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站在前沿的人
-
2 # 滄海輪迴客
如果普通人個個都是富人了,富人還會是富人嗎?
人類社會裡,富人都是極少數。更何況還存在階層固化的現象!普通人要想走上致富之路,除非面臨重大的歷史變革的時候,否則很難很難。
王思聰和一個普通家庭的人放在一起,讓他們一年都賺100萬,王思聰把他老爸給的錢存銀行拿利息就行了,普通家庭的人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就賺得到。如果讓他們賺一千萬,一個億呢?
鼓勵普通人走致富之路,其實是要毀了這個人。一個普通人,沒有本錢,沒有人脈,沒有與眾不同的才能,他拿什麼來致富?
人生一世,大多皆凡人。大家吃穿不愁,自己也吃穿不愁就行了!致富是座獨木橋,能夠通過的都不會是普通人!已經把自己定位是一個普通人了,就不要幻想什麼大富大貴的事情了。開開心心的上班,快快樂樂的窮遊,一輩子轉眼就過去了!
怎麼才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能夠走上致富之路的人都不會是普通人!所以這是一個假問題!
-
3 # 使用者高山人
針對這個問題,我有三層個人看法:
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首先要弄明白兩個概念,即一是何為普通人?可以肯定的說,題主在這裡所提及的普通人,一定不是指吃黃糧的國家公務員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國企人員,也不是指富商老闆及私企資本家,而是指普通的勞苦大眾,換言之,也就是官員口中常唸到的老百姓(勞動人民或者說人民群眾)。或者說依據現在物價整體生活水平,月收入低於二千元的低收入人群都是屬於普通人行列;二是何為致富之路,致富的標準是什麼?所謂致富之路,通常的文字表述就是指讓人在一定時間內、某個地域的群體中,通過某種正當手段和合法途徑達成相對富裕的過程。但就普通人(老百姓)的現實理解而言,就是家有鉅額存款不愁吃穿住行和生老病死,而且頓有肉食,穿有名牌,住有別墅,行有汽車,人有業從,子有書讀(平等享受義務教育),病有所醫,老有所靠,這才稱得上生活富有而幸福,沒有後顧之憂!這也是普通人眼裡的致富標準。
二、說得輕巧,實現很難。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一般而言,按理說在正常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創造財富就是依法賺錢。依法賺錢是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你賺了錢就是市場對你的獎勵;如虧了錢就是市場對你的懲罰;輕鬆地賺很多錢就是市場對你的豐厚獎勵;辛辛苦苦虧了很多錢就是市場對你的嚴厲懲罰是對的。但要是在非正常(即法制和人治都不能同步跟進)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則反之不然,這就不能相提並論和同日而語了。尤其在極力倡導市場經濟,而法制和人治都不能同步跟進且又市風日下的情況下,倘若還要強調所謂的依法致富,那純粹是個偽命題,說難聽點是個忽悠人的鬼話和屁話。故而,在此情況下,作為普通人,要是沒有點關係和技能,沒有國家政策扶持,單靠純勞動者個自勤勞打工上班是永遠不可能自行走上富裕之路的。
再說,也沒有個統一的致富標準,怎樣才算致富?而且私企,鉅商,連鎖店都在壟斷行業、小商店超市被電商取而代之、擺地攤的被攆的四處逃竄……類似這樣的情形之下,作為普通百姓,特別是農民百姓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致富的!是不能致富的。
三、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普通百姓致富呢?我個人依然認為要想真正地讓普通百姓走上致富之路,個人勤勞是基礎,人員就業是關鍵,專案引領是重點,科技帶動是手段,政策扶持是支撐,物價調控是保障。我只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
第一,個人勤勞是基礎。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靠勤勞,許多人都可成就一翻事業,過上富裕的生活,贏得社會尊重,推動經濟發展。不少成功人士無不都是通過勤勞發奮而成名的。試想,如果沒有勤奮,人都是懶懶的!這個社會會成為什麼樣的?這個國家會是怎樣的?經濟停滯不前,思想退化,導致整個社會陷入懶惰,從而使整個國家落後於其他國家。可以說勤勞在致富道上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當然,想要過上富足的生活,單靠勤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其它諸多方面相扶以持,相得益彰,才會有所收效;
第三,專案引領是重點,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要促使大量普通百姓群體就業,就必須依靠專案開發和招商引資方可湊效,沒有了專案引領,就等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四,科技帶動是手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高科技產業有力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這既是科技的功勞,也是勤勞的功勞。如果沒有勤勞,那麼科技也發展不起來,反之亦然。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在以往的原始作業思維上,必須著眼長遠,加強對普通百姓的科技培訓,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專案引進力度,依靠科技手段帶動普通百姓致富;
第五,政策扶持是支撐,著重要落實好以下工作,即一是繼續堅持精準扶貧和專案扶貧不動搖;二是下大力氣,繼續支援完善健全農村鄉鎮道路基礎交通網路建設,改善村鎮交通條件。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對於農村鄉鎮,這也是經濟基礎,更是奔小康的先決條件和脫貧致富的唯一途徑。三是切實制定落實好普通百姓在就創業方面有關新的普惠政策,促進普通百姓就創業增收,因為他們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沒有以上政策支撐,普通人致富將永遠是句空話;
第六,物價調控是保障,主要是防止普通百姓剛富到手的財富不被濫張無度的物價和姦商掠走,避免無端的加重人們,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壓力和負擔。否則,縱使普通百姓能夠發財致富也等於零,還將無濟於事的!僅已之見,只供參考!
