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股旺金

    我的理解是股市是經濟現象的完全預期,是貨幣現象的不完全呈現。

    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股市本身存在最根本的意義是服務於經濟,用資本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經濟。而資本都是逐利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股市的繁榮一定是資本嗅到了什麼,判斷投進去資金可以促進產業發展而從中獲取收益,同樣股市蕭條則是資本判斷出來投入資金並不會有什麼回報。所以說股市是經濟現象的完全預期,甚至能細化到體現出對不同行業的經濟發展預期。

    而對於貨幣現象,我認為股市是它的不完全呈現。因為貨幣現象的本質是用來調控社會資本流動性的,並非只針對股市。貨幣的流動性充裕時,不見得貨幣都會流向股市,同樣流動性不足時也不一定先抽掉股市的資金。所以股市會受貨幣現象的影響,但是不是完全反應其影響。特別是在我們國家,還有另一個巨大的資金蓄水池,叫樓市。

  • 2 # 大道易簡1

    股市只是貨幣現象的一小部分,也是經濟現象的一小部分的反應。

    不論貨幣現象還是經濟現象都是全社會的,相對來說都是宏大的,全面的,而股市只是其中的一點,是區域性的。

  • 3 # 應物自然George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股市是貨幣現象和經濟現象的綜合反映。

    貨幣現象與經濟現象有時候是正相關的關係,而有時候卻是反相關關係。比如,經濟快速發展,貨幣供應量不足,就需要加以滿足;經濟狀況惡化,經濟萎靡不振,就需要貨幣政策予以刺激。同樣道理,經濟高速發展,出現泡沫,就需要緊縮貨幣;經濟出現蕭條,投機盛行,也需要收緊貨幣政策,加以遏制。

    這就和價格和價值的關係一樣,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反映價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

    同樣,經濟現象決定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反映經濟現象,貨幣政策圍繞經濟現象進行調整,有時會順週期,而有時會逆週期。

    股市是為經濟現象服務的,同時也會反映經濟現象,所以才有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說法。

    股市和貨幣現象一樣,都是反映經濟現象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經濟現象才是根本。但貨幣現象在為經濟現象服務的同時,對股市有著立竿見影的影響!這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誤解,好像股市就是貨幣現象一樣,這是表面的,是膚淺的。

    所以,從本質上講,股市屬於經濟現象。

  • 4 # 秦洪

    就過去數十年的走勢來說,更主要是一種基於估值基礎之上的貨幣現象。比如說在2003年至2005年,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強勁增長,但A股股票則是節節走低,主要是因為當時經濟火爆,更多的資金湧向實體經濟,貨幣的邊際增量未湧向股票市場。或者說,就貨幣流動性來說,實體經濟的回報率遠超股票市場,所以,湧向了實體經濟,股票市場失血。

    但在2012年至2014年,則是典型的貨幣寬鬆,引發了一輪“水牛”,在2019年至2021年,其實也有一點流動性帶來的水牛態勢,尤其是2020年4月至6月的那波小主升浪更是如此。所以,只要貨幣寬鬆,且實體經濟的回報率預期低於股票市場,那麼,股票市場就是強勢市場。當前A股市場似乎也有這樣的態勢,值得跟蹤。

    (執業證書:A1210612020001)

  • 5 # Q搏士

    股市本質上當然是經濟現象,反映的是一個國家上市公司經濟發展質量和趨勢,只有單純炒股的人才會把股市看成貨幣現象。當然,股市在某種程度上也受貨幣水位高低的影響,貨幣發行多的時候股市通常更易上漲,而貨幣收縮的時候股市估值可能會向下,但是,拉長時間看,一個企業的股票依然是受內在價值來決定而不是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否則像辛巴維(威)這樣的國家豈不是股市每時每刻牛氣沖天?

  • 6 # 灑家雜談社

    在股市沉沉浮浮數年,倒是對一個世俗的說法越來越疑惑:股市真的是經濟的晴雨表嗎?

