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童裝大奇
-
2 # 鄉野黑哥
1、對葉片的危害:剛得病的葉片有點像被開水燙過一樣,從葉片的邊緣開始形成接近圓形形狀的深綠色或者是暗色的大斑塊。在發病的後期,顏色變成青綠色,乾枯後的葉片非常脆弱,一捏就碎。
2、對莖蔓的危害:發病初期在莖蔓的底部或者結節的地方出現被水浸泡過一樣的水漬狀斑塊,顏色一般呈現墨綠色。在發病的中後期發病部位變幹收縮,造成發病傷口上半部分出現蔓葉的枯萎。
病原主要是隨病株殘株在土壤中越冬,一小部分的種子也有可能帶菌,但是機率比較小。病原主要透過雨水和灌溉水進行傳播,當溼度達到85%時容易進行侵染。
2、氣候因素:夏季高溫多雨,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大量的雨水給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1、種子消毒:
①、選擇抗病性比較強,外形良好有光澤無破損的種子。不易選擇抗病性弱,外形不飽滿有缺口無光澤的種子。
②、可用50℃溫水浸泡種子0.5小時,或者用55℃溫水浸泡種子15分鐘進行消毒,或者用25%可溼性粉劑瑞毒黴按種子量的0.3%進行拌種。
2、農業防治:
①、與非瓜類農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
②、增施有機肥料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對土壤進行深翻、暴曬、殺菌。
3、化學防治:
②、發病初期噴灑:77%多寧可溼性粉劑400倍液,或85%疫霜靈5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72%黴霜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等,或58%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藥藥物時不可單獨只使用一種,需要幾種藥物輪番噴灑,以免造成病菌的抗藥性。藥物噴灑可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續3-5次。
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以免加快傳播速度,及時進行壟溝雜物的清理,以防壟溝排水不暢造成積水。在西瓜疫病發病之前如果有強降雨就需要先進行藥物噴灑預防,在發病時可選用3種以上的藥物進行交替使用。應用科學的防治方法,做好防治工作,就能帶來高品質、高產量的西瓜,帶來豐收。
-
3 # 大王叫我來巡鱔
我個人理解高溫才能出甜瓜,高溼易出病害。預防要從選地開始入手,畢竟藥到病除不如提前預防
1、與非瓜類農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
2、增施有機肥料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對土壤進行深翻、暴曬、殺菌。
3、做好壟溝的排水,避免大水漫灌。
6、發病初期噴灑:77%多寧可溼性粉劑400倍液,或85%疫霜靈5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72%黴霜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等,或58%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藥藥物時不可單獨只使用一種,需要幾種藥物輪番噴灑,以免造成病菌的抗藥性。藥物噴灑可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續3-5次。
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以免加快傳播速度,及時進行壟溝雜物的清理,以防壟溝排水不暢造成積水。在西瓜疫病發病之前如果有強降雨就需要先進行藥物噴灑預防,在發病時可選用3種以上的藥物進行交替使用。應用科學的防治方法,做好防治工作,就能帶來高品質、高產量的西瓜,帶來豐收。
-
4 # 大週記錄
高溫高溼,西瓜疫病高發,嚴重影響產量,如何科學防治避免減產?
西瓜生產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比如狂風暴雨、乾旱、水澇等自然災害,也同時面臨各種病蟲害的為害,稍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今天就網友提出的西瓜疫病做以分享。 實際上,西瓜在南北均有種植,我自己也種過幾年西瓜,對於西瓜疫病防治有很深的認識。西瓜疫病又叫做“死秧”,屬於土壤傳播的病害,高溫高溼條件下發生嚴重。一般情況下,在南方西瓜產區發病重,其他瓜類作物也能發生疫病。 西瓜疫病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殘體內和農家肥中越冬,而且長期能夠存活。生長過程中,病菌藉助颳風、下雨和流水再次傳播。特別是在高溫高溼的雨季、密度過大、排水通風不良情況下發病嚴重。連作地塊、農家肥沒有腐熟、氮肥過量、澆水過多、有積水的地方加重病情。 想要防止高溫高溼狀態下西瓜發生疫病,就必須以預防為主的科學防治:1.使用有機肥,堅決杜絕沒有腐熟的農家肥。因為西瓜疫病可以隨著帶病的莖葉、根系和西瓜攜帶病菌,很容易傳染到豬圈、雞圈等農家肥裡面,病菌會長期蟄伏在肥料裡面,進一步傳染到西瓜地裡。2.土壤處理。種植西瓜的田塊,提用1㎏氯溴異氰尿酸+1㎏惡黴福美雙加細土50公斤均勻撒在土壤表面,再深翻。這個辦法可以保證2~3年內土壤沒有病害。
3.選用適合當地的高產優質的抗病品種。種子用氯溴異氰尿酸800倍液浸種4-6小時,然後洗淨催芽。
-
5 # 木雨聽風
