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掖市公安局民警在紅西路軍梨園口戰鬥遺址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
甘肅張掖高臺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史有“河西鎖鑰、五郡咽喉”之說。高臺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悠久,更是一片紅色沃土。1937年,為打通國際援助路線、建立河西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第五軍血戰高臺,譜寫了紅西路軍戰鬥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培育和形成了紅西路軍精神。
“紅西路軍留下的寶貴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前進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張掖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鄭英介紹。近年來,張掖公安立足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將紅色基因的根脈轉化為做好公安工作的不竭源泉,著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張掖公安鐵軍,為建設平安張掖注入了新的活力。
旗幟引領立心鑄魂,讓紅色基因融入忠誠血脈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光榮事蹟承載著紅色歷史,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既蘊藏著我們黨“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也標定著新時代張掖公安鐵軍“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
在首個華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一段民警在祁連雪山下紅西路軍石窩會議遺址重溫入警誓詞和高唱警歌的影片爆紅網路,觀看次數超過970萬,民警真摯的情感和錚錚誓言引起網友共鳴。有網友評論:這是發自肺腑的感動,革命先烈的精神在公安民警身上得到了傳承,為公安民警點贊!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既是過去和現在的對話,也是歷史與時代的同頻共振。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每逢“七一”、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張掖公安機關都要組織民警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激勵廣大公安民警輔警不斷昇華理想信念,築牢信仰之基。
張掖市公安局始終以“黨建+紅色”統領全域性,用紅色基因凝心鑄魂,透過打造紅色教育陣地,創新紅色教育載體,織密紅色教育網路,引導黨員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強化責任擔當。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不僅要有衝鋒陷陣的勇士氣概,更要有明察秋毫的慧眼,落實在偵查破案上,就是要有沉穩幹練的工作作風;落實到對待百姓上,就要有親民愛民的俠骨柔腸。”在海拔4000多米的夏日塔拉草原堅守了32年的肅南縣公安局民警黃玉虎這樣說。
學出實效、學出氛圍、學出創新。張掖市公安機關立足紅色資源,制定出臺了《全市公安機關鍛造紅色黨建品牌實施方案》,緊緊圍繞“紅色工程”重點工作,創辦學習“小超市”,打造學習“大講堂”,開設“微課堂”,搭建“微平臺”,編髮政工簡報、資訊400期,發放書籍資料8000餘冊,擦亮紅色教育厚植為民情懷的靚麗名片。
“我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疫情在前,我們不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張掖公安機關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組織戰鬥堡壘建立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20個、黨員突擊隊57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6個,黨員民警主動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透過常態化紅色教育,全市廣大公安民警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責任,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的自覺性,全力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勇於開拓銳意攻堅,讓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
“紅”是張掖的底色,紅色基因標註信仰與方向,連線過去與未來,蘊含活力與動力。
“雲劍”“斷卡”“淨網”“隴風—2020”等專項行動……每一項任務都艱鉅繁重,每一戰都是攻堅戰持久戰。張掖市公安機關不斷激發起全市公安民警輔警學習紅色精神、發揚紅色精神的熱潮,用紅色精神激發出幹事創業的澎湃活力、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
2020年12月11日,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門前響起一陣鞭炮聲,78歲的陳大爺送來一面錦旗,含著淚對民警說:“謝謝你們,太謝謝了!”1999年,陳大爺的女兒一家5口被殺害。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啟動後,張掖公安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歷時5個多月,一舉偵破了這起特大殺人案,並帶破外省3起命案積案,告慰了逝者亡靈,撫慰了家屬傷痛,伸張了公平正義,維護了法律尊嚴。
“破案神速、犯罪剋星”“人民衛士、一心為民”……一面面百姓送至市公安局及基層所隊的錦旗,既是群眾對公安機關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認可,也傳遞出對人民警察的深厚感情。“看著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我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而驕傲,我為張掖公安驕傲。”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刑警大隊民警胡松說。
民生至上,民安為要。2020年,全市偵破部督、省督案件22起,破獲命案積案4起,刑事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6.7%,實現現行命案全破。特別是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打掉涉黑涉惡團伙4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48名,破獲刑事案件370起,全市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破案數上升480%,抓獲嫌疑人數上升366%,創歷年紀錄,各類違法犯罪發案大幅下降。
