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淋雨Jasman

    我個人認為導致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有很多,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新月異的提升,對於傳統過年的期待期盼越來越淡薄,甚至覺得還不如“五一”和“十一”放假來的更有期待感。而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由於年假的時間太短了太趕了,讓人覺得過一個年又匆忙又累人,沒有什麼意思。

    除夕當天才放假真是不合理,既然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當然就有很多當地傳統的民風民俗要遵循,除夕夜各種當地傳統民風民俗的祭拜活動都需要時間來安排來準備。還記得小時候,除夕夜的前幾天家裡的人都很忙碌,烹製、油炸、蒸包子以及各種各樣手工製作的食品等等很多很多,場面很熱鬧,美食很饞人。除夕那天,供桌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供品祭品,然後各種祭祀活動,年夜飯後還有各種活動守歲……如今,由於上班的緣故,除夕才放假,風塵僕僕的趕回家,人都疲累的不行,那還有什麼心思再去搞什麼活動安排,即使想搞也都來不及了。有時候就連年夜飯也都是外定一部分,自已也只能是象徵性的做了幾道傳統菜品而已,實在是有一種心有餘力不足的無奈感,而整個過年給人的感覺總的來說只有一個字,就是:累!想想也知道,缺少了一家人在一起操辦的年夜飯,怎麼可能會有年味呢?缺少了中國最傳統的除夕夜祭祀活動,又怎麼會有什麼年味呢?

  • 2 # 江海志

    當然不合理。除夕當天才放假是導致沒有年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

    年假即春節假期。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那麼既然是春節假期,假期就應該從臘月初八開始,正月十五結束,共37天。或者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共22天。因此,個人以為,從現實角度來看,年假22天較為合理。

    再則,中國人的帶薪休假日實在太少。別的不說,能週末雙休的人就不是很多,一個月只能休4天的人還是很多的。有人統計過歐美國家的帶薪休假日,發現他們一年的帶薪休假日普遍在160天左右,歐洲個別國家甚至達到180天。試想,如果我們的帶薪休假日也能達到160天,還會有黃金週大堵車的節奏嗎?當然,我們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有160天的帶薪休假日,不可能工作半年,休息半年。那麼春節假期從7天延長到22天就顯得格外有意義,格外重要了。若真如此,黃金週的大堵車,景區的人滿為患,一定會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同時,出行旅遊帶來的刺激消費也更能拉動內需,更能推進經濟的發展。

    除夕當天才放假的確影響了年味。但是近年來年味越來越淡的根本原因是人們對傳統的遺忘和隔膜。就不必說在今天看來有些複雜、有些繁多的一系列春節傳統習俗,單單說其中最重要的祭祖、拜年,現代人也已經淡化得似乎不能再淡化了。

    現在吃年夜飯前祭祖的人越來越少了。爺爺的墳前雜草荊棘叢生,大概2005年奶奶去世後,我們家年夜飯前祭祖的傳統漸漸丟掉了。

    小時候,正月初一給長輩和鄰居拜年,正月初二姑父父母們來給奶奶和我父親他們拜年,正月初三我們全家到姑父姑媽家拜年,從正月初四開始,按親戚的近疏,一一拜年。印象中,正月初十還在給親戚拜年。

    如今的拜年演變成早期的簡訊拜年和現在的微信拜年,無論是當年的簡訊,還是現在的微信,一看就知道不是拜年者本人寫的。總是有人提前寫好的拜年的詞句,大家只需要轉發即可。而且不難發現,很多人的拜年賀詞是群發的。個人以為,如此拜年就是對拜年的敷衍。

    如今的拜年還演變成搓麻的狂歡。有些人過年7天,5天都在搓麻。拜年和過年異化為搓麻嘉年華。有些地方的搓麻其實就是賭博。有個老家鄰居,打工一年賺了1.5萬,一個春節,搓麻6天,輸得乾乾淨淨。另外,有些青少年就是在過年期間學會抽菸,沉迷於手機遊戲的。

    要想過年有年味,有些春節傳統是不能丟的,丟了就會衍生出新的“傳統”,如搓麻。

    懷念兒時的過年!

  • 3 # 乘瑞

    傳統節日味道越來越淡年味越來越淡和假期時間短是密切相關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習俗有很多,做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送灶王,蒸饅頭,燉雞燉肉,打年糕等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些都是節日前準備工作,雖和時間有關係但只是準備工作是增加節日氣氛。春節七天假其實我們是沒有的我們僅僅是放假加上借週日週六的時間才湊了所謂的七天假而己!!!可以說假期時間短是傳統節日味道越來越淡的一個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我認為是:第一,我們的經濟發展了生活條件上去,平時吃喝穿用已很不錯,不在侷限於節日改善生活吃吃喝喝了。第二,商品經濟金錢萬能使我們迷失了,丟掉了許多傳統的東西,特別是笑貧不笑娼的渣渣氾濫!!總之,是我們忘了初心,忘掉了我們的信仰丟失了傳統,迷失在金錢的汪洋中使春節節日傳統節日味道越來越淡了!!!

