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光同塵56519696
-
2 # 我家農家小院Ms卜
閨女多為了生小子,帶弟,連弟,小等,貴等,小盼,小換,招弟,剩男……
孩子好養活,狗剩,狗不理……
-
3 # 上進的撲克1
徽州地區(今黃山市),過去人家生了孩子,看見窮人家孩子生活雖然窮苦,但長得都很健康,於是就摩仿他們的生活,取名“討飯”、“守牛、守馬”、“丐食”、“破(音怕)片”等等體現窮苦生活、地位低下的名字。
-
4 # 魯生2020
人的乳名是父母呼喚兒女畜的稱謂,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跟隨家畜名而定,還有的是根據父母的意願而起。人名就是一個符號,不存在哪個人的名洋,哪個人的名土。
-
5 # 蓮意齋
以前的農村人普遍認為給孩子取一個“賤名”好養活,不容易生病遇災禍。所以例如:狗蛋、狗娃,鐵柱,二驢,金鎖等名字就好多。
-
6 # 墨鈺兒
以前醫療不發達,家裡孩子出生後為了好養活就給孩子起個賤名(也是小名),像狗剩 碌碡(zhou) 大壞蛋 小蛋 大壞 小壞 栓住 大劈叉 小劈叉 丫頭 小丫 小娃等太多了,這些小名伴隨著孩子長大一般長了就很少當面叫了,不過聽著這些名字還是感覺很親切的
-
7 # 曉柒玖
我們的名字,那是大有講究的,承載了一代人的民族記憶,把各個年代的名字梳理一下,就能梳理出一部近代史。
50年代:遍地都是“解放”、“援朝”、“建國”等,是為了紀念新中國剛成立,表達咱們老百姓對新生活的嚮往。
60年代:“紅*”、“躍進”、“東方”、“文革”等名字成為新的寵兒,是因為當時處於文革、大躍進時期,人人都在努力表達自己的革命信仰。
“躍進”按我們老家方言其實讀作“yao"jin”,小時候每次聽到有人說到我們村那個老人:“腰進”怎麼怎麼樣了,我都鬱悶為什麼會有人的名字這麼奇怪,直到,我學了歷史。
70年代:開始出現許多單字,名字變得有特色起來,那是因為改革前期,人的思想逐漸走出固化,變得靈活,想法多樣了。
80年代:含“剛”、“勇”、“偉”、“強”、“輝”等的名字應運而生,單字更是氾濫導致重名率賊高。那時經歷了文革十年,國民經濟開始從大蕭條中艱難逆轉,人們開始熱情高漲地投入工作中、投入學習中。父母借名字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盼。
我認識三個光輝,五個勇*,都是八零後的尾巴,九零後的頭頭。
90年代:中國父母的文學修養明顯上了一個臺階,男孩子的名字從“偉、超、勇、傑”跨越到“晨、飛、宇、鑫”,女孩子名字從“燕、豔、芳、敏”升級到“婷、雪、倩、珊”。
我是90後,女,90年代那一列的10個字,我和我的同學們,完美佔齊,一個不落,你的名字也在其中嗎?
00後:只憑名字,可能無法分辨是男孩還是女孩,大概就是00後的最大特點,父母憑感覺認定性別,起好名字,生出來發現翻盤了,但是名字不改了。
10後及以後:父母大都是80後90後,都是看著偶像劇、讀著言情小說長大的,給娃起名字多少帶點瑪麗蘇情結,把自己喜愛的瑪麗蘇男主女主名字的某個字加到孩子名字裡,美啊。再加上網路開始逐漸普及,電腦起名盛行起來,起出來的名字更是大同小異。
“子軒對紫萱說紫軒拿了子萱的錢給梓萱買梓軒的鉛筆。”
哈哈哈哈哈,不管什麼名字,都是時代的記憶。土嗎?不土。
從你的名字裡,能判斷出你的年代嗎?
-
8 # 範從開
在我當兵的時候,78年我們營部測量班迎來了一名河南籍的新兵,我當時是測量班的班長,這名新兵姓什麼我就不說了,後面名字是兩個字,其名叫“狗丟”,他的哥哥叫“狗留”,後來我讓他把名字改為“威”,大概意思為國“威”與軍“威”,後來他家裡父母來信,都是要人家代筆寫的,信封上是寫著“威”字名,但是信的內容開頭還是寫著“丟兒:………”。
回覆列表
從后街劃拉,都是一套一套的。田,車,套,牛,梭子,水,魚,白,黑,十月,狗剩,牛糞,林,山,胖子,乾巴,臭,江,河,海,!等等吧,單字前邊加輩分,!還有一些高大上的,國富民強,福祿康寧,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