同時,張掖市公安局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的核心驅動力,向公安改革要警力、向科技興警要戰鬥力,整編市區特警力量,組建150人的應急處突隊伍,探索實行巡特警“十個一體化”執行,改建特巡警綜合訓練基地,打造特警主題公園,建立警航大隊,打造空地一體防控網路。
將紅色基因融入工作各方面,張掖公安平安城市建設交出靚麗答卷——先後榮獲全國禁毒示範建立工作先進城市、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被公安部表彰為全警實戰大練兵第一批標兵集體,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集體。
從嚴治警求真務實,讓紅色基因涵養為民初心
時代發展,使命賡續。如何才能讓群眾有更高的安全感、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信任感?這既是繼承和發揚紅西路軍精神的基本要求,更是深化公安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們把紅色教育作為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以教育整頓為抓手,讓紅色文化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使得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張掖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羅光明告訴記者。
張掖市公安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紀律作風的通知》,明確把紅色教育作為支部標準化建設和“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的必練題,堅持常態化教育、談話、監督,建立以責任定位、責任分解、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的剛性問責制度,擰緊“總開關”,築牢“壓艙石”,進一步健全完善全面從嚴管黨治警責任體系制度。同時,結合“三糾三促”“放管服”和“四辦”改革,健全完善“三同步、四通報、五個一”管理機制,以嚴格問責促擔當,為民警劃出底線,亮明紅線,嚴格問責,失責必罰。
“前後不到10分鐘,就把手續辦完了。雖然是小小的出入境證件辦理,但方方面面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確實讓群眾看到了張掖公安機關在為民服務中所作的努力。”全華人大代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上井村婦聯主席楊海蓉說。
警愛民,民擁警,青山著意化為橋,新時代的警民魚水情更深。
“熱情服務,解決困難,民警對待群眾越來越貼心了,群眾對公安工作也就更加理解支援了,警民關係越來越融洽了。”民樂縣居民韓潤寶老人的一番話,讓人深感張掖市公安機關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隊伍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張掖市公安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受益不受益”作為最高檢驗標準,著力在辦事提速、服務提質、效率提高上下功夫,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和“四辦”改革,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智慧旅遊警務、智慧交管、無人警局等一項項改革創新,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成為“放管服”改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市公安機關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前列。
近日,張掖市公安局民警在紅西路軍梨園口戰鬥遺址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
甘肅張掖高臺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史有“河西鎖鑰、五郡咽喉”之說。高臺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悠久,更是一片紅色沃土。1937年,為打通國際援助路線、建立河西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第五軍血戰高臺,譜寫了紅西路軍戰鬥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培育和形成了紅西路軍精神。
“紅西路軍留下的寶貴精神,永遠是激勵我們前進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張掖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鄭英介紹。近年來,張掖公安立足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將紅色基因的根脈轉化為做好公安工作的不竭源泉,著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張掖公安鐵軍,為建設平安張掖注入了新的活力。
旗幟引領立心鑄魂,讓紅色基因融入忠誠血脈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光榮事蹟承載著紅色歷史,銘刻著紅色記憶,流淌著紅色血脈,既蘊藏著我們黨“從哪裡來”的精神密碼,也標定著新時代張掖公安鐵軍“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標。
在首個華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一段民警在祁連雪山下紅西路軍石窩會議遺址重溫入警誓詞和高唱警歌的影片爆紅網路,觀看次數超過970萬,民警真摯的情感和錚錚誓言引起網友共鳴。有網友評論:這是發自肺腑的感動,革命先烈的精神在公安民警身上得到了傳承,為公安民警點贊!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既是過去和現在的對話,也是歷史與時代的同頻共振。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每逢“七一”、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張掖公安機關都要組織民警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激勵廣大公安民警輔警不斷昇華理想信念,築牢信仰之基。
張掖市公安局始終以“黨建+紅色”統領全域性,用紅色基因凝心鑄魂,透過打造紅色教育陣地,創新紅色教育載體,織密紅色教育網路,引導黨員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強化責任擔當。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不僅要有衝鋒陷陣的勇士氣概,更要有明察秋毫的慧眼,落實在偵查破案上,就是要有沉穩幹練的工作作風;落實到對待百姓上,就要有親民愛民的俠骨柔腸。”在海拔4000多米的夏日塔拉草原堅守了32年的肅南縣公安局民警黃玉虎這樣說。
學出實效、學出氛圍、學出創新。張掖市公安機關立足紅色資源,制定出臺了《全市公安機關鍛造紅色黨建品牌實施方案》,緊緊圍繞“紅色工程”重點工作,創辦學習“小超市”,打造學習“大講堂”,開設“微課堂”,搭建“微平臺”,編髮政工簡報、資訊400期,發放書籍資料8000餘冊,擦亮紅色教育厚植為民情懷的靚麗名片。
