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18zhou

    一、道教的起源與發展


    西漢末年,由於連年天災人禍,農民苦不堪言,掙扎在死亡線上,階級矛盾急劇激化,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在這種情況下,封建統治者萬般無奈,只好寄希望於宗教迷信,想用此來麻醉群眾,以延續其搖搖欲墜的統治;另一方面,各地的農民起義軍也想用宗教來動員、團結、組織群眾。因而,道教應運而生了。


    (一)起源


    東漢順帝時,張陵(張道陵)倡導五斗米道,它規定:凡入道者需繳納信米五斗,因而得名。尊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道教至此逐漸形成。漢靈帝時,張角的太平道為早期道教的另一重要派別,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以“善道”教化徒眾。張角於中平元年(184年)發動了著名的黃巾起義,和五斗米道成為當時農民起義的基礎。起義失敗後,太平道遭到鎮壓,逐漸衰弱。由於五斗米道只是區域性參加,未受到大的損失。張陵的兒子張衡、孫子張魯繼承張陵的思想,使五斗米道影響不斷擴大,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215年,曹操率兵攻打漢中,張魯投降,政權被取消,但五斗米道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大量太平道信徒的轉入,使其有了新的發展,影響慢慢擴大。這便是後來道教發展的基礎。


    (二)發展(www.guayunfan.com)


    魏晉時,五斗米道內部逐漸分化成兩部分:一部分仍流行於民間;一部分則向上層社會發展。在民間的這部分以孫恩、盧循為代表,與東晉王朝為敵,起義失敗後,民間道衰敗。向上層社會發展的這部分以葛洪為代表。他提出了“儒道雙修”的主張。葛洪撰有《抱朴子》內篇,整理並闡述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理論,將道教的思想內容體系化,成為道教的基本典籍。


    南北朝時期,五斗米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僅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得到了充實,而且在性質上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這種新的道教,被稱為天師道。天師道分為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嵩山道士寇謙之在魏太武帝的支援下,自稱奉“太上老君”意旨,參考佛教禮儀而制訂樂章,誦誡新發,確立道教的國教化,成為“北天師道”,它是由五斗米道向北發展而來的。不久,南朝廬山道士陸修靜與梁的陶弘景等人整理經書,編著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經書目錄“三洞經書目錄”,並編著道教的齋戒儀範100餘卷,道教的理論與形式漸漸完備,成為“南天師道”。


    隋、唐、宋是道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的後裔,奉行崇道政策。唐高祖規定了當時流行的三種宗教的位次:道先,儒次,佛後。唐高宗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規定貢舉人士必須兼通《道德經》。宋朝皇帝也效仿唐採取與道教聯絡的做法。宋真宗宣稱其祖趙玄郎為道教尊神,宋徽宗自稱為教主道君皇帝,在太學中設定了《道德經》、《莊子》、《列子》等,令道士改穿道服,並親自為多種道教經書作注。


    元世祖在位時,由《老子化胡經》而引起一場激烈的佛道論爭,道教失敗。於是元世祖詔令禁斷道教,道教發展大受打擊,教團勢力也逐漸衰微。此後,道教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教派。明代中葉以後,特別是到了清代,由於統治者重視喇嘛教抑制道教,使道教失去皇室的支援而日漸衰弱。隨著大量民間神、地方神進入道教神仙譜系,道教很自然地開始了民間化的歷程。

  • 2 # 使用者5030148154869

    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是位於江蘇省的茅山,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

  • 3 # 使用者5712975891471

    道情的生成與演變,與古代的俗講、變文、鼓子詞、教派寶卷、諸宮調等藝術門類都有密切的聯絡。唐代時佛教盛行,佛教徒在寺院開展僧講。為擴大影響,向廣大民眾宣教佛法,就是俗講。道家也仿照這種方式開始搞俗講,也稱“道講”。

    俗講興盛起來後,一些正統的佛教徒認為它有礙佛門法規,曾幾度遭到封禁,這就迫使俗講轉移到民間,講唱形式逐漸簡化,內容增加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講唱者也由僧人或道人變成了民間藝人,這種形式就叫“變文”。

    變文發展到宋代,出現了一種相類似的說唱技藝叫鼓子詞,它是以鼓伴奏,多人演唱,歌詞是工整的七言詩,音樂以一個曲調反覆演唱一個故事,但內容首次與道情有了聯絡,出現了以鼓子詞形式寫的道情詩,叫做“道情鼓子詞”。

    到了明代,鼓子詞發展為諸宮調,形成曲牌連綴的唱腔體式。同時,宗教活動中還出現了一種把時興小曲吸收到傳教活動中的藝術叫“教派寶卷”。

    俗曲道情經過這一系列的演變後逐漸形成兩種型別,南方省份形成以唱為主的詩讚體道情,北方省份形成唱白相間的說唱道情。

    到清代乾隆末年的時候,在陝西,關中西府地區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動。與此同時,安康商人賴世魁,因常往關中經商,還把關中道情帶至安康,組建了賴泉班。

