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煙往事208859628
-
2 # 衡陽賽貓蟲控
這是這些女人瞎了眼遇上了一個狼性的男人。應該是個狼心狗肺的男人。把它比喻成狼,簡直褻瀆了狼,狼與狗可都是忠誠的動物啊。這樣的男人簡直是畜生都不如。只要女人不偷人與原則上的問題。選擇了與誰之結婚,男人就應該倍加愛護!一個願為你生兒育女的女人男人還要實行家暴,簡直是畜生不如!只要有這個情況就儘快離開。記住,這種人的本性是不會改的。
-
3 # 十九金
謝邀:個人認為女性天生善良,這是值得每一個男人去尊重和愛護的。遇到這樣的愚蠢男人是女性的不幸。但反過來說是女方缺少維護家庭的經驗,遇事時一味忍讓並不可取,要學會平時相處時以朋友的心態與對方溝通,勤溝通;聊天時的主題最好是雙方父母或子女。相信會有所改變!
-
4 # 春天0757
一般來講都是為了家庭。在家暴的容忍下都是為了子女,放不下兒女的母親只能忍受,也希望丈夫能迴心走上正軌。對於家暴卻是不是好事。無論男人心裡有再大的事也不能動手,對孩子的成長很大影響。對妻子來說沒有愛,只有恨。希望做丈夫的千萬不要家暴。
-
5 # 使用者1972759596412
剛談念愛的時候,男人把女人當寶,讓女人有安全感,女人都是感性的人,一單愛上一個男人,會死心塌地,有了孩子後,想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所以女人就一直忍下去,只要有一點點希望,女人都會維持一個完整的家,除非實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會選擇離婚。
-
6 # 不倒翁小姐
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想回答一下。在沒有被家暴過的人眼中,被家暴是根本不能容忍的事情,一旦發生一定要馬上斬斷關係。但我想說的是,在被家暴者的眼中,世界是不一樣的。
家庭暴力是什麼?
家庭暴力是指任意的恐嚇、毆打、遺棄、性虐待,以及其他由配偶一方對另一方實施的虐待行為。美國曾經對家庭暴力進行過資料統計,85%的受害人是女性,20-24歲間的女性最有可能遭受到來自伴侶的暴力。其實,家庭暴力存在於幾乎所有人群之中,無論性別、年齡、經濟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
家庭暴力是如何產生的
除了受到個人曾經遭受或接觸過家庭暴力這一因素的影響外,壓力也是導致家庭暴力產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壓力是指家庭的需求和家庭滿足那些需求的能力之間存在著真實的或想象的不平衡。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家庭壓力,家庭壓力就會進一步轉變為家庭危機,也就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狀況,進一步就可能會導致家庭暴力的出現。
除了家庭內部的因素會導致暴力,家庭之外的因素也會,比如,災難或社會上的暴力事件等。另外,每個人對壓力的感知以及如何解決壓力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如果一方採取的緩解壓力的方法,比如離婚,對另一方而言不僅無法緩解壓力,反而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那麼感到壓力大增的一方就可能會做出暴力行為。
為什麼不能離開家暴者?
對於受害者而言,長期持續的家暴讓受害人產生了習得無助感,在這裡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習得無助的概念,也就是說,由於長期處於受害狀態卻沒法逃離,逐漸失去了逃離被害狀態的想法和行為,覺得除了繼續接受虐待以外,別無選擇。
1.家暴是一個過程。家庭暴力是一個連續、迴圈的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關係緊張期,在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語言上的暴力;暴力行為出現期,暴力行為可能會持續一定的時間;恢復期,施暴者會向受害者道歉,並請求得到對方的原諒。
2.被家暴者愛家暴者。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家暴的最後一個階段,施暴人會產生強烈的愧疚和自責感,這一行為讓受害人覺得對方是善良的,同時還是愛自己的,於是,很容易會原諒對方。
3.外部資源的匱乏。這也是決定受害人會不會離開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受害人外部資源匱乏,缺乏有效和可以用的社會支援系統,她們就會覺得,即使現在能夠暫時離開施暴人,施暴人還是能找到她們並對她們施加威脅。電影《崩潰》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一位女性。
如何應對家庭暴力
很多研究的結果都告訴我們,家庭暴力的施暴人很多都接觸過或者說經歷過家庭暴力,但這也不是發生家暴的唯一原因。但是,一旦遇到了家暴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1.預先想好個人安全計劃,確定遇到家暴時,可以去哪,可以去找誰。在美國,有許多這樣的收容機構,但在大陸目前好像還沒有,因此家人就成了重要的支援。
2.充分調動資源,包括法律和政策的支援,尋找相關機構的幫助,例如,婦聯。
3.如果想離開伴侶但又害怕對方的威脅,提前把錢放到安全的地方,選擇對方無法找到的地方。
回覆列表
女人更希望有一個幸福而圓滿的家庭,破裂的婚姻,給女人造成心理傷害要比男人大的多,再加上傳統的觀念,認為男人是家庭主要的,一切以男人為主,所以對男人家暴的行為,也大多采取忍讓,來盡力維護家庭的圓滿!