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只是以才人身份會見聖僧玄奘,雖當面聆聽佛理然不解之處亦無法出言請釋,這時候終於有了充分的資本,於是一朝權在手的武則天便迫不及待的邀請玄奘前來講經。而隨著玄奘跟朝廷的頻繁接觸,也深刻的意識到傳揚佛法跟這位“女國主”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於是每每武則天相詔,都畢恭畢敬的前去會晤,並且極力藉助佛經裡女佛尊榮的典故博取武則天的歡心,以求在高宗面前獲得更多的政治機會。
從佛教的經學義理中,深刻的感受到佛教可馭天下的精妙玄意,譬如公元655年,武則天就曾借玄奘之手,在慈恩寺為皇太子李弘(武則天長子)增設5000僧齋,並喜迎來此進香的朝臣,玄奘自然盡心竭力籌辦,很是認真做好這件鞏固武則天母子地位的法事。這件佛事圓滿結束,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李治和武則天都很滿意,為表達“女國主”對玄奘的謝意,高宗李治還親為玄奘撰寫“大慈恩寺碑文”,以九五之尊的口吻對玄奘大加褒獎,僅此一事就為佛門贏得無限光彩。
及至公元656年,武則天第三子降臨之際,因害怕遭遇劫難,遂召玄奘請求代為誦經祈福,玄奘欣然允諾,而後沐浴戒齋立即誦經祈禱,並且對武則天說:“聖體必安和無苦,然所懷者是男,平安之後願聽出家”,武則天很是高興,還特意賞賜了袈裟和眾多物件。
武則天想象圖
同年十一月五日,玄奘在宮中看到有赤雀飛進顯慶殿立刻上表稱賀,此事恰值小皇子李顯出生,看到玄奘大師對皇子極盡殷切的恭賀,李治和武則天都非常高興,於是便應昔日玄奘之求稱其子為佛光王,待李顯滿月的時候玄奘還親為剃度進呈法服。
這個時候的玄奘,跟朝廷的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為是很得武則天和李治的歡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玄奘都以高僧的身份常伴李治和武則天左右,殷勤覲見孜孜講法,他們彼此之間的交際也頗為頻繁。
如果說昔日的相逢只是冥冥中的天意,那洛陽的故里尋蹤卻是最為觸動玄奘和武則天內心的琴絃。
公元657年春節剛過,武則天便心急火燎的帶著高宗李治駕臨東都洛陽去了,此時玄奘陪同在側,並在洛陽待了一年之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玄奘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緱氏,回鄉跟親友相見並祭奠父母,也是在高宗的幫助下,玄奘父母的墳地才得以順利改葬。
據史書記載,當時改葬的費用都是由朝廷承擔的,且迎來送往的威儀非常隆重盛大,僅僅是洛陽一代的僧侶前往悼念的人數就有一萬多名,如此佛門的盛世怕是彼時武則天所給予玄奘最為恩寵的賞賜了,佛教徒藉此機會在河洛大地上揚眉吐氣增光添彩,這些都是玄奘長期以來躬親武則天和尊崇李治的結果。
玄奘故里
正是玄奘不失時機的在武則天面前曉之以佛理,動之以真情,而又長期以來畢恭畢敬的為武后政權穩固盡心竭力做出傑出的貢獻,所以才能在宗教和皇權的碰撞之間,使其達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至此,佛教在唐朝的發展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
往後的故事,有喜怒也有哀樂,乃至公元664年玄奘突然圓寂後,高宗和武則天都非常哀慟,史說高宗李治很是傷悲,曾一度為其痛哭流涕,並且罷朝息政,就像失卻了人生導師一般痛苦。而這時候的武則天,早已憑藉“即以女身,當王國土”的佛家思想垂簾上朝參決大政。
或許,正是在李治世俗上、玄奘法門裡長期以來的處處關照,才逐漸讓佛學成為武則天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武則天對玄奘由昔日的敬佩到封后時的尊重及至稱帝時的充分利用,最終藉助崇佛抑道的機會駕馭天下把佛教提高到三教之首的地位,幫助玄奘實現了畢生的夙願,也很好地促進了佛教的中國化發展。
影視中的武則天和李治
縱觀武則天和唐玄奘的一生,他們二人皆由普通者走向領域的巔峰,期間傳奇式的經歷、不懈的奮鬥,以至於雖相隔20餘歲的年齡差距,都無法阻擋他們完成帝國大業和宗教領袖的巧妙合作,或許在冥冥中早已註定,他們會於歷史的罅隙裡相逢,而這種既有人情味又有利益訴求的合作關係,最終實現了宗教和政治的完美契合,而武則天也正是在玄奘高深佛學的指引下,切身地體會到了佛教那種可馭天下的魄力和女主王國的藝術!
