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懷揣夢想的週一c

    辛棄疾傳》有多個版本:

    (1)《辛棄疾傳》是《宋史》中介紹著名詞人辛棄疾的一篇文言文。文中主要描寫了辛棄疾忠宋抗金和仕途際遇的事情。清楚的寫了他歸宋抗金、投身耿京、歸宋被高宗召見以及封官後進諫和惠民的事蹟。

    (2)《辛棄疾傳》是一部由謝家樹寫的網路小說,仍在連載中。小說主要寫了從1127年靖康之難到1207年辛棄疾去世這近一百年時間裡詞人辛棄疾波瀾壯闊的一生。

    (3)《辛棄疾傳》是《中華名人傳記》裡的一篇,作者是王春庭,全文共分五章。

  • 2 # 使用者3505474450750

    辛棄疾,字幼安,山東歷城人。年輕時以蔡伯堅為師,與黨懷英同學,並稱辛、黨。當初(辛、黨)占卜仕途,將蓍草折斷(占卜),懷英得到的是坎卦,於是留(在北方)為金主做事,而辛棄疾得到離卦,就下決心南歸大宋。


    金主完顏亮死後,中原豪傑紛紛起義。耿京在山東聚集人馬,號稱天平節度使,調配管轄山東、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軍馬,辛棄疾在耿京手下做掌書記,就勸耿京作南歸決斷。僧人義端,好論軍事,早先辛棄疾有時跟他有來往。


    等到辛棄疾在耿京軍中,義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棄疾)勸他投奔耿京,讓他做了耿京的下屬。義端一天晚上,竊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殺辛棄疾。辛棄疾說:“請給我三天為期,不抓到他,再殺我也不晚。”他推測義端一定將義軍的虛實報告金帥,馬上行動抓住了他。


    原文:


    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少師蔡伯堅,與黨懷英同學,號“辛黨”。始筮仕,決以蓍,懷英遇《坎》,因留事金,棄疾得《離》,遂決意南歸。瀾金主亮死,中原豪傑並起。


    耿京聚兵山東,稱天平節度使,節制山東、河北忠義軍馬,棄疾為掌書記,即勸京決策南向。僧義端者,喜談兵,棄疾間與之遊。及在京軍中,義端亦聚眾千餘,說下之,使隸京。


    義端一夕竊印以逃,京大怒,欲殺棄疾。棄疾曰:“丐我三日期,不獲,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虛實奔告金帥,急追獲之。


    出處:出自元代脫脫,阿魯圖等修撰的《宋史》之《辛棄疾傳》。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辛棄疾傳》以辛棄疾的的一生為背景,全方位的展現除了一代名人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辛棄疾生於金國,早年與黨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抗金歸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先後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守臣,平定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創制飛虎軍以彈壓湖湘。


    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冑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徵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事酒行業多年,疫情後公司給職員安排放假了,至今還沒復工,白酒行業春天何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