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過是人海
-
2 # 史公子
有人說趙雲根據其他史料記載,就相當於一個高階保鏢,事實真的如此嗎?趙雲和劉備認識的時間並不短,趙雲在公孫瓚處認識了劉備,後來在鄴城跟隨劉備。劉備早期地盤不大,所以劉備身邊的將領獨自帶兵的機會不多,在赤壁之戰以後,劉備慢慢的壯大,趙雲在那個時期獨自指揮了漢水之戰、箕谷之戰並且取得的不錯的戰績。
劉備入川之後,投靠劉備的文臣武將也比較多了,而且好多次的戰爭都是劉備親自帶兵指揮的,趙雲作為手下的一個將軍,自然沒有既機會領兵作戰。在後面趙雲駐守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大戰,趙雲也沒有機會。在後來孫劉之戰,趙雲勸劉備不要和吳國打仗,但是劉備沒有聽勸,所以這次戰爭趙雲沒有參與。
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伐魏,都是諸葛亮自己帶兵,蜀國的將軍都是聽從諸葛亮的,沒有獨自領兵的機會。所以趙雲在劉備入蜀以後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的機會
-
3 # 中孚鑑
趙雲,字子龍,他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其武藝超群,追隨劉備的時間也很早,自從跟隨劉備後,就對劉備忠心耿耿。他在追隨劉備時,也曾參加過一些戰役,比如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入川作戰、漢水之戰等,並且在這些戰爭中,趙雲也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在長坂坡亦曾顯名揚威救劉禪。
趙雲在三國時期可謂是完美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亦可謂是常勝將軍而少有敗績。同時趙雲也被稱為是一身是膽。並且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稱為五虎上將。
那趙雲一身是膽,劉備入川后,為何很少讓趙雲衝鋒陷陣呢?
趙雲雖然沒有關羽、張飛追隨劉備的時間早,但相對於別人還是較早的一位,趙雲也是屬於是追隨劉備於危難之時的,並且趙雲對劉備忠義耿耿,故而劉備對趙雲也非常信任。而劉備之所以很少讓趙雲像關羽、張飛那樣獨當一面、衝鋒陷陣,是因為趙雲的能力和為人性格的原因。
趙雲武藝高強,並不比關羽、張飛要弱,但劉備知人善用,他知道趙雲帶兵方面不是強項。而趙雲為人謹慎小心、處事得當、顧全大局、警惕心強,故而就讓趙雲多數是以保鏢的身份出現在劉備、諸葛亮身邊的。換句話說,就是讓趙雲保護劉備的安全。
劉備能把他的身家性命交給趙雲保護,也可以看出劉備對趙雲的信任,不然劉備也不會讓趙雲保護自己的安全。所以趙雲就很少能衝鋒陷陣了。
趙雲不僅對劉備忠心,而且對後劉禪亦有兩次救護。一次是在長坂坡,一次是在孫夫人回東吳時,趙雲和張飛一起奪回了劉禪。
趙雲去世後,在後來賜趙雲諡號的時候,按照諡法,柔順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所以趙雲諡號為順平侯。
-
4 # 關東俠客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武功高強,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武力不在關羽和張飛之下。趙雲一生主要擔當高階保鏢職責,並沒有成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主要是趙有大臣之量,人品太完美所至。