-
4 # 古鐵457
謝謝邀請!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神仙,天地有神靈,人鬼有私,世上真有神仙嗎?在是迷信,迷信,迷信,信者有,不信者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普通人只要想致富,就要開動腦殼,不怕虧,不怕欺,勇敢闖蕩創業,沒有資金,可苦努尋找機遇,勤儉積累,只要品正,主持正義,弘揚正能量,懂恩,懂尊重,眼前就有機會發富。
普通人要想造富,奔小康,首先要不怕苦累,思維理想要正確,看準看好門道,堅持勤快勤儉,不懶惰,不計較爭辯,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不要把利益看到太重,要與人意為重,人意值千金,利益為輕,輕如廢紙,不要眼目中只有錢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做人要向自然規律學習,根據自然規律的發生發展,要掌握好規律變化,進取積累知識經歷,人在說做萬事時,目標理想要拿準,不要虛偽虛假,要誠實,不要空想幻想,要腳踏實地實踐驗證,隨時測預準備好對環境事物的變化,不要讓意外打得節節敗退。
人要尊愛珍惜親友,說做要謹慎小心考慮清楚,要勇敢坦然面對艱難困苦,要膽大心細,不要囂張衝動,衝動是魔鬼,不要盲目跟風,把自己陷進泥坑裡,自找苦吃,不好自撥,不要不壞好意,欺詐下騙局,小腸雞肚,心胸狹窄,得理不饒人,掙強好勝。
人在世間,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思維,尊人如珍己,理性善待事由,文明助解事由,善解人意,助人為樂,度人如度己,尊人就是財富,不要自私自利,為了自己一點小利益,望掉親朋好友,人要在求財交友上要察言觀色,拿好拿準。
人隨時都不要忘記低調微笑,胸懷大志,視野開闊,寬容大度,做事說話不要失信,失言,保持沉默,暗自默默勤努付出,有付出才有收穫,少說多做,如一不小心說話走嘴,在一秒一分的時間裡,說者無意,聽者有意,得罪了信任願幫拉你的人,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支助,信任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只有一次機會,一旦失去,不好求回,老友難得,知音難求,無法挽回,懺悔都沒有用。
-
5 # 煩啦啦859
我說呀,就怕不給發表。要想普通人走上富裕之路,就要按毛主席的意思辦,實現共產主義。就是全民共產。實行按人頭,各種物質平均分配。沒有地主資本家。歷來朝代更換都是為了貧富不均。不是有很多劇友都說大集體好嗎。就是這個意思。沒有貧富差距。所以說窮人希望大家都窮。富人希望大家別富。怎樣讓窮人富起來呢?叫富人常給錢窮人,窮人就富了。富人願不願意常給呢?哪就看富人心情,你說會不會給。所以當年毛主席領導窮人鬧革命,打倒地主資本家,分田分地充公資產。普通人就富起來了。只能這樣了。毛主席想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是想不出來辦法。
-
6 # 中上行
只存在最底生活水平,讓人人富起來到底是一個什麼社會,人人都有錢,是不是不耕就有糧吃,不紡就有衣穿。而想有過上這麼一個曰孑,只有一頭讓資本家多幹點,提高生產力,另一頭向沒事幹的多發點紙幣。資本家又多了掙錢的機會,看似不錯,那麼又存在一個新的矛盾。乾的想頭又在那裡。絕對平均主義不對,於是資本家的房子,車孑,消費拉開了檔次,政府對社會託底,資本家一次次提升生產力,商品的安逸性。創造財富的同時,為自己掙得了財富,房子,車子,等銷費,生活質量檔次一次次提升,政府也一次次改變最底生活保障水平,改善基礎設施。如此盤旋向上。社會不斷進步。所以人們富裕的摡念隨時在變。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是適度的貪富來解決的。人人富裕的最終是人人都不富裕。回到原始社會。個人觀點也許錯誤。
