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看就有安全感

    遊戲本身沒啥問題,問題在坑貨商家的運營上。利用人性爭強好勝的弱點,逼氪騙氪!

    大人尚且忍不住氪金沉迷,何況小孩?

    我有幾個同學,重點高中畢業,考上了211大學。可是在大學上學的幾年裡,沉迷了網路遊戲看,經常通宵打遊戲。最後考試不合格,都沒有拿到畢業證,只拿到了肄業證。

    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對氪金遊戲更沒有抵抗力。所以當家長的,一定要看住孩子,高考之前千萬不要讓他接觸網遊。

  • 2 # 寧朱衣vs龍

    讓您的孩子遠離精神鴉片!

    2021年8月3日,新華社主管主辦的《經濟參考報》發文,將網路遊戲比作新型“毒品”“精神鴉片”。

    文章指出:中國約62.5%的未成年網民經常在網上玩遊戲;13.2%未成年手機遊戲使用者,在工作日玩手機遊戲日均超過2小時,文章點名某遊戲公司《xx榮耀》,稱“任何一個產業、一項競技都不能以毀掉一代人的方式來發展。”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重度使用電子產品的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並且那些每天盯著螢幕超過兩個小時的孩子,語言和推理考試表現較差。

    一位心理學家公佈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10年前,他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2組:

    第一組:50個孩子,不能玩手機;

    第二組:50個孩子,可以玩手機。 進而跟蹤調查。10年後,結果很扎心:第二組中,只有2個孩子考上大學;而第一組幾乎所有孩子都考上大學,只有3個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忙。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差距瞬間拉開,我們總覺得孩子和孩子的差距,是家境,是教育資源,但實際上是學習習慣、獨立思考能力,和拒絕誘惑的能力。

    網路盛傳一句話“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孩子從小學一路升到XX大學附中,成績一直非常優秀,可因為遊戲,他整個人都被毀了。”

    那時候小明剛滿12歲,迷上了一款遊戲。一開始一天也就玩個1小時左右,充值也沒花太多錢,小明的媽媽劉女士沒太管;可沒過多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兒子一天近10小時坐在電腦前:“不理髮、不出門、不洗澡、不上學,除了吃飯睡覺,其它時間都在玩遊戲。”父母不讓玩,就開始摔東西、砸壞樓道玻璃;甚至向媽媽要上千元充值遊戲,要是不給,直接拳腳相加。

    劉女士的眼睛、手臂、臉頰都有被兒子打傷的痕跡。觸目驚心!遊戲像是給小明打開了一扇大門,把人性一點點吞噬掉。一開始,小明打完媽媽還會道歉,意識到自己錯了;可越往後,他打父母的次數增多,還會不允許母親哭。

    有一次,他用刀劃傷了母親的臉頰,看著媽媽掉眼淚,出言諷刺:“你怎麼輕輕一碰都受不了,遊戲裡我可怎麼都打不死”真實的生活和遊戲重疊,他出現幻覺,要求媽媽拿著刀和自己對打,嘴裡唸唸有詞:“打死大boss就能升級了。”醫院鑑定小明為二級精神殘疾。

    好好的孩子突然變成這樣,任誰也接受不了,他本來可以擁有大好的前程。而和小明一樣的孩子,雖然沒有那麼典型,但也不可忽略。孩子沉迷遊戲,已經成為了普遍問題。

    眾所周知,遊戲影響孩子視力、注意力,部分遊戲有成癮性,容易讓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沉溺其中。

    針對當前未成年人網路沉迷現象普遍,網路遊戲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或將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中辦、國辦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防止網路沉迷。

  • 3 # 嚮往平淡不甘平凡

    “玩物喪志”、“勤有功戲無益”,一直都是華人對遊戲的負面評價。遊戲有其正面的意義,幼兒園鼓勵兒童遊戲,是對兒童的發育有益處的。

    而將“網路遊戲”比喻為“精神鴉片”,其實是十分可笑的!