    清代嘉慶時期以後,陝西道情進入了發展盛期。關中的西府、中府、東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動。出現的班社,主要有:西府眉縣王長官寨班,岐山蒲村進香會班、麥禾營班、八家村班,中府西安市郊的新築、灞橋、三橋、引鎮的道情班,東府大荔的沙苑村班、蒲城的石羊村班等。

    那時的主要藝人有西府的姜卡來、李德勝、馬富崗,中府的楊老五、趙廣慶、李文用、許成禮、李來生、白米蟲等。

    安康地區先後出現了李家班、王家班、劉家班、郭家班、徐家班、周家班、楊家班以及旬陽的趙家班等班社。

    出名的藝人有李九祥、劉海山、王全能、楊登科、牛海山、李久科、郭覺財、郭天鵬、郭老七、楊天長、楊天才、李光宗、徐遠佔、李榮福、周大鵬等。

    這些班社和藝人主要活動於安康的恆口、五里坡及北區等地。其中,李家班還收藏有嘉慶年間的道情抄本《望夫山》、《趙王村》、《戰漳河》等。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在關中臨潼行者村,有個因愛吃大米而被稱為“白米蟲”的道情藝人,還南往商縣,以小磨溝王彥傑祖父家為基地,組班授徒,將道情傳入商洛地區。

    其中,於1868年在洛南桑嶺興辦的張天泰班,歷時較長,共經過了四代。除此,還有洛南靈口的張福海班,兌山的劉中喜班,保安的趙朝娃班、張西雲班,永豐的謝德班,石門的樊虎娃班,及商縣的李柯義、王彥傑、李興臣、楊江湖、楊花蠟班等。

    1882年,丹鳳竹林關徐明啟辦的成順班,後歷徐崇福、徐盛榮等輩,先後相傳五代,其藝術造詣及影響,久為民間所傳頌。

    清代以後,道情仍有發展。在安康地區,僅旬陽、安康兩縣,就有20多個道情班社。安康有李守金、王自成、王鵬舉、郭榮華、楊朝洪、李清魁、馮成秀等領的班子,旬陽有龐世堂等領的班子,繼續於安康縣城、恆口鎮、老君關及旬陽縣城、趙灣、甘溪等地活動演出。

    那時,每年安康縣城的土地會,可有10多個道情班賽戲演出,觀眾擁滿大街小巷,連唱半月之久。

    商洛地區有商縣的袁根祥班、蘇效瑞班、王佔鰲班、周子舉班、李緒平班、王讓班、崔啟運班、舒金貴班、張銀貴班、劉雙合班、李興臣班、李仁杰班,丹鳳的李昌林班、善念班等。

    關中地區,大荔的沙苑,寶雞的姜馬,眉縣的王長官寨道情班,以及西安附近的新築,長安的引鎮等地道情會,仍在繼續活動。

    新中國成立初期,傳統道情的演唱活動,依然有增無減,並湧現出了一批新的班社和藝人。歷史悠久的寶雞姜馬道情班,培養出了一代新人,有姜福、馬生福、馬定乾、姜得用、姜銀科等20餘人。

    商縣出現了金鼎班、科義班、新安班等班社及藝人王治銀、賈西明等。安康還相繼建立了專業道情班,除演傳統劇目外,還演出了《北京四十天》、《赤膽忠心》等新編歷史劇與現代戲《白毛女》、《窮人恨》等。

    20世紀50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廣場、皮影等形式,發展成舞臺演出形式。1956年,陝南道情皮影老藝人張子成,在安康恆口農業社成立了文藝俱樂部,首次試排了道情戲《三進士》。此後,安康漢劇團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向他們學習,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戲曲舞臺。

    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道情班,為關中道情培養新生力量,同時長安縣劇團、商洛地區劇團分別透過試排《隔門賢》等劇目,將關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戲曲舞臺,1960年參加了陝西新搬上舞臺劇種會演。

    到這時,道情戲正式發展為舞臺演出形式,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先後改編創作演出的劇目有60多種。改編劇目有關中道情的《相爺搬兵》、《槐蔭媒》、《小姑賢》、《隔門賢》、《牆頭馬上》,商洛道情的《水潑大紅袍》、《一文錢》等。

    創作劇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陝南道情的《枯水新波》,關中道情的《嫁妝鐮刀》、《趕雞蛋》、《麻利嫂》等。其中,《一文錢》被拍成戲曲藝術片,發行全國各地。

    另外,在舞臺表演方面也向秦腔、漢劇學習,使陝西道情的音樂更加秦腔化。關中、商洛、陝南各路道情全部採用了秦腔的武場樂器,二胡、大鑼、手鑼、大鈸、牙子等一起進入了道情樂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家將的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