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奇動物社

    2015年4月,一位飽受野豬騷擾的美國農場主一怒之下開著直升機對農場附近的野豬群進行了掃射,經過了一天的努力,農場主成功用機槍成功打死了3大10小一共13頭野豬,狠狠了出了一口氣。

    不過,有一個事情非常的奇怪,野豬是美國的入侵物種,在原生環境中,野豬最大的天敵之一就是狼,而在美國一共生活著6種灰狼,它們分別是分佈在美國西南部的墨西哥狼、蒙大拿州的北落基山狼、東北部的東加拿大狼、西部的大平原狼、西北部的馬更歇狼(目前體型最大的狼)以及東南部的紅狼(灰狼與郊狼雜交的產物,它們目前被放入了灰狼的亞種之中)。

    但是,儘管有著如此多的狼亞種,也沒有遏制住野豬在美國氾濫的腳步,這是因為這些狼沒有一種是會去主動捕殺野豬的。

    除了美國的野豬,中國其實也飽受入侵物種的威脅,比如清道夫,這原本是一種魚缸中的“垃圾魚”,但是被一些人放生到野外從而成為了入侵物種,它們進入野外水體後,會大量的吃掉本土魚類的魚卵,然後瘋狂的繁殖,以至於在一些有清道夫的水域中,我們幾乎很難看到其他魚類了。

    在它的原產地南美洲的淡水水域中,清道夫被亞河豚、巴西大水獺以及鱷魚捕食,所以它們在原產地不會氾濫成災。但是在中國,清道夫好歹也是一種魚,但是沒有動物會去吃它們,就連數量眾多的“吃貨”也是望而卻步。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本土物種很少會去吃外來入侵物種呢?這還要從入侵物種本能的能力說起。

    入侵物種的能力

    入侵物種是外來物種的升級版,而外來物種是指一個地區從來沒有過該物種出現過,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外來物種都能成為入侵物種,換句話說,一些外來物種放到新環境中是極有可能被淘汰掉的,比如將熱帶的動物放到北極,它大機率是不能存活的,同樣的把寒帶的動物放到熱帶,甚至是溫帶,它都很難存活,比如北極熊。

    所以,外來物種想要成為入侵物種,要麼入侵的環境與自己生存的環境比較接近,比如生活在南美洲的清道夫在中國南方的水域中可以氾濫,跑到北方一個冬天就將它們凍死了。要麼該物種具備極強的適應能力,比如白紋伊蚊原產東南亞熱帶雨林,但是如今在中國大江南北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其次,這些物種還要具備一個能力:繁殖能力,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入侵美國的野豬,入侵澳洲的穴兔以及入侵中國的小龍蝦身上找到答案,這些動物無一例外的都是繁殖高手。

    最後就是入侵區域沒有天敵了,一些外來物種進入新環境後,是因為沒有能夠收拾它們的動物,所以沒有天敵,比如緬甸蟒入侵美國,它們在成年後連美國短吻鱷都不放在眼裡,而且在佛羅里達州還差點將短吻鱷清了場,好在人們即使的介入,針對性的捕殺緬甸蟒才讓短吻鱷躲過了一劫,但是儘管這樣,緬甸蟒在美國的泛濫依然沒有停止。

    當然,大部分成為入侵物種的外來物種並不是本土沒有動物可以收拾它們,而是本土的動物不去收拾它們,下面我們來談原因。

    為何本土物種很少去攻擊入侵物種?

    像我們開始舉的美國野豬入侵的例子一樣,野豬在美國僅僅是北美的灰狼們就能輕鬆地拿捏它們,但事實上,北美灰狼卻沒有管野豬,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問題就出在動物相對固定的食譜上。

    食肉動物是一個區域內的平衡者,它們能夠很好地抑制食草動物的數量,進而讓整個生態得以平衡,舉個例子,原本在中國有大量的野生華南虎、豹子以及灰狼,所以野豬在中國只能勉強的繁殖,但是這些動物受人類的捕殺和影響逐漸減少,甚至絕跡後,野豬就開始區域性氾濫成災了。

    但是,食肉動物都有著相對固定的食譜,比如東北虎它的主要獵物是野豬、鹿、狍子、麝等,其餘的最多也就是在夏季下水時捕殺個魚吃或者在春季捕殺幾頭熊吃,其他的動物它基本上是不碰的,而在遙遠的非洲,非洲獅的選擇性比東北虎更多,但是它的獵物也是相對固定的,其中以牛科動物(非洲水牛、黑斑羚、牛羚)長頸鹿、斑馬、疣豬等為主,其他的動物通常也不在它們的食譜上。

