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樂之家

    7月27日晚,華為召開了全場景新品釋出會,與之前的釋出會不同,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流程中,幾乎所有的新品都是圍繞HarmonyOS 3來發布的,可以說每個新產品的核心亮點,都是體現在HarmonyOS 3的互聯互通上面。

    另外根據官方資料來看,截止到7月,搭載HarmonyOS 2 的華為裝置已經超過了3億臺,鴻蒙智聯產品發貨量也以超過了1.7億。官方表示,鴻蒙系統是史上發展最快的作業系統。在華為啟動了百款華為機型的升級服務後,在100天時間內使用者數量突破了1億,版本升級率高達77%,是史上發展最快的智慧終端作業系統。

    這不禁讓我有些感嘆,作為一個才誕生三年的作業系統,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到如此規模。

    釋出會上,首批內測更新機型名單也一併公佈,為華為P50系列、華為Mate 40系列、華為智慧屏V65 Pro/V75 Pro以及華為MatePad Pro 12.6英寸 2021版,至於其他機型的更新時間則需要等待官方通告。

    驚人的發展速度證明了HarmonyOS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鴻蒙的目標,不只是與安卓、iOS的競爭,而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更大的市場空間。所以,HarmonyOS 3的釋出,不僅是華為的一個重要節點,更是一件行業大事,將進一步加速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最大的升級點,是桌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麼一種感覺,每次看這些新系統釋出會時總是會被某些功能給驚豔到,但後續在使用中卻完全想不起這個功能的存在,更別說那些根本不關心新系統帶來了什麼新功能的普通使用者了。而這也是HarmonyOS 3.0所需要面對的難題,怎麼去讓消費者記得住這些功能呢?

    他們給出的答案很直觀也很簡單,將大部分新功能全部集中呈現在手機桌面上,哪怕是小白使用者,看到桌面上出現了幾個從未見過的事物也會好奇地去點選試用一下。換句話說,如今的HarmonyOS對於消費者需求的理解可以越來越人性化,它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和場景下,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提供相應的服務。

    圖源華為官網

    簡單舉個例子,HarmonyOS 3.0對萬能卡片和小藝建議進行了相應升級,對於支援萬能卡片的應用,使用者只要輕輕往上滑就能撥出相應介面,能夠大大節省點選操作步驟和等待時間。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萬能卡片雖然很好用,但它的佔用面積太大了,數量一多起來整個桌面都被佔得滿滿當當,似乎效率和整潔這倆點根本無法同時共存。

    那麼HarmonyOS 3.0是怎麼做的呢?它拿出了一個看起來毫無新意卻實用性暴增的功能:卡片夾,能夠將這些卡片統一放納在一起,就像我們的錢包一樣,需要時再滑動翻找到自己想要的卡片內容即可。

    可能有些讀者有些疑問,這個萬能卡片的實用點到底在哪兒?使用者無需一個一個開啟APP,透過卡片就可以簡單、快捷地實現所需服務。其實,今天我們很多應用都不是去APP裡找,而是在微信小程式上使用,拿來即用、用完即走。鴻蒙萬能卡片的本質就是服務的原子化,目的是讓服務更加便捷地直達使用者,這是服務模式變化的趨勢之一。

    光從這一點我們便能猜想出未來手機功能的迭代和發展方向:更加個性化且智慧化,換句話說不再是我們專門去找這些功能,而是在我們需要某些功能時手機就會自動把它推到你面前。從而讓裝置能夠更好地瞭解你,而不是使用者去了解裝置該如何使用。

    至於什麼鴻蒙智聯、超級終端,由於我們手上的華為Mate 40 Pro還未收到相關更新包就不在這裡過多去講解了。而且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應該也只有流暢度和萬能卡片,其他的功能要麼是HarmonyOS 2.0已經有的,要麼是需要其他華為裝置的協同才能實現的,要麼是感知不算太明顯的。

    HarmonyOS 3.0是質變?還沒有

    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看,HarmonyOS 3.0並不算一個能被稱作是發生了質變的系統,因為它所帶來的升級點真的不算太多,更像是HarmonyOS 2.0縫縫補補後的一個小版本。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HarmonyOS,軟體發展與硬體相似,都已經到達了一個發展瓶頸期,不管是安卓也好還是iOS也罷,近些年在軟體上的更新幅度確實不如往日,一方面是因為很多能讓人感到拍案叫絕的功能早已被開發出來,沒什麼新鮮感;另一方面HarmonyOS並不只是一個手機作業系統,它從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萬物互聯,讓不同的裝置實現無縫協同,從而讓使用者透過不同的裝置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舉個例子,在此次HarmonyOS 3.0中,華為進一步增強了各個裝置之間的聯動能力,平板沒有攝像頭怎麼辦,可以直接把手機的攝像頭“拿過來”變成自己的;平板僅支援Wi-Fi,但又經常要帶出門怎麼辦,也能直接呼叫手機的通訊能力,共享行動網路等。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Harmony OS的發展,裝置和裝置之間的硬體邊界會越來越模糊,平板不再是平板,手機也不再是手機。HarmonyOS的理念是讓裝置不再侷限於一個領域,這並非是脫離了裝置的初心,而是讓一切裝置都能智慧化,從而進入到更加精細的細分領域。雖然華為並不是國內第一個喊出萬物互聯的廠商,但他們對於“分散式”概念的理解算是最為深刻的。

    我們也看到,鴻蒙的很多做法得到了其他作業系統的借鑑和效仿,如在鴻蒙之後,安卓也在不斷打通手機和辦公裝置之間的壁壘,而最近釋出的iOS 16也在打通手機與電腦、手機與平板之間的壁壘。

    在這裡我也要給大家澆一盆冷水,雖然HarmonyOS發展速度確實很快,也在國內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和使用者群體,但它同樣面對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再好的系統,也需要被廣泛的使用才有意義。尤其是比起安卓和iOS,如今的Harmony OS還是過於弱小了,因此光靠華為自身是絕對不夠的,如何引起第三方廠商的注意並讓它們入駐HarmonyOS才是重中之重。

    作業系統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技術,二是生態,可以看到HarmonyOS已經在這兩個點上取得了超出我們意料的成績,但它依舊處於起步階段,發展仍任重而道遠。回顧這短短的幾年內,華為從無到有,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產品生態圈,這對於飽受波折的華為而言,更加難得可貴。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只需要靜靜等待HarmonyOS正式崛起的那一天,屆時我們也將踏入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企和民營合作的三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