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4087873824221

    感動,點一瓣心香

    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題記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早晨開啟窗,看著Sunny穿透每一片樹葉,以一種無聲而又樸素的方式與生命對話,我感動著。

    傍晚散步,看夕陽落下,品味著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我感動著。

    感動,點燃了精神家園的一瓣心香,縈繞著人的一生。

    時代在發展,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精神家園是否已經荒蕪?我們是否缺失了心靈的一角?

    行色匆匆,有多少人停下腳步傾聽心靈的跫音?大多數人被生活磨礪得太粗糙,漸漸冷漠。

    紐約曼哈頓街頭,車水馬龍。一個小女孩守在一棵樹下不肯離去。人們驚奇地發現,她在等待秋天最後一片葉子的落下,孩子是純真的,她會為一個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動。

    缺少感動的人不是一個真正的人。

    缺少感動的社會談不上真正的發展。它缺少人文的養分,最終只能走向荒蕪。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動?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鬱,托爾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們有多久沒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動?在冬天為人民打造一輪更溫暖的太陽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的文天祥;孤獨地守望著大漢三千里江山的蘇武……

    感動不是單純地落淚,不是膚淺地感時傷懷。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

    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學會感動吧。

    當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之間不再遙遠,我們的社會就多了幾縷溫馨。當每個人都能體會他人心絃的震動,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和諧。

    “為了看看Sunny,我來到世上。”巴爾蒙特的話難道不會令我們感動麼?

    點一瓣心香,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都將開滿長盛不衰的花朵,走向遠方。

    燃起感動之火

    感動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象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髮傷感怎麼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