    正是這種相對固定的食譜,讓這些動物很少去打食譜以外動物的主意,而入侵物種對於本土物種來說顯然就是“食譜以外”的動物了。

    而動物相對固定的食性是漫長的演化得來的,它們挑選了相對容易獲取、數量較多的動物或者植物當成自己的主食,這是對生存非常有利的,首先,這樣的獵物選擇不會讓它們餓肚子,其次,固定的食譜也能更好的規避風險,畢竟好奇害死貓,第一個知道河豚能毒死人的人,可能已經死了。

    寫在最後

    食物的選擇對於動物來說是關乎生存的,在動物演化的過程中,它們的祖先曾經像“神農嘗百草”一樣吃過各種食物,經過不斷的摸索,它們才形成了固定的食性和食物選擇,正是這種食物選擇的固定性,讓動物很少去捕獵食譜以外的動物。

    既然很少捕獵,在入侵物種強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也就顯得有點不夠看了,所以本土物種並不會對入侵物種的泛濫起到遏制作用,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放生一些動物時,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外來物種。

  • 2 # 煮玉米的大柿子

    有一部分是自己千百年的食譜中沒有那些入侵物種,

    還有一些是打不過也。

    2016年人工養殖的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等外來鱘魚從庫區網箱中逃逸,對中國本土鱘魚帶來的巨大威脅,從競爭排斥到雜交帶來的基因汙染。

    英國紅松鼠

    上個月英國生物學家表示,除了那些優勝的外來物種數量大、繁殖能力強外,最大的威脅長期被人忽視,就是它們身上攜帶的外來病菌!

    一旦外來物種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並能夠生存下來時,其數量失控,進而造成其攜帶的外來疾病的擴散,對本土表親來說稱得上是降維打擊!

    之所以現在在英國很難再看到本土的紅松鼠,是因為有些寵物養殖者從國外帶回的灰松鼠,在有意或者無意的放生後,它們身上攜帶的松鼠痘病毒也會一起進入當地。

    對於紅松鼠來說,松鼠痘病毒一旦感染就只能等待死亡,而灰松鼠在這場生物戰中取勝,佔據英國本土的森林。

    在一種外來物種入侵時,可能它的身上還有別的偷渡客。

    看不見的入侵者

    這種植物或者動物攜帶的病菌讓中國也是深受其害,較出名的就是各種植物疾病。

    中國生物學家今年在接受《半月談》採訪時,就專門指出尤須警惕致病有害生物。

    原產南美洲的紫莖澤蘭侵入雲南南部後,很快向雲南北部蔓延,其毒素不僅讓樹木和農作物無法生長,其毒素還導致牛馬得氣喘病。

    巨型海蟾蜍。巨型海蟾蜍是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兩棲動物。在南美洲,海蟾蜍是一種有益動物,可以捕捉甘蔗林的害蟲,保護農作物。

    在20世紀30年代左右,澳洲也引進海蟾蜍,試圖控制甘蔗蟲害。然後就是熟悉的老劇情,腦洞君就不多贅述了。海蟾蜍在澳洲氾濫成災,有統計認為,澳洲的海蟾蜍大軍數量已經上億。

    由於海蟾蜍繁殖能力強,並且有劇毒,袋鼠、巨蜥、淡水鱷魚、野狗等動物因吃海蟾蜍而喪命的不計其數。目前,海蟾蜍已經證明自己是澳洲破壞力最大的入侵物種之一

  • 3 # 很努力的小強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外來入侵物種。外來入侵物種,是指那些本地沒有的,從外地因偶爾原因進入本地的來的物種為什麼會在本地物種。

    其次,我們要明確為什麼外來入侵物種會氾濫成災。每年外來入侵物種有很多,那些可以融入食物鏈的外來入侵物種或者適應力差的物種,因為數量少,早就被本地物種消滅了。那些氾濫成災的物種,大多是不能融入本地的食物鏈或者不能很好融入本地的食物鏈,再加上本身適應力強,這就會對本地物種造成一定的威脅。例如小龍蝦,在中國曾是入侵物種,被發現有多種吃法後,都快活成保護動物了,只有透過養殖才能維持正常的消耗。

    最後總結一下,本地攻擊型物種會攻擊外來入侵物種,但是由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適應性強和本地食物鏈的融入性差,才導致的泛濫成災。

  • 4 # 薩沙

    外來物種入侵其實分為兩種。

    第一是入侵者是比較弱的,反而會被當地的物種消滅;

