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泱泱大國崛起

    1、秘色瓷器胎質細膩純淨,完全不見普遍青瓷上的鐵鏽點等雜質,氣孔亦似乎不見;


    2、釉色呈天青色,施釉均勻,釉面瑩潤肥厚,部分器物略呈乳濁化,達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


    3、均施滿釉,部分器物底部墊燒部位在施釉後再行颳去,以方便墊燒,此類器物的外底一般較大,如玉璧底碗、枕等。

  • 2 # 使用者3759148658745

    秘色瓷的胎釉

      秘色瓷的胎質非常細膩緻密。它有剛的堅硬,又有金的柔韌。看打碎的瓷片,胎內幾乎沒有氣孔,如果把它和清三代瓷器的糯米胎來比較,其細膩和緻密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秘色瓷的釉質溫潤純淨,猶如玉般溫潤,又若冰般純淨,明澈晶瑩、玲瓏剔透。

      秘色瓷的器型

      秘色瓷的器型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有尊、瓶、壺、燻、盒、盤、碗、盞、盆、枕、缽、水注、珍禽、瑞獸等近20種,既有禮器、陳設器也有使用器,器型琳琅滿目,甚為豐富。

      秘色瓷各時期工藝特點

      秘色瓷的發展可分為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階段。它興於晚唐,盛於五代、衰於南宋。其裝飾特點不同時期工藝不同,變化的趨勢由繁到簡、由慢到快,這和越窯青瓷工藝變化是一脈相承的。晚唐、五代秘色瓷的裝飾主要採用:雕、塑、堆、剔、刻、畫、出筋、鏤空等手法,到了宋代主要以刻、劃為主,少有雕、塑、堆、剔。

      秘色瓷的修足和支燒工藝:晚唐時其修足規整平滑,琢器為規整的玉環底足,足底無釉,墊沙燒製,露胎處顯均勻的火石紅色。五代早期至宋代,採用單件匣缽、滿釉裹足支燒工藝。修足非常規整圓滑,有立足也有外撇圈足,其支燒痕跡早期在底足顯現規則的豆瓣狀支燒痕,痕跡數量不等,間距均勻規則。到了宋代變成長條狀均勻的支燒痕跡,有的支燒痕跡就像短短的一條細線。這種支燒工藝可以說是越窯窯工的一大創造和發明,也為後來的汝窯、官窯和哥窯等眾多窯口所採用。

  • 3 # 什麼發發

    1.火石紅

    火石紅中的鏽黑點,看上去有滋潤感,自然感,不幹燥,在40倍放大器或Sunny下能看到有五彩哈蜊光。

    2.修胎刀痕

    古代修胎刀多用竹刀,現代修胎多用鋼鋸條,竹刀子修理後留下刀印成細絲狀,現代鋸條修後留下刀印是粗線條(2至3毫米距離)。這個不同之處一看很明顯。

    3.露胎胎骨

    觀察其露胎之處胎骨老化及自然磨損情況(偽品之磨損比較平滑,沒有真品那麼自然)。一般來說古陶瓷真品,其露胎骨顯得比較乾燥,而仿品則不同,顯得輕滑或堅膩。當然也不能絕對而言,有的古陶瓷露胎也很細潤堅膩,然而相比仿品還是稍顯乾燥;

    4.粘砂現象

    觀察其粘沙現象,如明之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現象,清官民之窯足內積釉處也有粘沙,而仿品這一點卻極少做到(偽品也有少數粘沙,然不像真品那樣顯得老化乾燥),因其燒造工藝高於古時,釉也施得不是那麼厚,不會造成積釉,再加多為模注而過於規整等原因,使之極少有粘沙;

    5.底足做法

    縱觀各個時期的足之做法都有其特別之處,所以還可鑑察其露胎痕跡之紋路,如南宋瓶腳就有圓圈之旋紋,元之器物也都多有旋坯痕並有雞心點,明時則多有放射狀的跳刀痕,旋坯痕則少(僅前幾朝帶有元朝之遺蹟),清之民窯大多數能透過釉層看到旋坯之痕,官窯幾乎看不到什麼痕跡了,而仿品則往往做不到這點,不是過左就是過右。

    6.足底觀察

    底足老氣自然,無泥漿粉土及其它洗不乾淨的人為物,無人為作舊而被複燒的痕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師範生大四,普通話三甲,沒過二乙,不給畢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