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04409835603468

    自拔來歸zì bá lái guī

    出處:《新唐書·李勣傳》:“自拔以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意思: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自暴自棄zì bào zì qì

    出處:《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意思: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

    自不量力zì bù liàng lì

    出處:《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意思: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自慚形穢zì cán xíng huì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意思:形穢:形態醜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漸愧。

    自成一家zì chéng yī jiā

    出處:《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意思: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自出機杼zì chū jī zhù

    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意思: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讀過前人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襲。”

    意思: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於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自吹自擂zì chuī zì léi

    出處:

    意思: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自得其樂zì dé qí lè

    出處: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白翎雀生於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鳴,自得其樂。”

    意思: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自高自大zì gāo zì dà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

    意思:自以為了不起。

    自告奮勇zì gào fèn yǒng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這饒守原本只有這一個獅子國;因為上頭提倡遊學,所以他自告奮勇,情願自備資斧,叫兒子出洋。”

    意思: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任某項艱鉅的任務。

    自顧不暇zì gù bù xi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今雖略有生機,但自顧不暇,何能另有安頓哥哥之處。”

    意思:暇:空閒。光顧自己還來不及。指沒有力量再照顧別人。

    自壞長城zì huài cháng chéng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乃壞汝萬里長城。”

    意思: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

    自給自足zì jǐ zì zú

    出處:《三國志·魏志·步隲傳》:“種瓜自給。”《列子·黃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意思:給:供給。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

    自掘墳墓zì jué fén mù

    出處:

    意思:掘:挖。自己的所作所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墳墓一樣。比喻自尋死路。

    自覺自願zì jué zì yuàn

    出處:

    意思:自己覺悟而願意。

    自劊以下zì kuài yǐ xià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劊以下無譏焉。”

    意思:劊:西周時的諸侯國名。從劊以下的樂曲就不加評論。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自愧不如zì kuì bù rú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明日徐公來,熟視之,自以為不如。”

    意思:弗:不。自己慚愧不如別人。

    自力更生zì lì gēng shēng

    出處:

    意思:更生:再次獲得生命,比喻振興起來。指不依賴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來,把事情辦好。

    自立門戶zì lì mén hù

    出處:

    意思:指單獨成立家庭。也指學術上不依賴前人而另立一派。現也指離開某一集體,自己另搞一套。

    自賣自誇zì mài zì kuā

    出處:

    意思:誇:誇讚。自己賣的東西自己誇好。比喻為自己吹噓。

    自鳴得意zì míng dé yì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意思:鳴:表示,以為。自以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自命不凡zì mìng bù fán

    出處: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意思:自命:自認為;凡:平凡。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

    出處:《朱子語類》:“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意思: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自強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意思: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自輕自賤zì qīng zì jiàn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意思:賤:藐視。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自求多福zì qiú duō fú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意思: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幸福。

    自取滅亡zì qǔ miè wáng

    出處:《陰符經》卷下:“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意思:所作所為把自己引上絕路。

    自取其咎zì qǔ qí jiù

    出處:

    意思: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

    自生自滅zì shēng zì miè

    出處:唐·白居易《嶺上雲》詩:“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意思:自然地發生,生長,又自然地消滅。形容自然發展,無人過問。

    自食其惡果zì shí qí è guǒ

    出處:

    意思: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自食其果zì shí qí guǒ

    出處:

    意思: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

    出處:《禮記·禮器》:“食力無數。”陳浩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意思: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

    自食其言zì shí qí yán

    出處:《尚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

    意思:指說了話不算數。

    自始至終zì shǐ zhì zhōng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十:“先皇帝與汴軍校戰,自始至終,馬數才萬。今有鐵馬三萬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卒練士將帥之不至也。”

    意思: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自始自終zì shǐ zì zhōng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十:“先皇帝與汴軍校戰,自始至終,馬數才萬。今有鐵馬三萬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卒練士將帥之不至也。”

    意思: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自視甚高zì shì shèn gāo

    出處:

    意思: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學識等)。

    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

    出處:《晉書·潘尼傳》:“憂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興於有欲。”《列子·楊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

    意思:私心很重,只為個人利益打算。

    自討苦吃zì tǎo kǔ chī

    出處:

    意思:討:招惹。自己找苦吃。

    自投羅網zì tóu luó wǎng

    出處:三國魏·曹植《野田黃雀行》詩:“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宋·蘇軾《策別十七·去奸民》:“譬如獵人終日馳驅踐蹂於草茅之中,搜求伏兔而搏之,不待其自投於羅網而後取也。”

    意思:投:進入;羅網:捕捉魚鳥的器具。自己投到羅網裡去。比喻自己送死。

    自我表現zì wǒ biǎo xiàn

    出處:

    意思:顯示或宣揚自己的優點,使自己突出。

    自我解嘲zì wǒ jiě cháo

    出處:漢·揚雄《解嘲》:“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創《大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號曰《解嘲》。”

    意思:用言語或行動為自己掩蓋或辯解被人嘲笑的事。

    自我陶醉zì wǒ táo zuì

    出處: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詩:“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意思: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裡,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

    自我作古zì wǒ zuò gǔ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意思:作古: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自我作故zì wǒ zuò gù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意思:作故: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自相殘殺zì xiāng cán shā

    出處:《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意思: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自相驚憂zì xiāng jīng rǎo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意思:自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

    出處:《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

    意思: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牴觸。

    自相魚肉zì xiāng yú ròu

    出處:《晉書·劉元海載記》:“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此天厭晉,授之與我。”

    意思:魚肉:當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內部自相殘殺。

    自信不疑zì xìn bù yí

    出處: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意思: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自行其是zì xíng qí shì

    出處:

    意思: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自崖而反zì yá ér fǎn

    出處:《莊子·山木》:“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

    意思: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自言自語zì yán zì yǔ

    出處:元·無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這般鬼促促的,在這自言自語,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樹嗎?”

    意思: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

    自業自得zì yè zì dé

    出處:《正法念經》:“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意思:業:造作;得:獲得,取得。佛家語,指自作自受。

    自以為得計zì yǐ wéi dé jì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意思:得計:計謀得逞。自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自以為是zì yǐ wéi shì

    出處:《荀子·榮辱》:“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孟子·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意思:是:對。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

    自貽伊戚zì yí yī qī

    出處:《詩經·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

    意思: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自用則小zì yòng zé xiǎo

    出處:《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意思:自用: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自由氾濫zì yóu fàn làn

    出處:

    意思:指某種錯誤的思想言行沒有約束,到處擴散。

    自由放任zì yóu fàng rèn

    出處:

    意思:不加約束,任它自由發展。

    自由自在zì yóu zì zài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自由自在。’曰:‘見後如何?’師曰:‘自由自在。’”

    意思:形容沒有約束,十分安閒隨意。

    自圓其說zì yuán qí shuō

    出處:

    意思:圓:圓滿,周全。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

    出處:《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

    意思: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錯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現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誤。

    自知之明zì zhī zhī míng

    出處:《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意思:自知:自己瞭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自作聰明zì zuò cōng míng

    出處:《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

    意思: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自作解人zì zuò jiě rén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意思:指不明真意而亂髮議論的人。

    自作自受zì zuò zì shòu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意思: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倒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人生路該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