    商品經濟使我們兩頭奔忙,好多時間都花在路上,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 4 # 雄赳赳的媽媽呀

    絕對是!理由如下:

    七天年假主要是對上班族而言。一般情況下,越是臨近年關,單位裡會越忙。甚至還要加班。可按照常俗,過了臘八就是年,就開始進入為過年做準備的忙碌階段了。

    一般情況下,人們要考慮,早點買新衣,晚了號兒就不全了,也沒新樣式了。即使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可還是願意過年時穿件新衣服的,代表一種新氣象。買了衣服,就是買吃喝的東西了。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小年三十祖墳走一走。你看,都忙到年根兒底了。

    當然了,現在準備吃食也簡單多了,頂多就是準備些饅頭,年糕,雞鴨魚肉,況且也不用自己親手做了,去商店裡直接買回來就可以,所以這也就少了一種年味兒,小時候我們做年糕要用兩天時間的。自己動手做的似乎吃著更香。而且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高了,也不饞那些吃食了。

    可還有幾件事,除夕要再打擾一下衛生的,辭舊迎新嘛,還要貼對聯,還有請祖宗。有些講究的人家會把祖宗“請回來”,立個牌位,供上吃喝,等過了正月十五才送走。

    單位裡除夕才放假,那點時間夠幹什麼?打掃衛生?剁餡兒包餃子?貼對聯?唉上班時就盼著下班呢,下了班記著往沙發上葛優躺呢,哪裡有精力才去好好準備年?過年,可能就是看看別人放煙花而已。

  • 5 # 閒琴逸緻

    春節放假7天,我不發表議論。但是,最好從除夕的前一天就開始放假,因為過年啦,人人都需要買許多東西準備一下,以前都是大年初一的一天才開始放假,人們根本沒有時間買東西,最近兩年好點了,從除夕開始放假,但還是時間緊張,想買東西,好多商店早都放假關門了。所以最好從除夕前一天開始放假。國慶節也是這樣,同樣是7天假,國家不會從9月29號就開始放假嗎?每年國慶節都是10月1號才放假,人們國慶節的一天出行,都是被堵在高速公路上,真正國慶節的一天不能享受節日的快樂,反而堵在路上遭罪。

  • 6 # Henry86991930

    合不合理其實就看對傳統和經濟投入哪個多的問題。要是從經濟效益出發,就像有些人說的,企業都停工了,沒賺錢了,那隻看這個角度一天都多了。但如果從傳統文化傳承來看,15天也許是目前社會戰況比較好傳承的一個時間。原因:

    1、現在很多都是跨地域婚姻和家庭,春運到兩個家庭去拜年團圓,已經需要花費6天時間。(這已經是在搶到票,或者說交通不影響為前提)年味,需要的是陪伴,需要的是大家一起慢下來,鞏固我們之間的親情,人情。

    2、春節文化傳承也需要時間,準備年貨以及春節各種的殺豬宰牛做年糕,搞衛生大掃除等傳統至少都需要3天時間去完成。

    3、親朋好友來往,祭嗣之類的傳統習俗,特別是向年輕一代講一下文化傳承,地方歷史,沒有時間投入,又哪來有心思考慮這些呢?這如果需要做,應該也是要2天時間投入。

    4、一個春節假期後,留下3天時間回到自己原來的生活,收拾一下原本的環境,調節一下,真正放鬆放假一下,做點自己的事。也是讓自己現有的家庭,可以更溫馨穩固。

    5、有人說,這不是15天嗎,上面才14天。呵呵,第15天也是節日呀,所以,最後一天就用來適當把內容綜合處理,過一天節日,準備迴歸自己的生活,工作。

    其實,很多人,都會從經濟效益考慮,畢竟大家都覺得需要賺錢。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一年到頭真的就缺這幾天嗎?(說句不好聽的,每天貢獻的一個小時不算加班,都足夠湊足這幾天的時間)。疫情下,我們的假期一再充值了,疫情過後,就全毀了嗎?當然不是的,只要是這個節奏,自然會有這個節奏下對應的經濟體產生,不然,哪裡來的拼價黃金週,哪裡來的報復性消費?

