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思妙筆
-
2 # 凍冴的生活
風格、尺度、做工、配音、題材、時長、原創度、資金投入、產業鏈形成、受眾人群、民族文化投入等,雖然中國動畫片近幾年已經慢慢在發展,但要跳脫3—12歲的受眾年齡範圍還是需要一定的創新,題材方面也是慢慢的去貼近現代年輕人的需求,可能有些尺度方面的限制,很難去跳脫出來,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但是中國動畫片在慢慢成長,總有一天會在世界動漫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把中國獨有的文化傳遞出入。
-
3 # 使用者12307113952
當年拍葫蘆娃的時候日本羨慕我們,感覺我們的動畫美術功底深,不功利,到日本拍千與千尋的年代,我們再羨慕日本,不唯美術功底,就連商業利益我們都差了好幾條街,
細思一下,差別究竟在哪?
-
4 # 漫痴
覺得很多人沒有說到點子上,簡單提幾點
首先一個是,行內人都知道,中國的動畫人、漫畫人的技術水準並不差。
第二個是,中國ACG行業的投資環境惡劣。
——這是發揮技術水準和進一步開發技術水準的侷限條件。
第三個是,上面很多人提到的稽核機制的問題。眾所周知,連電影業這個文化產業中相當龐大的一個產業領域也無法建立起良好的分級稽核機制,動漫產業可說是離這一天還遠得很,而這對動漫產品的創作比起電影而言影響更大。
——這是開拓創作水準的侷限條件。
第四個也是上面很多朋友提到的,傳統觀念問題,動畫即兒童文藝的觀點即是上面第三點所提問題的誘因又同時是其結果。
第五個是,大家心裡都清楚,儘管早年中國本土的動畫、漫畫產品別具一格,但隨著政治與歷史的原因、經過時間的變遷,就商品這層意義而言,逐漸沒落為非常低劣的等級,更不必提文化意義。而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動漫愛好者大多是因喜日本的動漫產品而喜歡上動漫的,在找不到好的中中國產產品的大環境中、以及日本的動漫產品始終保持著在一定時間內較難超越的大前提下,絕大部分的國內動漫愛好者並不對中中國產的前景看好,甚至越發的自以為是的認為中國的動漫行業完蛋了,並且越發的畸形的認為這就是事實(如上面多位的悲觀甚至說是偏頗的發言就是例子)——這並不是責怪,而是現實,並無所謂對錯,只是現今狀況確是如此,令觀眾、讀者這麼想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只是,這引發了一個可怕的現象,那就是“母語嫌惡”:
簡單的概括一下就是——就算本土真的出現了一部在各方面意義上而言都相當值得讚歎的作品,因為它是本土的,你就覺得它很爛。
看到這裡很多人也許想問,母語嫌惡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回答是:這是提煉“很多人看不慣小說中的角色都是華人”這一現象而來的,廣義而言,還有像是“只看外國小說、電影而不看國內小說、電影”的現象等等,上面所說的“因為是本土的所以是爛的”則是更廣義而言的一種表現。
第六點是,媒體協作。現今的文化產業營銷已不再是各自為營的時代,媒體協作才能為各個文化產業同時帶來創收,單純靠漫畫、輕小說、動畫、同人音樂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開拓疆土不如協作起來,這樣才能利用有效的資金與操作來製作一部成功的動漫商品——而這點相信大家也都清楚,於是很多人就會問,那既然如此,幹嘛不來協作一下試試看呢?答案是,解決第六點需要解決上面所說的全部五個大問題,而這五個大問題的每一個又都是解決的如此艱難 。
補充一點,有朋友認為“沒有良好合理的制度體系支援保障製作們的生活,作品不賣作意味著無法生活”這點也是造成中中國產動漫與日本動漫有差距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這是個誤區,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導致兩國間動漫產品水準差距的原因,很多人認為創作者即使一時創作不出良好的創作品也不一定以後不能創作出,所以要對他們加以呵護——但其實這樣想是不太正確的,身為一個職業創作人,你就必須得要始終保持能創作出良好的創作品,如果你在擁有職業級的工作環境的情況下卻不能像是出道以前那樣創作出有水準的創作品的話,那我為什麼還要為你提供職業級的工作環境呢?