當年只是以才人身份會見聖僧玄奘,雖當面聆聽佛理然不解之處亦無法出言請釋,這時候終於有了充分的資本,於是一朝權在手的武則天便迫不及待的邀請玄奘前來講經。而隨著玄奘跟朝廷的頻繁接觸,也深刻的意識到傳揚佛法跟這位“女國主”建立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於是每每武則天相詔,都畢恭畢敬的前去會晤,並且極力藉助佛經裡女佛尊榮的典故博取武則天的歡心,以求在高宗面前獲得更多的政治機會。
從佛教的經學義理中,深刻的感受到佛教可馭天下的精妙玄意,譬如公元655年,武則天就曾借玄奘之手,在慈恩寺為皇太子李弘(武則天長子)增設5000僧齋,並喜迎來此進香的朝臣,玄奘自然盡心竭力籌辦,很是認真做好這件鞏固武則天母子地位的法事。這件佛事圓滿結束,取得很好的政治效果,李治和武則天都很滿意,為表達“女國主”對玄奘的謝意,高宗李治還親為玄奘撰寫“大慈恩寺碑文”,以九五之尊的口吻對玄奘大加褒獎,僅此一事就為佛門贏得無限光彩。
及至公元656年,武則天第三子降臨之際,因害怕遭遇劫難,遂召玄奘請求代為誦經祈福,玄奘欣然允諾,而後沐浴戒齋立即誦經祈禱,並且對武則天說:“聖體必安和無苦,然所懷者是男,平安之後願聽出家”,武則天很是高興,還特意賞賜了袈裟和眾多物件。
武則天想象圖
同年十一月五日,玄奘在宮中看到有赤雀飛進顯慶殿立刻上表稱賀,此事恰值小皇子李顯出生,看到玄奘大師對皇子極盡殷切的恭賀,李治和武則天都非常高興,於是便應昔日玄奘之求稱其子為佛光王,待李顯滿月的時候玄奘還親為剃度進呈法服。
這個時候的玄奘,跟朝廷的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為是很得武則天和李治的歡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玄奘都以高僧的身份常伴李治和武則天左右,殷勤覲見孜孜講法,他們彼此之間的交際也頗為頻繁。
如果說昔日的相逢只是冥冥中的天意,那洛陽的故里尋蹤卻是最為觸動玄奘和武則天內心的琴絃。
公元657年春節剛過,武則天便心急火燎的帶著高宗李治駕臨東都洛陽去了,此時玄奘陪同在側,並在洛陽待了一年之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玄奘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緱氏,回鄉跟親友相見並祭奠父母,也是在高宗的幫助下,玄奘父母的墳地才得以順利改葬。
據史書記載,當時改葬的費用都是由朝廷承擔的,且迎來送往的威儀非常隆重盛大,僅僅是洛陽一代的僧侶前往悼念的人數就有一萬多名,如此佛門的盛世怕是彼時武則天所給予玄奘最為恩寵的賞賜了,佛教徒藉此機會在河洛大地上揚眉吐氣增光添彩,這些都是玄奘長期以來躬親武則天和尊崇李治的結果。
玄奘故里
正是玄奘不失時機的在武則天面前曉之以佛理,動之以真情,而又長期以來畢恭畢敬的為武后政權穩固盡心竭力做出傑出的貢獻,所以才能在宗教和皇權的碰撞之間,使其達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至此,佛教在唐朝的發展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
往後的故事,有喜怒也有哀樂,乃至公元664年玄奘突然圓寂後,高宗和武則天都非常哀慟,史說高宗李治很是傷悲,曾一度為其痛哭流涕,並且罷朝息政,就像失卻了人生導師一般痛苦。而這時候的武則天,早已憑藉“即以女身,當王國土”的佛家思想垂簾上朝參決大政。
或許,正是在李治世俗上、玄奘法門裡長期以來的處處關照,才逐漸讓佛學成為武則天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武則天對玄奘由昔日的敬佩到封后時的尊重及至稱帝時的充分利用,最終藉助崇佛抑道的機會駕馭天下把佛教提高到三教之首的地位,幫助玄奘實現了畢生的夙願,也很好地促進了佛教的中國化發展。
影視中的武則天和李治
縱觀武則天和唐玄奘的一生,他們二人皆由普通者走向領域的巔峰,期間傳奇式的經歷、不懈的奮鬥,以至於雖相隔20餘歲的年齡差距,都無法阻擋他們完成帝國大業和宗教領袖的巧妙合作,或許在冥冥中早已註定,他們會於歷史的罅隙裡相逢,而這種既有人情味又有利益訴求的合作關係,最終實現了宗教和政治的完美契合,而武則天也正是在玄奘高深佛學的指引下,切身地體會到了佛教那種可馭天下的魄力和女主王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