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島未晴
-
2 # tjym123
傾聽的型別:
1.身體傾聽和心理傾聽
(1)身體傾聽
身體傾聽是指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的全身姿勢傳遞出他對糾紛當事人的關切,願意聆聽與陪伴。調解員身體的專注與傾聽包括以下五個基本的要素,簡稱為SOLER(由每個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組成):
⑴ 面對當事人(squarely)
調解員與糾紛當事人坐在辦公桌兩旁(比鄰而坐),呈90°角,藉助辦公桌的緩衝,給糾紛當事人安全的人際空間。糾紛當事人有進可攻退可守的足夠空間,才會願意敞開心扉。
⑵ 身體姿勢開放(open)
代表無條件的包容與接納,消除當事人的焦慮和不安。此外,調解員開放的身體姿勢會帶動當事人身體與心理的開放。調解員的身體若萎縮封閉(比如抱著胳膊),就會讓當事人慌亂、退縮而無力。
⑶ 身體稍微傾向當事人(learn)
這種姿勢傳遞出調解員對當事人的關心,容易使當事人獲得一種受關心、受愛護的心理體驗,給人一種親切感。讓當事人感動之餘願意開放自己,剖析內在。如果調解員身體後仰,緊貼椅背,會散發出對當事人的冷漠與傲氣,扼殺當事人的勇氣,使當事人氣餒心生畏懼而無力再談。
⑷ 良好的目光接觸(eye)
調解員與當事人的眼神接觸,目光要坦誠、自然,傳遞出他對當事人的重視。當事人感受到調解員散發的溫暖與支援,就會有勇氣,願意勇敢地面對任何問題。如果調解員的眼光閃爍不定,就會讓當事人的眼神無法凝聚,心思渙散,會覺得調解員雖身與自己同在,而心另有所屬。
⑸ 身體放鬆(reared)
調解員表情自然,雙手自然擺放,這種放鬆的身體姿勢傳達出其心情平 靜,當事人受到調解員這種姿勢的感染,自然能夠放鬆。如果調解員表現得很緊張,緊握拳頭,雙眉緊鎖,將會使當事人更加緊張。
(2)心理傾聽
心理傾聽是指調解員不僅傾聽當事人的語言內容,而且也注意當事人語言敘述中語調的抑揚頓挫、聲音的高低強弱,以及伴隨當事人的非語言行為。非語言行為蘊藏的資訊,往往比語言行為來得豐富、真實。語言行為是當事人可以覺察的習慣模式,非語言行為則是當事人沒有覺察的習慣模式。
可以覺察的習慣模式是一種任由當事人控制的適應性反應,讓人舒服但帶有虛假成分;沒有察覺的習慣模式無法由當事人操控,雖毫無修飾,令人難堪但真實自然,是當事人內在的真實聲音和真實告白。有些當事人心口不一,在談到對某事的感受時反覆強調自己一點兒也不生氣,卻滿臉通紅,拳頭緊握,一副要打架的姿勢;有些當事人語言高昂有力,身體卻後退萎縮。調解員在聆聽當事人的敘述時,要仔細觀察當事人的身體動作,才能真正看透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感同深受,讓當事人感動於調解員的理解與陪伴,自願卸下面具,呈現本來的面目,傾吐心聲。
2.非選擇傾聽和選擇性傾吐
傾聽還可以分為非選擇性傾聽和選擇性傾聽,也稱非指導性傾吐和指導性傾聽。
非選擇傾聽意味著調解員對會談內容很少發揮影響,而是讓當事人掌握主動權,給當事人充分時間述說,調解員給予注意並作出反應,其目的是鼓勵和激發當事人自由地述說,以便最終搞清他的問題是什麼,主要適用於尚未搞清當事人問題的調查階段。
選擇性傾聽是指調解員從當事人述說的內容中選擇他認為重要的方面。選擇性傾聽以非選擇性傾聽為前提和基礎。
回覆列表
1.全神貫注的傾聽
它通常也被稱作批評的傾聽,所強調的是集中思想、綜合分以及評價。
2.專心的傾聽
專心的傾聽注重資訊的主要內容以及細節,但所涉及資訊內容沒那麼複雜或抽象,這些資訊往往屬於娛樂性或趣味性的。
3.隨意的傾聽
又叫社交性傾聽,隨意的傾聽很普遍,因為它是傾聽中最不費勁的一類,不需要任何評價技巧,這類資訊包括:與體育有關的資訊、賀詞等。隨意傾聽的人們往往是為了愉悅或消磨時間。
4.坐立不安者
這是指那些心神不定、侷促不安的傾聽者。
5.追根尋源者
這類傾聽者常急於獲得正確的資訊,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專注,這樣往往會使資訊傳播者感到發窘甚至恐慌。
6.情感冷漠者
這類傾聽者只是接受事實上的東西,在他們看來情感和觀點沒有多少價值。
7.有耳無心者
這是屬於心不在焉的一類傾聽者,他們對某一資訊的反應處於一種被動狀態。
8.斷章取義者
他們喜歡將聽到的資訊加以修改。這類人屬於選擇性的傾聽者,因而他們的資訊缺乏完整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溝通習慣也會阻礙有效溝通的正常進行。如:批評發言者;武斷地認為某個話題缺乏趣味性;迴避深奧問題;容易分心;假專心;急於概括他人的意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