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所有行業——特別是文化創作行業——都應採取競爭上崗制,如果達不到品質要求,那麼就請退後一步,請目前比你更有能力的人先上位。我可以為你提供一定的幫助,但是這也是有條件的、有限度的。如果你一沒有天賦,二又拿不出讓我相信你只是一時失意的某種東西,那我為什麼還要幫你呢?創作行業是殘酷的,在想明白這點之前請不要進入這個行業,請不要小看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
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都不應把“能不能保障創作者們的生活”作為“能不能提高中中國產動漫水準”的充分條件,前者應該是後者的一個必要條件:提高了中中國產動漫的水準,自然也就能保障創作者們的生活——只不過就商業的操作而言,這需要一些“先期的預支”,即是對一個產品專案的整體規劃投資,與對於創作者而言所必要的充裕的稿酬和工作環境(當然仍然必須是與品質掛鉤)——有了這些,就能順利展開一個合理的動漫產品的籌備、製作,雖然就表象上看來仍是先保障了創作者們的生活才提高的中中國產動漫水準,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是反過來的。
-
5 # 梅梅糖不恰糖
一般日本的動畫更傾向於成人向,國漫一般相對比較保守。而在聲優方面,國漫和日漫的相比,有點僵硬。畫面感的話,日漫的畫風傾向於水彩風,國漫的話,就傾向於簡筆風……
-
6 # 佛山開心
關於中國動畫與日本動畫的區別 最近,看到一則文章,藉以拳皇的形式形象的表現出了這幾年來中國動畫和日本動畫的較量。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給人的震撼卻是驚人的。因為中國動畫幾乎每年都在較量中扮演著失敗的角色,任何華人看了都會心痛,但是在悲傷之餘,應該冷靜下來,想想中國動畫為何如此失敗? 對於這個問題,我已經考慮很長時間了,總結了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動畫內引多少觀眾?沒有創新,就好像一個人失去了內心,空有一具軀殼。儘管外表再漂亮,卻沒有內容,觀眾看完影片後,什麼也沒得到,心靈是空虛的。再看日本動畫,雖然沒有像迪士尼一樣的動畫效果,但是我們看了會感到心裡非常充實,們可以為它哭,為它笑,可以有思想。但是看完中中國產動畫後卻是失望,氣憤。 其次,中國動畫把觀眾的年齡段搞錯,他們只是以為動畫永遠是為小孩看的,給那些沒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看的。這只是舊時代的看法,潮流早已改變,動畫是和電影一樣的,也可以做給成人看,唯一的區別只是表現手法不同罷了。而且動畫的成本還很低。可是華人一貫的守舊習俗使得他們把小孩當做自己的觀眾,這也是沒有票房的重大原因。為什麼青年人和成年人不能看動畫? 第三,中國動畫跟不上潮流,時代是在改變的,現在的人們喜歡暴力,色情,刺激。做動畫應該適應觀眾,而不是做出動畫後去讓觀眾適應你。如果把華人再熟悉不過的中國神話改成外國的,比如猶太教或是基督教,這樣的話觀眾就會逐漸增多,因為他們不瞭解外國神話,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生疏的,去看描寫自己從沒見過的事物的影片總會比看擁有自己不看都能順暢的背下 來的劇情的影片要好,觀眾看動畫或是看電影是要有收穫的,是要看自己喜歡看的情節。如果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誰又會去滿足你的票房呢? 最後一點,配音或是配樂是要配合動畫的。在這一點上中國動畫很失敗。比如《寶蓮燈》。它的主題曲竟然比影片的出生年月還要早,那麼到底是動畫主題曲還是主題曲動畫呢?此舉明確的說明中國動畫製作者們根本不重視配樂,好像動畫只是在看,而不是去聽。而投資數額之大並不是花費在動畫上,而是進了明星們的腰包。明星的加入只是包裝罷了,並不代表動畫水平提高了。因為明星而去看動畫的人並不是真正的觀眾,那麼統計一下,去看中中國產動畫的觀眾只有沒有成熟的思想的孩子和盲目的追星族們,這是在看動畫麼?一些只是在傻笑,而另一群卻是不停的談論明星的家事,長歌當哭啊!長歌當哭! 誰又會放著精彩的日本動畫不看,而去看你中國動畫呢?
