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會炒股票

    德布羅意公式是p=hν/c=h/λ

    p是動量,h是普朗克常數6.626196×10^-34j·s,

    ν是頻率,c是光速,λ是波長

    德布羅意於1924年提出,微觀粒子也具有波動性,他根據光波與光子之間的關係,把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質(能量e和動量p)與波動性質(頻率ν和波長λ)用所謂德布羅意關係聯絡起來了,

    即e=hν,而e=mc^2,

    得hν=mc^2,又p=mc

    hν=pc

  • 2 # 奇娛記

    徳布羅意波,又稱物質波,是一種機率波,也就是說他是物體某時出現在某處的機率。其波長即在同時測量物質質量,位置和速度時固有的不確定性的體現。波長公式:namda=h/(mv)物質波也可以看作一種駐波,本身不能傳播,但是可以影響其它波。

  • 3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1)所有自然光都只具有粒子性而沒有波動性。

    (2)只有當光與狹縫"碰撞"之後才具有波動性!因此光的波動性不是它天生具有的自然屬性,光的波動性是加上人工意志"狹縫"之後才產生的。但偶然有自然"狹縫"存在時也會表現出來,例如彩虹。

    (3)顯然,沒有經過"狹縫"的光無波動性可言,那麼,折射後的單色光只能稱為具有不同運動速度的光(類比不速度的電子具有不同的演射條紋);各位有條件者,不妨做一下"單色光減速演射實驗",看有無重大發現。

  • 4 # 髒話比謊話乾淨558

    試想,對於一個光子,根據E=mC^2(質能方程)和E=hv(普朗克公式)可推出m=hv/C^2,兩邊同乘以光速C就得到mC=(hv/C^2)C 即p=hv/C,而λ=C/v(波長=速度/頻率),所以p=hv/λ即λ=h/p

    這裡最關鍵的是,德布羅意做了一個大膽假設:實物粒子和光子一樣,也具有這種性質。而且這種假設後來被實驗所證實,所以他成功了。

  • 5 # WSIN753

    德布羅意波長

    p=h/λ。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德布羅意在1923年經過計算,得出了電子是一種波動的結論。並把這種波稱為——相波(phasewave),後人為了紀念他,也稱其為“德布羅意波”。

    參考以下例題,可以更好地理解德布羅意波長公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想談戀愛了但是又捨不得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