  • 7 # 卡沒卡沒哈

    首先,七天年假總的來說的話還是合理的,雖然傳統的春節是從除夕下午開始算到正月十五才算一個完整的春節,可是有許多客觀因素的存在導致15天的年假不太現實,如果年假15天,那整個國家15天都處在半停滯狀態,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運轉是有影響的,企業也不會願意幹的。只能說是"舍小家,為大家"了吧。但是,現在大年三十才放假這一點又不合理,很多人除夕夜都不能回家,團圓飯也是年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導致沒有年味的因素肯定是不止年假天數少一個的。城市裡過年不許放鞭炮、社會風氣的變化(親戚間不像以前講究互幫互助,現在都是互相較勁攀比)、現在過年走親戚都是走個過場匆匆忙忙的,以前過年都要留你在家玩上三五天才準走。但是我覺得主要因素還是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小時候過年對我們意味著很多好吃好喝的,可以大吃大喝一番,可是現在平時我們就能享受到過年般的生活水平,對過年也就沒那麼大的期待了。沒有了期待哪還有年味呢

  • 8 # 職場佬太師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老話很有道理,在外面再怎麼忙也要回家過年,我因為有一年呆在外地沒有回家過年,現在想起來還非常的後悔。

    春節7天假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我認為國家可以調一下,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麼想的:每年搞四個雙休日只休一天,這樣就空出了4天,國慶只放三天假,這樣也空出了四天,這8天全部補到春節,這樣就可以春節放15天假了,那簡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我們這邊的過年是這樣的,地標寧鄉,初一奶奶家,初二外婆家,初三姑姑家,初四舅舅家,初五姨媽家,初六其他親戚,這些好了,初七上班了,你還沒有和朋友聚會呢,在外地的初六就要準備買票啦,因為要提前上班啦!再算一筆賬:放假7天,3天在路上,4天拜年,匆匆忙忙,年已過去,留下的除了身心疲憊的身體,哪裡還有快樂?沒有快樂哪裡來的年味?

    有人說不去拜年就好了,能不去嗎?有些親戚也就過年走一走,不去不要親戚了?這種想法就絕對不能有的,除非不回來了,在外地,那就沒有人說了,人都沒有,那更加沒有年味了。

    除夕當天放假不合理,大年30晚上,很多還在路上,家裡的豬腳吃不到,吃著外面的西北風,這感覺真的是讓人心酸,我建議可以提前兩天放假,然後除夕夜可以和親人團聚,可以一起看春晚,這才是年味,這才是快樂!

  • 9 # 悅素君

    7天的假期不是隨便定的,肯定是經過了慎重的考量,畢竟春節對於中中國人的意義是重大的,和聖誕節對於西方人的意義類似。春節意味著團聚、豐收、分享、喜悅、感動、美好,是中中國人表達和傳遞感情最直接的時刻。中中國人是含蓄的,不善於把感情掛在嘴邊,春節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可以和最親近的人聚在一起,吐露最真實的情感。

    以前的火車還沒有這麼快,手機還沒有這麼普及,尤其是對於身處異地的人們,家鄉一直是最思念的地方,家鄉有兒時的玩伴,有熟悉的土地,有最愛自己的父母,可是由於工作的原因,春節成為了為數不多甚至是唯一的時間,可以回到家鄉。所以春節意義非凡。

    現在高鐵和飛機縮短了時間,手機縮短了空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視訊的方式,和任何人面對面的聊天、開會等等,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個小時。生活方式的升級,直接讓人們省去了時間,也減少了人們的思鄉之情,所以春節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

    再加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無論是吃、穿、用,已經不再像以前,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有新衣服,有美味的食物,有鞭炮,曾經最美好的希望逐漸變成了日常,當這份熱情不再的時候,我們對於春節的期待自然就下降了。

    但是無論生活如何改變,春節對於中中國人而言,仍然是我們最期盼的日子,因為這是一份親人間的紐帶,一份中華文化的傳承。

    相信春節會被慢慢注入新的時代元素,變得越來越好。

  • 10 # 樂涵話語

    越來越沒有年味,確實如此,究其主要外因,七天假期是主因。

    中國的城市具有移動屬性,到了春節,本著民族的天性,回家團圓,但路程上確基本耗費了很多時間,平均下來,算兩天,不管遠近,除非工作生活在本地城市。

    一天回,一天去。剩下五天,除去初一和初二,還餘三四五,走親訪友基本匆忙趕場。再加上夫妻雙方如果在兩個不同城市,基本享受不到春節的休閒時光,全在路上了。

    除去主因,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年青一代回家要面對收入和相親,索性團完年之後早點出來。比如如今大城市比較流行的旅遊過節,早已忘卻了春節走親訪友的習俗。比如各種電視節目的泛濫,人們多半時間圍著電視一言不發,少了以往的歡聲笑語。比如遊戲的風靡,兒童早已不記得那些年代的趣事。。。。。。

    時代讓人們越來越孤立,讓人們越來越不善交際,這些也是造成年味越來越淡的因素。

    七天年假喊了很多年,現在也一直沒實現,好不容易碰到疫情,才一家子過完了十五,反觀而言,過了十五其實也沒什麼,畢竟社會還在進步,人們還在繼續生活,一切都還是那麼井然有序。

    看來,十五天年假,真可以一試。你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年花3000元用來買鞋,花費算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