趙雲原先在白馬將軍公孫贊手下為將,自從在鄴城遇到劉備後,便追隨劉備三十餘年,歷經博望坡之戰,長板坡之戰,平定江南之必,入川之戰,漢水之戰和箕谷之戰。漢水之戰是趙雲軍事生涯巔峰之戰,率幾十騎闖曹軍十萬大營,救部將張著,擺空營計嚇退曹軍有虎虎威將軍美名。
趙雲兩次救過幼主劉禪,有大局觀念,勸劉備不要給部將分田宅,以安定蜀地民心,有戰功不求賞賜,最有戰略眼光的是勸劉備不要和孫權翻臉,集中優勢兵力取關中,如果劉備採用趙雲意見,三國曆史將會是另外一種局面。
趙雲的大局觀念和完美人格在西蜀眾將中是手屈一指的,當時西蜀幾個主要將領人品都不咋地,關羽剛愎自用,張飛酒後好鞭撻士率,法正是睚眥必報的人,錦馬超為個人私慾,幾乎被滅族,孝義上失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趙雲和這些人為武會顯得另類和忌恨,並不能揚其所長,況且趙雲對劉備一家忠心耿耿,把這樣一個萬人敵放在家人身邊保證安全,才是最合理的安排。趙雲死後比較榮寵封順平侯。
-
5 # 單純溪水dd
趙雲在蜀國相當現在的國防部長,四方將軍只相當現在的戰區司令員。你們信則已,不信也罷。劉備稱帝時贈給趙雲的《蜀王劍》尚方寶劍今天還存在,只是一般人見不著?說劉備不重用趙雲是非常錯誤的。
回覆列表
當時劉備佔領成都心情大悅,想到自己已然到了天命之年,得上天垂眷,終於尋得了一片安身之地,環顧周圍諸將,早先皆是跟著自己走南闖北、居無定所,現如今定要好好地賞賜他們,當然也少不了趙雲。然而趙雲此刻竟上前勸阻劉備說:“今剛入川,大勢未定、國賊猶在,臣以為應將賞賜歸於國庫,田契散給平民百姓,休養生息、以備時日。”
趙雲的建議自然是好的,但是讓劉備聽來確實不爽。劉備自詡為勤政愛民、廣施仁義的明君,今日反倒要趙雲教自己做人做事。清朝乾隆曾經說過:有些大臣就是期待著帝王犯錯,然後直言上諫獲得身後美名。趙雲的提議沒有錯,但是卻使劉備認為趙雲此舉是在藉機揚名。
之後,趙雲又不幸撞到了槍口上。劉備見賞賜金銀不成,怕朝中軍心不穩。於是便想賞賜府邸院落來收攏人心。誰知趙雲又站出來反對說:“臣愚鈍尚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如今曹賊亂政,國之不國,我們怎麼忍心再去瓜分百姓們的土地呢?”
被趙雲懟了兩次的劉備也只能聽之任之,然而趙雲的所作所為也讓同僚們頗有微詞。眼看到手的金銀房產都被趙雲一一攪黃了,趙雲在朝中反倒成了個異類。劉備分封將軍的時候,關、張、馬、黃為前後左右將軍,相比馬、黃資格更老的趙雲反而被封為翊軍將軍。看似是將軍,但並沒有兵權,因此每次討伐趙雲都不曾有過殺敵戰績。
221年,趙雲第三次得罪了劉備。時年關羽麥城落敗被東吳所殺,劉備欲興全國之兵為關羽報仇雪恨。恰在此時趙雲又來上諫:“曹操國賊耳,宜結東吳不可伐之。現應北佔關中,伺機伐魏,迎漢帝匡正義。”
劉備聽了趙雲的上諫後怒火中燒,想來關羽、趙雲之前亦是情意深重,現在關羽蒙難,趙雲不但不為其哀傷,反倒為仇人開託,劉備不報此仇,誓不歸蜀。劉備此次果斷地回絕了趙雲的建議,此次出征也沒有派趙雲打先鋒,而是把趙雲留在了後方。
後來劉備被陸遜所敗,還是趙雲把劉備給救了出來,不過此時劉備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信任趙雲了,反而覺得趙雲的到來,紮紮實實地打了自己的臉,是一種無形的嘲笑,以致後來白帝城託孤的時候並沒有提到趙雲。不過在劉禪時代,趙雲反而得到了重用,被封為徵南將軍,在諸葛亮北伐中,趙雲第一次作為獨立的一支隊伍為國效忠,只可惜年歲已老,不復當年之勇。
趙雲一生對劉備忠貞不二,到頭來卻不得劉備的重用,或許是趙雲太過於耿直,一直不得上心。亦或許假仁假義的劉備,壓根就不喜歡那些直言上諫的臣子。反正不論如何,趙雲依舊是那個趙雲,初心不改、渾身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