    如果股市真的是經濟的晴雨表,為什麼美國2020年在疫情那麼嚴重、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道瓊斯指數上漲7.25%,代表美國核心資產的納斯達克100更是上漲了46.87%?

    如果股市真的是經濟的晴雨表,為什麼中國2021年一季度在經濟強勁復甦的情況下,上證指數下跌0.9%,創業板指數下跌7%,科創50指數更是下跌10.39%?

    我看到的是美股在2020年初的美元流動性危機之後,在美聯儲大放水的背景下,在疫情嚴重的美國,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漲勢如虹,節節攀升,最典型的是特斯拉,2020年漲幅達到743%,翻了7倍半。

    我看到的是在2021年初,在美國疫苗接種穩步推進、經濟強勁復甦、10年期國債收益率強勁攀升的階段,2021年2月16日到3月8日,納斯達克100下跌10.75%,同期上證指數、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同步大幅下跌。

  • 7 # 厚德福生8000

    股市是貨幣現象還是經濟現象?

    一定是貨幣現象!這些貨幣影響到股市的起落,特朗普當選後股票上漲了幾千點,這說明持幣者信任這位總統,只有有信心的持幣者才能把錢投入股市!最近的下跌完全是貨幣流出造成的,如果不去穩住貨幣對股民信心造成影響!

  • 8 # 辜承建

    提問中涉及的貨幣現象、經濟現象都是經濟學理論中的概念。從概念來說,經濟是人們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大活動環節的總稱,其現象極為廣泛。而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現象與一般的商品交易活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我認為股市是各經濟現象集中表現的一個交匯場所,與貨幣流動性關係極大。

  • 9 # 老陳淘股

    股市絕對是貨幣現象,並非是經濟現象,如果股市是經濟現象的話,a股最起碼會漲到2萬多點,而不會在3000多點奄奄一息。

    為何可以肯定股市是貨幣現象呢?答案非常簡單,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屬於“資本市場”所謂資本市場就是靠資金在背後運作的,股市一旦缺乏資金運作,股市就會癱瘓,變成死水一潭根本沒有任何活躍度了。

    最典型的例子,大家有沒有發現a股大盤指數背後都是被資金完全控制的,根本沒有任何的自然規律的走勢,大盤指數的漲跌完全都是靠權重板塊在背後操控的。

    想要拉昇指數的時候,只要動用大量資金去拉昇幾十只股票即可,大盤指數自然就會漲起來,反之大盤指數下跌的時候也一樣權重股砸盤即可把整個盤面砸下去,從這裡已經足夠證明大盤指數是被超大資金掌控,背後有資金干預了。

    再有就是板塊和個股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何板塊要啟動的時候,走出板塊行情之時,整個板塊不約而同地全面拉昇呢?其實並非是不約而同地拉昇,而且背後有股強大的資金,把相關板塊的股票都拉昇起來,造成板塊效應,點燃整個板塊的拉昇行情。

    個股方面就更加明顯,就拿個股的投機性來分析,個股的漲跌都是隨心所欲的,想要股票跌停的時候,一張大單就把股市按在跌停板;反之想要股票漲停的時候,一張大單就能把股價拉起來,股價漲跌都是看主力行情,看貨幣現象的買入賣出來決定的。

    因此可以完全肯定,股市絕對是貨幣現象,這是毋庸置疑的觀點,相信只要炒過股票的人都會清楚,股市的漲跌和波動都是靠資金推動,並非是靠經濟來推動的,真的認為經濟推動股市的,這是太天真的想法。

    如果a股真的靠經濟現象來推動的,a股已經絕對是在2萬以上,而不是保持十幾年都是在3000點上下徘徊。因為過去十幾年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但股市並沒有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股市走牛,反而在經濟增長的條件之下股市年年走熊,跟經濟似乎沒有任何的關係。

