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954084403864雪靈

    到了“三十而立”。身體狀況最好!(立:高,一生中最佳時期,人過三十天過午,就是這個意思)

    “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不感到不為外物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懂得自然的規律法則。(命:規律、法則)

    “六十而耳順”,六十歲的時候自己可以聽得進不同意見。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七十歲的時候可以從心所欲的幹任何事情,不會幹出出格的事。

  • 2 # 手機使用者橋

    而用在“三十”與“立”之間的作用是取消其主謂關係使其成為偏正關係。“而”在這裡主要是起作用,一般不翻譯,因為現代漢語裡面沒有能夠代替的詞語。“而”表示順承相接關係的時候需要視情況而定,也是根據現代漢語的規範,翻譯成“就”後在句子裡說得通就可以翻譯成“就”,如果不通也可以什麼都不翻譯。三十而立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於禮。

  • 3 # 罅光

    這句話主要是反映伴隨著人的年齡增長,在精神境界上的提高。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是孔子所描述的一種狀態。30而立,就是說在30歲前後的時候,事業就可以建立起來了。40不惑,50知天命,形容在40歲以及50歲時候,就能夠看清楚生活中的疑慮,同時能夠知道洞見將要發生的事情。

    當然也要辯證的去看待這句話,因為這句話的背景是在比較古老的時候,而現在整體的資訊發展比較迅猛,終身學習成為了現在世界上的主流趨勢。想要40不惑,50知天命,越來越困難。

    所以這句話所推崇的方式,在現代的理解上,還有終身學習的含義。

  • 4 # 禹辰471

    而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

    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譯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也可以理解為

    在人的十五歲時候決定學習的方向,三十歲的時候確定一生的原則,四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目標不在動搖,五十歲的時候明白命運是自己造就的,六十歲的時候廣泛聽取多種意見,這樣到七十歲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絕對不會做出逾矩的事情

  • 5 # 使用者3768498137947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五十知天命的而所表示的關係是可以

    這樣來理解: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是相互關聯的,但其重要性和作用還是不能等量齊觀的,有些是會起到關鍵性和基礎性的作用的,三十而立,打好基礎,而後才能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 6 # 使用者認識世界

    30歲要完成自己婚姻,有家庭,40要有自己的事業,人生的中要性完成學業,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要有穩定的收入四十歲就是中年階段了,如果沒完成這幾樣你還加倍努力哦,五十歲人的身體就象太陽的午後,沒有了那麼大的能量了五十歲了,人的身體素質不是那麼很好了,所以人啊年輕一定要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航集團2021招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