“我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疫情在前,我們不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張掖公安機關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組織戰鬥堡壘建立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20個、黨員突擊隊57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6個,黨員民警主動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透過常態化紅色教育,全市廣大公安民警心中有信念、肩上有責任,增強了守初心、擔使命的自覺性,全力當好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勇於開拓銳意攻堅,讓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
“紅”是張掖的底色,紅色基因標註信仰與方向,連線過去與未來,蘊含活力與動力。
“雲劍”“斷卡”“淨網”“隴風—2020”等專項行動……每一項任務都艱鉅繁重,每一戰都是攻堅戰持久戰。張掖市公安機關不斷激發起全市公安民警輔警學習紅色精神、發揚紅色精神的熱潮,用紅色精神激發出幹事創業的澎湃活力、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
2020年12月11日,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門前響起一陣鞭炮聲,78歲的陳大爺送來一面錦旗,含著淚對民警說:“謝謝你們,太謝謝了!”1999年,陳大爺的女兒一家5口被殺害。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啟動後,張掖公安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歷時5個多月,一舉偵破了這起特大殺人案,並帶破外省3起命案積案,告慰了逝者亡靈,撫慰了家屬傷痛,伸張了公平正義,維護了法律尊嚴。
“破案神速、犯罪剋星”“人民衛士、一心為民”……一面面百姓送至市公安局及基層所隊的錦旗,既是群眾對公安機關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認可,也傳遞出對人民警察的深厚感情。“看著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我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而驕傲,我為張掖公安驕傲。”張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刑警大隊民警胡松說。
民生至上,民安為要。2020年,全市偵破部督、省督案件22起,破獲命案積案4起,刑事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6.7%,實現現行命案全破。特別是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打掉涉黑涉惡團伙4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48名,破獲刑事案件370起,全市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破案數上升480%,抓獲嫌疑人數上升366%,創歷年紀錄,各類違法犯罪發案大幅下降。
同時,張掖市公安局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的核心驅動力,向公安改革要警力、向科技興警要戰鬥力,整編市區特警力量,組建150人的應急處突隊伍,探索實行巡特警“十個一體化”執行,改建特巡警綜合訓練基地,打造特警主題公園,建立警航大隊,打造空地一體防控網路。
將紅色基因融入工作各方面,張掖公安平安城市建設交出靚麗答卷——先後榮獲全國禁毒示範建立工作先進城市、全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被公安部表彰為全警實戰大練兵第一批標兵集體,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先進集體。
從嚴治警求真務實,讓紅色基因涵養為民初心
時代發展,使命賡續。如何才能讓群眾有更高的安全感、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信任感?這既是繼承和發揚紅西路軍精神的基本要求,更是深化公安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們把紅色教育作為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以教育整頓為抓手,讓紅色文化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使得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張掖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羅光明告訴記者。
張掖市公安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紀律作風的通知》,明確把紅色教育作為支部標準化建設和“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的必練題,堅持常態化教育、談話、監督,建立以責任定位、責任分解、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的剛性問責制度,擰緊“總開關”,築牢“壓艙石”,進一步健全完善全面從嚴管黨治警責任體系制度。同時,結合“三糾三促”“放管服”和“四辦”改革,健全完善“三同步、四通報、五個一”管理機制,以嚴格問責促擔當,為民警劃出底線,亮明紅線,嚴格問責,失責必罰。
“前後不到10分鐘,就把手續辦完了。雖然是小小的出入境證件辦理,但方方面面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確實讓群眾看到了張掖公安機關在為民服務中所作的努力。”全華人大代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上井村婦聯主席楊海蓉說。
警愛民,民擁警,青山著意化為橋,新時代的警民魚水情更深。
“熱情服務,解決困難,民警對待群眾越來越貼心了,群眾對公安工作也就更加理解支援了,警民關係越來越融洽了。”民樂縣居民韓潤寶老人的一番話,讓人深感張掖市公安機關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隊伍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張掖市公安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受益不受益”作為最高檢驗標準,著力在辦事提速、服務提質、效率提高上下功夫,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和“四辦”改革,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大幅提升了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智慧旅遊警務、智慧交管、無人警局等一項項改革創新,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成為“放管服”改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全市公安機關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