    彷彿沒有了網路遊戲,孩子就會專心讀書,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似的。從前沒有網路遊戲的年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專心讀書,都能成績優秀,都能出人頭地。

    這些家長,從來不會去思考為什麼孩子會沉迷網路遊戲,網路遊戲到底滿足了孩子的那些需要,在他們的眼中,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應該被抵制、禁止。

    就因為這些家長的片面,所以才會造就了“電擊惡魔”的存在,多少家庭、多少孩子的身心就這樣被摧殘,被傷害,留下了多少的後遺症。

    如果,網路遊戲被稱為新時代的“精神鴉片”,那麻將算什麼?舊時代精神鴉片的“餘孽”?

    無論哪個年代,人類都需要遊戲,只不過遊戲的形式不同而已。

    在批判孩子玩網路遊戲之前,請家長先將手上的手機放下,好好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什麼,而不是在不瞭解之前,就直接禁止、抵制,之前的動漫如此,網路文學如此,現在到網路遊戲也如此。這些事物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應該好好去理解、運用,而不是絕對化的一刀切。

    菜刀能切菜,也能傷人,難道為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就從此不讓人們用菜刀了麼?事物都有兩面性,關鍵在於人怎麼運用。

    當家長看不見自身的教育問題,永遠覺得問題在孩子身上,就永遠都無法教育好孩子。

  • 4 # 炸毛的戰兔在想啥

    網路遊戲就跟賭博一樣,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如今社會壓力那麼大網路遊戲也是成年人用來解壓的必需品,孩子同樣需要網路遊戲解壓,如何做到讀書娛樂兩不誤才是家長該做的事,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小時候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你怪遊戲,長大了孩子經不住社會的誘惑去犯罪了你怪社會嗎?

  • 5 # 吳啟超213

    我覺得網路遊戲的確和精神鴉片區別不大,同樣都有較高的成癮性,而造成成癮性的問題之一就是現在很多遊戲裡都有的每日簽到和每日任務,以及層出不窮的充值活動,嚴重的數值膨脹,還有PVP競技模式,這些都是造成成癮性的原因。

    另一個就是現在的網路遊戲開發商都是把遊戲作為盈利工具來使用,而要想盈利自然各種充值活動肯定是少不了的,當然光是有活動肯定還不夠,還要有PVP和華麗的面板,並且有些面板除了好看還有一些作用就是提供一定的屬性加成,說白了就是利用攀比心理,當然要想不充值就能變強和獲得面板也不是不可能,但這需要話費很多時間做各種任務,刷各種副本,收集各種材料,才能獲得珍貴的面板和提升屬性。

    還有就是很多遊戲都有的段位機制,這也是造成上癮的原因之一,前面也講到了現在的遊戲開發商會利用攀比心理,而段位

    也是大多數玩家攀比的專案之一,而要想提升自己的段位,除了要有好的裝置,還要有好的裝備和面板,但更重要的是卓越的技術和一般人學不來的微操作,要想練出這些技術和操作沒有個三年五年的時間肯定練不出來,而有些攀比心強的自然就會沉迷進去。

    總之遊戲本身只是一個工具,只是我們國內的遊戲公司只是單純的想透過遊戲賺錢,而要想一直有錢賺就得讓玩家沉迷遊戲之中,這樣才能有源源不斷的錢,而國外的遊戲公司更多事吧遊戲作為一個文化輸出的工具來使用,就像當年的鴉片一樣,其實鴉片本身只是一種麻醉劑,用來給需要做手術的人麻醉使用,但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發覺出鴉片的成癮性後就利用這一點用來賺錢,現在的遊戲也是如此,我們應當正確的利用遊戲這個工具,而不是拿來賺黑心錢,毒害我們的下一代,而是用來,而是用來向國外輸出中國文化,改變他們對我們的映像,教育我們的後代,這才是遊戲1該有的樣子。

  • 6 # 間盤瞎終結者

    因為西西故事慧是個孬譚婉儀不懂得教小孩,只會怪這怪那,怨遊戲讓孩子沉迷,可是問題就出在誰給了孩子手機?還不是你嗎?既然是你那就要承認,而不是找遊戲當你不負責任的藉口。以前沒網路的時候也不見你考清華北大,現在就怨這怨那,臉呢?臉都不要了!

  • 7 # 1by09

    現在國家以經出臺青少年模式,一週只能玩三小時。只有那些無能的家長要麼把孩子放在祖父母家,或是把手機給孩子,才會玩得超過3小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會全面禁止遊戲嗎,如果禁止了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