    因此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經濟只能影響股市,但不是決定股市的命運。比如中國經濟已經僅此美國,美國股市最高已經漲到3.6萬點,如果是經濟決定股市,a股指數怎麼也會漲到2萬多點,這是保守的點位,就憑藉這一點足夠證明股市不是經濟現象。

    總之所有投資者們一定要清醒,股市是貨幣現象,貨幣才是股市的老大,有巨大貨幣實力在股市能呼風喚雨,反之再強大的的經濟,沒有貨幣在拉昇股市,再好的經濟都沒用,股市照樣陰跌不斷,因此經濟在股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

  • 10 # 投資的事實與邏輯

    股票短期看是投票機,長期看是稱重機。這是投資大師說的,猜猜他是誰?

    怎麼理解這句話?

    意思是,短期看,你投票,會決定這個股票是否上漲;但是長期看,一個好公司,怎麼藏都藏不住,正如你的體重一樣。

    可以借用這句話,我們說股票上漲短期看是貨幣現象,長期看是經濟現象。短期看,股價是資金推動,如果流動性太充沛,好的資產會受到資金的推動而上漲;而長期看,通貨膨脹會打擊經濟發展,會降低資產的真正投資價值。而一個好的公司,長期看,一定能在經濟領域內脫穎而出,獲得競爭優勢,而其實力必然體現在股票市場上。

    因此,可以說短期看是貨幣現象,而長期看是經濟現象。如果這個觀點,也要看是哪個市場。如果在美國股票市場,這句話又只能對一半,因為美國股票市場是全球市場,首先能盛得下巨量的資金;其次美國部分上市公司具備全球競爭力,也是其股價上漲的支撐力。當然,美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靠掠奪全球資源、美元霸權甚至美軍作為後盾的支援。

  • 11 # 毅財富

    股市、房市,大宗商品,關聯性最強的不是經濟,而是貨幣。不管經濟好不好,貨幣政策松的時候,大類資產的價格一般都不錯。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而是貨幣的晴雨表。

    金融資產價格永遠有兩個主要驅動力,一個是基本面,一個是流動性。其次還有風險偏好或者說是市場情緒,即結構化行情的直接驅動力。一切資產的最終價格都有決定它的基本面因素,比如房子,對應的就是城市化程序,人口結構變化以及M2的增速;而股票,對應的就是公司業績,蓄水池的水量以及市場情緒。

    貨幣(寬鬆)和經濟(繁榮)哪個才是股市上漲的主要推手?恐怕很難講的清楚。不過,貨幣顯然更迷人,套句說法是“高階大氣上檔次”,而經濟要內斂很多,套句說法是“低調奢華有內涵”。當然,最好是兩者合力,股市大機率會走出波瀾壯闊的大行情。

    利率與合理估值的邏輯關係很好理解,從定價機制上看,無風險利率水平越高,股票投資者需要更高的風險補償,其合理PE估值水平自然要下降;從供求關係來看,無風險利率水平越高,分配到高風險的股票投資的資金越少,合理PE估值水平自然要下降。

    在有效市場中,PE以基準利率為均衡點,PE是利率的倒數。這意味著,基準利率越低,那麼合理的PE值越大。這解釋了無風險利率下行背景下,股價逐漸走高的原因。用老百姓的話說,票子越來越毛,東西也就越來越貴。

    放水其實有兩種,對經濟的影響也截然不同:一種是財政放水,以投放本位幣的形式。而財政支出要不是擴大福利,就是新建資產(基建的固定資產,研發的無形資產)。所以財政大幅擴張,則很容易引起一般商品服務的價格上漲,引發通脹。但這種放法,有利於窮人。另一種是金融放水,以商業銀行投放的信用貨幣形式,即貸款。人民群眾借了錢,不一定都是消費和新建資產,更可能是購買“二手資產”,以獲取更高的回報,例如房產、股票、字畫、比特幣。所以信貸的擴張不一定帶來通脹,更可能導致資產泡沫。這種放法,有利於富人。

