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世間遺忘的創始人
-
2 # 使用者3422109906251997
1. 開源節流。
語出《荀子·富國》。開源是指拓寬財政收入,而節流是指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2.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語出《荀子·修身》。千里馬一天能夠跑千里遠的地方,劣馬十匹也能夠到達。成語“一日千里”是用來形容進步很快。
3. 欲觀千歲,則數今日。
出自《荀子·非相》。千歲是指年代久遠。想要知道年代久遠的事物,那就需要看一下現在的事物。這句話指明瞭歷史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共同性。
4. 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暗。
出自《荀子·臣道》。暗:愚昧。懲罰那些忠誠的人們,獎賞那些奸佞之徒,真的是昏暗至了極點了。
5.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出自《荀子·勸學》,青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藍草更加的深。指學生透過學習,是能夠超過自己的老師的。
6. 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
出自《荀子·大略》。大的事情不能夠做到,而小的事情有不屑去做,這邊是國家滅亡之路啊。
7. 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出自《荀子·王制》。不具備美德,就不能夠變得尊貴。沒有才能, 就不要出仕為官。沒有功勞,就不要去接受獎賞,沒有罪過,就不應當給與懲罰。
8.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出自《荀子·勸學》,不身臨溪水邊,便不會知道大地的深厚。只有親身實踐,才能夠懂得是事情的道理。
9. 苟能無以利害義,則恥辱亦無由至矣。
出自《荀子·法行》。如果可以做到不因為利益而去危害道義,這樣恥辱也就沒有什麼理由到來。
10.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出自《荀子·儒效》。沒有聽聞到,不如聽聞到了。聽到了比不上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能夠理解,理解不如能夠踐行。
1. 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孔子家語·子路初見》
木頭經過墨線劃線,就能夠的到直線。人們接受了別人的勸諫,就能夠成為聖賢。

2.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六本》。
能夠治療疾病的藥,喝下去嘴裡都是感感覺苦的。對人有益正直的言語聽起來都不會順耳。
3. 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親。——《孔子家語·好生》。
彼此之間交往,如果太過隨便,就會相互怠慢。如果太過莊重,優惠顯得互相不親近。

4. 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孔子家語·觀周》。
明亮的鏡子能夠照出人的容貌,歷史可以為當今提供寶貴的經驗。
5. 身不用德,而望德於人,亂也。——《孔子家語·顏回·子貢語》。
自己對別人沒有恩德,卻想著別人對自己施加恩惠,這樣是不可能發生的。

6.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
君子會用行動去說話,而小人則是用舌頭去說話。
7. 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孔子家語·六本》。
商湯王和周武王都允許大臣們提出反對的意見,因此國家才能昌盛繁榮。夏桀和商紂都喜歡別人聽命於他們,因此國家才滅亡。

8.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孔子家語》
水從善,不停的向下流,最終才能成為大海。大山不自持高大,因此才能達到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