-
7 # 101528958629汪天壽
只能是少數人致富。國家的主要責任是管控好富人,而不要被富人管控。對於工人而言,勞動只與工資有關係。您要正確評估自已的能力和工資水平是否可接受?如果可接受,簽定了《合同》,你就要與資本屬性和諧共處,認識是在"合法經營″中,就不要糾結受了"剝削″。要認識資本正常執行必須要有利潤,否則就執行不下去,你也搞不成,要失業。故不要糾結剝削。這種"合法經營″對員工單個的剝削是很少的,資本家主要靠規模效益和自動化效益。這種效益是是激勵財富轉化為資本的必須條件。對於國家來說,則更是需要民營企業,無成本收稅,是富國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民營有限責任公司是世畀各國首選。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必由之路。
-
8 # 澤仁德喜
擁有財富,不一定幸福,所謂“厚德載物”,只有德行高了,才有福德支配財富,否則適得其反,因此,改變心態就能改變命運,道理雖然簡單,但要改變心態,談何容易呀!
-
9 # 山野村夫70
怎樣才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
首先感謝題主提出最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並非天方夜譚,關建在於你對致富發展的初期規劃、定位和行動上。也就是說,先要打贏眼前翻身仗,再談致富發展就容易的多了。好比你現在站在一樓門口,能看到和被看到的只有你身邊最親近的人,這就是普通人。假如你翻身了,登上了二樓,看的遠了點,別人也會更清楚的看到你,你的熟人也就多了起來。假如你登上了三樓……四樓……按此類推,關係、人脈、資源也就會源源不斷的向你湧來。
如何才能讓普通人打好翻身第一仗呢?
首先,不是房奴、車奴、婚奴。所謂的“婚奴”就是指,因婚姻而欠下一屁股債務的人。國家有五年一期的長久規劃,個人也要有年期規劃。比如,當下打工月入四仟,除去個人開支1仠節餘三仟,一年3萬6仟元,三年十萬零八仟。購入二車小麵包車一萬,進貨2萬8,3萬作流動資金,2萬做備用金,2萬做油料、維修、生活、臨時場地費。按此計算,可以先做三年期的資金積累。然後,才是邁入萬里長征致富路的第一步。
那麼,原始投資資金已經積累成功,如何投入、入口在哪兒?市場在哪兒?
第一:認準自己要去從事的事業環境。五金批發在義烏,服裝批發在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等地,電子市場在深圳。不必擔心差價,因為許多廠家直銷帶零售進駐批發市場了,價格由你砍。
第二:農業大國的市場就是廣大的農村鄉鎮集市。小到衣、帽、鞋、襪,大到汽車、摩托配件,家用電器配件配送、維修、安裝前景依然廣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我想再上一層樓怎麼上呢?到這時候在想更上一層樓就簡單多了。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一個多年前殺豬宰羊的,由生意場上的朋友介紹朋友認識了公路承包商,從他手中承包了沙石運送,百萬富翁變成了千萬富豪。
一個早年間靠給企業食堂送菜的,現在擁有了自己的配件廠,專供多家相同產品企業使用。
如此醜小鴨變鳳凰,從普通到不平凡的例子不勝列舉,比比皆是。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是背景,不是關係,而是吃苦耐勞,善於交際和誠信!
有人想問,我是房奴、車奴怎麼辦?
能怎麼辦?你既然有膽略、勇氣成為房奴車奴,也必然會有有持無恐的補救手段或後招。如果是因生意失敗跌落低谷,也彆氣餒。大不了從頭再來,再來一次轟轟烈烈的二次創業。天無絕人之路,只看你是否找的出適合你東山再起之道!