    第二是入侵者太強,消滅當地物種。

    其實第一種是很多的,歷史上各國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態環境,都曾人工放養過一些動植物。

    比如中國某些省份為了改善環境,恢復生態多樣性,曾經放養過一些兔子,試圖讓他們成為野兔。

    沒想到當地一是自然條件惡劣,二是存在天敵,三是兔子缺少野生能力,這些兔子很快就滅絕。

    這些兔子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又經常遭遇各種天敵襲擊,沒多久就死得乾乾淨淨。

    由於滅絕這種事對環境沒什麼影響,所以社會上也不太關注。

    第二種就不同了。

    我們看看澳洲的野兔。

    1859年說起,一個叫做托馬斯·奧斯汀的農場主,不小心讓從歐洲帶來的24只兔子,逃到了澳洲野外。

    這本來就沒什麼了不起,

    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竟然製造了該國長達百年的野兔災難。

    澳洲境內沒有大型肉食動物,最大的就是澳洲野狗。但這種野狗體型較小,而且速度較慢,一般集團捕食小型獵物或者溫順動物。

    而野兔不但會打洞,而且奔跑速度極快,野狗根本就追不上。

    相比起來,野狗寧可選擇偷襲農民的羊群。

    沒有天敵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澳洲優越的自然環境,野兔根本不缺少食物。

    而野兔還有著驚人的繁殖能力:每隻雌兔在3到8個月時就已經成熟具備繁殖的能力了,一般每胎可以產到4到12只兔子幼崽。沒有繁殖期,一年最多可以生6胎,每胎的妊娠期在1個月左右,生完一胎之後可以立馬再次懷孕。

    所以,只用了70年,野兔就從24只變為接近100億。

    澳洲政府早在1887年就開始對付野兔,但效果極差。

    採用人工捕獵的手段,誰都知道獵殺野兔的難度很大。野兔的速度很快,而且膽子小,一旦遇到危險就會迅速鑽洞。一個優秀的獵人一天射死十幾只野兔,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相對100億隻兔子根本沒有作用。

    後來試圖採用籬笆圍困的方式,讓兔子在某些區域被活活餓死,不能遷移。沒想到兔子很聰明,它們會打洞開地道,巨資修建的籬笆毫無作用。

    逼急了從歐洲引進了野兔的頭號天敵狐狸。這種狐狸速度很快,可以追得上野兔,而且熟知兔子習性,是獵捕高手。

    澳洲引進野兔的初期,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野兔數量也有所降低。

    但沒多久,狡猾的狐狸認為捕捉速度極快的野兔不合算,轉而獵捕速度較慢的大鼠、負鼠、小袋鼠、袋鼠、綿羊等。這反而為野兔清了場,消滅了食草的競爭者。

    控制不了野兔,導致澳洲生態嚴重惡化。野兔的食量很大,加上數量有多,很多草地被吃得乾乾淨淨,大批地區直接荒漠化。

    後來澳洲政府終於找到了辦法,開始是在胡蘿蔔上面投毒,丟在野兔活動的地區。

    於是,大量野兔中毒死去。但這也導致很多動物中毒,總體還是得不償失的。

    最終,澳洲政府採用了病毒武器。科學家引進了一種叫做黏液瘤的病毒,會在它們的天然宿主兔子體內產生一種會讓他們致命的黏液瘤。這種病毒引進後在兔子種群中快速傳播,死亡率到達了99.9%。這導致澳洲野兔數量大減。

    不過,從此澳洲人就很少吃兔子肉,唯恐被這種病毒感染。

    另外,最近10年發現野兔產生了病毒抗體,恐怕未來澳洲又會爆發野兔危機。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又有何難,調我們華人去,直接全部做成麻辣兔頭。

  • 5 # 博學的湖泊17

    這叫倖存者偏差。被本地物種攻擊的外來物種,根本就氾濫不起來。你提的是已經氾濫的外來物種,那當然沒本地物種攻擊。

  • 6 # 帥帥的酒窩美男子

    達爾文曾經說過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對於那些本地動物來說他們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並且在食物鏈中有這自己的作用。所以在本地中這些動植物都逃不過吃與被吃的宿命。在自然界中也是這也樣的。但一但受到非自然界的干預食物鏈的突然改變可能本地動物也要考慮一下這個能不能吃 畢竟以前沒吃過 畢竟所有的動物都是吃貨 什麼都敢吃,什麼都敢嘗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月3日,尿素、豬價上漲範圍擴大,小麥加速下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