    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導致的嚴重問題:長期依賴貨幣放水增加了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難度,延緩市場出清,鼓勵投機而非創新,資源錯配扭曲經濟結構,推升金融槓桿風險;同時,長期貨幣超發導致資產價格泡沫、收入差距拉大、貧富分化、社會撕裂等深層次矛盾,底層沉默的大多數被剝奪感加強,民粹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激進政治觀點抬頭,逆全球化風險上升,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全球政治經濟局勢動盪。

    另外,如果經濟出現了集中化和固化,那麼低利率下釋放的流動性,肯定都會集中到富人手裡,變成了富人加槓桿,結果肯定是資產價格的上漲。

    股市短期看情緒,中期看量能,長期看貨幣,超長期看價值,決定市場風格就是貨幣這一環。貨幣寬鬆利於成長股,緊縮利於藍籌股。換句話說,貨幣寬鬆週期,成長股中小票會比較猛,貨幣收緊,利率上行期,低估值藍籌會比較吸金。

    從板塊的角度來看,降準通常比較有利於成長股和高估值的板塊,像2015年央行多次降准以後,高估值的創業板和計算機板塊一路大漲,一路創出歷史最高水平。從歷史情況來看,降准以後,軍工板塊和科技板塊往往都能跑贏市場。雖然如此,對於股市來說,降準並非實質性的利好,而降息才是,因為能傳導到實體。

    通脹環境下,買什麼股票好?常見的答案是資源類的股票,因為投資者可以直接受益於價格上漲。更好的答案也許是那些有定價權的公司,通脹時它們可以提價,把成本壓力轉移到下游;通脹回落後,它們不必降價就能享受更高的利潤率。譬如食品飲料裡的品牌消費品。

    市場大跌,就會消化很多不好的預期,譬如利率上升、經濟疲軟等,同樣,市場大漲,也會消化很多好的預期。所以,不能簡單拿利率和經濟預期來預測市場未來走勢。實際情況總是要複雜許多。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高通脹與高失業並存的滯脹現象,沃爾克採用緊縮貨幣來抗擊通脹,里根實行減稅、放松管制、私有化等供給側改革後,美國經濟迎來了低通脹、高增長的“大緩和”黃金時期。美國股市歷史告訴我們,在低增長、高通脹的20世紀70年代,以“漂亮50”為代表的成長股跌幅巨大。在滯漲環境下,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值大幅降低,成長股的估值應該更低才對。低估值、有定價權的藍籌股應該成為新常態下的投資方向。

  • 12 # 荏天鳴

    特色的股市造成大a畸形貨幣現象,股價只與資金進出意願相關。只是資金可以隨意藉口所謂的股票業績拉砸股價,進行純粹的大魚吃小魚的利益收割。因為投資人得到股票上市股東的分紅,都是大a股票投資人自己給自己的分紅,還落得一個得到所謂分紅的空頭支票,而後散戶還得給發票人感恩載德。

  • 13 # ccc35165

    應該是貨幣與經濟相結合的現象,有時貨幣現象佔主導,有時經濟現象佔主導,這個由主辦方以國家利益去調控。總體說大A以貨幣現象為主,m國以經濟現象為主。

  • 14 # 嗨嗨皮皮一天天

    哎呀,股市是一種亂象,規則和標準還不完善,就是套人的比較多,讓人慾哭無淚的痛苦,而且沒有專業人去真實的管理,從上到下都是靠嘴去推進發展,可是事與願違,n年的發展股市還在3000點啦

  • 15 # 吳智勇905

    股市即是經濟現象也是貨幣現象。股市裡流入的錢多短期內就會上漲,反之亦然,這是貨幣現象的表現。上市企業業績好,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發展潛力,利潤有穩定的持續增長,優厚的投資回報率,價值被嚴重低估,這樣的股票以後就會上漲,反之亦,這就是經濟現象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鄉鎮安委會成員單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