-
10 # 瘦馬180
改革開放初普通人真的富了,一九八一年,工廠恢復了獎金制度,計件工資,我曾經一個月拿過30元超產獎,5月滿勤獎,加上工資,夜班補貼,總合計收入81元,相當於當時的一個副縣長工資,所以那個年代縣鄉幹部擠破頭想調到國營企業工作,但好景不長,十幾年後大多數的地方國企都倒閉了。
南陽地區是個棉花主產區,農民經濟收入主要靠棉花,國家對棉花實行專營,價格保護,那些年種棉花多的棉農發財了,種上10畝棉花能當萬元戶,農民的瓦房蓋起來了,自行車,縫紉機,都有了,每年收棉花季節,臥龍崗,長江路,半夜就有農民排隊賣棉花,南陽的各大商場都是棉農們拿賣棉花的錢,喜氣洋洋的購買各種商品,百貨公司,供銷社一派繁華,真可謂一業興百業旺。可惜好景也不長,據說現在棉花沒人種,沒人收花,連棉花庫也倒閉了。
綜上所述,工人,農民,營業員,是最普通人,如果有好的政策完全能夠靠勞動致富,古今中外都有國泰民安,國強民富的階段,都有普通人致富的一個一個的神話。
-
11 # 大目
普通人沒有資源、沒有靠山、沒有關係、沒有渠道,要想竟憑個人力量走上致富之路是根本很難實現的!
普通人要想走上致富之路只有兩條途徑可走:1、靠政府的扶貧資金幫助脫貧。2、象大寨村、南街村那樣依靠集體的力量,走共同致富之路,否則,永遠擺脫不了貧困的命運!
-
12 # 木易拙見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當今中國,要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共同富裕之路。才有希望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
-
13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普通人,普通人基本就是無文化,無知識,無技術,無關係背景的市井普通小人物,他們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無資金錢錢,又無資產抵押貸款。那麼他們只能靠勞動致富,若讓他們靠自身的實力去拼搏奮鬥,走上致富之路,他們在今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可能實現這類的目標。所以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弱勢群體,若沒有外援助外助,靠自救發家致富很難,外援外助其根本就是依靠集體的力量互助,而非一時的金錢的救助解決一吋的困難,而不能永久改變貧困的問題。所以要永久的改變弱勢群體的貧困現象,必須還很依靠集體的力量互助,才能改變他們的生存之道和生活的質量。
-
14 # 王家福578
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只有奴隸社會,封建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奴隸主,地主富農,資本家等都是普通人逐步發展起來,經過一段時期致富的。能讓全部普通人致富,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做不到,唯一能做到的只有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社會。在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全民集體發展,實現全民富裕,即全國廣大的普通人民都共同富裕。
-
15 # 好友萬福金安
哈哈!我就一個平民百姓,我哪裡有能力知道“怎樣才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的。
不過,我看到了,社會上有很多普通人,是依靠兩種方式走上致富之路的。
一種是“天上掉下餡餅來”,另一種是依靠政府的改革開放政策走上致富之路的。
天上掉下餡餅來就是“拆遷”,市區拆遷使很多人都住上了新房子,市郊拆遷使很多人都獲得了很多拆遷補償款。
改革開放政策使很多人都富裕了起來。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是招商引資,招商引資使很多人有工作做、有工資賺。後來就看見有很多人都自己做起了生意來了。
所以,關於“怎樣才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之路”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關鍵還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好,和個人的聰明、能力、努力……等。
回覆列表
怎麼樣才能讓普通人走上致富路我認為這句話值得分析。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富有一個對比性,比如說我們中中國人與歐美日發達國家比我們中國目前還是窮人多。但是我們與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們中中國人有一半是富人。再比如說我們中國有近十億低收入群體與四億多中產階級相比目前就是窮人。但是我們今天的中中國人與四十多年前的生活相比的話我們中國至少有十一億人是大富人。所以我認為窮富是比出來的。這麼一比就比出九億窮人。現在我再來回答窮人怎麼樣才能富的問題。我認為象中國這樣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不能急於共同致富,而是要做好公平分配,保持五六億人致富基數一百年不變是是好的辦法,其他的八億人維持溫飽現狀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國家向科學技術高階可持續性發展。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十四五億中中國人都象美中國人一樣富有,一樣的消費的話,那就不利於自然環境與資源的保護。那肯定是瘋狂的掠奪。最後我還是那句話:我們中中國人現在的生活與四十多年前相比至少有十億人是大富人,如果我們中國能夠做到公平分配的話,我們中中國人也應該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