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2424349822852

      古箏又名"秦箏"。早在戰國的時候箏就已經流行了:“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罄築、彈箏。”(《戰國策—齊策》)。自秦、漢以來從中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箏的起源主要有四種說法:說法一、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樂器)傳與兩個女子,二女要爭,引破為二,所以稱"秦箏"。說法二:箏築同源說:在史料上也有不少記錄,根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的記載,『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及同時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敘述到『箏,鼓弦築身樂也』。說法三: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改革而成的,史載: 漢應劭《風俗通》『僅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說法四:箏為漢代京房所造,承上述舊唐書音樂志提到:『箏本秦聲也,相傳雲蒙恬所造,非也』其後述是『箏與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絃,此乃箏也』  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箏。琴絃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於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從樂器形制、製作工藝與構造上來說,今天的箏已與古時的箏有較多區別。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絃,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一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表現力豐富而形象。  而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古箏分為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託葛)、北韓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  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絃,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而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絃,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絃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託、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 古箏的傳統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1953年趙玉齋先生創作了《慶豐年》,解放了左手,曲調上運用復調的手法,採用了左右手交替和多聲部演奏手法,大大豐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箏的演奏技術得到一個突破性的發展。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古箏曲《戰颱風》,《戰颱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人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及使用無效區的噪音來製造颱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上世紀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絃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總說我不成熟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