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書香之家,一直以來對老師多有崇敬,更是心懷感恩。但不幸的是,今生曾經對老師三次不敬,留下難以釋懷的愧疚。
小時候,我乖巧機靈,深得父母寵愛,鄰里喜歡,懵懂中平添幾分任性。小學二年級,有我最愛的王老師,像母親一樣待我。她的孩子與我同班,可我們哥倆總會為芝麻小事鬧彆扭。那一次,記不清到底為了什麼,我倆又在課堂上挑起事端,三言兩語便動起了手腳。王老師見狀,趕緊將我拉住,卻讓我心頭極為不快,心想老師拉我,分明是在幫她孩子,情急之下張口便向老師拉著我的手咬去。我清楚記得老師當時的表情,她看了一眼留著牙印的傷痕,很驚訝,很無辜。但她沒有責怪我,只是勸我冷靜,有事慢慢說,然後給了她孩子一個巴掌,將他揪出教室。那年春節去看王老師,說起那段往事,老師說當時她只想保護我,怕我吃虧,所以把我拉住。
小學時,我是學校文藝宣傳隊的常客。有次舞蹈老師為我們排練節目,有段步伐比較複雜,教了幾遍,我都有沒掌握好,老師忍不住責備了我幾句,頓時,我的眼淚一下湧了出來,對著老師罵了一句粗話後哭著跑回家。我剛邁進家門,老師竟然也來了。原以為老師是來告狀的,可沒想到老師根本沒提我罵人的事,只跟媽媽說我是不是生病了,今天狀態不好。我呆立在老師面前,手足無措,知道自己錯了,卻一直沒有勇氣承認。
上了中學,校長是一位五十出頭的老先生。他一身正氣,滿腔熱忱,但思想保守,對學生衣飾舉止要求甚嚴。面對喇叭褲在學校的流行,老人家很是恨鐵不成鋼,公然在會上痛罵那些穿喇叭褲的學生,引起學生不滿。作為當事人,意氣之下我寫了篇題目叫《批評亦應語言美》的雜文,貼在班裡的牆報上,很快引起師生熱議。後來聽說校長也去看了,還聽說校長要找我本人談話,於是我又徑直把文章投向本地日報,並且很快採用,標題下面還落了校名和我的名字。雖然沒有點名批評校長,但本校師生都能看出我寫的是誰。這下好了,我一下成了校園名人,同學誇我有膽識、有文才,學弟學妹更像粉絲一樣追逐我,老師們見了我也個個彬彬有禮,“敬”而遠之。我想這下校長恐怕該坐不住了,一定會找我論理吧。一直等著他老人家大駕光臨興師問罪,但直到離開那所學校也沒等到。多年以後,我與一位退休老師在街頭邂逅。他提起那段舊事,說校長當時看了我寫的文章震動很大,也覺得委屈,儘管我的批評有道理,但我的行為很讓他做校長的傷自尊。校長本來想過找我當面擺談,但又擔心會給我帶來壓力,影響我的學習,因此採取了冷處理的方式,最後讓那件事不了了之。想想那個慈祥的老頭,我心中頓時生起萬分愧意。其實,他對我們的教育是極其負責任的,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雖然有時方法簡單粗暴,但出發點都是為我們好。如果當時我選擇更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他溝通,或許他完全樂於接受,那樣就不會傷害他對教育事業的那片赤誠。
回首自己的學生時代,面對真心關愛我們的老師,竟有如此這般不恭敬的行為,真的讓我羞愧難當。如今我早過了憤青的年齡,身上的稜角也早已被無情的歲月抹平。不過,唯令我甚覺欣慰的是,正是因為老師的包容大度,方才有我今天寬廣的胸襟;正是因為老師的諄諄教誨,也才有了我人生道路的正確選擇。
我出身書香之家,一直以來對老師多有崇敬,更是心懷感恩。但不幸的是,今生曾經對老師三次不敬,留下難以釋懷的愧疚。
小時候,我乖巧機靈,深得父母寵愛,鄰里喜歡,懵懂中平添幾分任性。小學二年級,有我最愛的王老師,像母親一樣待我。她的孩子與我同班,可我們哥倆總會為芝麻小事鬧彆扭。那一次,記不清到底為了什麼,我倆又在課堂上挑起事端,三言兩語便動起了手腳。王老師見狀,趕緊將我拉住,卻讓我心頭極為不快,心想老師拉我,分明是在幫她孩子,情急之下張口便向老師拉著我的手咬去。我清楚記得老師當時的表情,她看了一眼留著牙印的傷痕,很驚訝,很無辜。但她沒有責怪我,只是勸我冷靜,有事慢慢說,然後給了她孩子一個巴掌,將他揪出教室。那年春節去看王老師,說起那段往事,老師說當時她只想保護我,怕我吃虧,所以把我拉住。
小學時,我是學校文藝宣傳隊的常客。有次舞蹈老師為我們排練節目,有段步伐比較複雜,教了幾遍,我都有沒掌握好,老師忍不住責備了我幾句,頓時,我的眼淚一下湧了出來,對著老師罵了一句粗話後哭著跑回家。我剛邁進家門,老師竟然也來了。原以為老師是來告狀的,可沒想到老師根本沒提我罵人的事,只跟媽媽說我是不是生病了,今天狀態不好。我呆立在老師面前,手足無措,知道自己錯了,卻一直沒有勇氣承認。
上了中學,校長是一位五十出頭的老先生。他一身正氣,滿腔熱忱,但思想保守,對學生衣飾舉止要求甚嚴。面對喇叭褲在學校的流行,老人家很是恨鐵不成鋼,公然在會上痛罵那些穿喇叭褲的學生,引起學生不滿。作為當事人,意氣之下我寫了篇題目叫《批評亦應語言美》的雜文,貼在班裡的牆報上,很快引起師生熱議。後來聽說校長也去看了,還聽說校長要找我本人談話,於是我又徑直把文章投向本地日報,並且很快採用,標題下面還落了校名和我的名字。雖然沒有點名批評校長,但本校師生都能看出我寫的是誰。這下好了,我一下成了校園名人,同學誇我有膽識、有文才,學弟學妹更像粉絲一樣追逐我,老師們見了我也個個彬彬有禮,“敬”而遠之。我想這下校長恐怕該坐不住了,一定會找我論理吧。一直等著他老人家大駕光臨興師問罪,但直到離開那所學校也沒等到。多年以後,我與一位退休老師在街頭邂逅。他提起那段舊事,說校長當時看了我寫的文章震動很大,也覺得委屈,儘管我的批評有道理,但我的行為很讓他做校長的傷自尊。校長本來想過找我當面擺談,但又擔心會給我帶來壓力,影響我的學習,因此採取了冷處理的方式,最後讓那件事不了了之。想想那個慈祥的老頭,我心中頓時生起萬分愧意。其實,他對我們的教育是極其負責任的,就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雖然有時方法簡單粗暴,但出發點都是為我們好。如果當時我選擇更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他溝通,或許他完全樂於接受,那樣就不會傷害他對教育事業的那片赤誠。
回首自己的學生時代,面對真心關愛我們的老師,竟有如此這般不恭敬的行為,真的讓我羞愧難當。如今我早過了憤青的年齡,身上的稜角也早已被無情的歲月抹平。不過,唯令我甚覺欣慰的是,正是因為老師的包容大度,方才有我今天寬廣的胸襟;正是因為老師的諄諄教誨,也才有了我人生道路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