋”,“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無一不在說明,立秋這天下雨的話是非常好的預兆,接下來一切順利。

    希望我們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 3 # 放飛4305

    南方真正等天氣轉涼還有將近兩個月,也就是9月底,立秋只是一個節氣而已,不代表是秋天的氣候。如同立春一樣,不代表已經是春暖花開,反而這個時候也是最冷的季節。

    但立秋和立夏在天氣方面是完全相反的;立夏以後,每下一場雨氣溫就越高。而立秋又不一樣,每下一場雨氣溫就下降幾度。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場秋雨一陣涼就是這個道理。而且立秋以後還有一個規律,那就是白天雖然熱,但晚上比較涼快,人們可以睡一個好覺,第二天精神充沛。

  • 4 # 龔勝榮

    2022年立秋也沒什麼好特殊的,一個字:熱!晴天下雨很正常,有時烏天黑地雨點都不打一顆,有時侯晚上不知不覺又下雨了,這叫天冬雨!

  • 5 # 伊春美食美客

    小時候的童趣裡,我們遇到過晴天下雨的現象,我們而且還會說著一種很卡通的歌謠,那就是晴天,下雨澆王八。

    雨後麻花落勿久。

    鹹物返潮天將雨。

    諺語說:立秋有雨樣樣收,下雨是豐收的好年景。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立秋下雨是好兆頭。因為一場秋雨一場寒,下雨驅走了秋老虎的餘熱,是不是莫大的好事呢?

    當然說下雨是好事,

  • 6 # 太行愚公

    你難道是“柳八爺”的徒弟?咋這麼多的“聯想”呢?太陽和雲彩如果角度不對準下雨的地區,烏雲也就遮不住太陽了,這種情況每年都有,有何特殊?到是今年熬過盛夏的疫情,成了讓人頭痛的大問題?

  • 7 # 正義凜然907U

    從歷史文化看中國的二十四節氣預言,是有根本性依據的!也很準確的!但是世界在高科技的引領下,各領域發展迅猛!造成了大氣侯的變化!地球在升溫!冰山在融化!所以現在的氣侯也在隨之應變中!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的定理也受到不同層度的變化無常!

  • 8 # 使用者一溪雲

    “立秋”是廿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在農事諺言中,對這一天的天氣情況是有講究的。晴天或陰雨天,都是對未來的(特別是往後一個月)天氣情況,有一個準確的研判,它是古代先民根據歷年來天氣與農作物生長管理中,吸取和積累的寶貴經驗。

    諺語說:“逢立秋,哪裡下雨哪裡收”,它的意思是說,立秋(或立秋以後)這天,哪個地方陰天或下雨,哪個地方的秋糧,就會獲得大豐收。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今年來說,因為立秋時節,仍處在三伏天的中伏,此時天氣高溫悶熱,莊稼本身和農田中的水分揮發量較大,很容易造成乾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份,就會造成減產。

    像我們濰坊地區的農村,此時的大田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地瓜,還有各類稻穀黍糧,以及花生綠豆和芝麻等雜糧。玉米正值揚花授粉期,地瓜花生等也正需要大量的水份,來保證植株和莖塊的快速生長。

    針對三伏天,還有諺言說道:“三天不雨一小旱,五日不雨一大旱”。這充分說明了,此時的下雨天,對莊稼生長的重要性。

    如果立秋這天是個大晴天,說明接下來的日子,就會是少雨的天氣,很容易造成旱情,會影響莊稼的正常生長,就要提早做好防範。

    由此不難看出,立秋這天要是陰天或下雨的天氣,對秋季作物的生長是十分有利的。

  • 9 # 青澀星空vl農村人

    預言可信嗎,不可信,天時地理沒有人能破解出來,農村有句話,天當誤收人當誤丟,老天爺讓你吃你就吃不讓你吃你吃不了,也就是說該是好收成自是天意,凡人改變不了的

  • 10 # 上進的山裡農哥

    今日是立秋,自古有句農諺語:“立秋下雨秋秋有,立秋下雨高田飯。”意思是說,立秋那天下雨的地區,種植的作物都不被旱壞,高低田地作物都有好收成。如果不下雨,種植作物會旱壞死,收成就不好。按往年立秋日下雨否的判斷,準確度都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大家在今日的晴雨天氣情況觀察今年晚稻作物收成吧。

  • 11 # 崇一藝術

    有一定道理,這都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但在當今生態環境汙染,破壞嚴重就不太準了。但還是值得參考的,系″立秋緊丟丟,過秋種無收"立秋這個節氣,要把別的工作丟下,趕緊種晚稻,不然無收成。這是我經過的,立秋之節季過後種的晚水稻不結果,或生無米旳空谷殼。以前有一次二三畝地誤了時間,結果一粒稻穀都無收穫,只能把蘋割去畏牛。

  • 12 # 明月1141125347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這句俗語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是說立秋當天是陰雨天氣的話,那麼便意味著農民種植的莊稼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在秋收時節,處處都能看到金燦燦豐收的景象。

    “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可見,立秋下雨還是個不錯的徵候,如果立秋節氣這一天,或者立秋節氣前後這幾天出現降水天氣,那麼到了白露節氣這幾天,會出現大風天氣,涼意更濃。

    今年8月7日,進入立秋節氣,也就是預示著秋天的到來。當然,天氣還不會馬上降溫,秋老虎依然高溫不減。但是,早晨下晚已是涼颼颼。其實,秋季的開始,從溫度劃分標準來看,需要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才是秋天的真正開始。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立秋節氣到了,大家知道,一場秋雨一場寒,溫度也會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涼爽。還有的說:“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也是對天氣變化情況的預測。

    實際上,在農耕時代,沒有準確天氣預報,這些農諺俗語還是有一定的指導和預測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揚四海片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