謝謝邀請,西瓜疫病,俗稱死秧,是一種疫黴病病菌感染所致,屬於真菌性病害,對西瓜的果實葉片,西瓜秧均可造成嚴重危害。西瓜疫病在高溫高溼的環境條件下容易發病。由於西瓜疫病,屬於土傳性病害,對西瓜的幼苗以及成株均可受感染髮病。特別是處於夏季的西瓜,受高溫多雨的影響,發病較重。受感染的西瓜葉片,出現水浸狀,不規則形,暗綠色病斑,並且迅速蔓延。西瓜果實受病後,病斑部位凹陷,很快就侵染整個果實。特別在高溫高溼條件,受病的西瓜病斑部位有白色,稀疏的白色的菌絲。適宜西瓜疫病發病溫度為28~30度,受溼度影響較大。越夏的西瓜,高溫乾旱與高溫水澇並存,影響最大的是夏季的雨水突然到訪,高溫高溼從而誘發西瓜疫病的發生。
經過觀察我們會發現,西瓜疫病的發病首要條件就是高溼,加上28~30度的較高溫度造成的。西瓜種植地低窪,排水不良。種植在粘土地上的西瓜,土壤溼度過大。夏季的雨水過後,積水不能及時排出,再加上突然放晴的天氣,容易誘發西瓜疫病的發生。在黃淮進入6月份之後,也就進入了汛期,汛期可長達3~4個月,可以橫跨西瓜的整個生育期。雨水足,空氣溼度大,在這樣的條件下,重茬種植的西瓜更容易感染西瓜疫病。夏季種植的西瓜有很多事接小麥茬種植的,有不少農民,為了西瓜結得更好更大,生產更多的產量,在定植前溝施農家肥做底肥,未經腐熟的有機肥,帶有一定的病菌蟲害等,也容易誘使西瓜出現疫病。西瓜的疫病,主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1,選擇種植土地及整地。儘量避免重茬種植,如不能避免重茬,可進行兩年更換輪作,增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每畝2000公斤,進行溝施。選擇的土地要地勢高燥,澇能排,旱能澆的半砂半粘的土壤為好。準備種植西瓜的小麥田,在秋季整地作畦時,提前進行起壟並施入充足的有機肥,或者在收割完小麥之後,定植之前施入,上面加蓋除草地膜。
2,選擇西瓜品種進行消毒。選擇適宜當地的抗病西瓜品種,在育苗之前,將種子放入55度的溫水中進行一攪拌,大約一刻鐘之後,將種子撈出,放入0.1%現配現用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進行浸泡3~4個小時後撈出,放入清水中沖洗一下,即可進行催芽或播種。
3,藥劑防治。西瓜疫病具有蔓延速度快,潛伏期較短,一經發現,很快就傳染一片。夏季雨水比較頻繁,管理不到位,容易形成爆發性流行,及時瞭解天氣資訊,天氣預報這兩天有雨,就在下雨頭一天,進行噴灑藥物預防,藥物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防毒礬600倍液加蕓薹素內酯加有機矽農藥增效劑進行葉面噴灑,雨後及時噴灑第2遍。當有西瓜苗出現零星疫病發生時,要進行及時的灌根處理,並拔出受病的西瓜苗帶出西瓜田藥物可選用,4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倍液與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按照1:1的比例混配之後進行灌根,每株用藥300~500毫升,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回覆列表
西瓜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4~32℃,在日照充足的情況下,西瓜能夠產量高、品質好。西瓜在生長過程因自身果肉水分高達94%的特點,需要很多的水分供給,但是耐旱不耐澇,特別是在陰雨天,空氣中的溼度過大,容易引發病害,造成西瓜產量低、品質差。
1、對葉片的危害:剛得病的葉片有點像被開水燙過一樣,從葉片的邊緣開始形成接近圓形形狀的深綠色或者是暗色的大斑塊。在發病的後期,顏色變成青綠色,乾枯後的葉片非常脆弱,一捏就碎。
2、對莖蔓的危害:發病初期在莖蔓的底部或者結節的地方出現被水浸泡過一樣的水漬狀斑塊,顏色一般呈現墨綠色。在發病的中後期發病部位變幹收縮,造成發病傷口上半部分出現蔓葉的枯萎。
病原主要是隨病株殘株在土壤中越冬,一小部分的種子也有可能帶菌,但是機率比較小。病原主要透過雨水和灌溉水進行傳播,當溼度達到85%時容易進行侵染。
2、氣候因素:夏季高溫多雨,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大量的雨水給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1、種子消毒:
①、選擇抗病性比較強,外形良好有光澤無破損的種子。不易選擇抗病性弱,外形不飽滿有缺口無光澤的種子。
②、可用50℃溫水浸泡種子0.5小時,或者用55℃溫水浸泡種子15分鐘進行消毒,或者用25%可溼性粉劑瑞毒黴按種子量的0.3%進行拌種。
2、農業防治:
①、與非瓜類農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
②、增施有機肥料提高植株的抵抗力。對土壤進行深翻、暴曬、殺菌。
3、化學防治:
②、發病初期噴灑:77%多寧可溼性粉劑400倍液,或85%疫霜靈500倍液,或72%克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72%黴霜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等,或58%瑞毒黴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藥藥物時不可單獨只使用一種,需要幾種藥物輪番噴灑,以免造成病菌的抗藥性。藥物噴灑可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續3-5次。
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以免加快傳播速度,及時進行壟溝雜物的清理,以防壟溝排水不暢造成積水。在西瓜疫病發病之前如果有強降雨就需要先進行藥物噴灑預防,在發病時可選用3種以上的藥物進行交替使用。應用科學的防治方法,做好防治工作,就能帶來高品質、高產量的西瓜,帶來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