-
7 # 快樂遊戲人
以我不專業的角度來看,原來我以為是畫風,故事深度的問題。中中國產動漫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動漫裡的人物形象都是偏低齡幼稚化的。類似於喜羊羊、光頭強、豬豬俠這種。
直到最近,我看了兩部很優秀的中中國產動漫《鎮魂街》和《狐妖小紅娘》(雖然畫面還是沒有很多日本動漫那麼好),我覺得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我們還在剛剛起步階段,以後的動漫肯定可以和日本動漫媲美的。
-
8 # 美食獵人高凡
日本動漫不僅僅適合小孩子看,它裡面的內容與價值觀值得每個人思考,因為有思想所以有更多的人願意去看。
根據我看十幾年的動漫,中國動漫對這方面很少有,多以小孩看,幼稚,沒有思想只是為了搞笑。
-
9 # 使用者何生華
中國的動畫片一個好的特點是,在於它是堅持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國這些年拍的動畫片都在說明這一點,像《葫蘆娃》,《熊出沒》,《喜洋洋》等等,都按照一定要求,走到底,這樣就是一部動畫片所要求的規範。只有做到不走偏,才能夠堅持行為規範,做到不違規,不為法。作為一部動畫片就應該是走清白的路子,而不能夠走那些邪門歪道的事情,這就是中國提倡的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保證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夠找到安全的港灣。至於中國和日本的動畫片有什麼區別,那就是藝術特色的事情了,好像與本題無關。
-
10 # 煙花清明雨
首先說明,接下來的回答沒有對任何一方有額外的消極看法。
我個人認為,日本動漫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它很強大,也真的很優秀。它有它獨特的地方,許多劇情新穎,想法離奇,畫風不單一,最重要的我覺得,日本的動畫,不只是針對於孩子這個群體太製作的,甚至有許多動畫,更適合成人來看。它不會控制其中有關愛情,暴力,血腥的東西。有些動畫,例如宮崎駿的動畫,更多的是情懷,是感動,他並不是想讓孩子開心一下而已。日本的動畫產業,帶動了一大批的畫家,聲優等工作。
中國的動畫,我不能說跟日本的比起來有什麼技術上差異,因為我的確不懂。中國的動畫,最大的面向物件,是孩子。所以它更純真,更活潑,沒有了所謂的愛情,血腥,暴力。中國對於電視節目上,向來嚴格控制,本來我也覺得,這樣會讓影片變得很幼稚很無趣。但的確出現過孩子模仿灰太狼煮羊這種行為,不過限制創作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父母的教育,為什麼八九歲的孩子,仍然不能分辨什麼是危險行為?!
《大魚海棠》,我很喜歡看,滿滿的中國風,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影片,讓我十分喜歡,總算是屬於中國風格的動畫。甚至,我有一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是不是中國動畫在製作上,覺得孩子需要被教的只有什麼尊師重道,分享,互幫互助這些東西。其實它也可以包含更高層次的含義。為什麼孩子看的動畫片裡就不能有愛情?有時候並非孩子看不懂,是因為許多父母能夠教的只有等於或低於這個孩子智商水平的東西。永遠沒有裝在正好適合的容器裡的潛力。
回覆列表
我覺得是起步早晚的問題。日漫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中國才剛剛起步。撇開那些弱智的給嬰兒看的又醜又傻的動畫片不說。那簡直不算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