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勝樂典藏

    高考第一天,不出意料,高考作文題目又引爆了熱搜,先來看看今年的考題。

    很多人的感受只有三個字:好難啊!不過如果你看過了古代的“高考”,就會覺得似乎更難了!

    作為中國最早的“高考”——科舉,中國科舉考試製度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代,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廢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

    唐代科舉科目繁多,詩詞歌賦,據《唐詩紀事》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有一次考試的作文題目是“終南望餘雪”。

    宋代科舉輕視詩詞,重視實際能力,開始傾向策論。比如當時歐陽修出了一個作文題,翻譯過來就是:在漢宣帝時期,丙吉和魏相兩人都是宰相,可是他們啥也沒幹,那為什麼說他們是名相呢?

    同時蘇軾也不甘落後,為了反對王安石變法,蘇軾也出了一個作文題:晉武帝平吳因獨斷才成功,苻堅進攻東晉因獨斷才滅亡,齊桓公專任管仲才成就霸業,,燕噲專任子之而失敗,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這個題目把矛盾直指王安石,意為:王安石這樣幹行不行?你們和我一起來反思一下。結果蘇軾就被貶官了!

    從明朝開始,大名鼎鼎的八股文正式登場。八股,就是文章要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不能瞎寫,必須按套路來,嚴格控制行文與表述。

    據統計,考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考生們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註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科舉。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禁考的受害者。據說,李白的出身頗有些不清楚,其先祖乃流放西域的罪犯,再者,李白的父親是商人,且涉嫌不法。按唐朝律令,罪犯和商人的後代,絕對不能參加“高考”,李白也不能倖免。

    唐朝另一位大詩人杜甫,“高考”的命運則與李白不同,李白是不許考,杜甫則是沒考上。

    而被蘇軾評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韓愈,從20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連三次,當他那字字珠璣的答卷到了考官手裡,卻如同廢紙一張。

    古代狀元跨馬遊街場景

    古代“高考”成績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稱“三鼎甲”,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據官場需要),都賜“進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賜“同進士出身”。

    自隋代科舉制度以來,放榜便成為考試後的最重要環節。放榜亦作“放牓”,即考試後公佈被錄取者名單。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山東德州人)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甲辰科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歷代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總共為777人。

    古代的高考同樣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現在家長陪考、送考一樣,古時父母也是很盡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鯉躍龍門,在此預祝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金榜題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六層自建房用水池供水如何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